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 第25章 春回醒枝(五)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第25章 春回醒枝(五)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23:06:16 来源:文学城

旱了一月的京城,在二月初落下一场春雨,丝丝缕缕穿响竹林,点作人间愁绪。

竺影先前伤到了手,虽说断骨已经接上,却还是在雨天隐隐作痛。

洗春阁里的藏书都已做好编目,东宫里鲜少有事需要一个女史去操劳。她只需每日在太子来之前点好熏香,就没有别的事了。

前阵子秘阁誊抄好的今文《尚书》已送了过来,整整齐齐码在书案上。

竺影理完了书,正往架子上添芸草。

屋外雨点作响,噼里啪啦砸在瓦檐上,润透斑驳的青瓦。

这个时辰竺影早该离去,奈何来时没下雨,也不记得带伞,于是被一场淅零淅留的雨困在檐下。

晚些孟闻也过来了。

他喜欢读书,闲时总爱待在洗春阁。

竺影往时回去得早,所以有些天没见着他。

今日孟闻在阁中见到她,有些惊诧,可很快也猜到了为何。

屋外墙角下,只放着他与仆从的两柄伞。

“殿下。”竺影向他行礼,又一指架上的几卷书,说道,“这是秘阁新送来的版本,已经校对过了,没有缺漏。”

孟闻略略颔首,道:“秘书令有心了。”

竺影正犹豫着要不要问他的仆从借伞,晚些过来归还,没等她开口,孟闻已走上前来,取走了她面前的新书一卷,捧在手里翻看。

离得不远,书间有淡淡的松墨香。

孟闻看了没两页,却突然问起:“据我所知,他也是云琅人士,你入宫前是否与他相识?”

竺影迟疑道:“殿下问的是秘书令吗?”

他低头读书不说话,像在埋怨她的明知故问。

“认识的。”她默了一阵,随后避重就轻解释说,“两家从前是旧好,在云琅时有过往来。”

他生了些许兴致,稍稍从凭几上直起身子,问她道:“那么你对这位秘书令了解多少?”

竺影背对着他,装作清点着架上的书目,随口答道:“不多。只知他自幼承袭家学,通古今政事,喜谶纬之学,少时入朝为官任著作郎,后得陛下赏识擢升至秘书监,短短三年由丞至令,未至而立便身登三阁,成了天子近臣。人人都羡慕他初入仕途便是清官*。”

孟闻听出了她的敷衍,轻轻嗤道:“说点我不知道的。”

竺影反问:“殿下为何打探他?”

孟闻道:“陛下点他来东宫讲学,我不过是好奇,想多了解一二。”

竺影偶尔才得到他肚腹中藏的什么心思,就如眼下他随意找来一个由头,竺影怎会听不出她的搪塞?

只是太子何须向一个宫人多解释些什么?她偶尔斗胆不知礼数一回,他不答,她也就不问了。

竺影思忖着回道:“秘书令啊……从前在云琅,应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官家子弟无不羡慕他,百姓无不爱戴他。他本是家中长子,幼承家学,成年后却并未承家主之位,反而让给了他的族弟,祝从善。

“倒是可怜他被这一身疾病,拖累半生。不过外人只知他体弱多病,整日凭汤药续命,都称他作‘病痨鬼’。却不知晓,其实他是先天不足。曾有神医断言,他活不过三十岁。”

说到这里,她忽然顿了顿,像在为他惋惜似的。

“朝中的官员或许不知晓,祝秘书令除了与书为伴,还善弈棋。论及棋艺,或可与国手一较高下,可他二十岁就不再执棋了。长久以来,他都只在秘阁编书修史而已。”

孟闻轻飘飘抛出一句问询:“倘若他只是一个修史的清官,孟晓为何会对他颇为礼重?”

他拐弯抹角问起旁人,到头来还是绕回齐王身上。

竺影先前说了许多,此刻一味回避着:“当时陛下染病,宫中人人自危,只有秘书令与尚常侍能到天子榻前侍奉,齐王才会才那时找上他。”

“原是这般……”孟闻道,“我以为他能得陛下宠信,必然有过人之处。听你所言,他倒与寻常人没什么不同。”

“这雨一时半刻不会停了。我在此观书,你到楼上去吧。”

她此时坐在阁楼上观雨,楼下的人并未像往常一样翻书,也不去看卷宗,仅是临窗静坐,似乎是在等人。

少顷,随风流动的幽篁间出现一柄倾斜的纸伞,缓缓走向书阁。

竺影移目看去,倏然望见伞下一双温和平静的眼,在雨雾中更温润几许。

竺影方才听说陛下命祝从嘉教授太子策论,没想到他会在今日过来。

“殿下。”

“先生不必多礼,还请落坐。”

楼下传来熟悉的声音,她没忍住下了楼。

孟闻没吩咐她做任何事,她已自行端走了茶具,到屋外煮茶。

有一段时日没煮过茶,案上那套茶具明显没了润泽之色。

屋中两人对坐读书,她便坐在廊下煮茶,持一柄蒲扇,等待茶水滚沸的过程中,百无聊赖偷听屋里的谈话。

祝从嘉捻开书页,说道:“今日,便还是讲《书》吧。”

孟闻却道:“我听人说起,先生善弈棋。”

祝从嘉翻书的手一顿,坦然道:“已经是数年前的事了,那时也只有半篓子水平,哪里称得上善?如今的我早已不执棋。”

孟闻问:“不执棋,又是为何?”

“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既然注定局限于此,索性不再下了。”

秘书令是这样回答的。

屋外煮茶的人轻轻叹了口气。

他说不成国手,终生无望啊。

可竺影记得他爱棋,爱与家中长辈、族中兄弟切磋,更胜一筹。

竺影见过弱冠之年的祝氏公子初任著作郎,那年也曾年少肆意,风光无量。

后来一次次在棋局中、官场上遇到了力所不能及之事,不得不屡次三番妥协,步步谨慎退让,成了如今这般。

竺影何尝不是如此。

其间不过六年而已。

平复片刻,她将煮得滚沸的茶汤倒进壶中,再度端起茶盘走进屋内。

从嘉披着一件鹤氅衣,额上系一条绀色絮巾,手执《禹贡》一卷,正襟危坐。另一人则跽座,垂首恭听。

抛开那些算计不谈,两人倒是像极了一对师生。

竺影不觉分了神,茶汤溢出杯子,浇在手背上,烫得她猛然抽回手,不慎碰翻茶盏。

本来没什么大事,她吃了痛也不吭声。

可是茶水溅出去几滴,在祝从嘉的衣袖洇开一圈茶渍,引得座上的另一人不悦。

一双眼眸冷冷地望过来,那人斥责道:“受了伤便养着,省得活干不好,还摔了东西。不知晓的,还以为是我有意苛待宫人。”

祝从嘉收拢了衣袖,温和道:“无妨,不必自责。”

竺影看了他一眼,将杯盏茶壶放归原处,本要退出去。

祝从嘉却突然开口:“能否劳烦宫人,将架上那卷辩亡论拿过来。”

睢言道:“她手脚不利索,换个人过来。”

祝从嘉道:“只是些小事,外面还下着雨,一来一回多有耽搁,不必差遣别人了。”

一言一语,竟有些争锋相对的意思。

秘书令已开了口,太子到底没再发话。

竺影犹豫片刻,还是看向祝从嘉,问道:“令君要的是上卷还是下卷?”

祝从嘉道:“上卷。”

她即刻旋踵穿梭于书架间,很快就找到了那卷辩亡论。

陆平原的文章,她早年也曾读过。

匆匆将书送去,她便折返于廊间坐下。

本该教授给太子的策论,她坐在不远处,也得缘听着。

太子问:“两日前太史令占,荧惑入舆鬼,犯积尸,恐有兵丧,天下大疫,先生如何看?”

祝从嘉却反问:“殿下以为,天文之象、鬼神之说,可堪信否?”

太子道:“自是不信。祸由人起,兵乱死战皆由人挑拨而生,怎可以星象一言概之?”

祝从嘉道:“殿下不信,自会有人信。不然昔年陛下也不会大兴土木,为安定人心而建观星楼。天文之象为天下人所共见,殿下可以不信,却难阻止有心之人利用星象大做文章,散布遑论。星象作何解,也是由人来定。适逢殿下要前往并州,便有人在提及这些,届时北地出了什么变故,他们也就有了托词。”

太子低落道:“若我做得不好,便是我这储君德不配位,不能承社稷之重,他们也就有理由废储,另拥旁人。可我不惧此事,不怕杀生。先生也曾说过,并州屡遭劫难,百废待兴。那里等着重建的,并不只有一座观星楼。”

还有被蠹蝝搅乱的秩序,有那凋敝的民生、丢失的民心,以及国朝的威严。

“殿下是大梁的储君,所要顾及之事,并不仅仅是过往沉冤。”

他温吞而淡泊,像提笔作画时晕开的第一道水痕。仅落下第一道水色,余下的点染、铺墨,乃至浓墨重彩,都交由旁人自行落笔。

孟闻拢袖向他揖了一揖,说道:“我知晓了,多谢先生点拨。”

祝从嘉最后问起:“算下日子,殿下就将离宫了吧?”

“是。”孟闻道,“五日后启程,初六日先生不必到宫里来。”

祝从嘉道:“如此,便祝殿下此去顺遂。”

不知过去多久,太子送秘书令走出书阁。

雨已经停了,只有竹丛间时不时落下几滴积雨。

祝从嘉身边的童仆拿了伞,本来也没她什么事,太子莫名其妙叫她起来,神情也耐人寻味。

“竺影,代我送一送先生。”

竺影心下一惊,他是否又察觉了什么?

祝从嘉神色日常,并未拒绝,只是淡淡道:“有劳宫人了。”

滴雨的林间,竺影走在祝从嘉身后,没有撑伞,他遂叫小童也将伞收着,任由不知轻重的雨点,砸过他的发顶、肩头。

走出去几十步,洗春阁也隐在幽篁后,早就望不见。

祝从嘉放慢脚步等她走到并肩的位置,缓缓看向她道:“仅仅几日不见,你清减许多。”

他看出来她的憔悴,也看到了她的伤。

竺影抿着唇,起初不愿接话。可被他盯得浑身不自在,这才别过脸去开口:“还请令君——不要这样看我。”

须知此时的怜悯对她来说,是一种冒犯。

她是落魄了,不及跟在孟晓身边时风光,那又如何?

难不成要靠旁人的怜悯,才可安然活着?

“阿影。”

那人忽然这样唤她,声音也哑着,像喉间有化不开的苦涩。

“当年送你入宫,你可有怨我?”

她闻言失笑,不甚在意道:“秘书令为何这样说?当年……是我自己要入宫的。”

祝从嘉道:“你如何骗得过我?如若你想离开了,我得陛下几分赏识,恰足矣去讨一个恩典。”

竺影仰头看着头顶的枝梢,竹叶层层叠叠,片片如锋芒。

“不必说这些,宦海经营不易,令君不必为我耗费这些恩情。何况当年祝家已为我求过一次恩典,我尚无以为报,怎敢再欠您一个人情呢?”

她平静开口,将妄图施以援手的人拒之千里。

“真相真有那么要紧?”他问。

“当然。”竺影道,“一辈子担着莫须有的罪,我不愿那样过活,父兄也不愿。”

祝从嘉低下着眼睫,没再相劝。

竺影只送他到东宫门口,止住步子不再上前。

“趁着雨歇,令君早些回去。”

“你也……”祝从嘉回望向她,遗憾道出两字,“珍重。”

他来时未有惊扰,离开也不曾张扬。

竺影站在滴雨的檐下,无言目送着他。

宫道上积了雨水,在白日里亮堂堂的,如明镜映照出他的身影。长袍广袖垂下,难免沾染些泥泞。

*身登三阁,即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秘书。

*清官:南北朝职官有清浊之分,清官指职务清要的官位,浊官指武职或职务繁杂的官位。

现生很忙,以后每周五、周二更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春回醒枝(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