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 第18章 余音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第18章 余音

作者:鹿鸣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1:40:28 来源:文学城

前往机场的车厢内,空气凝滞。权志龙靠着窗,窗外苏州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如同加速褪色的画卷,被飞速甩在身后。他摊开手掌,指尖的伤痕在车厢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愈发清晰,那些细小的痂痕像一枚枚沉默的印章,烙印着这段短暂却密度极高的时光。另一只手,则在口袋里紧紧攥着那个锦盒,棱角硌着掌心,带来一丝清醒的痛感。

经纪人金正洙坐在副驾驶,通过后视镜观察着他沉默的侧脸,几度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递过一瓶水。“回去好好休息,首尔那边……舆论暂时控制住了,但你需要亲自露面。”

权志龙没有接水,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他的思绪还停留在那条未织完的直线最终被完成的那一刻,停留在沈清音用掌心接过那块练习布时,指尖传来的、微凉的触感。那句“一路平安”,轻得像叹息,却比任何正式的告别都更让他心头沉重。

他没有机会好好道别。没有机会告诉她,那卷蓝色的丝线他视若珍宝;没有机会解释他离去的仓促并非本意;更没有机会问一句,是否还有下次“艺术交流”的可能。所有的言语,都堵在了胸口,闷得发慌。

机场的VIP通道暂时隔绝了外界的纷扰,但那种被无形目光追逐的压迫感已经如影随形。他戴上墨镜和口罩,将“权志龙”隐匿起来,变回那个需要被保护的“G-Dragon”。过安检,候机,登机……一系列流程机械而迅速。直到坐在头等舱柔软的座椅上,系好安全带,听着引擎巨大的轰鸣声,他才真切地意识到,他真的离开了。

舷窗外,苏州在云层下缩成一个模糊的、青灰色的点,最终被完全吞噬。他闭上眼,不是疲惫,而是一种巨大的虚无和失落。首尔等待他的是更密集的行程、更闪烁的灯光、更喧嚣的赞誉,但此刻,他只觉得那片繁华之下,是比苏州工作室的寂静更深邃的空洞。

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锦盒。

——

“清音”工作室。

权志龙离开后,沈清音在原地站了许久,直到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工作室陷入一片昏暗。她没有开灯,只是借着窗外最后的天光,走到自己的缂丝机前。

织机上,《宇宙经纬图》已然完成,覆盖着防尘的软布。旁边,那台属于权志龙的、老旧的织机则空置着,上面还残留着他练习时留下的、细微的线头和痕迹。空气中,似乎还隐约萦绕着一丝不属于这里的、淡淡的男士香水的味道,与他带来的草药膏气息混合在一起。

她走到小几旁,拿起他惯用的那个白瓷茶杯,里面还有小半杯早已冷透的茶。她看着茶杯,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他笨拙学习泡茶、然后小心翼翼将一杯斟好的茶放在她手边的样子。

寂静,前所未有的沉重。

她最终点亮了一盏小小的台灯,昏黄的光晕只照亮工作台一隅。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始夜间的工作,而是拉开了那个存放杂物的抽屉,取出了那个刚刚放入的、装着蓝色直线练习布的锦盒。

打开盒盖,那块粗糙的、白色的练习布上,那条靛蓝色的直线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她伸出食指,极其缓慢地、沿着那条直线的轨迹,从头至尾,轻轻抚摸。

指尖感受到的是丝线的微凉,和经纬交织形成的、极其细微的凹凸感。她能“读”懂这条直线背后的东西——最初的僵硬,中间的滞涩与失误,以及最后那段,带着某种决绝意味的、趋于平稳的完成。

这条直线,是他所有努力、疼痛、专注,以及最后那份无奈离去的凝结。

她想起他手指磨破渗血却坚持继续的样子,想起他因为被粉丝认出而瞬间紧绷的背影,想起他接到电话后眼中难以掩饰的凝重,也想起他最后织完直线,将布片递给她时,那双眼睛里深藏的、复杂难言的情绪。

“无缘……”

她当初用这两个字拒绝了他的高价定制。可如今,这块承载着他体温和心血的练习布,却以一种更直接、更笨拙的方式,落在了她的掌心。

这,算不算另一种“缘”?

她不知道。

将锦盒重新盖好,妥善收好。她坐到自己的织机前,掀开软布,《宇宙经纬图》浩瀚的星空再次呈现。但今晚,她无法投入其中。她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飘向那台空置的织机,飘向墙角那把无人再坐的藤椅。

“唧唧”的织机声,在这一夜,始终没有响起。她只是静静地坐着,听着窗外苏州古城的夜声,直到很晚。

——

首尔。

回归的“G-Dragon”像一枚被投入沸水的石子,瞬间激荡起巨大的涟漪。新闻发布会、专辑筹备会议、杂志拍摄、广告录制……行程表密集得令人窒息。他精准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镜头前谈笑风生,在录音棚里追求极致,在舞台上光芒四射。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某些东西不一样了。

在录音棚调试新歌混音时,他会突然对某个音色的“密度”和“空间感”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让工程师面面相觑;在审阅时尚大片样张时,他会指着背景的渐变色彩,谈论起“丝线染色的层次”;甚至在深夜无法入眠时,他会拿出那个锦盒,看着那卷蓝色的丝线,指尖无意识地模拟着“穿纬拨紧”的动作。

苏州的一切,如同一种缓慢发作的毒素,早已渗透他的感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感知和创造的方式。

他尝试将那种在缂丝学习中体会到的“静心”与“专注”带入音乐创作。在新专辑的一首非主打曲目里,他大胆地使用了大段的留白和极其简约的旋律线条,营造出一种空灵的、类似《忘机》的意境,与专辑其他歌曲强烈的节奏和繁复的编曲形成了鲜明对比。制作团队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不符合市场流行趋势,但他异常坚持。

“这里,需要呼吸感。”他指着谱子,语气不容置疑,像极了沈清音指着缂丝说“这里需要留白”时的神态。

他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她。他不知道该如何联系,也不知道联系了该说些什么。道谢?显得生分。诉说思念?太过唐突。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那间具体的工作室和那些具体的“艺术交流”上,一旦脱离了那个时空,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托。

但他会偶尔,在深夜,点开那个名为《经纬》的音频文件。当那空旷的、融合了宇宙回声与水波意境的电子乐在房间里流淌时,他仿佛又被带回了那个有着天井和睡莲的空间,仿佛又看到了她在缂丝机后专注的侧影。

音乐成了他们之间无声的、唯一的纽带。

而在地球另一端,苏州的工作室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节奏。沈清音开始了新的创作,织机声再次规律地响起。她依旧沉静,寡言,仿佛那个曾在此停留许久的“常客”从未出现过。

只是,她泡茶时,偶尔还是会不自觉地斟满两杯。只是,她整理丝线时,目光会在那绺珠光灰色的丝线上多停留片刻。只是,那个装着蓝色直线练习布的锦盒,被她放在了工作台下一个容易看到、却不易触碰的角落。

她也没有试图联系他。他们的世界相距太远,远到任何主动的靠近都可能是一种打扰。那份在经纬交错间产生的、难以言喻的共鸣与理解,被他们各自小心地收藏起来,如同收藏一件易碎的、珍贵的古器。

一场未竟的告别,留下满室余音。

他在首尔的喧嚣中,用音乐编织着带有她痕迹的宇宙。

她在苏州的静谧里,用丝线延续着承载他记忆的星空。

两条曾经短暂交集的线,重新回到了各自的轨道,向着未知的远方延伸。但那些共同织就的经纬,那些关于密度、渐变、留白与撕裂的讨论,那些在疼痛与坚持中产生的默契,早已成为彼此生命画布上,无法抹去的一笔。

未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或许,正如那幅《宇宙经纬图》中最后的留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那份跨越了山海与文化的“缘”,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再次将经纬交织?

答案,藏在未尽的时光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