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 第18章 凛风鸣竹(八)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第18章 凛风鸣竹(八)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23:06:16 来源:文学城

竺影在榻上昏睡了一日。前段时日活得战战兢兢,入梦也浑浑噩噩。

清醒时,发觉有人在身侧。

那人执一竹片,在给她手上的伤口上药。

膏药冰凉,抹上冻疮却又觉得发烫,又痛又痒。

竺影忍不住睁开了眼,一声不吭地看着。守着她的人不是徴音,而是陆芃。

平日里口嫌体直说厌极了她,此时又认真地给她擦药,竺影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竺影见她披着一身缟素,此刻低头上药,面上不见泪痕,眼中不见悲怆,只有红肿的眼证明她曾有过一场恸哭。

短短十几日,体会过短暂的失而复得,继而是长久的失去。

竺影依旧默不作声,没有解释,也没有开解她。

陆芃甫一抬眼,发现竺影醒着,两条眉毛便又竖了起来。

两人视线相接的一刹,又即刻分离,各自移开眼去。

醒枝还是那个陆醒枝,张口便要呛一句:“知道醒了?半月不见,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竺影却怔忡着道:“对不起。”

她很久没说话,声音还哑着。

“不是像从前那样,我是真的——真的想要去救她。”

陆芃道:“同我说这些做什么?你以为我是什么人?以为我会怎么去想你?”

竺影道:“我只是对你不住。”

陆芃原本早就不哭了,不知是竺影的那句话又拨开她心绪,让干涸的泪又找到源头,止不住地往外冒。

夺眶而出的泪水“啪嗒”落在竺影手背上。

“知道对不住,你还不如闭嘴呢!”她仿佛恨极了这样的失态,胡乱抹去眼泪,忙手忙脚收起膏药。

竺影果真闭了嘴,没再说话。

陆芃又道:“答应你的事我记得,表兄那里我什么也没说,更不会去帮你求情。”

竺影道:“好。”

哪怕将万千误解咽下使之如鲠在喉,也不愿将半句解释诉之于口。

陆芃给她上完了药便离去。

不久,竺影也披衣下榻,想出去走走。

睡了太久,意识有些昏沉,冷意总是能让人清醒。

“你醒了啊。”徴音身着缟素,端着衣案从连廊的另一端走来。

“嗯。”竺影淡淡回应。

徴音怕她四处乱走,于是提醒着:“殿下还未回来,你——暂且留在鸣鸾宫吧。”

竺影问:“三皇子何时会回来?”

徴音道:“我也不知晓,殿下守在延鹤宫,葬仪还要持续好几日。你若有什么缺的,只管问我便好。”

竺影道:“好,多谢你。”

徴音又把给她准备的衣裳递过去,同她道:“将这身衣裳换下吧。”

鸣鸾宫人皆素衣,只有她一身旧衣鲜妍得扎眼。

“好。”竺影回屋换了衣裳,将头发绾成了寻常宫人的发髻。

只有陆皇后身边的几人在她死后为之守丧,白衣、白绫、白雪,让岁暮的光景更加惨淡。

两日后,襄王与齐王进宫,依礼前往延鹤宫祭拜陆皇后,便各自回宫拜问母亲。

孟晓火急火燎赶往静和宫,甫一进门见过礼,便问起:“鸣竹去了哪里?她为何不在宫里?”

宜夫人轻呷一口茶,搁下茶盏,不紧不慢地开口:“你半月未进宫,一见面不问君父不问母亲,倒先找起一个宫女来了,也不怕惹人闲话。”

孟晓道:“我知道你从不喜欢她,你也明知我为何会先问她。”

“她曾以我的名义去太医署为冷宫的人请医,又几次三番与冷宫的人接触,有谋害废后之嫌。两日前被孟闻带走了,这会不是在牢狱里,就是被抬出宫去了。”说完,她晏晏笑着,“这样的结果,我儿满意否?”

孟晓按住指上白玉环,咬牙道:“你说什么?”

宜夫人道:“不信的话,你自己去太医署好好地问一问,我可有冤枉她。她是你的人,在你眼皮子底下做了那些背主的勾当,你全然不晓吗?”

孟晓道:“她所行之事我尽数知晓,反倒是母亲,您所做之事——”

他竟一概不晓。

他冷笑道:“儿不知母,倒像是今日才认识您。”

宜夫人怒道:“住口!”

孟晓向她辞行,便踏出门去,或是往鸣鸾宫,或是往掖庭。

三皇子在这日傍晚回了一趟鸣鸾宫。

彼时他在寝殿中更衣,徴音匆匆把竺影叫到三皇子的书房前候着。

孟闻换好衣裳从殿中出来,告知一旁的羽音:“今日让徴音随我前去,你留在这里。我今夜在延鹤宫守灵,不回来了,殿里不用留灯。”

“是。”羽音点头应道。

孟闻又抬手指了指竺影,说道:“你,也一并跟着。”

竺影并不知三皇子为何叫上她,但也并未多言,戴上徴音递来的风帽,便一道出了门。

他没有乘辇,只有两个持宫灯,两个持华盖的宫人跟随,徒步去往延鹤宫。

彼时东阳门雪霁,又一批新选的宫人跟随着内官入宫,过东阳门,往掖庭宫。

从鸣鸾宫到延鹤宫,刚好会经过这里。

正巧,掖庭宫外,杂役正将那些被杖杀的宫人从偏门抬了出去,血气凝滞,尸身一具接着一具。

竺影远远地看着,险些,她也成了其中之一。

无数人向往金碧辉煌的章华殿,憧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华,殊不知这座宫城里,既有醴泉宫,也有阎罗殿。

宫奴的性命微不足惜,哪怕曾贵为皇后,今也不过灵柩中的形骸。

生者,也不过游走于宫墙下的行尸走肉而已。

正当此时,一个玄衣玄冠的男子快步流星越过宫门,阻在那些杂役面前,不知说了些什么。后有更多的宫人从他身后涌出,掀开蒙在那些尸首上的白布,一个个地查看、辨认。

竺影先认出来了,那人正是今日进宫的齐王。

不在延鹤宫祭拜,也不去静和宫见宜夫人,出现在此次是在寻谁呢?

寻她吗?

一个差点死在这个冬日的人。

拜宜夫人所赐的冻馁之苦她还没忘。

竺影胸中气还没消,见他这样着急忙慌,才觉得好受些许。

“在看什么?”

孟闻忽然出声,是在问她。

竺影道:“没什么。”

孟闻却直指向掖庭宫外一番“奇景”,问她道:“你可认得他?”

竺影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没有否认:“认得,齐王出宫以前,小人曾侍奉过他。”

“竟也坦诚。”他故作惊讶,又问,“你可知,他在找什么?”

竺影清楚,三皇子是在试探她。

这时她又有所隐瞒,只道:“不知晓。”

面对竺影的回避,他也并未过多追问,只在回过身时,讥讽地轻叹一句:“奇也怪哉。”

竺影默默跟在华盖之后,将风帽拉低了些,转过头去,刻意不去看掖庭宫外那个失态的疯子。

竺影跟着他行过很远一段路,看他穿过风雪,虔诚地赶到亡母灵柩前。

她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听某位大人物说起三皇子少时于林场失鹿的故事,许多年前曾是美谈,放到如今倒不见得。

因一时恻隐,他所失去的究竟是鹿,还是别的什么?

也许陆皇后看懂了,从她离开西苑的那一刻,就没想过要活着。

竺影看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会看不懂?”

三皇子求得陛下,召京畿始宁寺的僧人入宫做法事,寥寥几位僧人正在常侍的指引下依次步入殿中,清一色的僧袍袈裟从眼前掠过。

延鹤宫里香火弥漫,靡靡的佛唱声延伸出屋宇,飘向更遥远的旷道。

三皇子独自走向灵柩,竺影与徴音跪在阶下,只能远远看着停放在宫殿正中的梓宫。棺椁漆黑,其上盖着一张画帛,用朱漆与金漆描绘了一张天上、人间、黄泉的画卷。

它好端端停放在那儿,却让竺影生了错觉。

好像困在宫城的废后并未因死而解脱。

周遭所有事物,诸如僧人的佛唱、檐下的白绫、虔诚跪拜的三皇子、肃穆守在此处的宫人、乃至皇宫的秩序……周遭的一切如同锁链,层层束缚,将她永远困在了这座宫城里,不得解脱。

三皇子在延鹤宫守了一夜,竺影就也跟着他在此处待了一夜,更多的时候是跪坐着,听僧人念经,诉皇后生平。夜幕降下后,余下的只是更为长久的静默。

整整七日,他每一夜都要这样守。深冬风雪肆虐,漫漫长夜也变得更难捱。

翌日晨光熹微,竺影才等到三皇子从台阶上走下来,跟他一道回鸣鸾宫。

这一夜她饱受折磨,跪得双腿麻木,人也麻木,差点就站不起来了,更别提还得穿过大半个宫城走回去。

酷刑,不外如是。

回到宫中,三皇子吩咐徴音可以回去歇息了,至于竺影,他还是随手一指,说道:“你随我来。”

竺影这才想起,其实关于她的审问与处置尚未开始。

孟闻进了书房便开始置纸笔研磨,他自顾自坐着,从始至终没分给她半分眼神。

竺影能做的也只是等待,哪怕累极了,也只能强忍困意睁开双眼,看着他手中墨条在砚中打转,一下一下地搓磨,如一柄利刃悬于头顶,凝成了煎熬。

孟闻开口:“昨日,你见到那些抬出去的死人了。”

竺影道:“见到了。”

他低头研墨,落下一句轻飘飘的威胁:“你再敢有半句谎言,便也是那样的下场。”

竺影于筵席外伏首而拜,道:“小人不敢。”

这是她的第一句谎。

他显然没什么反应,又问起:“宜夫人为何单单拿你抵罪?你得罪过她?”

竺影道:“兴许得罪过,夫人不容我,是因为齐王。”

孟闻道:“这么说来,你是我皇兄手底下的人?”

“算是吧。”她思来想去,挑了个还算严谨的答案。

他不容含糊,刨根问底:“什么叫算是?”

静和宫的人都把她当作齐王豢养在宫中的姬妾,竺影不愿挑明这层关系,只能回答说:

“曾经是。”

“哦——”他侧目看过来,打量道,“如今怎的又不是了?”

竺影道:“他出宫开府,将小人留在宫中了。”

话语间,孟闻隐隐察觉出一些微妙的情绪,不得不正视起她来。

他复而问道:“当初是他指使你来了西苑?你既是得了齐王授意前往太医属,受宜夫人指认时为何不做辩解?”

竺影道:“齐王与夫人素有嫌隙,子不知母,母不知子,夫人不知齐王驱使我,齐王亦不知夫人想借此杀害我。”

他忽而抚掌,皮里阳秋:“倒是从未听说过,这么快就把你主子给卖了,你还真是‘忠诚’。我问过许多人,他们皆不知你有亲眷,更不知你从前。我若是宜夫人,一定不会选这么个人去顶罪。无亲无故的,捏不住把柄,更不可能忠心,她竟不怕你抖出这些事来。”

竺影平静道:“她以为我活不过当日。”

孟闻道:“也是。”

那日被拖去掖庭杖毙的宫人数不胜数,都是陛下亲自下的令,只有眼前这人,承着弑母之恨,却包庇了许多宫人。

“我明明查到了罪人,那罪人却狡辩,以刀杀人,是刀之过,而非杀人者之过,还拿他家门口的石狮子来抵罪,岂不荒唐?”他神色悲戚,无可奈何地叹惋,“可是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又多了去。”

竺影没有附和。

孟闻终于放下墨条,将毛笔递给她。

“再将那药方默一份。”

“什么药方?”

孟闻道:“你此前去西苑,将太医署开的药换成了什么,都一一写下来,一味也不准少。”

竺影接过笔,端坐在案前,依他的要求将那治伤寒的药方默写下来。

她书写的间隙,另一人也不闲着。玉色的指尖轻敲着案上书卷,那卷书正是载着宫人底细的档案。

“鸣竹,十年入宫,年十五,在掖庭一年,栖梧宫一年,静和宫四年,算下来刚好二十有一……”

他一边敲,一边念,像是刻意要扰得她心神不宁。

可她一夜未合眼,今晨执笔却丝毫不抖,字迹也不曾歪斜。

孟闻道:“从前那些借口编得一点也不像样。先母在西苑七年,而你入宫不过六年,如何能见过她?如何能受她恩典?”

竺影放下笔,平静道:“小人得见先皇后,是在宁朔九年以前。而后小人才因家族获罪入宫的。”

宁朔九年,陆氏一族惨死于刑台上,她的父兄也牵连其中。也是在同一年,陆皇后被废,竺影明知此案是横在他心中的一根刺,还是不知好歹地提起。

孟闻攥着拳头没有作声。

待墨迹干透,她将写好的药方呈上。

他似乎生气了,竟是看也不看一眼,只说:“你可以走了。”

“是。”她片刻也不犹豫,当即起身拜别。

像是怕竺影会错了意,他又专门提醒:“只让你走出这扇门,没准你离开鸣鸾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