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枕槐安 > 第1章 南京析津府

枕槐安 第1章 南京析津府

作者:亥巳书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9:15 来源:文学城

辽国南京析津府,虽比不得上京临潢府的雄浑广阔,却也街市繁华,人烟阜盛。时值暮春,风中还带着一丝未散的凉意,吹过王府高耸的灰墙碧瓦。

耶律安庆斜靠在演武场边的虎皮胡床上,一身窄袖紫绫袍,腰间束着金丝带,脚蹬乌皮靴,打扮与寻常契丹贵胄子弟无异。只是那过分清秀的眉眼间,总萦绕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懒散和……邪气。

她看着场中两名精壮护卫摔角,看得有些意兴阑珊。其中一个招式用老,露出个破绽,另一个眼看就要将他扳倒。

安庆指尖一弹,一粒小石子无声无息地激射而出,精准地打在即将获胜那护卫的膝窝。那护卫腿一软,力道顿失,反被对手抓住机会,“砰”一声撂倒在地。

获胜的护卫一脸茫然,败了的那个更是摸不着头脑。

安庆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转瞬即逝。她端起旁边的银碗,喝了一口马奶酒,味道腥辣,她不甚喜欢,但父王说,契丹男儿就该喝这个。

“小王爷,王爷让您去书房一趟。” 老管家斡鲁朵躬身上前,低声禀报。

安庆“嗯”了一声,慢吞吞地站起身。她知道所为何事。关于送她去武当山学艺的提议,父王耶律洪真已经提过几次了。

穿过几重院落,廊下的侍女侍卫纷纷躬身行礼,不敢直视。王府规矩森严,但她这位“小王爷”却是出了名的性子古怪,难以捉摸。

书房里燃着淡淡的檀香,与她母妃房中的味道有些相似。南院大王耶律洪真坐在紫檀木大案后,身形魁伟,面容肃穆,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安庆来了。”

“父王。” 安庆行了礼,站定。

“去武当的事,考虑得如何了?” 耶律洪真开门见山,“宋人武功虽不及我大辽勇士刚猛,但其内家心法、武学精义,亦有可取之处。你天资聪颖,去见识一番,博采众长,将来方能成器。”

安庆垂着眼,盯着自己靴尖上镶嵌的绿松石,语气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父王,咱们大辽的铁骑弓马横扫四方,何必去学那些宋人慢吞吞的功夫?听说他们一套拳法要练好几年,有那工夫,我都够练熟十种杀人的本事了。”

“放肆!” 耶律洪真眉头一拧,声音沉了下去,“武功之道,岂是只论杀人快慢?宋人武学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非是让你去学那花拳绣腿,而是要你明其理,悟其道!你这般心浮气躁,如何能成大器?”

安庆抿了抿唇,没再顶撞,但眼神里的不服气显而易见。

耶律洪真看着这张过于俊俏,甚至带着几分女气的脸,心中莫名闪过一丝烦躁。这个“儿子”,聪慧是聪慧,过目不忘,学什么都快,可这心性……终究是差了些什么。他挥了挥手:“此事已定,不必再议。下月初三便动身。下去吧。”

安庆不再多言,行了个礼,退出了书房。

走出书房,她脸上那点伪装出来的恭顺立刻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漠然。她并未回自己院子,而是绕向了王府深处一处更为幽静的院落。

这里是母妃萧怜月的居所。与其他院落契丹风味的粗犷不同,这里布置得更为清雅,窗明几净,桌上摆放的不是牛羊器皿,而是来自宋地的细瓷茶具,墙上还挂着一幅水墨山水。

萧怜月正坐在窗边做着针线,那是一双给安庆的靴子,针脚细密。她年近四旬,风韵犹存,眉宇间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只是脸色有些苍白,眼底总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她是宋人,早年因战乱流落辽地,被耶律洪真看中,纳为侧妃。

见安庆进来,她放下手中活计,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庆儿,回来了。见过你父王了?”

“嗯。” 安庆在她身旁坐下,自己倒了杯水,是宋地的清茶,不是马奶酒。

“是为了去武当山的事?”

“母妃知道了?” 安庆抬眼。

萧怜月轻轻叹了口气:“你父王提过。庆儿,你……不愿去?”

安庆玩弄着手中的茶杯,指尖沿着杯沿慢慢划圈,声音低了几分:“不是不愿。只是觉得……无趣。父王想让我学的,无非是那些正大光明的招式,堂堂正正的内功。可我觉得,能杀人、能自保的功夫,就是好功夫,管它是正是邪?”

萧怜月心中一紧,握住她的手:“庆儿,话不能这么说。为人处世,终究要走正途。你……你终究与旁人不同,更需谨言慎行。” 她的话语里带着深意,目光复杂地落在安庆身上。

安庆自然明白母妃话中的含义。她不是真正的男儿身。这个秘密,从她出生起,就只有母妃和几个早已被处理掉的心腹产婆知道。在契丹贵族中,若无男丁继承,一脉势力将大减。母妃为了固宠,也为了自保,不得不将她从小充作男孩教养。南院大王“幼子”耶律安庆,从小体弱,被养在深闺,少见外人,直到近些年才渐渐出现在人前。

“我知道。” 安庆反手握住母妃微凉的手,“母妃放心,我去便是。武当山是宋地名门,说不定,还能找到些有意思的东西。” 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萧怜月看着她,欲言又止。她这个“儿子”,心思太深,手段也太偏。因为学武快,府中侍卫的招式,她看几遍就能模仿个七八成,甚至还能找出其中的破绽。但她从不满足于此,总喜欢用些取巧甚至阴损的法子来达到目的,美其名曰“效率”。这让她这个做母亲的,始终悬着一颗心。

“去了宋地,万事小心。你的身份……终究敏感。” 萧怜月最终只是低声叮嘱,“莫要惹是生非,也……莫要被人看穿了身份。”

“孩儿明白。”

接下来的日子,安庆依旧我行我素。在演武场,她不再亲自下场,只在一旁观看,偶尔指点一两句,却总能切中要害,让那些护卫又惊又佩,又有些莫名的寒意。她指点的方式,往往不是如何正面克敌,而是如何寻找对手最意想不到的弱点,一击制胜。

离府前一夜,耶律洪真设了家宴。席间,这位南院大王难得地多喝了几杯,看着安庆,语气带着期许:“安庆,你是我耶律洪真的儿子,去了武当,莫要坠了我大辽的威风。好好学,将来这南院的重担,终究要落在你肩上。”

安庆端着酒杯,里面是母妃悄悄给她换成的清水。她垂眸,掩去眼底的讥讽。重担?她一个女子,一个假冒的“儿子”,如何担得起这南院大王的重担?这王府,这身份,如同一个华丽的囚笼,而她,不过是笼中一只戴着镣铐的雀鸟。

“儿子谨记父王教诲。” 她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翌日,天色未明,车队已准备停当。耶律洪真派了四名心腹侍卫护送,外加一名老成的汉人先生作为向导和文书。

萧怜月将安庆送到二门,强忍着泪水,为她理了理并不凌乱的衣领,低声道:“一切小心……若事不可为,便回来。” 她塞给安庆一个小包裹,“里面有些金叶子和你常吃的丸药,以备不时之需。”

安庆看着母妃泛红的眼眶,心中某处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她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看不出丝毫女气。

“走吧。”

车马辚辚,驶出了王府侧门,穿过尚未完全苏醒的析津府街道,向着南方的居庸关而去。

耶律安庆回头,望了一眼那渐行渐远的恢弘府邸,灰墙碧瓦在晨曦中显得冰冷而遥远。她心中并无多少离愁别绪,反而有种奇怪的解脱感。武当山……宋人武林……或许,那里有她想要的“自由”,或者,至少能找到些让她觉得不那么“无趣”的东西。

她勒住马缰,最后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王府大门,然后猛地转身,一夹马腹,汇入了南行的队伍。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面是16岁少女不该有的沉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跃跃欲试的邪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