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逐光gl > 第17章 纸笔间的冲刺与晨跑里的暖光

逐光gl 第17章 纸笔间的冲刺与晨跑里的暖光

作者:想要钞能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03:05 来源:文学城

二月末的春风还裹着残冬的凉意,启元中学初三(3)班的早读声却比往常更响亮。徐扬把晨跑手册塞进课桌最底层时,指尖蹭过封面的小雏菊贴纸,那是去年江舒雨帮她贴的,边角有点卷边,边缘还留着江舒雨当时不小心蹭到的颜料印,比新的更让人觉得亲切。

她身上的变化早不是藏得住的事了。以前总习惯性含胸低头,校服穿在身上像套了件不合身的布袋,连走路都要刻意放慢脚步,怕别人注意到自己肉乎乎的胳膊和腰腹;现在脊背挺得笔直,校服外套的拉链拉到胸口,露出里面浅粉色的内搭,袖口卷到小臂,能清晰看到腕骨的弧度,不再是从前那种被脂肪裹着的模糊轮廓,转动手腕塞手册时,动作利落又自然,没了往日的局促。眼神也亮了些,不再像从前那样总躲着别人的目光,递东西、接本子时,会坦然看向对方的眼睛,连嘴角都偶尔带着点浅淡的笑意,像终于把心里攒了很久的紧绷慢慢松开,整个人透着股“不再怕被注视”的舒展劲儿。

教室里的氛围也跟着悄悄变了。以前总故意在她身后学她跑步姿势、喊“小胖子跑不动啦” 的男生,现在路过她座位时,会顺手帮她把掉在地上的黑色水笔捡起来,递过来时还挠挠头小声说“你的笔掉了”,眼神里没了嘲讽,只剩点不好意思的局促;后排扎马尾的女生会趁早读间隙凑过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体育笔记,问她“长跑时怎么调整呼吸啊?我体育 800 米总不及格,跑两步就喘得胸口疼,你能不能教教我”,语气里满是诚恳,没了往日那种带着打量的疏离。

数学课代表陈瑶转过来递错题本时,指尖还夹着半块没吃完的全麦饼干,饼干边缘沾着点芝麻,是她妈妈早上烤的。她这次没像从前那样把本子“啪”地扔在桌角,而是轻轻放在徐扬面前,指尖还特意把本子推近了些:“徐扬,这道二次函数的辅助线你画错了。”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怕打扰到后排背书的同学,说话时还下意识往身后瞥了眼,确认没吵到别人才继续说,“昨天数学老师特意强调,你看你这里,对称点找错了,后面的距离计算也跟着错了。”

说着,陈瑶又从书包里掏出一张折叠的复印件,展开是她手写的题型总结,上面用红笔标注了找对称点、算距离的易错点,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这个我总结了三天,把班里同学常错的地方都列出来了,你看看或许有用。”

徐扬应了声谢,接过本子和复印件,指尖碰到陈瑶的手,对方的指尖带着点刚握过热水杯的暖意。她低头看错题本上的红笔标注,又看了看复印件上密密麻麻的总结,心里忽然暖融融的。以前陈瑶虽然没嘲笑过她,却也只是点头之交,从不会特意给她整理资料。这种细微的亲近,比任何鼓励都让她觉得踏实。

教室前方的倒计时牌鲜红刺眼,“98天”的数字被陈瑶写得格外重,她的粉笔字向来工整,这次却特意把“8”的笔画拉得长了些,像是在提醒所有人时间的紧迫。黑板右侧贴满模考时间表,课间十分钟被分割成“错题整理”“古诗文默写”的小块,连最调皮的男生都乖乖坐在座位上刷题,空气里飘着油墨和速溶咖啡混合的紧张气息。窗外悬铃木的枝桠上还挂着未融的霜,枝桠绷得笔直,像也在跟着攒劲,偶尔有麻雀落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声混着早读声传进来,倒让这份紧张里多了点鲜活的生气。

徐扬低头看了眼手腕的运动手环,屏幕上“3.5公里”的数字已经连续两周停在“21分30秒”,连配速曲线都变得平缓,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更让她在意的是体重秤上的数字,连续三周卡在“60公斤”不动,每次站上去,看到电子屏上跳出来的数字,心里都像压了块湿冷的小石子。

上周妈妈调整饮食时,特意把糙米饭换成更易消化的藜麦,还在餐盒里加了凉拌海带和焯水西兰花,海带切得像细条,用醋和少量生抽拌过,清爽解腻;西兰花煮得软乎乎的。饭后妈妈递上一杯温温的无糖豆浆,杯子是浅粉色的,印着小雏菊,是去年徐扬生日时妈妈送的。妈妈当时坐在餐桌旁,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语气里藏着小心的安抚:“平台期别慌,你现在的体重是身体在适应新状态,咱们先调体质。等你考完试,你爸已经联系好做运动康复的朋友,到时候帮你规划专业训练,针对性减重会更科学,也不容易反弹。”

徐扬想起寒假里瘦得最快的时候,每周能掉1.2斤,从66公斤降到60公斤只用了一个多月,当时妈妈还特意买了新的体重秤,每天早上都陪着她称体重,看到数字下降就像个孩子似的开心,会特意煎个无油蛋奖励她。现在却连0.5斤都难,课间去厕所路过镜子时,她忍不住停住看了两眼:校服裤的腰围确实松了些,以前扣扣子要深吸一口气,现在能轻松塞进一个拳头;胳膊甩动时,袖口不再紧紧贴在皮肤上,露出的小臂线条比以前顺了些,连小时候总被遮住的腕骨,现在都能隐约看到淡青色的轮廓。可“60公斤”这几个字还是像根细刺,轻轻扎在心里,有点痒,又有点沉。指尖无意识地攥紧错题本的边角,把纸页捏出浅浅的褶皱。

“在这儿愣着干嘛?下节是物理课,老陈要讲浮力实验,错过又得补半天。”江舒雨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抱着画夹,帆布包上沾着点黄色颜料,是她早上画晨跑小队漫画时不小心蹭到的。她的画夹是深棕色的,封面贴着自己画的小雏菊贴纸,和徐扬的晨跑手册是同款图案,凑到徐扬身边时,笑着戳了戳她的胳膊:“又在琢磨体重呢?你上上周晨跑帮小宇纠正呼吸,他妈妈后来还跟我夸你细心,说小宇现在跑半公里都不喘了。我爸也说,体质调整比数字重要,你现在跑3.5公里都不喘,体能早就比去年好太多,这才是真进步。”

徐扬被她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伸手接过江舒雨递来的画夹。打开的瞬间,一张简笔画掉了出来,纸上是上周晨跑的场景:徐扬蹲在地上,握着小宇的手放在胸口,旁边标着“两步一吸” 的小字,小宇睁着圆眼睛听着,嘴角还沾着点橘子糖的糖渍;旁边的乐乐攥着颗没拆的橘子糖,小远则举着个小旗子,旗子上歪歪扭扭写着“扬扬姐姐加油”——这是上周晨跑时,小远听妈妈说徐扬要中考,随口喊的一句加油,江舒雨当时就记下来了。背景是弄堂口的悬铃木,树枝上还挂着几片没掉的叶子,笔画边缘留着没擦干净的铅笔屑,是江舒雨昨天晚上补画细节时蹭的。

“这是上周晨跑后画的,本来想贴在你晨跑手册里当提醒,又怕你觉得幼稚。”江舒雨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平板,点开存稿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存着三十多张晨跑主题的速写,每张都标了日期和对应的小事:1月12日“徐扬帮乐乐系鞋带”、1月18日“小远分享橘子糖”、2月5日“教小宇调整呼吸”。她指着2月5日的画稿:“你看这张,当时小宇跑半公里就扶着膝盖咳嗽,你蹲下来教他‘跑两步吸一口气,像吹泡泡一样慢’,小远还在旁边帮你递纸巾,这些细节我都记下来了,觉得特别暖。”

“你居然记得这么清楚!”徐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指尖轻轻拂过平板屏幕,能看到画稿里的小细节:小宇跑步时微微前倾的身子、乐乐攥着糖纸的指尖、甚至地面上被风吹动的落叶,都画得有疏有密。她想起上周晨跑时,小宇确实跑半公里就喘得厉害,她蹲在地上教他呼吸节奏,当时江舒雨就站在旁边,手里拿着速写本,原来那时候就在认真记录,不是提前画了未发生的事。

“刚开始就是想把晨跑的小事记下来,”江舒雨打开手机,调出微博页面,头像用的是她画的小雏菊,昵称叫“小雨点的画本”,最新一条是昨天发布的漫画,配文“上周教小宇呼吸,他说‘像在吹泡泡’,可爱到想把每个瞬间都画下来”,下面有几十条评论。她滑动屏幕,语气里满是笃定的骄傲:“我爸妈早就说我画的日常很有感染力,还帮我把画稿按时间线整理好,说‘好作品就该让更多人看到’。上周先被‘日常漫画馆’博主转发,涨了两百多粉,昨天又被‘吉祥漫画’转发,那个博主有十几万粉丝,现在粉丝已经两千多了!有个粉丝说‘看你的漫画,想起我小时候学跑步的样子’,我看到的时候特别开心。”

徐扬凑过去看评论,有网友说“好真实的日常!我小时候学跑步,我姐姐也这么教我调整呼吸”,还有人说“画里的细节好戳人,小宇嘴角的糖渍都画出来了”,最下面一条是“晨光出版社” 的编辑私信,写着“你的画风充满生活气息,故事节奏舒缓却有力量,很有潜力。如果愿意整理成100页左右的短篇,我们可以聊聊出版细节,包括封面设计、内页排版都能按你的想法来,希望能和你一起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读者”。

“真的假的?”徐扬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手指轻轻碰了碰屏幕上“晨光出版社”的名字,好像这样就能确认不是幻觉,“我就知道你能行!你初二在美术课上画的《向日葵晨跑图》,当时就被老师贴在学校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每次路过都有人停下来看,美术老师还说‘江舒雨有捕捉生活细节的天赋’。现在能被出版社认可,太正常了,你画的都是已经发生的晨跑小事,比那些刻意煽情的漫画真实多了。”

江舒雨坐在徐扬旁边,指尖反复摩挲着手机壳,那是徐扬去年送她的,印着小画板和小雏菊图案,边缘有点磨损,却被她擦得干干净净。她低头看着编辑的私信,声音里带着对梦想落地的激动,却没有丝毫怯懦:“我之前就想过把这些画整理成短篇,还跟爸妈聊过。我妈帮我把初二到现在的画稿都按时间线排好了,足足有五十多张,全是已经发生的晨跑小事,从你第一次带我们晨跑,到教小宇呼吸,每个重要的瞬间都有。我妈说转电子档时会保留我手绘的质感,不用完全数字化,这样更有温度,我觉得特别好。”她忽然抬头,眼睛亮闪闪的,像落了星星:“扬扬,我好像更确定了,以后就要当一个青年漫画家,专门画这种已经发生的平凡小事,让更多人看到,普通的日子里也藏着光。能被出版社认可,我更确定自己选的路没错了!”

徐扬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比自己进步还开心。她想起江舒雨每次画完新稿,都会第一时间拿给她看,还会认真询问“这里的细节要不要改”。有次画小远分享橘子糖的场景,江舒雨反复调整小远递糖的手势,说 “要画出有点害羞又很认真的感觉”,最后画了五遍才满意;还有次画乐乐掉鞋的意外,特意把乐乐着急得快哭的表情画得很淡,加了个“你别慌,我帮你捡”的对话框,说“不想让画面太紧张,要暖一点”。江舒雨的爸妈也格外支持,客厅专门留了一面墙当“作品展示区”,每次有新画都会贴上去,逢年过节还会把画印成明信片送给亲戚朋友,江舒雨说“我爸每次送明信片都跟人说‘这是我女儿画的,都是身边的真事’,语气里满是骄傲,比他自己升职还开心”。

“太棒了!”徐扬拍了拍她的胳膊,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能传递开心,“等你整理短篇集,我帮你想剧情串联的小细节。比如小远奶奶送糖年糕那次,小远把糖汁沾在嘴角,你帮他擦的样子;还有乐乐第一次跑满1公里时,举着小旗子蹦起来,不小心把旗子甩到树上,大家一起帮他够旗子的事,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加进去肯定更生动,大家看了会觉得像自己身边的事。”

江舒雨用力点头,拉着徐扬往教室走:“先上课先上课,老陈的实验课可不能缺。老陈说今天要做‘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两个人一组,咱们到时候一组吧,我帮你记录数据,你操作仪器,你手稳,上次做化学实验,你滴溶液的时候一点都没洒。等周末,咱们一起把小宇想参赛的事画进去,就叫‘小宇的跑步梦’,刚好上周他跟你说想报名比赛,也是已经发生的事,画进去刚好连贯。”

晨跑时的滨江路还留着未融的薄霜,灰白色的霜气裹着江风,吹在脸上有点凉,像贴了片薄冰。徐扬踩着自己被拉长的影子慢慢跑,运动鞋底碾过草叶的 “咯吱” 声比寒假时轻了些,鞋底的纹路里卡着点枯草,是昨天晨跑时沾上的。这几个月瘦了10公斤,虽然进度慢了,但体能明显好了很多:以前跑1公里就喘得厉害,胸口像压了块石头,现在3.5公里跑完,只是额头冒点汗,连呼吸都不会像以前那样急促到呛咳,甚至能在跑步时留意路边的风景,比如哪株悬铃木的枝桠上霜花最厚,哪张长椅旁的野猫又在晒太阳。

社区的张奶奶坐在健身角的长椅上织毛衣,毛线是浅灰色的,针脚很密。看到徐扬跑过来,张奶奶笑着挥挥手,手里的毛线针在空中划了个浅弧:“扬扬现在跑起来稳多了,步频也匀,小宇跟在后面都追不上。上次小宇跟我说‘扬扬姐姐教我的呼吸法特别好用’;还有小远这孩子,现在每天都盼着晨跑,以前他总躲在奶奶身后说‘跑步太累’,现在能主动跟你练,都是你的功劳。等天暖和了,那群孩子说不定也能陪你跑全程呢!”

路过健身角时,小远、乐乐、朵朵和小宇早就举着彩色小旗子等在那儿了。小宇穿了件亮蓝色新棉袄,是他妈妈过年特意买的,袖口绣着只圆眼睛奥特曼,奥特曼的眼睛用的是荧光线,在晨光里泛着浅亮的光。领口还沾着点没拍掉的棉絮,是早上穿衣服时不小心蹭到的,他妈妈怕他冷,特意买了加绒款,说“晨跑时风大,别冻着小胳膊”。

乐乐裹着浅粉色围巾,围巾的流苏有点打结,她一边用手指梳理流苏,一边往手心哈气,鼻尖冻得红红的,像颗小草莓。她手里攥着颗橘子味硬糖,糖纸是新的,和上周江舒雨画里的皱巴巴糖纸不一样:“扬扬姐姐,这个给你,我妈妈说吃了甜的能提神,你模考肯定能考得好!”

小远则举着张对折的画纸,展开来是他自己涂的涂鸦:晨跑小队围着悬铃木,树旁用蜡笔写着“扬扬姐姐中考加油”,“油”字的最后一笔拉得很长,是他昨天晚上特意补的:“扬扬姐姐,这是我画的,虽然没舒雨姐姐画得好,但我想祝你中考顺利。”

“扬扬姐姐!”小宇跑过来,耳尖沾着晨雾的潮气,说话时呼出的白气裹着期待,像小云朵似的飘在身前。他伸手抓住徐扬的衣角,力道轻轻的,怕拽疼她,小手里还攥着个小小的计时器,是他妈妈昨天刚买的:“社区下周办少儿跑步比赛,我想报名!上周你教我的呼吸法特别好用,现在跑600米都不喘了,你能再教我点跑步姿势吗?我也想拿小奖牌,挂在书包上,让班里同学都看看。”

徐扬蹲下来帮小宇调整鞋带,指尖绕着白色鞋带打双结,这是爸爸教的“不松结”,先把鞋带绕两圈,再轻轻收紧,跑再远也不会散。她忽然想起第一次教小宇系鞋带的模样:当时小宇总把绳子绕成疙瘩,急得鼻尖冒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学了三次才终于系出规整的结,还兴奋地举着脚给大家看,说“我会系鞋带啦,以后能自己穿鞋子了”。现在这孩子不仅能跑600米,还主动想参加比赛,眼里满是期待,心里那点因体重平台期攒下的慌意,悄悄散了些。

“好啊,”徐扬笑着摸了摸小宇的头,指尖蹭过他棉袄上软乎乎的绒毛,“今天咱们先练跑步姿势,你跑的时候注意膝盖别内扣,手臂前后摆,别左右晃。等姿势顺了,咱们再慢慢加距离,比赛前肯定能跑完全程。”她顿了顿,想起小宇爱吃糖年糕,补充道:“到时候你请我吃你奶奶做的糯叽叽糖年糕,我请你吃我妈新炸的荠菜春卷,咱们换着吃,都尝尝鲜。”

几个小孩围在徐扬身边叽叽喳喳说笑着,徐扬接过乐乐递来的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橘子的甜香在舌尖漫开,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暖意,连吹在脸上的江风都好像没那么凉了。

江舒雨站在旁边,手里拿着速写本和 HB 铅笔,笔尖飞快地记录着这一幕——这是今天刚发生的晨跑场景,小宇攥着计时器、小远举着涂鸦、乐乐递新糖,这些都是新鲜的细节,和她之前画里的“上周小事”刚好衔接。画到小宇的蓝色棉袄时,她特意用铅笔在袖口轻轻涂了两层,让奥特曼图案更立体,还在奥特曼眼睛的位置留白,打算后期用荧光笔提亮。“这个要放进明天的漫画里,”她举起本子给徐扬看,眼神里满是对创作的热情,“就叫‘小宇的比赛约定’,记录今天的事,和上周教呼吸法的画稿凑成系列,肯定能让大家觉得连贯。” 一群人热热闹闹开始了今天的晨跑。

“扬扬,模考要带好 2B 铅笔和橡皮,我帮你放在笔袋里了。”爸爸把整理好的模考资料递过来时,指尖还残留着翻书时沾上的油墨香。资料册的封面是浅灰色的,爸爸用红色马克笔在封面上写了“徐扬模考复习资料”,字迹比平时工整了不少,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加油手势,笔画简单却透着认真。纸上夹着张浅蓝便签,字迹比平时轻了些,显然是怕墨水透到背面弄脏资料:“笔袋侧袋还放了块黑巧克力,万一考试时饿了就吃一口,别低血糖。遇到不会的题别慌,先跳过,把会的题做完再回头想。咱们不贪多,争取基础题不丢分,难题能写多少写多少,尽力就好,爸爸相信你,比上次模考进步就好。”

徐扬接过资料,指尖碰过爸爸的手,比平时暖,爸爸整理资料时,一直把资料册攥在手里,怕放在桌上凉了,还特意用热水袋捂了会儿。有这样把细节都想到的爸妈陪着,就算中考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也能慢慢扛过去。她低头翻资料,看到爸爸在“浮力实验易错点”旁画了个小小的示意图,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里面装着半杯液体,虚线标注着“视线要与液面平齐”,下面还写着“去年中考很多同学栽在这个细节上,一定要注意,爸爸帮你问了物理老师,这个点今年大概率还考”。那是爸爸特意从物理老师那儿问来的考点,示意图画得格外仔细,连烧杯的刻度线都标得清清楚楚。

上午的模考铃声响起时,徐扬深吸一口气,把 2B 铅笔和橡皮在桌角摆得整整齐齐。铅笔是爸爸昨天帮她削好的,笔尖粗细刚好,不会太尖划破纸,也不会太粗影响书写,爸爸说“笔尖太尖容易断,太粗写出来的字模糊,这个粗细刚好”。橡皮是她常用的樱花橡皮,擦得干净还不容易留痕,是妈妈上次去文具店特意帮她买的,说“考试用惯了的橡皮才顺手,别换陌生的”。

试卷发下来,她先捏了捏笔杆定了定神,快速浏览卷面:最后一道压轴题是二次函数与几何结合的题型,正是昨天爸爸帮她整理过的“将军饮马”模型。

答题时,徐扬刻意放慢速度,遇到卡壳的选择题就先在题号旁画个小圈,比如第8题的二次函数图像题,她暂时没思路,就画了个小小的圆圈,打算最后再做。她把会的填空题和计算题仔细做完,连小数点的位置都反复核对,遇到不确定的就先标记,回头再检查,改对了两道填空题的计算错误,都是因为粗心看错了数字,还好及时发现了。

交卷路过陈瑶座位时,瞥见陈瑶对着最后一道大题皱着眉,笔尖在草稿纸上戳出小坑,草稿纸上画满了杂乱的辅助线,显然也被这道题难住了。徐扬心里悄悄庆幸自己听了爸爸的叮嘱,没在难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还留了15分钟检查前面的基础题。

模考结束的第二天,徐扬照旧去天台吃午餐。天台的铁门生了锈,推开时发出“吱呀”的轻响,她每次都要屏住呼吸慢慢推,生怕惊动楼下的同学。以前总有人在天台抽烟、聊天,自从她常来这儿吃午餐,大家好像默认了这是她的“小角落”,很少再有人来打扰,偶尔有人路过,也会轻手轻脚的。天台上的旧课桌被阳光晒得暖暖的,桌面有点斑驳,却被她擦得干干净净,她选了最里面的一张,这里能晒到太阳,还能避开楼下走廊的视线,抬头就能看到远处的悬铃木,枝桠上的霜已经化了,露出深褐色的枝干,透着点春天的生机。

粉色餐盒刚打开,就飘出淡淡的柠檬香,妈妈怕鸡胸肉柴,用柠檬汁腌了一晚上,柠檬汁里加了点蜂蜜,既能去腥又能提鲜,妈妈说“柠檬能促进消化,蜂蜜能补点能量,晨跑后吃刚好”。鸡胸肉切得很薄,拌着撕成小块的罗马生菜和对半切的小番茄,番茄籽还透着水润的红,是妈妈早上特意挑的沙瓤番茄,说“沙瓤番茄更甜,生吃也好吃”。旁边卧着一颗剥得干干净净的茶叶蛋,蛋壳上留着妈妈用牙签刻的小雏菊纹路,歪歪扭扭却格外可爱,妈妈说“这样吃起来更有仪式感”。

她刚咬了口茶叶蛋,江舒雨就抱着画夹跑过来,手里的手机屏幕亮着,手指在上面飞快滑动,连额前的碎发都跟着晃:“扬扬!晨光出版社的编辑又发消息了,说下周可以线下聊短篇集的细节,还问我要不要自己设计封面!” 她把手机递到徐扬面前,屏幕上编辑的消息写着 “封面可以按你的‘晨跑小事时间线’思路来,把不同季节的晨跑场景拼在一起,保留手绘质感”。

徐扬凑过去看,忍不住笑:“太好啦!你可以把上周教小宇呼吸、今天小宇说要参赛的画稿都放进去,刚好是连贯的故事。我爸还帮你画了封面草图呢,等下拿给你看。”

江舒雨坐在徐扬旁边,指尖反复摩挲着手机壳,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我还想在漫画里加‘晨跑日记’的旁白,比如你上周写在手册里的‘小宇跑600米不喘了’,都是已经发生的事,编辑说真实记录最能打动人。对了,你说的小远送涂鸦的场景,我已经画进今天的草稿里了,特别鲜活。”

徐扬点头:“加了肯定更真实!到时候咱们还能在漫画里留个小互动,让读者找一找每一页的‘小细节彩蛋’,比如小宇棉袄上的奥特曼、乐乐手里的橘子糖,都是咱们晨跑时常见的东西。”

两人又聊了会儿漫画的细节,上课铃响了才赶紧收拾东西往教室跑。江舒雨把画夹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走之前还跟徐扬说:“周末我把这两周的画稿整理好,拿给你看看,你帮我挑挑哪些细节可以再补补,你的意见最有用,毕竟这些事你都参与了。”

徐扬笑着答应,看着江舒雨跑向教室的背影,心里满是为朋友开心的暖意。她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晨跑手册,封面的小雏菊贴纸蹭着手心,忽然觉得,不管是自己的晨跑坚持,还是江舒雨的漫画梦想,只要记录的都是已经发生的真实小事,就会格外踏实。

放学回家时,夕阳把天空染成淡粉色,悬铃木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人行道上像铺了层碎金。徐扬背着书包慢慢走,书包侧袋里装着江舒雨借她的漫画参考册,封面上印着“日常漫画创作技巧”,是江舒雨爸爸帮她找的专业书,扉页上江舒雨还写了“扬扬收,一起记录真实小事呀”,字迹带着点跳脱的可爱。

走到楼道口,就闻到了熟悉的香味,是妈妈在炖冬瓜虾仁汤。推开家门,玄关的感应灯“咔嗒”亮起,妈妈系着枣红色围裙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点面粉,是早上做全麦面包时蹭到的:“回来啦?快洗手,汤马上就好,虾仁刚炖好,再焖五分钟更鲜。”

徐扬放下书包,走到厨房门口,看到妈妈正用长勺子轻轻搅拌汤锅,汤面上飘着的虾仁泛着粉白,冬瓜炖得透明,切成均匀的小块,边缘还带着点浅绿。“妈妈,舒雨下周要去跟出版社聊短篇集细节了!”徐扬凑过去,语气里满是骄傲,“她要把这两周的晨跑小事都画进去,都是已经发生的真事,特别有意义。”

妈妈手里的勺子顿了顿,笑着回头看她,眼里满是欣慰:“真好啊,舒雨这孩子肯用心记录真实,肯定能成。我今天炸了点荠菜春卷,装在你那个浅粉色餐盒里了,明天你带给她,就当是咱们给她的‘恭喜礼’。”

这时爸爸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几张画纸,是他帮江舒雨设计的漫画封面草图:“我听你妈说了舒雨的事,就画了三个版式,你看这个,把春天的悬铃木、冬天的薄霜都画进去,刚好对应不同时间的晨跑小事。”

徐扬接过画纸,上面的草图里,不同季节的晨跑场景拼在一起,小宇的奥特曼棉袄、乐乐的粉色围巾、小远的小旗子都在,格外生动。“爸爸,你画得真好!舒雨肯定会喜欢的!”徐扬的眼睛亮了,小心翼翼地把画纸放进书包,怕折坏。

晚饭时,妈妈把冬瓜虾仁汤端上桌,还摆了盘凉拌海带和焯水西兰花,都是徐扬爱吃的低脂菜。“今天社区超市王姐来送牛奶,说她儿子去年中考也遇到体重平台期,”妈妈帮徐扬盛了碗汤,“后来每天喝冬瓜虾仁汤,配合睡前拉伸,体能好了不少,后续减重也顺利。你别着急,咱们先把体质调好,等考完试,你爸联系的运动康复朋友就来帮你规划训练,肯定没问题。”

徐扬喝着汤,温热的汤汁滑过喉咙,暖到了心里。冬瓜软乎乎的,入口即化,虾仁Q弹,带着淡淡的鲜味,妈妈怕她嫌腥,特意在汤里加了两片生姜和一颗八角,去腥又不抢味。

徐扬看着爸妈温柔的笑脸,又想起江舒雨聊漫画时的热情,心里忽然格外踏实。体重平台期的焦虑慢慢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期待江舒雨的漫画出版,期待中考后的晨跑,期待和舒雨一起看《空窗》首映。

她低头看了眼手腕的运动手环,屏幕上“3.5公里”的数字依旧,但这次心里没了沉郁。她知道,有些进步不是靠数字衡量的,比如小宇的坚持,江舒雨的梦想,还有自己慢慢找回的自信,这些都是比体重下降更珍贵的收获。

夜色渐浓,徐扬坐在书桌前,打开晨跑手册,在空白页上画了朵小雏菊,旁边写着:“今天舒雨的漫画有出版社找她了,我们一起规划了漫画的细节,加‘晨跑日记’旁白,加橘猫的彩蛋,封面是浅黄底色的晨跑小队剪影。爸爸帮她画了封面草图,妈妈炸了春卷让我带给她。原来看着朋友实现梦想,比自己进步还开心。

妈妈说体重平台期没关系,先调体质,爸爸也说相信我。以后还是每天晨跑,陪小宇练比赛,帮舒雨想漫画细节,慢慢走,总会越来越好的。希望《空窗》快些上映,要和舒雨去看《空窗》首映,还要看她的漫画出版,真好啊,日子里满是期待。”

写完,她把江舒雨借她的漫画参考册放在手册旁边,封面的“日常漫画创作技巧”几个字在台灯下泛着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纸上,像撒了层薄银,温柔又明亮,像她此刻的心情,舒展又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