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非奸夫 > 第2章 故人

朕非奸夫 第2章 故人

作者:晴间多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00:15:41 来源:文学城

批阅完堆积如山的奏章,已是亥时三刻,徐重搁笔起身,在大殿内不紧不慢地踱步。

祈福大典结束后,徐重暗中吩咐亲信去办了件急差,估摸着,也该有消息了。

又过了半柱香时间,御前侍卫来报:“禁卫副统领岳麓在殿外求见。”

徐重颔首:“传。”

片刻后,一个身形高大、举止沉稳的黑面武将悄无声息地入内,跪下行礼后,毕恭毕敬道:“陛下,您交代的差事已经办妥了,那位掌灯是礼部郎中薛颢的女儿,薛清辉。”

“是如何办的?”

“微臣假扮禁卫巡夜,稍加询问,她便如实道来。”

与霸气外露的外表不同,岳麓行事向来周全细致,他又补充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微臣还亲自跟在马车后面,遥遥望见薛姑娘确是在薛府下的车。”

提到薛清辉,岳麓语气颇为客气,毕竟,她可是陛下亲口吩咐查明身份的女子,还是位美貌异常的女子,他很难不去猜测,陛下对她有意。

岳麓正美滋滋地等待陛下的夸奖,谁料,听了他的回禀,陛下只淡淡说了一句:“摸清楚她的真实身份,三日后,朕要答案。”

长指在御案上敲了四下,是警醒,也是最后通牒。

岳麓则大惑不解。

真实身份?

人既是薛家送去参选掌灯的,那定然是薛家人,这其中还能有什么蹊跷?

不过,回想起方才盘问薛清辉时她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同寻常。试问,哪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会在仓促间做出拔簪自护的举动呢?

岳麓心下忐忑,难道,陛下已经发现了什么端倪,才命自己私下探听一番的?莫非,这薛家女是废太子一党的余孽?

思及此,岳麓顿时冷汗涔涔,心中暗骂道:岳麓啊岳麓,你身为堂堂副统领,不高瞻远瞩为君分忧,成天只想到那点男女思慕之情,哪里配得上陛下的器重和提携?

偷眼窥见陛下眉间已有倦色,岳麓只得带着满腹懊丧,先行告退。

大殿复归于空寂,徐重阖上眼,沉沉地躺靠在龙椅之上。

***

回到薛府已是夜深人静,清辉进门,发现阖府灯火通明,祖母晏氏、父亲薛颢与继母纪氏皆坐于堂中等候。

见状,清辉福了福身,笑意盈盈道:“清辉晚归,劳祖母、爹、娘久候。”

晏老夫人眯眼打量,见孙女自打入了宫门,言行举止无不透着一股端庄持重,不由喜上眉梢,连连叫好:“好孙女,祖母活到了这把年纪,还从未踏足皇宫半步,你小小年纪便能进宫面圣,为天家祈福,真是咱们薛家天大的福分。”

闻言,在旁悠哉品茶的薛颢差点呛到,赶紧出声纠正:“娘,辉儿只是大典掌灯,何来进宫面圣一说,您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咱们一家都难逃责罚。”

清辉亦笑着附和道:“祖母,天子登高祈福,我等凡人又怎敢靠近呢。”

晏老夫人“哦”了一声,失望地撇撇嘴:“那皇帝陛下也没瞧见你?也不知道你是谁?可惜啊,可惜……”

可惜未入帝王眼。

听出了祖母的言外之意,清辉不禁莞尔:想不到,小门户出身的老祖母,竟也存了这般高远志向。

一直在旁闭口不言的纪氏,顺势接过话头:“可惜清辉年纪也不小了,婆母,依儿媳所见,祈福大典既了,咱们也该好好替清辉寻一门亲事了。不然,外人还以为我这做娘亲的,偏疼亲生女儿,对清辉的终身大事不闻不问呢。”

晏老夫人一双浑浊老眼在清辉脸上辗转:“也是。”

清辉自然知道纪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遂柔声回道:“外人不知内情,还请娘不必挂心。这些年,您对清辉照拂有加,清辉一刻不敢忘怀。此次若不是您极力推荐,清辉又何来机缘入选掌灯呢。”

此言一出,纪氏的笑容僵在面上,俨然被戳中了心事。

要知道,纪氏的亲生女儿、清辉同父异母的妹妹薛润水,年初才与工部郎中的独子柴聪完婚。

按理说,润水年方二八,又是家中幺女,上头既有清辉云英未嫁,先定亲、过几年再完婚也无妨。

偏偏,纪氏对柴聪这乘龙快婿满意得很,一力催促两家尽早结亲。也因此,当擢选掌灯的懿旨传到薛府时,润水已然嫁作人妇,彻底失去了进宫机会,这份难得的造化,便轻而易举地落到了清辉身上……

每每想及此,纪氏悔得夜不能寐,恨自己为何眼皮子这样浅,就这么急哄哄地把润水嫁给了区区工部郎中之子。

即便润水姿容稍逊于清辉,可正是娇嫩可爱的年纪,成为掌灯乃至飞入天家为妃为嫔,也并非难事。

毕竟,天子妃与高门妻,那可是云泥之别。

晏老夫人却感慨万千:“辉儿,你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当年,你生母急病去世,你又小灾小病不断,家里只得听了大师的话,把你送去长宁寺侍奉菩萨,这一去就是十三年……”

眼看老娘又要重提旧事,薛颢急急打断:“娘啊,过去种种莫要再提了,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尽早为辉儿物色一位好夫君。”

顿了顿,薛颢转脸对清辉笑道:“今日辉儿也乏了,赶紧回房歇息去吧。”

***

回到自己房中,清辉梳洗完毕,插好房门,从床尾的暗格中掏出一只妆匣,平放在小几上。

方才,纪氏已然言明,要尽快将她嫁出去,爹也是赞成的,祖母虽然心疼她,想必也是愿意她嫁人的。

只是……

清辉叹了口气,她到底不是从小活在父母羽翼下的润水,可以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欢欢喜喜地嫁给门当户对的公子,她如今这个样子,又怎么可以嫁人呢?

摆在清辉面前的,也只剩一条路可选了。

妆匣里是她这几年攒下的全部家当:一套金点翠镶宝石簪钗,大概值二两银子。碎银三十两。以及——

眸光落在妆匣底层:是一对成色甚好的镶珠耳坠。

这耳坠,大概,也能值几两银子吧?

统统兑换成银两,找个边陲小城,买间旧屋舍,再找个营生做做,隐姓埋名,安度余生,也是够的。

再说,她也不是一个人。

事不宜迟,她得找机会出府,问问各人准备得如何了……

再过三月,她们就得动身离开京畿了,这一走,有生之年,便再也不会回来了。

***

大典已进入尾声,僧众的诵经声愈发低沉雄浑,太监将整箱整箱的祭品倒入燔柴炉之中,火光乍起,青烟飘散,青衣掌灯秀美的面庞,在火光和烟气中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徐重心如明镜:太后埋下的伏笔,原正是在此处揭晓。

美人,千篇一律的美人。

徐重漫不经心地看将过去:果然,又是一张张谨小慎微又楚楚动人的脸,相貌各有不同,神色却如出一辙。

这样神情和姿态,自登基以来,他已见过太多。

徐重索然无味地从那一张张写满顺从和渴望的脸上掠过,直至,他看到了她。

那是一张置身事外的脸,恬淡、疏离,却偏偏与记忆某处重叠,徐重不敢细看,匆匆移开目光,内心却如同巨石入海,激起了千层狂浪。

“陛下,陛下……”

微弱而又尖细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徐重缓缓睁眼。

六安端了茶盘站在殿外,身子在外头,却伸长了脖子往里探,像一只期待喂食的乌龟,弱小且无助。

也不知站了多久了。

徐重弯了弯手指,六安立马会意,躬身入内。

“陛下,这是太后娘娘特意为您准备的安神汤。”

徐重接过白玉盅,漫不经心地搅动,余光瞥见六安额角豆大的汗珠。

“有事?”

“陛下,方才,魏嬷嬷让奴才赶去长安殿一趟……”

六安观察着陛下脸色,吞吞吐吐道:“太后娘娘,有意重开撷芳宴。”

闻言,徐重抿唇不语。

撷芳宴,徐重并不陌生。七十多年前,撷芳宴曾在京畿盛行一时,此宴由元宗皇后肖想容首开,在百花盛放的时节,挑选一批才貌双绝的高门贵女入宫赏花,命画师将美人赏花之景入画,此为撷芳宴。

至今,宫中仍藏有当年的撷芳美人图。

然而,罕有人知的是,大衍开国之君元宗,正是因一副撷芳美人图,看中了臣子未过门的妻子,强纳入宫后,导致君臣离心,继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乱,最终元宗平乱,罪臣伏诛,美人不知所踪,而撷芳宴,就此消失。

太后在这个时候重开撷芳宴,是何用意?

徐重一向顺从太后的决定,此时不发一言,只有玉勺搅动羹汤时,接触内壁发出的碰撞声。

六安心道时机已到,把心一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奴、奴才还有事要禀。”

“说。”

“太后娘娘她,之所以重开撷芳宴,是,是以为陛下对某位掌灯有意,欲借重开撷芳宴一事,再邀十二掌灯入宫赏花,以期……圣心明朗。”

徐重波澜不惊:“最后一句,是太后的原话?”

“奴才纵有十个胆子,也不敢篡改太后的金口玉言啊。”

六安惶恐不安,连连磕头。

“朕晓得了。”

沉吟片刻,徐重又道:“撷芳宴以及其他事,长安殿若有用得上你的地方,你尽心去办就是。”

陛下这句话,无疑给忐忑了整晚的六安,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陛下默许他替长安殿跑腿做事,从今往后,他名为太后的眼线,实为陛下的身边人。太后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六安自然要及时向陛下禀告。

六安紧盯住陛下身边的位置,暗暗下定决心:总有一天,他六安,要成为陛下肚子里的蛔虫,金銮殿里的首席大太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