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逐光gl > 第16章 烟火里的团圆与旧忆里的琴音

逐光gl 第16章 烟火里的团圆与旧忆里的琴音

作者:想要钞能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1:05:09 来源:文学城

腊月三十的晨光刚漫过徐扬家的窗台,弄堂里就飘起了炸春卷的香气。妈妈郁芬芳系着枣红色围裙站在厨房,油锅“滋滋”响着,金黄的春卷在油里翻个身,边缘就起了酥脆的壳。油星子溅到围裙上也不在意,她手里握着长筷子,时不时往锅里添两个,嘴里还念叨着:“扬扬,把窗台那盘荠菜递过来,你爸说今天要多包些荠菜肉馅的,小远和乐乐一会儿来拜年,上次吃了就惦记着,可别让孩子等急了。”

徐扬正踩着小板凳贴窗花,手里的红宣纸剪着小雏菊图案,是妈妈前几天教她剪的,边缘带着点不规整的毛边,妈妈说“这样才像手作的温度”。听到妈妈喊,她赶紧把窗花往窗玻璃上按了按,胶带粘得牢牢的,才转身去拿荠菜。路过玄关的鞋柜时,目光无意间扫过柜顶:那里放着个旧帆布包,是初二时她常用的,侧袋里还藏着半块小雏菊橡皮,是许漾当年在巷口递给她的,橡皮边缘被摩挲得发亮,连图案都淡了些。

她伸手把橡皮掏出来,指尖蹭过上面的纹路,忽然想起初二那个雨天。许漾撑着她的小雏菊伞站在巷口,头发被雨丝打湿,几缕碎发贴在脸颊上,说“明天还你”时,眼神里没有镜头前的清冷,反而带着点局促的温柔。徐扬捏着橡皮,指腹反复蹭过雏菊花瓣,心里轻轻晃了晃:不知道许漾现在怎么样了,过年有没有歇下来。

“扬扬,发什么愣呢?荠菜快凉了!”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点笑意。徐扬赶紧把橡皮塞回帆布包,快步拿着荠菜走过去。妈妈接过荠菜,指尖碰了碰她的手背:“是不是又想起晨跑的事了?小远妈妈昨天还跟我打电话,说孩子天天盼着年后跟你练跑步,说要超过你呢。”

徐扬摇摇头,接过妈妈递来的湿毛巾擦了擦手:“没有,就是想起点学校的事。妈,春卷快好了吗?我去看看小远和乐乐来了没,刚才窗口好像看到他们的小自行车,估计快到了。”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咚咚”的敲门声,伴随着小远清脆的喊声:“扬扬姐姐!我们来拜年啦!”徐扬赶紧跑去开门,冷风裹着雪粒子钻进来,她下意识往门口挡了挡。小远和乐乐穿着新棉袄,小远的棉袄是亮蓝色的,乐乐的是浅粉色的,两人手里各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他们奶奶做的糖年糕,还冒着点余温。

“快进来,外面冷。”徐扬把他们往屋里拉,指着桌上的糖果盘,“先吃颗糖垫垫,我妈炸的春卷马上就好。”小远刚坐下,就从口袋里掏出张画纸,纸边还带着点褶皱,上面画着晨跑小队的卡通形象:徐扬举着小旗子,他和乐乐跟在后面,背景是弄堂口的悬铃木,树上还挂着小红灯笼,灯笼穗子用金色马克笔勾了边,亮闪闪的。

“扬扬姐姐,这是我画的新年礼物!我特意和小雨姐姐学了很久!” 小远把画纸递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像落了星星,“祝你新年快乐,每天跑步都能跑第一名!”,在小远眼里,跑步第一名就是最厉害的人。徐扬接过画纸,指尖碰过纸页,还带着小远手心的温度,心里暖乎乎的:“谢谢小远,我要把它贴在晨跑手册里,每天都能看到。”

乐乐也从布袋子里掏出块糖,是橘子味的,糖纸皱巴巴的,显然揣了很久:“扬扬姐姐,这个给你,我奶奶说吃了甜的,新年会开心。”徐扬接过糖,笑着放进嘴里,橘子的甜香在嘴里散开。这时妈妈端着一盘刚炸好的春卷出来,金黄的外皮泛着油光,咬一口脆得掉渣,荠菜肉馅的鲜汁在嘴里散开:“宝贝们,快来尝尝姨姨炸的春卷,小心烫!”

小远和乐乐拿起春卷就咬,烫得直呼气,却还是吃得停不下来。乐乐含糊地说:“阿姨做的春卷比我妈做的好吃,下次晨跑我还要来吃。”妈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喜欢就多吃两个,阿姨这儿还有很多。”徐理这时也从书房出来,手里拿着两个红包,递给小远和乐乐:“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要好好学习,也要好好跑步。”

小远和乐乐接过红包,赶紧揣进棉袄口袋里,小远还不忘把红包按了按,怕掉出来。又坐了一会儿,小远看了看窗外,小声说:“扬扬姐姐,我们该回家了,奶奶说要包饺子,让我们早点回去帮忙。”徐扬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两人骑着小自行车消失在弄堂口,车铃“叮铃”响着,才转身回屋。妈妈正收拾着桌上的盘子,笑着说:“这两个孩子真可爱,年后天暖和了,让他们常来玩。”

午后的阳光慢慢西斜,徐扬家的厨房更热闹了。妈妈系着围裙在切菜,案板上摆着洗好的鲈鱼、泡发的香菇,还有刚从菜场买回来的青菜,绿油油的格外新鲜。爸爸在旁边帮忙剥蒜,偶尔还会帮着递个盘子,两人聊着天,话题从“下午贴春联的位置”说到“年后给扬扬买新跑鞋”,爸爸说:“滨江路那边晨跑视野好,等开春了咱们去试试,我帮你做个简易训练计划,保证不耽误学习。”妈妈笑着补充:“再给你做低脂三明治当早餐,比外面买的健康。”

徐扬也没闲着,帮着妈妈择青菜,把黄叶都挑出来放进垃圾桶。她看着妈妈熟练地处理鲈鱼,刀工利落,心里忽然想起初二那年,妈妈为了帮她控制体重,每天早起做低脂餐,鸡胸肉切得薄如纸,西兰花煮得软乎乎的。那时她总觉得委屈,但妈妈那些细碎的关心,都藏在饭菜里。

“扬扬,把酱油递过来。”妈妈的声音拉回徐扬的思绪,她赶紧递过酱油瓶,看着妈妈往锅里倒了点,香味立刻飘了出来。爸爸这时已经把春联贴好了,红色的对联在白墙的映衬下格外喜庆,上联“春满人间福满门”,下联“喜盈小院门庭旺”,横批“阖家欢乐”,字体刚劲有力,是爸爸昨晚熬夜写的。

“快来看看,贴歪了没?”爸爸喊着,徐扬和妈妈走过去,徐扬踮着脚看了看:“没歪,爸,你这字比去年写得还好,社区书法比赛肯定能拿奖。”爸爸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拿不拿奖无所谓,咱们一家人过年开心最重要。”

傍晚时分,年夜饭终于摆上桌了。红木圆桌上铺着妈妈新买的桌布,印着浅淡的梅花图案,显得格外雅致。桌上的菜摆得满满当当:清蒸鲈鱼泛着银光,鱼眼亮晶晶的,是妈妈特意选的“活鲜”;糖醋排骨裹着红亮的酱汁,甜香扑鼻;金黄的蛋饺裹着鲜肉馅,是妈妈下午学着做的,说“过年吃蛋饺,寓意金元宝”;还有青菜豆腐汤冒着热气,清爽解腻。餐具是妈妈从橱柜里翻出来的青花碗,碗沿印着缠枝莲图案,是她结婚时的嫁妆,平时舍不得用,只有过年才拿出来。

爸爸开了瓶红酒,给妈妈和自己各倒了半杯,又给徐扬倒了杯果汁:“来,咱们干杯,祝扬扬新的一年越来越棒,祝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妈妈笑着举杯:“也祝扬扬晨跑顺利,学业进步。”徐扬举起果汁杯,和爸妈碰了碰,果汁的甜混着年夜饭的香,在嘴里散开,心里满是踏实。

吃饭时,妈妈不停给徐扬夹菜,把鱼肚子上最嫩的肉夹给她:“多吃点,这个鱼肉嫩,刺少。”爸爸则聊起年后帮社区小朋友调整跑步姿势的事,徐扬听着,偶尔点头,心里却还惦记着早上没说完的话——关于许漾的事。

没过多久,徐扬的手机响了,是江舒雨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她赶紧接起,屏幕里立刻出现江舒雨的笑脸,背景是她家客厅的年画,画着胖娃娃抱着鲤鱼,红彤彤的格外喜庆。“扬扬,新年快乐!”江舒雨举着手机转了圈,展示着桌上的年夜饭,“你看我妈做的糖醋排骨,还有我下午整理画具时,翻到许漾当年送的琴谱了,就是画展那次她写的《秋光》片段,纸页都有点泛黄了,我还好好夹在画册里呢。”

徐扬的心猛地一跳,握着手机的指尖紧了紧。她想起画展那天,许漾蹲在画前补金色颜料,后来递琴谱给江舒雨时说“以后有机会,弹完整的给你们听”。那时阳光落在琴谱上,金色的秋菊图案泛着微光,许漾的耳尖还带着点红。

“还在呢?”徐扬的声音有点轻,“我都快忘了琴谱上画的秋菊了。”

“我可是很珍惜的!”江舒雨笑着翻出画册,镜头对着琴谱,“你看,她还在旁边画了朵小秋菊,跟咱们画的那幅一模一样。对了扬扬,我昨天刷到许漾的热搜了,#许漾张译新片女主#还在热搜榜上呢,点进去看,好多报道说她最近连轴转,刚拍完夜戏又要去补钢琴课,片场饭都是随便扒两口,粉丝拍的照片里,她眼底都有青黑了,看着就累。”

徐扬的呼吸顿了顿,心里忽然揪了一下。她只知道许漾成了张译的电影女主,却从没想过背后是这么连轴转的忙碌。江舒雨还在说着:“还有采访呢,她被问‘过年能不能休息’,只笑了笑说‘等拍完这部戏再说’,我表姐说偶尔能看到她的保姆车停在门口,每次都停得匆匆的,好像下一秒就要赶去下一个地方。”

“原来是这样……”徐扬的声音低了些,看着屏幕里江舒雨手里的琴谱,忽然觉得那行“赠秋菊画的创作者”的字迹,都透着点疲惫。两人又聊了会儿年后的计划,江舒雨说起要去参加美术比赛,徐扬提到要帮社区小朋友练跑步,挂了视频后,徐扬握着手机,心里的惦记像被温水泡过的糖,慢慢化得更浓了。

她没立刻回客厅,而是走到房间的窗边,犹豫了几秒,先点开浏览器刷完许漾的新闻,又想起江舒雨说“粉丝会在微博分享偶像动态”,手指不自觉地滑到应用商店,搜索“微博”两个字。下载进度条慢慢爬动时,她心里有点慌,又有点期待——或许能看到许漾更真实的样子,哪怕只是几张随手拍的照片。

安装完成后,注册账号的环节让她纠结了很久。用户名敲了又删,最后选了“晨跑的小雏菊”,既藏着自己的晨跑习惯,又带着和自己最喜欢的小雏菊印记;头像选了张上周晨跑时拍的悬铃木照片,树枝上挂着未融的雪,模糊得看不清细节,怕用自己的样子会显得刻意。

登录成功后,她点开搜索栏,指尖悬在屏幕上顿了半秒,才慢慢敲下“许漾”两个字。点击搜索的瞬间,屏幕跳出的账号让她愣住——最顶端的账号带着蓝色认证,写着“演员许漾”,头像用的是电影定妆照,许漾穿着白色连衣裙,眉眼清冷;粉丝数后面跟着六个零,“102.3 万” 的数字在屏幕上格外刺眼,比她想象中多太多。

她下意识点开主页,最新一条动态是三天前发的,配文“《空窗》拍摄中,期待林晚与大家见面”,图片是片场路透,许漾穿着戏服坐在道具箱上,手里拿着剧本,身边围着工作人员,显然是团队抓拍的;往下翻,全是精心规划的内容:曾经的运动品牌代言的宣传图、电影发布会的视频、官方活动的合影,连一条带点私人情绪的文字都没有。评论区里,粉丝的留言刷得飞快,“宝宝注意休息”“期待漾宝新作品”“女儿越来越美了”的祝福占满屏幕,还有粉丝整理的“许漾行程日历”,精确到每天的拍摄、训练安排,显然是专人运营的账号,没有半分许漾自己的痕迹。

徐扬握着手机,指尖有点发凉。之前在新闻里看到“童星”“影后候选人”,还只是模糊的概念,可看到这百万粉丝、一丝不苟的账号运营,才真正意识到,许漾注定是聚光灯下的明星,活在精心打造的形象里,而自己,只是屏幕外无数关注者中的一个,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她盯着“关注”按钮看了很久,最终还是没点下去——有些距离,看清了反而更清醒,就像星星和地面,再亮也隔着遥不可及的夜空。

她退出账号,把微博后台关掉,再抬头看窗外,烟花还在炸响,却觉得那些光亮离自己很远。她忽然想起初二那年,在许漾的笔记本里看见的“不想成为所有人的星星”,可现在,她还是成了被无数人仰望的存在,连私人生活都被“明星”的身份裹得严严实实。这样的许漾,和那个在巷口递她湿巾、在画展送琴谱的许漾,好像是同一个人,又好像不是。

徐扬深吸一口气,把手机放在桌角,转身走向书桌——有些惦记,放在心里就好,她还有自己的晨跑路要走,还有社区的小朋友要帮,与其纠结于遥不可及的星星,不如先跟着光的方向,把自己的路走稳。

晚饭过后,徐扬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窗外的烟花还在放着,亮得刺眼,却格外热闹。她打开那本印着小雏菊的日记,拿起笔,在空白页上画了一把粉色的小雏菊伞,旁边画着一朵小小的秋菊,和江舒雨提到的琴谱图案一样。笔尖顿了顿,她慢慢写下:“除夕夜,家里很热闹。妈妈炸了春卷,做了蛋饺和清蒸鲈鱼,都是我爱吃的。爸爸贴了春联,字写得特别好,妈妈说这是咱们家最热闹的一个年。

早上小远和乐乐来拜年,送了我画,还吃了妈妈炸的春卷。小远画的晨跑小队特别可爱,我要把它贴在晨跑手册里,每天晨跑前都看看。

舒雨刚才跟我视频,说整理画具时翻到了许漾送的琴谱,还说刷到她的热搜。我下载了微博,想看看她的动态,却发现她有百万粉丝,账号全是工作内容,没有一点自己的痕迹。原来她已经是这么多人喜欢的明星了,那些聚光灯、粉丝的欢呼,把她和我之间的距离拉得好远好远。

整理书桌时,看到了初二时的旧帆布包,里面还藏着许漾递我的小雏菊橡皮。橡皮边缘都磨亮了,却还是舍不得扔。我想起初二曾在天台偶然见过她几次,她总是独自坐着,攥着笔记本,手腕贴着膏药贴。后来才知道,她总因练琴累得手腕发酸。她曾经说,启元中学的天台很安静,适合待着。不知道她还会不会有时间回来看一眼,看看我们曾经坐过的旧课桌,看看公告栏上有没有新的画展通知。那个约定的以后,还会来吗?或许不会了吧,她有她的电影,她的舞台,而我,还在晨跑的路上慢慢走。

窗外的烟花很好看,我把最亮的那朵拍了下来。希望她新年快乐,哪怕只有一天,也能好好歇一歇,不用被‘行程’‘工作’追着跑,能像普通人一样,和家里人一起吃顿热乎饭,聊聊天。至于我,就继续好好晨跑,好好帮小朋友调整姿势,或许等我再努力一点,再优秀一点,将来某天在滨江路的晨跑道上,或者老街的画材店门口,能偶然撞见那把熟悉的黑色星星伞。不用说话,只要能远远看一眼,知道她好好的,就够了。”

写完,她把那半块小雏菊橡皮夹进日记里,橡皮的温度透过纸页传过来,像还留着当年巷口的暖意。她合上日记,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亮得像星星。徐扬想起初二那年,自己躲在天台看许漾的杂志照片,写下“她像星星,我想靠近”;现在星星飞得更高了,她还是那个追光的人,只是不再奢望星星会为她停下,只愿自己能跟着光的方向,慢慢长成更好的样子,若有一天能偶然遇见,便是意外的温柔。

而城郊老洋房的院子里,腊梅的香气正裹着寒风飘进窗。许漾的外婆坐在石凳上摘腊梅,竹篮里的金黄花瓣堆得蓬松,像撒了把碎金。许漾蹲在旁边帮忙,指尖捏着花瓣的力道很轻,怕捏坏了娇嫩的花瓣。这腊梅是外婆十年前从植物园移栽的,每年冬天都开得旺,花瓣落在手心里,带着点凉意,却格外清香。

她的手机放在石桌上,屏幕亮着,是楚瑜发来的消息,附带着几张截图。一张是某视频平台的热搜:#许漾童年综艺名场面#,下面是粉丝剪辑的她五岁时参加《宝贝成长记》的片段。视频里的小许漾穿着粉色连衣裙,坐在老洋房的石凳上,手里拿着外婆做的桂花糕,对着镜头笑,眉眼间的弧度和现在一模一样;另一张是娱乐新闻的标题:《从童星到张译新片女主,许漾的蜕变之路》,文中提到她儿时因综艺出圈,后来参演的几部电视剧虽戏份不多,却凭借灵气的演技圈粉,如今成为张译选中的女主,算是“童星逆袭”的典型;还有一张是品牌邀约截图,某复古美妆品牌想找她拍广告,理由是“童星时期的国民度 现在的电影热度,契合品牌‘时光沉淀’的定位”。

“漾漾,别总看手机,歇会儿吧。”外婆放下手里的腊梅,伸手摸了摸许漾的手背,“手怎么这么凉?是不是早上练琴没戴手套?快进屋喝点姜茶,我刚煮好的,加了点红糖,暖身子。”

许漾点点头,跟着外婆走进屋。老洋房的客厅里摆着红木圆桌,桌上已经放好了几道菜:清蒸鱼、蛋饺、八宝饭,都是她爱吃的。蛋饺的皮用土鸡蛋摊的,金黄透亮,裹着鲜肉馅,是外婆昨天忙了一下午做的,外婆说“过年就得吃蛋饺,寓意金元宝,来年顺顺利利”。她拿起手机,翻了翻粉丝的评论,有人说“小时候就觉得许漾很可爱,眼睛亮得像星星,现在长大了更有气质了”,有人晒出自己收藏的许漾童年周边——一张《宝贝成长记》的明信片,上面的小许漾抱着布偶小熊;还有人说“看了她的试镜片段,觉得她演林晚很合适,眼神里有戏,期待电影上映”。

这些评论没有攻击性,大多是带着回忆的善意,可许漾看着,心里却有点复杂。她想起小时候拍综艺,妈妈林曼芝会提前教她“该怎么笑”“该说什么话”,连她手里的布偶小熊,都是造型组特意选的“观众喜欢的款式”。那时她以为,对着镜头笑就能让妈妈开心,就能来外婆家吃桂花糕,可现在才知道,那些“可爱”“灵气”的标签,不过是被精心设计的人设。

“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外婆端着姜茶走过来,放在许漾面前,杯子是许漾小时候用的搪瓷杯,上面印着小雏菊图案,边缘有点掉漆,却格外亲切。“是不是又在看工作的事?跟你说了,过年就歇两天,别总想着拍戏、录节目。你小时候在院子里弹琴,不用看剧本,不用背台词,多自在。”

许漾接过姜茶,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眼眶忽然有点热。她想起初二那年,在启元中学的音乐教室,夕阳把旧钢琴的琴键染成暖金色,她抱着膝盖坐在琴凳上,指尖无意识地在琴键上敲着旋律。那是《秋光》最初的模样,没有观众,没有“人设”,只是她躲掉林曼芝安排的钢琴课后,偷偷在空教室里写的曲子,音符里藏着天台的风、小雏菊伞的粉,还有巷口草莓糖的甜。后来画展那天,她把抄好的片段递去给江舒雨时,轻声说“以后有机会,弹完整的给你们听”,那句话不是客套,是她藏在心里的约定,想着等自己能说了算的时候,要把没写完的旋律补完,要让那首藏着少年心事的曲子,有个完整的结尾。

可现在,她的琴音要为“林晚”服务,要为“电影宣传”服务,连过年练琴,都要想着“年后的钢琴课要教什么技巧”。手里的姜茶还温着,外婆的呼吸声在耳边轻轻起伏,许漾忽然放下杯子,起身走到客厅角落的老钢琴前。那是外婆年轻时教学生用的,琴键边缘磨得光滑,琴盖内侧还贴着她小时候画的小雏菊贴纸。她掀开琴盖,指尖轻轻碰了碰冰凉的琴键,忽然想:今晚没有行程,没有剧本,没有“许漾”这个名字该有的样子,或许可以为自己弹一次。

她掏出手机,打开录像功能,悄悄放在钢琴旁边的谱架上,镜头刚好对着琴键。指尖落下时,《秋光》的旋律慢慢漫开,没有刻意的技巧,没有为了“镜头效果”设计的起伏,只是像初二那年在音乐教室那样,凭着心意弹奏。弹到中段,她想起徐扬递来的草莓糖,想起江舒雨画的秋菊,指尖不自觉地放软,旋律里多了点暖意;弹到结尾,她加了个小小的变奏,像给那段没说完的约定,留了个温柔的尾巴。

录像结束时,许漾把视频存进手机的加密相册,没有发给任何人,只是默默删掉了楚瑜发来的综艺邀约消息。她知道,这个约定或许永远没机会当面实现,或许徐扬和江舒雨永远不会知道,那首琴谱片段的完整版,曾在除夕的老洋房里,伴着腊梅香被悄悄弹完。但没关系,至少她为自己完成了这个约定,至少在这一刻,她不是“童星许漾”,不是“张译新片女主”,只是那个喜欢在空教室里写曲子的女孩。

“弹得真好。”外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块桂花糕,“比你妈妈逼你练的那些曲子,好听多了。”许漾回头,看到外婆眼里的笑意,像老洋房院子里的腊梅,温柔又坚定。她走过去,接过桂花糕咬了口,甜香混着琴键的凉意,在嘴里散开,心里的烦躁慢慢散了。

窗外的烟花还在放着,五颜六色的光映在玻璃上,像碎钻撒在上面。许漾知道,年后还有很多工作等着她,还有很多标签等着她去应对,可至少这个除夕,她能和外婆在一起,能暂时放下那些“人设”和“热度”,做回那个喜欢弹《秋光》的许漾。这就够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徐扬醒来时,窗外飘着小雪。雪花轻轻落在窗玻璃上,很快就化成了水,留下淡淡的痕迹。她穿好衣服,走到书桌前,翻开日记,指尖碰过那半块小雏菊橡皮,又想起江舒雨视频里举着的琴谱、微博上那百万粉丝的账号。

她拿起笔,在日记的末尾补了一句:“今天下雪了,弄堂口的悬铃木裹着雪,像去年晨跑时看到的样子。妈妈说,春天来的时候,树叶会发芽,晨跑时能闻到清香味。我想,等天气暖和了,就去滨江路晨跑,听说那里能看到江景,说不定能遇到她。就算遇不到也没关系,我会继续好好跑步,好好帮小朋友,慢慢靠近她曾照亮过的地方。”

写完,她合上日记,推开窗户——雪还在下,落在弄堂口的悬铃木上,像给树枝裹了层白纱。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有人在放鞭炮,年味还浓着。徐扬深吸一口冷空气,攥了攥手里的晨跑手册,封面的小雏菊图案在雪光里格外清晰。她知道,自己还是那个追光的人,星星不会为她停下,但只要跟着光的方向往前走,就不算辜负曾经被照亮的瞬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