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 第10章 成歌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第10章 成歌

作者:鹿鸣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13:16:46 来源:文学城

权志龙几乎将酒店的房间改造成了一个临时录音室。设备凌乱却有序地占据了大半个桌面,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音轨如同现代的经纬线。他彻夜未旦,眼中布满了血丝,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那个被沈清音形容为需要更“干”一点、像“宇宙回声”的音色,成了他新作的核心骨架。

他再次来到工作室时,手里紧握着一个U盘,像握着某种稀世的珍宝。连日的熬夜让他看起来有些憔悴,但那双眼睛里燃烧的火焰,比任何时候都更明亮。

沈清音正在处理《宇宙经纬图》中最复杂的一部分——一个模拟黑洞引力透镜效应的扭曲星域。丝线的色彩和走向极其微妙,需要全神贯注。听到他进来,她只是如常地微微颔首,目光并未离开织机。

权志龙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泡茶,他径直走到她身边,脚步因为急切而略显仓促。

“我……做出来了。”他的声音因紧张和疲惫而有些沙哑,将U盘递到她面前,“基于你的建议,还有……《宇宙经纬图》。”

沈清音终于抬起头,看向他。他眼底的火焰和那份不容置疑的认真,让她放下了手中的梭子。她接过那个小小的U盘,指尖与他温热的手掌有瞬间的接触。

她走到那台偶尔用来查阅资料的老旧笔记本电脑前,开机,插入U盘。权志龙紧张地站在她身后,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音乐响起。

开篇不再是模仿《忘机》的水波荡漾,而是一片极致的、冰冷的电子寂静。随即,那个被他精心雕琢过的、“干”而空旷的核心音色如同第一缕光,刺破黑暗,带着金属的震颤和星辰的寒意,缓缓铺陈开来。它不像古琴,更像是一种来自未知维度的、纯粹的“音”,是宇宙诞生之初的叹息。

低频部分,他使用了经过扭曲、速度极慢的底鼓采样,模拟出黑洞般缓慢而巨大的引力脉动。中高频区,细碎如星尘的合成器音效和经过特殊处理的、类似丝线摩擦的采样声音,构建出环绕主旋律的、闪烁不定的星云背景。

结构上,他大胆地摒弃了传统的主歌-副歌模式,而是采用了更接近缂丝中“通经断纬”的理念。一条稳定的、如同“经线”的低频脉冲和那个核心音色贯穿始终,而各种变化的、色彩斑斓的电子音效如同“纬线”,在不同的段落间穿梭、交织、断裂又重生,形成一片声音的星域。没有明确的旋律线条,只有音色、空间和能量的流动与转化。

这完全不是一首传统的歌曲,更像是一幅用声音绘制的、抽象的宇宙图景。

音乐在工作室里回荡,与墙上那幅已然完成大半、浩瀚壮丽的《宇宙经纬图》形成了惊人的互文。听觉的宇宙与视觉的宇宙,在此刻重叠。

沈清音静静地听着,目光从电脑屏幕,缓缓移向织机上的作品,再移回屏幕。她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权志龙捕捉到她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如同星爆般的光芒。

当最后一个音符如同被黑洞吞噬般消失在寂静中,工作室里陷入了更长久的沉默。

权志龙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等待着,像一个等待最终审判的囚徒。

沈清音缓缓转过身,看向他。她的眼神复杂,充满了审视、探究,以及一种……被打动的震动。

“这里,”她指向织机上那片扭曲的、模拟引力透镜的星域,声音比平时低沉,“你的音乐里,缺少一种……‘撕裂感’。”

权志龙怔住。“撕裂感?”

“嗯。”她走近织机,手指极其轻柔地拂过那片用特殊技法织出扭曲纹理的区域,“光被巨大的引力扭曲,空间本身在被拉扯。不是平滑的过渡,是一种……被强行改变的、带着痛苦的壮丽。”她寻找着词汇,试图将视觉的感受翻译成听觉的语言,“你的声音,太‘顺滑’了。这里,需要一点不和谐的、尖锐的、像是空间被撕开的声音。”

权志龙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他瞬间明白了!他一直追求音色的干净和空间的辽阔,却忽略了宇宙中同样存在的、暴烈的一面。那种引力带来的、规则被打破的“撕裂感”,正是他的音乐所缺失的张力!

“我懂了!”他几乎是冲回电脑前,也顾不上礼仪,直接拿起鼠标,快速调出音轨工程文件,“是不是……类似这样?”他加入了一段经过强烈失真和降调处理的、如同金属断裂般的噪音采样,将它巧妙地嵌入到代表黑洞引力的低频脉动中。

当那段带着痛苦和暴烈美感的“撕裂声”在音乐中突兀却又合理地响起时,沈清音闭上了眼睛,仔细感受着。

片刻后,她睁开眼,看向那片缂丝上的扭曲星域,轻轻点了点头。

“对了。”她说。

简单的两个字,让权志龙几乎要欢呼出声。这不是客套的赞美,而是基于共同艺术理解之上的、精准的认可。

“还有这里,”沈清音又指向音乐中段一处比较平缓的、“星尘”音效比较密集的区域,“这里的‘星尘’,可以再……‘稀疏’一点。密度太大,反而失去了深邃感。就像缂丝,有时候,‘空’比‘满’更难,也更重要。”

权志龙立刻领悟,开始调整那部分音效的密度和空间混响参数。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变成了一场高强度、高密度的创作研讨会。他们围绕着这首尚未命名的音乐和那幅即将完成的《宇宙经纬图》,进行着跨越了音乐与视觉、现代与古老的深度对话。

沈清音用缂丝的语言解读他的音乐,提出关于“色彩”(音色)、“密度”(混响和音符密度)、“构图”(音乐结构)的建议;权志龙则用音乐的感受,反馈她对缂丝作品中光影、质感和情绪表达的微妙调整。

他告诉她,某处星云的色彩过渡,让他想到了某种频率均衡器的曲线;她则指出,他某段音效的突兀出现,破坏了音乐整体的“织体”,就像一根颜色跳脱的纬线,破坏了画面的和谐。

他们争论,他们思考,他们尝试,他们推翻,他们再创造。

天井的光影从明亮到柔和,再到暮色四合。那壶早已冷透的茶,无人想起。

当权志龙根据沈清音所有的反馈,最终调整完最后一个参数,再次按下播放键时,一首与初版已然截然不同的作品流淌出来。

它依旧空灵、浩瀚,充满了宇宙感。但此刻,它多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引力的撕扯,星爆的壮烈,星尘的稀疏与凝聚,空间的扭曲与平静……各种对立的力量在声音的经纬间交织、碰撞、平衡,构筑出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加动人心魄的听觉宇宙。

音乐结束,工作室里一片寂静。

权志龙和沈清音相视无言。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超越了言语的默契,在两人之间静静流淌。这首名为《经纬》(权志龙心中已然为它命名)的歌,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作品,而是他们两人,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语言,共同孕育的孩子。

它诞生于缂丝机的“唧唧”声里,诞生于古琴的余韵中,诞生于无数次关于密度、渐变、撕裂与空灵的讨论中。

沈清音走到《宇宙经纬图》前,轻轻抚摸着最后一片尚未完成的区域,那里预留了最深邃的黑暗。

“这里,”她轻声说,像是对他说,也像是自言自语,“可以留白。”

权志龙看着那片深邃的留白,又看了看电脑屏幕上最终定格的音轨,点了点头。

“嗯,留白。”

最美的宇宙,和最美的音乐,都需要呼吸的空间。

当晚,权志龙将最终版的《经纬》刻录在一张没有任何标识的光盘上,带到了工作室,送给了沈清音。

沈清音接过那张薄薄的光盘,没有说谢谢,只是将它小心地收在了存放《宇宙经纬图》设计原稿的抽屉里。

他们都知道,这首歌,或许永远不会以G-Dragon的名义发布。它只属于这间工作室,属于这段时光,属于这场发生在江南梅雨季里、跨越了经纬的奇妙共鸣。

而这,或许就是它最好的归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