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非奸夫 > 第1章 掌灯

朕非奸夫 第1章 掌灯

作者:晴间多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00:15:41 来源:文学城

钦安四年,六月初三夜,明月高悬,无风安然,皇家园林太液池畔,肃穆非常。

池东面新搭建了一座高台,皇帝徐重、太后屈氏皆立于高台之上,静待祈福大典的开始。

须臾,吉时至,梵乐法音起,十二位青衣裹身的妙龄女子,手执羊皮、莲瓣、青蒿所制的莲花灯,悄无声息地从林间小径翩然而出,静静伫立在绿琉璃砌筑成的燔柴炉旁。

她们便是专为此次祈福大典选出的掌灯。

因屈太后金口过问掌灯人选,故这掌灯擢选过程尤为严苛,司礼监众人足足费了月余功夫,才定下了十二位人选。

首先是看出身,大典掌灯天家恩赐,自然非京畿显贵清贵人家不可。

其次是享清誉,入选者须是清清白白的闺阁女儿,连议过亲的都不得纳入其中。

最后是观样貌,虽不至于个个倾国倾城,至少也得在京畿一众高门女子中出类拔萃。

礼部郎中薛颢之女清辉,正是掌灯之一。

与其他掌灯相比,她的出身算不上显赫,年纪也略微尴尬——今春已年满二十、是诸位掌灯中最为年长的,偏偏她生得一副好样貌,故得以入选掌灯。

此刻,清辉手捧莲花灯,面沉如水,摇曳的烛火映在她脸上,越发显得恬淡端方。

这是清辉平生第一回进宫,一路上,陆续有人投来审视、好奇的目光,清辉并不回应,眸光轻轻落在近旁水面一片纠结成团的浮萍上,仿佛老僧入定,连气息也变得绵长轻浅起来。

***

方丈之外,徐重在执礼太监的引导下,开始了一系列冗长繁复的跪拜礼和献礼。

他是位风华正盛的年轻帝王,身披玄色冕服,长身玉立,风姿特秀,一举一动皆摄人心魄。

屈太后离他稍远些,一袭朱樱色吉服同样惹人瞩目——虽已贵为太后,她如今也才三十有七,一双凤眼顾盼生辉,外露的肌肤雪白细腻,容色丝毫不减。

屈太后与徐重虽非嫡亲母子,徐重却是屈太后一手扶上帝位的,故而登基后,徐重对太后尊重有加从不忤逆,屈太后的日子,过得甚至比当皇后时还要威风几分。

只一件事,已然成了屈太后的一块心病:皇帝即位已四年整,后宫依然空虚。

一想到先帝因无血脉传承抱憾终身,屈太后深谋远虑,几度提出为皇帝充盈后宫,均被皇帝以国体不稳为由婉言谢绝。

既然明着不便,那就暗中筹谋,此番,屈太后授意司礼监,借由擢选掌灯的机会,将她属意的后妃人选混入其中,待祈福大典礼成之时,引皇帝相看一番,若真有中意人选,即刻便可安排入宫服侍。

望着皇帝的背影,屈太后目光如炬,对自己此番筹谋胸有成竹:十二位掌灯之中,以裴、赵两家的女儿最为出众,裴家的如海棠醉日,赵家的若芙蓉出水,可谓是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屈太后暗忖,如此美人,我见犹怜,更何况正值盛年的皇帝,她不信,血气方刚的皇帝,能甘愿忍受夜夜空枕独眠?

不多时,燔柴炉内已燃起熊熊烈火,太监们有条不紊地将案台上供奉的玉帛、祝文逐一投入燔柴炉焚烧——这已到了祈福大典的最后一个环节“望燎”,意味着人间之主将祭品送达天庭诸神。

徐重缓步走近高台边缘,向下俯身,目送各式祭品化为滚滚浓烟混入茫茫夜色中,冠冕上悬吊的十二串五彩珠玉,巧妙地将他的神色遮掩起来。

屈太后目视前方,眉头微蹙,对近旁服侍的魏嬷嬷悄声询道:“依你看,皇帝会否中意那两位美人?”

魏嬷嬷忙道:“太后娘娘精心挑选的美人,怎会有不喜欢的道理?”

“怕就怕,咱们这位皇帝一心为着江山社稷,不领我这份情。”

魏嬷嬷赶紧劝道:“太后娘娘您别急,陛下身旁不是还安排了六安那个小机灵吗?待会儿回宫,我叫他过来,您一问便知分晓。”

屈太后悠悠叹了口气:“也罢,君王不好美色,倒也不是件坏事。”

***

“礼成,放灯——”

执礼太监的一声高呼,结束了今晚的大典。

照事先安排的,众掌灯陆续将手中所奉的莲花灯推入池中。

一霎那,碧波荡漾,莲灯起伏,密密闪烁的灯火与水中倒影连成一片,星星点点煞是好看。

皇帝与太后随即摆驾离开,众掌灯丝毫不敢懈怠,低眉垂脸,双手交叠,朝着龙车和凤辇行进的方向微微屈膝。

直到车辇消失在视线中,清辉抬眸,眼波掠过排头笑靥如花的裴朱与赵婉儿,登时心下了然——原来,祈福是假,天家选妃是真。

宫里头看好的人选,无疑就是裴、赵二人。今夜把她们聚在此处的用意,大概是想让皇帝亲自过目,指不定,今夜过后,便有人“一步登天”。

思及此,清辉不由得有些后怕,以她如今的状况,选妃是万万来不得的……

差事既已完成,掌灯们便放松下来,稍稍恢复了闺阁女儿的性情,三三两两轻声笑语朝银台门行去——各家的马车早已等候在了宫门之外。

因着回京畿的时日尚短,清辉与这些高门女子并无交情,便自觉落在了后头。

走出不远,便隐隐听到前方有人在窃窃私语,从背影来看,正是赵婉儿和裴朱。

她们似在谈论今夜的“表现”。

听起来,赵婉儿颇有些丧气:“方才陛下望向我这方时,我这小心肝都快跳出来了,平日爹娘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可真到了陛下跟前,到底还是犯怵了。”

裴朱并未接腔,只轻轻笑道:“依我看,婉儿妹妹的性子最是直率可爱了。”

赵婉儿追问:“莫非裴姐姐一点儿也不紧张?”

裴朱回道:“陛下丰神俊逸,闺阁女子见了,难免含羞带怯,这也是人之常情。”

赵婉儿语带艳羡:“裴姐姐是我们中间最出众的,陛下定是瞧上姐姐了。”

裴朱却说:“我看薛家那位,长相举止倒是不俗。”

“她啊……”

赵婉儿稍稍卖了个关子:“听说身世颇有些离奇……是早几年从庙里回来的。”

“咦,这是何故?”

“她是薛老爷发迹前的那位夫人生的,生母死后,就放在庙里养着,直到岁数渐渐长了,才从庙里跑回来了……”

“听起来,还挺可怜的。”

赵婉儿咯咯笑道:“裴姐姐,你可别心疼她,你瞧她那副丧气相,今日这场合,浑身上下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一晚上都板着个脸,大家今日都在看她的笑话。你几时瞧见有谁与她说话了?”

对话题突然转到自己身上始料未及,清辉停住脚步,目送二人渐渐走远,眉间浮起一丝冷意。

这些人,论出身境遇,早已胜过世上万千女子,对地位不如己者,冷面冷心,或诋毁或轻视,面对皇权至尊,或献媚或攀附,媚上欺下,不过如此。

仰头望月,只见银月已半数被浮云遮蔽,夜风微凉,吹得周遭竹林婆娑,叶叶相击,清辉正欲离开,忽听身后一阵窸窣作响,她一个激灵,来不及转身便拔下发簪,紧握在手。

“你是哪家来的掌灯,宫门将闭,为何徘徊在此?”

清辉转过身来,见来人身形壮硕,目光深沉,一身甲胄,猜是宫中巡逻的禁军,悄悄收起发簪,朝来人福了福身,轻声道:“大人,妾身薛氏,这就遵命离开。”

“薛氏,哪个薛氏?”那人拧起眉头,不耐烦道。

“妾身父亲是礼部郎中薛颢。”

来人这才颔首,挥手示意清辉快走。

清辉不敢怠慢,加快脚步速速离开。

***

这个夜晚,太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六安很是忙碌。

服侍皇帝更衣后,六安一路抄近道,趁夜赶到了长安殿。

“拜见太后娘娘。”

“起来答话。”

六安起身,见太后已换上月蓝色常服,衬得肌肤胜雪,鬓发如墨,可那双幽深眼眸中却一片冰寒,惊得他后背冷汗直冒。

太后斜靠在凤椅上似笑非笑,旁边的魏嬷嬷开口问道:“六安,看清楚了吗?”

六安满面堆笑道:“回嬷嬷的话,奴才一整夜都在细心观察,陛下确实留意到了那群掌灯姑娘。”

太后懒懒掀起眼皮:“皇帝看上谁了?”

这简直,是送命题。

他只是个太监,又不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虫,又怎会知道皇帝看上谁了?

六安叫苦不迭,小心翼翼道:“‘望燎’时,陛下有意无意地朝那群掌灯看了两眼,放灯时又瞥了一眼。”

太后蹙眉:“什么一眼两眼的,皇帝到底看上了谁?你这心里没有数?”

气氛登时变得很诡异。

六安呆在原地,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还是魏嬷嬷在旁帮忙打圆场:“太后娘娘,陛下留意到了掌灯不正是您所期盼的吗?至于是哪一位或者哪几位,寻着机会再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闻言,屈太后面色稍霁:“没错,我有的是办法探明……”

退出长安殿后,六安一边庆幸又从太后手里捡回一条小命,一边绞尽脑汁如何在陛下那边讨张平安符——若是陛下得知他“偶尔”向长安殿通风报信,保不准把他再阉一次。

实际上,六安方才在太后那儿所说的话,只说了一半。“望燎”之时,他确实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在陛下俯身看向燔柴炉冲天火光的那个时候,陛下脸上的神情很是奇特,本是随随便便的一瞥,转瞬却惊诧无比,可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待六安定睛望去时,陛下的神情已恢复如常。

所以,在那个时候,陛下分明是看到了什么……

回到金銮殿,六安惴惴不安地在殿外僻静处徘徊,思索要不要将方才听到的、太后娘娘的新计划向陛下和盘托出。

冷不防,窥见一手持令牌的禁卫疾步奔来,在台阶下迅速卸下甲胄,便径直入了前殿。

显然,这人是替陛下办差事的,办的还是一件能让陛下等到三更半夜的急差。

六安眼珠子滴溜乱转,再度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掌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