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 第17章 第 17 章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来碗大米饭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6 13:10:21 来源:文学城

【科举制一个划时代的制度,它的出现带给了封建社会许多新鲜血液。

在政治方面,它的出现打断世家世代为官垄断性的阶级制度,让中下层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得到任用,

在文化教育方面,科举制的出现,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了一个盼头,元末高明所做《琵琶记》中的曾有七言绝句。

不是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其意是,不经过彻骨的寒冷,哪里有梅花扑鼻的香味,十年寒窗苦读没有人知道,科举高中后便天下扬名,本意是鼓励人们辛勤的付出就会得到收获。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货,可在没有科举制之前,别说苦读十年,哪怕你苦读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读书人都不会有一个出路,能碰运气成为一个普通官吏那都是运气好的了。

所以在纸张发明,科举尚未发明之前,读书人都还是少的,为什么,排除家境贫苦无力读书,以家中稍有薄产的屠户或者手艺人为例。

为什么不读书,不就是因为读书没出路,又要消耗大量时间还看见不见这条路上的前途,不如就只学着家里这一门手艺,日后世世代代靠此吃饭。

可自从有了科举制就不同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意思是早上还在地里劳动的种田郎,晚上就成了天子朝堂上的大臣,王侯将相并非天生的,好男儿有志气就该自强努力不息的奋斗。

这是在科举制尚未建立之前,世人完全无法相信的事情,在科举尚未发生之前田舍郎想要登入大堂。

要么是在朝代建立之处,跟随开国皇帝立下功劳,要么是为外戚,靠着家中姊妹登入大堂,除此外别无二法。

因此科举一出现出现,立刻极大的刺激了人们读书的**,哪怕做不到大官,只要通过乡试便是秀才,家中可免徭役,秀才本人可免刑法,见官不必下拜,可开私塾,在州府县衙为吏,这都是鼎鼎的大好事。】

天幕中出现了一个正在耕地的农夫,他白天辛勤种田汗水洒在田地上,种出的粮食勉强留够嚼用,剩下的变换作束脩或银钱,去和人家借书或跟着夫子学习认字。

晚上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以绳系头悬屋梁防止瞌睡,接着借墙上的一个小洞,偷着隔壁家的灯光,便勤奋读书。

后记:待到那科举之日那勤奋读书的农夫金榜题名,在富商的赞助下,换下洗的发白满是补丁沾满尘土的衣物,穿上整洁华美的华服,随着同样高中的同僚,骑着高头大马,穿过闹市人群,走过宫门,登上大殿面见帝王。

……

大秦

天幕下正在耕地的农夫呆呆的望着天幕,对着旁边左邻右舍同样停下耕田的乡亲们,愣愣嘴打哆嗦的发问:“那个大官——大官,也和俺们一样是农民吗?骗——骗人的吧!”

他身旁正在忙碌的另一位农夫,听了身旁之人的哆嗦声,也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来,郁闷的说:“肯定是骗人的,俺们光是种田就够累了,一年下来即使勒紧裤腰带,都不够交赋税,那些县官根本没给俺们留粮食,别说留钱交束脩了,便是一年下来俺们能养活一家人都算好的了,这和我们没关系。”

汉初,吕雉时期。

右丞相陈平坐在府邸内,仰观天幕,口中叹出一口气:“这大汉要变天了。”

吕雉端坐宫中,眉间有喜色,人有了想法有了新的出路,心中的郁气就会散去,一时间吕雉因为之前儿子一心求死而变得有些苍老的面容,有重新焕发活力。

她招来自家姐妹吕媭对她说:“天幕助我,现在虽然还差一味关键,但不管得不得的到,我都要想办法,做个附和此时的“科举”出来,阿妹可愿为我去寻找,有才华有尚无出头之路的人才。”

现今吕雉虽然手握一部分势力,但她是不可能在这时候直接和朝堂中的那些想把持自家势力,把官职和势力留给自家孩子的大臣抖起来,先不收斗不斗得过,就算斗过了,周围的刘氏诸王还虎视眈眈,别和大臣斗王,让那些家伙捡了漏,那吕雉能气死。

因此吕雉不打算现在开始推行科举,而是通过自己被天幕提过一嘴,在吕雉看来算得上聪明能用之人的妹妹吕媭帮忙办这件事,吕媭被封候有势力让她暗中操办这件事,选取一些人才暂时是可行的。

次日,吕媭上奏对姐姐吕雉说:“仙人言科举,对天下有利,先恳求太后收揽书籍,拨款镌刻书籍,教化黔首来日大汉才可人才济济,天下归心啊。”

吕雉听了非但不喜,反而怒到:“拨款说的轻松,如今天下刚定,国库空虚黔首正是需要修养生息的时候,比起读书更为重要的是农耕,这件事休要再提,不过临光侯所言也理当赏。”

语毕,就给吕媭加官,给了丰厚的赏赐,同时又大肆分封吕家之人,除去被天幕点名唾骂的吕禄,其余吕家之人,包括束刚过束发之年的少年,都得了封尚和官职。

显然这位吕太后,自从得知科举制选不出依从她的人之后,放弃了这一条路,变本加厉的寻找吕家可用之人,现在大臣真的是连汤都没得喝了。

这让他们有喜有忧,喜的是暂时他们不用完全团结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硬刚吕雉,家里的家产还保得住。忧的是吕太后近来气色越发好,本来该死的惠帝也没死,势力正强,他们连一点油水也捞不到。

而这样的日子还持续了好一段时间,受不住自己拿不到好处的大臣打着眉眼官司,心生一计找上自那日顶撞家姐后,便锲而不舍给太后推荐家里人和殷亲一边被骂,一边屡屡有赏的吕媭。

遂劝说她:“吕太后虽说斥责你,但却每次都有赏,可见太后是希望举办科举广招天下人才的,身为妹妹的你正该在此时多多为她分忧解难,举荐真正有才华的人推行科举。”

“而不是只举荐自家不成器的子孙,不然来日吕后去世,家中不孝儿孙守不住这诺达基业,到时候怕是只会落得和之前天幕一样的下场。”

初次听到这番言论吕媭不屑一顾,直接将大臣们派来的典客打了出去,往复几次后,虽然明知典客有挑拨离间之举,但吕媭任然忍不住探察了自己举荐吕家人做得怎么样。

这一查就出了问题,贪污伤人办事不力还算小,被人忽悠投降别家帮人家做事都不知道,着实是让吕媭为这些傻子的脑子感到担忧。

也是因为这一查,吕媭开始考虑起典客们的建议,不是她不想接着扩大自家人的势力,只是就后辈这不争气的样子,姐姐去世后崩的可能性实在太高了。

因此在再三考虑后,吕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力荐举行科举,同时大肆收揽有才华的人,只要自己一说服姐姐,就将自己招揽的人,举荐上去以保自己日后的富贵。

就在吕媭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吕雉接到自己探子的举报,吕媭肆意敛“财”来日真有举行科举的时候,朝堂都是吕媭的人才,到时候这这天下到底是惠帝和吕太后您的天下,还是吕家和吕媭的天下呢。

掌权人最忌讳别人碰自己的权,在再三敲打吕媭让她放弃科举这件事情,她依然不肯后吕雉勃然大怒,不顾姐妹情面,直接罢免了自己这个妹妹的官职,

同时因为心里火气甚大,吕雉彻查了整个朝堂,不止被吕媭举荐的那些人才,还有许多犯事的大臣,被吕雉清洗,一时上朝堂上之前被吕家人填满的空位,空空如也。

除了已经被封王的吕产,和少数稍有才华胆子小的吕家人外,吕雉手中已经无人可用,这时从天幕说吕家不可信后就被吕雉提拔上来的官吏和一些想为吕雉“效力”的达成立刻像她靠拢,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似乎是被吕家人伤到了,吕雉开始不在完全信任吕家,任由妹妹如何哀求,家中子侄如何相劝,吕雉都不在任用他们,转而开始考察这些外臣,一时之间朝堂上除了较小的官位和军权,居然没什么大官位轮得到吕家人。

不过吕媭到底还是吕雉的姐妹,顾及以往的情面,只是被遣送到吕产的封地,只准做个富贵闲人,不准在回朝。

而当日劝吕媭的典客,摇身一变此时正在周勃等大臣家中,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如今朝上多是他们的人了,来日吕后身死,吕家不是问题,富贵可保。

而远在吕产封地吕媭在远离朝中,来到封地后哪还有当日凄凄惨惨的样子,只见封地一堆墨家人齐聚于此,正在一个作坊内精心研制天幕简单介绍过的制纸之法。

这是现今命令禁止的,当初为了防止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读书人和寒门凝成一股力量,大臣们和吕后不一而同的禁止研发纸张。

那些想要悄悄寻找墨家制作纸张的学派之人,又无法齐心协力,互相举报谁也不许谁偷跑,一被发现就要被吕后和“世家”为首的大臣重重打压,因此一时之间居然真的也无人感研究纸张,墨家也被追捕的四处乱跑。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安身之处,墨家自然是安顿下来了,纸是利民之物,又是前所未有之物,喜好研究的墨家心里简直痒的不行,加之吕媭提供资金工房,许以重利,承诺只要成功,朝堂必有墨家一席之地。

似乎百利暂时无害,墨家自然是应承下来了。

至于为什么吕媭能许以他们重利,在被贬后还能手握重金兵权,治理吕产的封地,在这里用最粗糙版本的纸张教化百姓,推行简单的科举,那就不是他们需要在意的事了。

知道太多的人会死,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可以了。

天下谁当家对墨家来说都无所谓,统治者没几个好的,太后崇尚黄老还好容得下墨家,在不争一下要是儒家上位,哪里还有墨家的活路。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出自——宋·汪洙的神童诗。

太长了这里取一部分给大家看一下,感兴趣的小天使可以直接百度搜搜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有些累,明天要考试,赶着复习,有话说和一些话我留着明天再说了。

PS:回来补话,吕雉用的计谋很简单班一个就是暗度陈仓和将计就计,因为汉初中真的没有条件发展科举制,虽然吕雉掌握大权,但是朝堂上的官员和诸王也不是吃素的,要是闹起来大汉真的可能分崩离析被人捡漏,那不是吕雉的想法。而且汉初经济和粮食储备真的差,大家都吃不饱饭读个什么书啊,所以我就写吕雉假装给大臣买稳住他们,然后让妹妹去自己给吕产的地盘发展势力培养自己的人才。

而且时间线是不一样的,我文中写了天幕说过造纸术,也就是说这章的内容时间线是比下章还后面很多,吕雉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大概这样,突然忘记当时还想说什么了,之后想起再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