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第2章 常识判断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第2章 常识判断

作者:尹七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3:43:39 来源:文学城

【C项,黄巢起义,指的是唐末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1]

嗯?王仙芝?

这我高低得来搜索一下了。唐代是不是很喜欢给男孩子起名叫仙芝啊?我记忆中,李隆基当皇帝的时候,就有个美男名将,名字也叫仙芝来着。】

天幕上的手突然伸了出去,之前手腕处若隐若现的袖口完整地出现了天幕上。

不同朝代的人都对何夏夏的克莱因蓝卫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西汉,正在田间耕作的百姓睁大了眼睛:“仙子的衣衫竟如此亮丽,只是仙子为何不穿玄色?”

武周,天授二年,书画一绝的李思训痴痴地瞧着:“较靛青更青,又比藏青多几分明丽。此青绿当属最明快清丽之色。”

明万历年间,郑贵妃抚着衣袖若有若思:“不知是何衣料,将窄袖收的这般小,勒着胳膊却又不会碍着动作。”

清,乾隆帝喜不自胜:“落霞彩散不留形,浴出长天霁色青。[2]这后世之人的眼光倒是与朕颇合,吴书来,去将朕的霁青天球瓶取来。”

就在所有人刚刚赞叹完的时候,何夏夏将平板放到了桌子上。

一块黑漆漆的板子,在手指触摸上去的瞬间,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线,露出小桥流水的园林一角。

这个园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足见生机无限。

柔和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出一条条光亮的“天路”,静谧又神圣!

徐福激动地手舞足蹈,全然不顾自己身在大殿之上,对着秦始皇大喊:“陛下!是天梯!是通往仙境的天梯!”

秦始皇也是眼前一亮,若他能长生,若他有足够的时间,秦便不用传给后世那无用到,连个起义都镇压不了的子孙。

秦,便可千年、万世!

【让我来看看。“唐朝流行取名仙芝吗?”】

何夏夏点开一个搜索app,手指在输入框内快速输入问题后,立马就跳出来好多结果。

这手指一点、一拨弄之间,板子上的画面千变万化的“本事”,直把各朝各代的人惊的不轻。

有三跪六叩直说仙女,祈求赐福的。

也有刘彻这样跃跃欲试的:“莫非后世之人是当真寻到了仙人,学到了仙术?”

【真就是巧了,唐朝就两个出名的仙芝,全给我碰上了。

一个姓高,一个姓王。

如果说王仙芝是把大唐送上绝路的那个人,那么高仙芝就是把大唐送上高峰的人。

高仙芝生的早一点,活跃在开元盛世那时候,咦?他居然是高丽人?啊不对,看错了,是高句丽,古代东北那边的。一字之差,吓我一跳。

说起来,高仙芝之所以能出名,除了是个高富帅官二代,每每出行身后都会跟着一群帅哥侍从之外,就是他的战功了吧。招降小勃律和朅师国,威震西域七十二胡国,被称为“山地王”。[3]】

唐玄宗正和杨贵妃在花园赏花,此时乃天宝五载,高仙芝尚未得到重用,但李隆基派去讨伐吐蕃的几位安西节度使都没有成功。

李隆基一听到高仙芝的成就,瞬间喜不自胜。

“去,宣召高仙芝进宫。”

“恭喜圣人,贺喜圣人,在圣人的励精图治之下,大唐不仅进入开元盛世,还将喜得收服胡国的良将!”高力士马不停蹄地拍起了马屁。

直将李隆基奉承地龙颜大悦,挥臂将杨贵妃揽入怀中,调笑起来。

【但是吧,帅哥他哪都好,就是官运差了点。他这一生吧,起和落都跟一个人有关。

边令诚。后期仅凭一己之力,就搞死两员大将的宦官,唐玄宗身边的三大奸臣之一。

当然,也全靠李隆基无条件信任的配合。

也不知道李隆基后期是色令智昏,还是膨胀了,居然做出了让宦官当监军的骚操作,真不愧是拥有“早死二十年就能进明君之列”之称的人!

我真的好不喜欢唐玄宗啊。哪哪都不喜欢。】

听到这里,李隆基的脸上已经是阴鸷一片,风雨欲来了。

任哪个皇帝听到色令智昏、奸臣这些字眼,都不会舒心,更别提早死二十年了。

“边令诚呢。”他眼神凌厉地看向高力士,冰冷地说道。

【高仙芝的起势,一靠战功傍身,二就是边令诚的小报告。在高仙芝带着招降的小勃律王回朝的时候,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居然越过了一路提拔他的伯乐和上级夫蒙灵察,直接派手底下的人进京告捷了。

夫蒙灵察一听,气炸了,他就来了一招棒子加蜜枣。

先是拿高仙芝的出身来骂他是高丽奴,再是说他越级上报的行为是犯罪,理应处斩,最后又说看在他打仗赢了的份上就算了。

这一顿操作下来,夫蒙灵察可能觉得没啥,毕竟咱们华夏五千年传承的职场之道就是这样。

但是边令诚不这么想,他直接就向唐玄宗李隆基密报告状,说高仙芝要被夫蒙灵察逼死啦!

然后,李隆基一琢磨,不仅给高仙芝升官,还让他接替了夫蒙灵察的节度使位置。

这时候,边令诚还是不错的。[3]】

“圣人,您瞧天幕说的,说不定另有隐情呢。若非边令诚明辨是非,为高副都护仗义执言,如此良将不就要被埋没了吗?”

高力士虽然畏惧龙威,但还是硬着头皮劝说。

他有种预感,圣人和边令诚都被天幕点到了污点,他作为圣人身边最得力之人,也绝不会是例外。

他必须早做准备。

【可惜,安禄山造反了,高仙芝又被分到了边令诚做监军。这回,边令诚开始跟高仙芝索贿,高仙芝不给,他就找了个机会,又跟李隆基密报了。

明明是封常清和高仙芝担忧潼关失守危及长安,这才退守潼关。

从边令诚的嘴里讲出来却是他们退败,一个动摇军心,一个扣粮饷赏赐。

然后,李隆基一气,就让边令诚把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斩了,而且还是在军中斩首的。[3]

不过李隆基也遭到报应了,两员大将一死,安史之乱是彻底平定不了了,他就逃了。是的,一个皇帝,舍弃皇都,逃跑了。

他跑了之后,被留下的边令诚,打开宫门迎接了安禄山。[4]】

“安禄山!安禄山!”李隆基简直难以置信,这个贵妃的义子,素来孝顺,惯会彩衣娱亲的安禄山会反。

“三郎~”杨贵妃被吓了个哆嗦,撒娇似的扯了扯李隆基的衣袖。

不想李隆基突然暴怒,气急败坏地拿起一个茶盏就往天幕砸去:“住嘴!朕叫你住嘴!”

“圣人,圣人息怒。”高力士早在天幕说出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就跪倒在地,后来听到圣人弃城逃跑的时候,更是把头深深地贴在了地上,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来人,速召李林甫、荣王李琬进宫,将边令诚和安禄山拿下!”李隆基眯起眼睛,心中肃杀。

他,绝不会让天幕所说的事情发生,他会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他要做当之无愧的明君!

【哎,这就是高仙芝的一生,帅哥总是容易惹人心疼。

这回话题跑得有点远了。回归正题,黄巢起义和黄巾起义的区别,一个是人名命名,发生在唐朝;另一个是黄头巾命名,发生在东汉。

最后是D项,瓦岗寨起义,发生在隋末隋炀帝时期。其实关于隋朝,我了解不多,一个就是史上最强岳父独孤信,一门三后,三个女儿都当了皇后。

他女儿的名字取得就很小说女主角,大女儿般若,是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儿曼陀,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皇后。七女儿伽罗,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5]】

隋朝。

天幕亮起时,独孤伽罗正在殿外等着杨坚退朝,两人相视一笑,正要携手回去时,就听到了天幕的声音。

独孤伽罗听完后,瞬间就察觉出了其中的问题,不禁拧起了眉。

“陛下,北周在隋之前,唐却不是。此前天幕曾提及隋唐演义,是以唐乃取隋代之,再加之李渊的年岁,他若要成事,恐怕时间不远。”

“这般说来,隋炀帝竟有可能是孤的谥号不成?”

杨坚原先还在暗骂究竟是哪个子孙,竟如此荒唐不堪,得了一个炀字做谥号,万万没有想到,隋朝竟会覆灭的这般快。

“陛下,你励精图治,万民归心,又怎会是隋炀帝。怕只怕……”孤独伽罗握着杨坚的手一紧,眼眶开始发热。

怕只怕,是陛下他不知何故,在盛年驾崩,而继位的勇儿,才是那个短时间内,葬送基业,落得个炀帝谥号的人。

孤独伽罗近来不是没有听过那些,说勇儿生性好|色、贪图享乐的传言,原以为还有机会把人给掰正回来。

但时间,却是不等人。

废太子三个字,跃上了她的心头。

【还有一个,就是擅长演戏的戏精,隋炀帝杨广,把他那一对精明的爹妈都骗过去了。】

独孤伽罗、杨坚齐声:“什么!竟然是广儿?”

今天开始日更了哟~每晚11点~

[1]百度百科“黄巢起义”词条: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2]清·乾隆七言绝句《咏宣窑碗?其二?霁青》:落霞彩散不留形,浴出长天霁色青。成化鸡缸誇五色,椎轮于此溯仪型。

[3]百度百科“高仙芝”词条:

人物生平-攻灭小勃律:小勃律国王和妻子逃到山洞里去了,抓不到,高仙芝招降他们,他们才出来投降,由此平定了小勃律国。他又赶快派席元庆去砍断了娑夷藤桥。当天傍晚,吐蕃援兵来了,却不能过河。因为藤桥被砍断了约一箭地长,需要一年才能修好。八月份,高仙芝带着小勃律王和妻子从赤佛道回到连云堡,和边令诚一起率军归来。这时拂菻、大食及各胡族共七十二国都震惊地投降归附了。

人物生平-升任节度使:天宝六载(747年)九月,高仙芝行至婆勒川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一起返回。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刘单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但事前并未告诉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夫蒙灵察不派一人前来迎接慰劳。 一见面,夫蒙灵察就大骂高仙芝:“高丽奴才,于阗使你从谁那里得到的?”高仙芝害怕了,道歉说:“是御史中丞您的大力栽培。”夫蒙灵察又问:“焉耆镇守使、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都是从谁那里得到的?”高仙芝回答说:“也是御史中丞您的大力栽培。”夫蒙灵察说:“知道这些,捷报不经过我就敢上奏,是为什么?奴才该杀,但看你刚立了功,就饶了你。”高仙芝不知如何是好。边令诚秘密对朝廷报告了此事,并且说:“如果高仙芝立了功却忧愁而死,以后谁会为朝廷卖力呢?”唐玄宗就下诏升高仙芝为鸿胪卿、假御史中丞,接替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并下诏命夫蒙灵察回京。

人物生平-出兵讨逆:天宝十四载(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密云郡公。 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动叛乱。唐玄宗急派入京朝见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任命荣王李琬为讨贼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命高仙芝率飞骑、彍骑及朔方、河西、陇右进京勤王兵马,并召募了关辅新兵五万人。继封常清后,出并潼关讨伐安禄山,高仙芝仍兼任御史大夫。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十一日(756年1月17日),封常清兵败于汜水。十二月十三日,安禄山攻陷东京洛阳,封常清率残部退守陕郡,封常清向驻守该地的高仙芝说:“我连日血战,但敌军兵峰不可当,况且潼关无兵,如果叛军攻破潼关,那么长安就危险了。应该放弃陕郡,前往保卫潼关。”高仙芝接受了他的意见。

人物生平-因谗遇害:此前,边令诚多次因事求高仙芝,高仙芝都没有答应。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就奏报他不敢进兵损失物资的情况来激怒唐玄宗,并说:“封常清说叛军强大动摇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大怒,命边令诚在军中将他们斩首。

[4]百度百科“边令诚”词条:安禄山进陷长安,崔光远、边令诚等人开门纳贼,后又逃出长安,为肃宗所不容,斩首示众。

[5]百度百科“独孤信”词条: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在周、隋、唐三朝都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自古以来,从未有过。长女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四女独孤氏,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常识判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