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美人自刎乌江岸
*
*
沈浪带着阿飞与冷二、冷三结伴南下,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非止一日。一路行来倒也无事,不意到了第四日夜间,竟生出了些是非。
这日沈浪几人到了乌江镇,冷二心念一动,对沈浪道:“岳儿,今日天色已晚,不宜渡江。不如到附近的霸王庙歇息一夜,明早再做打算。”
沈浪看了看怀中的阿飞,也担心夜间风大行船不利,便同意了冷二的提议。
乌江霸王庙,是为纪念楚霸王项羽与其爱妾虞姬而建,庙虽不大却十分齐整干净。两尊泥像前的鼎中尚有残香,一对红烛已燃过半,鲜花供果也不少,想来应是常有人祭拜打扫。
墙边卧有一须发银白的红袍老翁,头枕着布囊,怀里抱了个空酒坛,正睡的人事不知,大约也是个过路客人。
沈浪站在供桌之前,仰头瞻仰着二人的塑像,心中不免感慨。
“沈浪?”年轻男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沈浪等回头,见一僧人缓步走了进来。
“宋离!”冷二立刻认出了来人,正是快活王座下气使,此人已销声匿迹多时不想竟会在此间重遇。
沈浪开口问道:“宋兄如何在此?”
宋离答道:“听说主上出了事,我不放心,便辞别了师父,夜行路过此处。”
沈浪点头表示明白,快活王收养宋离多年,二人名为主仆实则情同父子。
“这孩子是……”宋离注意到沈浪胸前的婴儿,虽然还小但轮廓却极为俊秀,将来必定是个英俊少年无疑。
沈浪答道:“他叫阿飞,是我和飞飞的儿子。”
宋离木然的点点头,他一路上听了不少风言风语,对此也略知一二。
提到了白飞飞,两人一时无语,气氛不免有些尴尬。
*
宋离将目光转移到了泥像上,“沈兄驻立许久,不知是羡慕楚霸王项羽,还是在怀念千古美人虞姬?”
沈浪尚未回话,冷二却道:“据说楚霸王会战败,是受虞姬拖累,但他却至死都不后悔,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冷三不明二哥用意,顺着他的话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了美人失去江山,不值得!”
冷二微微颔首,三弟的话正是他想劝岳儿的,可明着说岳儿一定听不进去。所以他才引沈浪到此,意欲借古讽今,敲敲侧边鼓。
不料身旁的宋离淡淡一笑,反驳道:“楚霸王虽然失去了江山,也失去了性命,但我认为他是全天下最幸福的男人。”
冷三不解道:“你这话怎讲?”
“自古以来,对大英雄大人物来说,欲得江山是轻而易举,但想得到为他真情付出的美人,这是要经过好几世的修行才能得到的福气。也正因为如此,楚霸王跟虞姬坚定的爱情,才能够流传千古。”宋离心中苦涩不已,若是飞飞能对自己这般倾心,那他也不枉此生了。
“宋兄说得极是。楚霸王未必对得起全天下之人,但至少他可以对得起心爱之人,我相信他的人生就很值得了。”沈浪当即附和,飞飞也曾将心完全交付自己,却是自己的迂腐把她伤了,此番若能重逢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放手了。
冷二听了他两人的回答,知道他们都是在想念白飞飞,自己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烦躁的挥着扇子。
*
*
“哈哈,两个小娃娃倒真是痴情得紧啊!”忽然响起了一声大笑,四人急忙转头去看,原来是那红袍醉翁醒了,笑呵呵的靠墙而坐。月光透过窗棱照在他的身上,竟有几分仙风道骨。
宋离双手合十行礼道:“施主请了!”
那老者对他点点头,上下打量了一番,“你这娃娃好生奇怪,日后尚有一段姻缘,此时出家作甚?趁早还俗才是。”
宋离被他说的怔住,他因情而伤看破红尘,虽知飞飞还活着但她心系沈浪,自己日后又会有何姻缘?
沈浪听得老者之言,心念已动,“老人家会看相?”
“山野之人信口雌黄,娃娃莫要放在心上。”那老者似乎醉眼朦胧,对着沈浪又细细打量一番,面露不悦,“娃娃好没记性,竟连我这媒人也不认得了,去年七夕老朽还喝过你的喜酒呢!”
沈浪闻言大惊,仔细端详那老者形貌,终于忆起往事。去年他与飞飞刚互定了心意,又恰逢七夕时节,便往镇中去买了红烛酒菜。回家的路上被一醉翁拦住,硬要向他讨一杯喜酒吃,当时他心情不错就送了他一小坛酒。那醉翁接过酒坛喜不自胜,便塞给他一段红绳并告知,有情男女若用此红绳编了发结,包于红帕内埋在梧桐树下,两人便能永结同心生死不渝。回到崖下小屋他将此事告与飞飞知晓,两人便各剪了七寸青丝用红绳编在一起,那夜的飞飞比任何时候都美。次日他便用喜帕包了发结,偷偷往仁义山庄的后院埋了。
*
老者又见他胸前的婴儿,便打趣道:“你这儿子想必便是七夕那几日成就的好事吧,红丝绾发,即使仇敌之家、贫富悬殊、相隔万里,也必成夫妻。可惜如今双鸟离分,雌燕临危,还有波折在后头。”
沈浪闻言吃惊不小,急忙拱手作揖,毕恭毕敬,“老丈所言极是,晚辈与爱妻失散多时,还望老丈指点迷津!”
老者笑道:“指点不敢当,娃娃情根深种却不专心,只怕还有苦头要吃。不过娃娃的腰带里藏着宝物呢,可否借老朽一观?”
沈浪依言从腰间摸出一块玉玦,递与了老者。
老者接过玉玦反复摩挲,猛然睁大了眼睛,对着沈浪质问道:“你这娃娃因何会有茉花村的信物?”
沈浪听得“茉花村”三字,顿时惊喜不已,急忙答道:“晚辈此行便是要寻访那茉花村,携子与爱妻团聚。老丈既知茉花村所在,恳请相告。”
老者连连摇头,“茉花村乃世外之地,自大明开国元勋诚意伯刘基之后,近两百年来再无旁人知晓……”
*
*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