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第11章 逻辑填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第11章 逻辑填空

作者:尹七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3:43:39 来源:文学城

【刚刚查了下,为什么鸿门宴不足奉法。

大概就两个原因,一个是说鸿门宴这件事情的本身存在解释不通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细节不通。

不过我没有详细看,一来我对这段历史并不感兴趣,毕竟我觉得吕后太惨了,对刘邦提不起来好感。二来,考编也不考这么细啊。

可能我本身也是个乐子人,但凡太史公敢写点汉高祖和男宠的二三事,我也会看完的。听说汉代的皇帝好男宠,就是因为刘邦起了个头。

刘邦、他儿子刘盈、孙子刘启、曾孙子刘彻,前头这四个,据说全都好男宠,刘彻他还有三个!】

多个时空下的汉朝此时全都陷入了窒息一般的寂静中。

大臣们是头也不敢抬,小动作也不敢做,只敢转动眼珠子,互相表达着内心的震撼:后世之人是从何处得来的这些消息?

后世究竟是个怎样的朝代,竟已豪放到,敢于公开谈论这些了吗?

还有就是,我大汉的皇帝难道真的一脉相承,全都……

汉武帝时期。

个别臣子不由得将余光瞥向了卫青。

汉昭帝时期。

刘弗陵不知怎的,在听到天幕提起汉代和男宠的时候,就屏住了一口气,差点忘记松开。直到天幕一语结束,才连连喘息。

秦朝。

嬴政伸手点了点李斯:“给汉代起了个头的,刘邦。沛公亦是刘邦吧。”

“臣这便去查。”

“这天幕,真是越来越和朕的心意了。”

【好啦,乐子人吃瓜就吃了这么点,不多说。

下一题。

写作要沉得下心,耐得住气。一个人,一支笔,一杯茶,一盏灯,一个漫长的夜晚,这便是作家()地对待写作的真实写照。

A、夜以继日

B、孜孜不已

C、业精于勤

D、宵旰焦劳

这题宝子们选什么?选A的有多少个!在弹幕中举下手。

不才在下选的就是A,一看到一盏灯、一杯茶、一个漫长的夜晚,主播就跟走路上看见了十块钱一样,脑子里出现了一张表情包。

一杯茶、一套题,从早到晚搞学习。

一支笔、一杯茶,一道题目解一天。

主播甚至都没把这段文字看全了,在看到A项夜以继日后就选了。

但正确答案是B。

但凡做题的时候不上头,把前面的沉得下心,耐得住气看到心里去了,就会知道括号里要选的是沉心静气的词。

所以A项显然不是,强调的是日夜不停的状态。排除

B项,孜孜不已,形容的是勤勉认真,不肯停歇。保留。

C项,业精于勤,乍一看也是勤勉的意思,但形容的对象不一致,这里的业指的是学业。这个词出自韩愈的《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大家共勉。C项排除。

D项,宵旰焦劳,乍一看也是勤勉的意思,但形容的对象也不一致,这词一般是皇帝用的,说皇帝勤于政事。D项排除。

所以这题选B。

这道题目给主播的教训就是,做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急,要看完题目。就像被主播漏看的这句话一样,沉得下心,耐得住气。

还有就是,以后热搜、短视频啥的,主播尽量少刷刷,做题的时候脑子里一旦冒出来那些喧嚣浮躁的东西之后,真的很影响状态。】

弹幕:泪目。好一个劝学主播。

弹幕:既然主播这么说了,那么就不要拉着我了,放开我!我要去看书了。

何夏夏看着“劝学”二字,脑子里突然闪过了一堆乱码,强迫症让她不由得拿过平板搜索起来。

【大家知道《劝学》是谁写的不?《师说》呢?《伤仲永》呢?

在主播搜到答案之前,主播先说一下,脑子里蹦出来的答案,再来校对。

《劝学》韩愈,《师说》柳宗元,《伤仲永》吴敬梓。

……】

何夏夏看着搜索结果,一个都没对是她是没想到的。

韩愈:天幕你五天前还说《师说》是我写的,五天后就成柳宗元了?你甚至五天还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说成是柳宗元的!天幕你是不是喜欢柳宗元?

柳宗元:天幕你怎么又……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

吴敬梓:这我何德何能!天幕居然知晓我?

【正确答案是:《劝学》是荀子的,《师说》是韩愈的,《伤仲永》是王安石的。

大家都对了吗?

我念书那会,《劝学》后面就是《师说》,老是搞混。而且这两的名字也太像了!但要是反过来,我看到韩愈,我就不会搞混,知道他写的《师说》。

这两个还能救一下。

但是《伤仲永》为什么是王安石啊?主播一直以为《伤仲永》是《儒林外史》的,因为写的是一个小时候聪明长大泯然众人的神童。这和另一个考编考到老,终于考上后乐疯了的《范进中举》是一组对照组啊。

结果这一老一少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物,居然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甚至还……唐宋元明清,中间还隔了两个朝代?】

南宋。

此时正是建炎元年。

宋高宗赵构才祭天即位不久,罢免了张邦昌的左相之位,此时他听着“宋元”二字,恐慌不已。

元,是金人吗?

这个猜测化作一条红色框框的弹幕,出现在了何夏夏的直播间。

【有位宋某人问:元就是金吗?

不是哦!元朝是蒙古,清朝才是金呢!这俩也是历史上唯二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讲起元朝,不得不提下成吉思汗!这是个让欧洲都颤抖的男人,还灭了辽夏金,横扫欧亚,实力强悍。假如……算了,不假如了。】

明朝。

朱元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后世的那些个子孙们莫不是连一点警惕防范之心都没有?放任那些蛮夷肆意滋长?

朱棣:终日打猎反被鹰给啄了眼,小小女真竟取代了我大明?

【对了,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据说,朱棣有个妃子,就是女真人,她和努尔哈赤的祖先有亲戚关系,所以放营销号手里,标题就是:震惊!朱棣与努尔哈赤竟有亲戚关系!】

朱棣:天幕专门提朕是何意思?那什么劳什子的清,努尔哈赤与朕的后妃有亲戚关系?

懂了!这是在提示朕!打!

【咳咳。收!

咱们看下一题啊。

河姆渡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几千年来,古人归纳经验著写了无数农耕著作,从耕地到播种、施肥,()。直至今日,国人更是已经将耕种形成了一个()的体系,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种光照,每个进程都精心安排。

A、事无巨细,固定

B、分门别类,完整

C、详略得当,复杂

D、提纲挈领,科学

这题乍一看,我觉得第一空的四个选项都没有太大毛病,压力就全部给到了第二个空。耕种形成了一个体系,何时何时何时,三个何时再加上一个进程,不就是固定的体系吗?先播种,再施肥,最后光照,有一个顺序性。

所以我选了A,但正确答案是B。

来看下解析。

首先第一个空,古人归纳所得的著作应该是把农耕相关的过程全部都写到了。

“事无巨细”的意思是事情不分大小,同等对待。嗯?我以为是每件事都写的很详细?不过无所谓,意思都合得上。保留。

“分门别类”的意思是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分到不同的门类里面。和文意也相符合,保留。

“详略得当”的意思是该详细的详细,该省略的省略,处理的很妥当。侧重的方向不同,排除。

“提纲挈领”的意思是抓住要害。

这个成语我最初的时候怎么都记不住,总以为是字面上的纲领,书的目录的意思,应该和分门别类差不多。每次模考我都会记错。

直到后来,我发现纲是渔网的总绳的意思,领是衣领的意思。所以这个词就是,当你抓住渔网的总绳,或者是衣领的时候,你就能把渔网和衣服全都提起来,也就是你抓住了要害、重点。

这和文意不合,排除,那么就剩下了A和B。

就是这两个选项,我没能做对。

按照解析的理解,“固定”强调的是不变动,不改变,“完整”强调的是没有残缺。而根据文意,“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种光照”,以及“每个进程都精心安排”可以看出,是一整个流程都已经很完善了。

所以是“完整”,因为文段没有不改变的意思。

嗯……怎么说呢,我感觉逻辑填空的题目就是这样子的,你得和出题人是一条思路,你就会很容易就理解并选出选项。

但要是有自己的想法,就总会觉得,我的想法也没毛病啊!硬要解释的话,大概就是光照是从耕地的时候就需要光照了,调解土壤水分湿润度?哈哈哈,我瞎猜的。

趁着天还没黑,主播给你们看看主播自己在阳台种的菜吧?复盘了这么久,要是不感兴趣的宝子就当作中场休息诶,大家都站起来动一动。】

何夏夏颇有兴趣地拿起手机,一路从书房来到阳台,推开玻璃窗,将五个一字排开摆放在防盗窗内的粉色阳台种菜盆拍了个清楚。

有的已经长成了拇指大小的苗苗,有的才刚刚冒出了芽,唯有薄荷和红葱头,见疯了似的,几天就长出了一大截。

何夏夏还在激动地介绍她从种子一点点种大的幼苗们,可各朝的皇帝百姓们,却对镜头中一闪而过的家居、电器、玻璃窗、防盗窗震惊不已。

天幕、天幕居然是个被关押的犯人?!

进入到了逻辑填空部分。

不知道作者这样写解析,宝子们会不会觉得有点水?或者所占篇幅太多了?

主要这个题目,也是蛮难搞的。

有意见的宝子可以提一下哦(轻轻,作者好心虚的,看见一大段评论,还没开始看,人就开始颤抖了),作者今天删删写写的,有点把握不住这个度。既怕你们觉得我在水文,又怕你们觉得我写的刻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逻辑填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