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逐光 > 第43章 白梅落尽的余温

逐光 第43章 白梅落尽的余温

作者:伊锦嫣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9 14:33:03 来源:文学城

林砚舟是被窗台上的响动惊醒的。凌晨四点的天刚泛出点鱼肚白,他坐起身时,看见张野正踮着脚往青瓷瓶里插新折的白梅,花枝上的露水顺着手指往下淌,滴在窗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王念梅的奶奶送的,”张野回头时眼里还带着睡意,指尖捏着朵半开的花苞,“说这株是戏楼那棵老树的分株,栽了十年才开花。”

他披了件羊毛衫走过去,发现瓶里的旧花已经谢了,花瓣蜷曲成褐色,像被揉皱的纸。“技术队把所有证物都归档了,”林砚舟的指尖拂过新梅的花瓣,绒毛上沾着的露水凉丝丝的,“那支银簪的修复报告出来了,簪头断裂的痕迹不是人为的,是被火烤过的——李兰芳当年把它扔进了绣庄的火场,却没舍得让它烧透。”

张野突然伸手替他把毛衣的领口系好,指尖擦过他的喉结,带着点梅花的冷香。“昨天看你咳嗽了三次,”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扰了晨光,“小陈说城西有家老药店的枇杷膏管用,我早上绕路买了瓶。”

两人的影子在墙上叠在一起,被窗棂切成细碎的格子。餐桌上的粥冒着热气,张野盛粥时,瓷勺碰到碗沿发出轻响,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去趟苏培生的墓地吧,”林砚舟用勺子搅着粥,“他的骨灰一直没人认领,王念梅说想给他立块碑,就刻‘苏培生之墓’,不用加任何头衔。”

苏培生的骨灰盒存放在殡仪馆的角落,积着层薄灰。林砚舟抱着盒子往外走时,发现盒底刻着个浅浅的“伶”字,是用指甲一点点抠出来的,边缘的木刺还没磨平。“他死前用最后力气刻的,”张野的手指拂过那个字,“就像他藏在树里的骸骨,总想着和她靠得再近些。”

墓地选在戏楼后山的白梅林里,王念梅穿着条白裙子,正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圈。看见他们来,小姑娘举着块石头跑过来,石头上用红漆画着朵歪歪扭扭的白梅:“奶奶说把这个嵌在碑上,舅舅就能找到姑姑了。”

林砚舟蹲下身帮她擦去脸上的泥渍,发现她眉心的红痣和照片里的白伶一模一样。“这石头是从戏楼的盘龙柱上敲下来的,”张野的声音有点发哑,“考古队清理柱子时,念梅非要捡块带红漆的,说‘这是姑姑留下的记号’。”

下葬时,风突然卷起满地的白梅花瓣,落在骨灰盒上像层薄薄的雪。王念梅把那只拼好的梅花碗放在碑前,碗里装满了新摘的花瓣,她说:“爸爸说,舅舅当年总用这个碗给姑姑盛杏仁酥,现在该让他们一起尝尝新梅的味道了。”

离开墓地时,林砚舟在白梅树下发现了个铁皮盒,是苏培生当年藏信的那个。打开后,里面多了封信,是王承宇的笔迹:“培生,念梅很好,像你,也像白伶。我把所有事都告诉她了,她说不恨你,也不恨王家,只可惜没见过你们……”信纸的末尾,画着三个手拉手的小人,和王念梅在地上画的一模一样。

回法医中心的路上,车窗外的白梅树一闪而过。张野突然把车停在路边,指着远处的山坡:“你看那片梅林,是十年前苏培生亲手栽的,他每个月都来浇水,邻居说他总对着梅树说话,说‘等梅花开了,你就回来了’。”

林砚舟的目光落在山坡的尽头,那里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摘梅花,是王念梅的奶奶。老太太把摘下的花放进竹篮,动作缓慢却仔细,篮沿系着圈红绳,和张野系在证物袋上的一模一样。“她说要把花晒干了寄给精神病院的李兰芳,”张野轻声说,“虽然恨了一辈子,但终究是同个戏台子上唱过戏的人。”

解剖室的灯亮到下午,林砚舟整理证物时,发现白梅旗袍的衬里有块松动的布,拆开后露出张泛黄的戏票,是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的《牡丹亭》,座位号是“梅三”,票根上用铅笔写着“等你谢幕”——是苏培生写给白伶的,却没能送出去。

“这戏票的存根在苏培生的口袋里,”张野翻出证物袋,“他那天特意买了两张票,想在谢幕后跟她求婚,结果……”话没说完,林砚舟突然指着票面上的印章,是个白梅形状的,和苏记绣庄的火漆印完全一致。

“绣庄老板是白伶的舅舅,”林砚舟想起那本烧焦的账本,“他当年特意在票上盖这个章,是想让白伶知道‘家里人都支持你’。”张野突然抓起车钥匙:“去趟苏记绣庄的旧址,考古队说地窖里还剩些没清理的木架,说不定有更多东西。”

地窖的木架上堆着些没烧透的绸缎,林砚舟在一堆蓝云锦里找到块未完成的绣片,上面绣着半朵白梅,针脚和沈青绣绷上的完全一致。“是沈青的母亲绣的,”他认出绣片角落的小记号,“老太太说沈青从小就跟着她学绣白梅,说‘这花看着素净,骨子里却最倔强’。”

木架的缝隙里卡着个银质的顶针,内壁刻着“苏记”二字。林砚舟拿起顶针往手上套时,发现里面缠着根红线,线头拴着片干枯的花瓣——是白伶发簪上的那片,不知被谁从火场里捡了回来,一直藏在这里。

离开地窖时,夕阳正往山坳里沉。林砚舟回头望了眼那片废墟,突然觉得焦黑的木梁在暮色里像个张开的怀抱,抱着无数未能说出口的秘密。“李兰芳在精神病院绣完了那朵白梅,”张野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护士说她绣完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根缠着苏培生头发的丝线。”

法医中心的灯亮到深夜。林砚舟把所有证物锁进铁柜时,发现张野在每个抽屉的把手上都系了圈红绳,绳结上坠着片白梅花瓣。“技术队说这些花瓣能保存十年,”他靠在门框上打哈欠,“等我们老了,念梅长大了,再打开看看,就当是给这段故事留个念想。”

林砚舟的目光落在铁柜最底层的抽屉里,那里放着个小小的木盒,装着白伶和婴儿骸骨的骨灰,旁边摆着那支修复好的银簪和半朵白梅。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给木盒镀上了层银辉,像是在给这段跨越世纪的爱恨,盖上了个温柔的印章。

张野在办公室整理卷宗时,把王念梅画的全家福贴在了最后一页,旁边用红笔写着:“白梅落尽,余温尚在。”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远处的戏楼已经修好了,重新上了朱漆的大门在月光下泛着红光。王念梅蹲在白梅树下,把今天摘的花瓣撒在地上,嘴里念叨着:“舅舅,姑姑,你们看,今年的梅花开得比去年好呢。”风吹过树梢,落下来几片花瓣,正好贴在她的发梢,像谁悄悄给她别了朵永不凋谢的白梅。

林砚舟和张野站在戏楼的台阶上,看着小姑娘的身影被月光拉得很长。张野突然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混着梅花的冷香,在春夜里慢慢漫开。“明天该处理蓝玫瑰案的卷宗了,”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听说城郊的玫瑰园新开了种白玫瑰,像极了落了雪的梅。”

林砚舟抬头时,看见戏楼的飞檐上落着只夜鹭,正低头梳理羽毛。月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红绳缠着白梅花瓣,像个永远解不开的结,却温柔得让人不想解开。他突然想起李兰芳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原来有些爱,就像白梅的根,埋在土里看不见,却能让花开得一年比一年旺。”

夜色渐深,戏楼的灯笼次第亮起,把白梅林照得如同白昼。那些盛开的、凋谢的、含苞待放的白梅,在风里轻轻摇曳,像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这世间,看着爱恨落幕,看着新生开始,看着所有未能圆满的故事,都在月光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柔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