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 第10章 掌中栖雪(十)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第10章 掌中栖雪(十)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23:06:16 来源:文学城

封王之事很快就有了着落。

皇帝当着一众朝臣的面,下旨封二皇子晓为齐王,食邑八千户。在上京赐下府邸,赐婚崔家。

这是岁暮里难得的喜事,许多宫人兴冲冲奔往静和宫道喜,期盼着在主子心情好时沾点赏赐。

静和宫的主子久承圣宠,出手极为阔绰,那些得了赏赐的宫人又闹哄哄离去,一路上说尽她的好话。

喧闹过去,正当紫裳问她:“夫人需不需吩咐厨房,今日多备几道菜肴,待殿下回来了,好好庆祝一番?”

宜夫人望着窗外,却突然叹了口气道:“不必,这样的天气,再多的菜肴也是易冷的。”

竺影与紫裳都在屋内候着,忽闻廊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自宫外奔来,宫人们通报不及,只能焦急跟在他身后。

二皇子回来了。

这一路走得匆忙,他连衣裳都没换下,停在廊下时尚喘着粗气,在冷天里凝成丝丝缕缕的热气。他什么话也没说,隔着门扉与竺影对视了一眼,眉宇间隐隐有怒气。

谁人都看出二皇子心有不忿,也不知其间出现了什么变故,阖宫的喜意在他回来后烟消云散了。

孟晓在门外平复了心情,才推门进去,只与夫人对视着不发话,气氛很是微妙。

直到夫人先发话,吩咐她们:“都下去吧。”

竺影与紫裳如获大赦,即刻抬脚踏出门去,掩上门的一瞬,竟觉屋外寒风吹得人多舒坦几分。

就在一墙之隔的地方,隐隐约约传来争执之声。

孟晓道:“为何赐婚的事,我不知晓?”

宜夫人道:“是你父皇的意思。齐地富饶,崔家亦是声名显赫,崔家女公子才名在外,你到底有什么不满意的?”

孟晓道:“若无母亲首肯,父皇会答应吗?母亲纵这前程说得千般好万般好,可从没问过我,这些是不是我想要的。”

面对他带着指责的质问,如斯大逆不道,夫人却只云淡风轻一言以复:“由得了你选吗?”

明谌紧攥着拳,一言不发,乃至玉扳指在食指上磨出了红痕。

“你说你不想要这些,不想娶崔家女,可你看看这前朝与后宫,哪一个走上高位的人不靠拉拢,无需帮衬?是不是要看到你那些兄弟都压你一头,要看到陈家落得和陆氏一样的下场,你才会满意?

“你能有今日的优渥,凭的是读得好书,猎得了鹿?若无陈家在背后,你父皇会多看你几眼?若再得崔家相助,将来分给你的只会多不会少。你要喜欢什么的宫婢,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我从未拦过你,唯独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竺影靠在墙外静静听着,不自觉攥住了衣角。

倒也像她所了解的宜夫人,尚书令的长女。

至于二皇子后来说了什么,她没听清。

夫人手中的杯盏砸在窗上,在窗纸上洇出褐色的茶渍,瓷杯摔了个四碎。

只听宜夫人骂道:“你要是真有本事,就拿着这封圣旨,去叫你的好父皇收回成命!”

一场争执不欢而散。

没过多久,二皇子从屋内步出,宫人从两侧鱼贯而入,收拾起屋内的满地狼藉。

竺影与他隔了几丈的距离,见他一步步走近直至擦肩而过,最后不甘地停在她身后几步。

“你就没什么要说的?”孟晓问她。

竺影低着头,一眼就看到了他手上箍出的红痕。她往后退了半步,以手加额,却没多说什么,仅道一声:“恭喜殿下。”

他笑了笑道:“恭喜我?你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是。”其后的回答更是敷衍。

既不意外,也不在意。

“你倒是能耐,学着泰然处之了。”他气得咬牙切齿,好一番阴阳,甩开衣袖愤然离去。

竺影知道他生了气,没在这个时候跟上去。

二皇子从暖阁回到停雪轩,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连晚膳也没能送进去。

宜夫人没辙,又不肯在此事上让步半分,只能遣竺影过去劝解他。

夜里风寒霜重,黑暗吞噬了每一个岑寂的角落,让冻风的呼号显得更凄厉,吹得竺影手里的宫灯忽明忽灭。

她停在檐下,隔窗而立,看窗纸上落下一道清隽的影。

“殿下。”她轻声唤着。

窗上的影子晃了晃,须臾屋内传来回应。

孟晓问她:“怎么在这时过来了?”

竺影如实道:“夫人让我来的。”

孟晓静默了一阵,随后说道:“往后圆滑些,别这么坦诚,就说是你自己要过来的,懂吗?”

竺影道:“懂了。是我担心殿下,所以来看看您。”

他这才满意些,许她进门:“屋外冷,进来吧。”

正门未锁,竺影推门进去,只见他孤伶伶站在寒窗前,颓然凝视窗外雪。

夜风从她身后灌入,吹开帷帐,撩得漆几上纸页上下翻动,却又在镇纸的掣肘下逃离不得。

“殿下,夜已深了。”

竺影放下宫灯,到他身侧去,温声道提醒着他该早些入眠。

他不应答,却携着她走入帷帐中去,矮榻摆在正中,榻上铺了软席,置漆几一张。几上放着新摹的字帖,墨迹早已经干透了。

“这些字帖,我替殿下收起来吧。”

她要移开漆几,为他理床榻,刚伸出手去,就被他拦下。

孟晓道:“不必。”

如此僵持着,手悬在字帖上,竺影看清了纸页上誊抄的文字,出自诗经里的《卷阿》。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直至写到那句“如圭如璋,令闻令望”*,笔墨就此停住,没再写下去,她的目光也停在此处。

明谌看着她低头的模样,问道:“好看吗?”

“什么?”竺影不知他所指。

孟晓重申道:“这些字好看吗?”

“嗯。”她不解其意,含糊应答一声,“殿下还在生气?”

孟晓道:“你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

她摇了摇头。

他骂:“又装傻。”

竺影道:“可是殿下,我该以何种身份、何种理由去质问你?你又要以何种理由去拒绝陛下的恩赏?故而我只能道恭喜。”

听她这样说,归根结底是一样的处境,明谌遂不再问了。

“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果然是极好的名字。”他抚着白纸上端方的字迹,于帐中喃喃自言,“有的人从一出生就被父皇寄予了厚望,是旁人无论如何也奢求不来的。”

竺影听出了忮忌,明明他与三皇子相差不足一岁,明明他也生于风调雨顺的太平年,这两个字却给了他两个弟弟,孟闻和孟望。

可若说对孟闻的偏袒,竺影倒真没看出来。

帝王心术,怎么能用糊涂一言蔽之?他要权衡的除亲情以外,还有权势。

大皇子孟觉最早封王,出宫开府,可与朝臣私底下往来,早就获得了一众大臣的支持,更有梁氏与薛氏在背后,撼动不得。

二皇子外祖父居宰辅,已辅佐了三任帝王。自陆氏倒台以后,陈柯升任尚书令,陈氏一族蒸蒸日上,可谓显贵一时。

论及六皇子孟望,当朝中书令是杜修容的兄长,六皇子的舅父。杜家这些年来在民间颇有声望,算是后起之秀,假以时日待六皇子长大,或可与陈家分庭抗礼。

唯独三皇子,从前还有一个中宫嫡出的身份,而今却什么也没有,是故父子胜于君臣,他是对皇帝最没有威胁的那一个。

她自然不会在孟晓面前说这些。

“诸皇子的名字皆承希冀,私以为没什么不同。”竺影想了想,只得这样说道,“自开国以来,亲王封号,秦晋齐楚,非有功皇子不可得。明眼人都看得出陛下待您的偏私,我以为殿下会开心些的,没想到您正为此介怀。”

“偏私?”他讥诮不已,“看来再怎么偏私也仅限于此了,我的父皇,他才舍不得将真正好的留给我,怕是巴不得襄王再忌恨我一些,好让旁人坐收渔翁之利。”

竺影以为他醉了,又没有嗅到酒气,可偏偏一字一句出自他肺腑。

她本想出言安慰,话到嘴边只能勉强牵出无足轻重的三言两语。

“既是陛下没能将这碗水端平,殿下又何故怨责夫人呢?她只有您这一个儿子,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殿下考虑啊。”

孟晓反驳道:“究竟是为我,还是为陈氏?”

竺影道:“殿下与夫人生了嫌隙,仅仅因为一个母亲待一个孩子并不纯粹?”

“有吗?”他说着,复而自问,“何时没有过?”

竺影道:“我只是觉得,不应怪她。”

孟晓转头过来,挑起她的下巴静静打量。

窗外的冷风似鬼嚎叫,像是要把窗纸撕裂一道口子,她却似一汪静水,无动于衷。

须臾,他轻呵出一笑:“看来是我近来冷落了你,才使得你偏了心,开始替夫人说话了。”

竺影笑道:“是夫人叫我来的啊,没完成她交代的事,我怎么敢回去?”

孟晓道:“这是第几回了?每每有争执,总是叫你来开解我,劝我不要固执,好好听从她的安排。”

竺影道:“记不清了。”

他只是笑了笑,转而望着落在帷帐上的一对影子。摇曳的烛光覆在他身上,陡然生出几分落寞。撑在桌上的五指发白,那张字帖也在他的手中变得扭曲不堪。

“你分明也不喜欢她。”

竺影听他这样说着。

她平静如旧,解释说:“她是主子,我是奴仆。在别人的屋檐下,唯有如此才能活命。我并非不懂圆滑,只是在殿下面前不用如此,即使耿直些,也不用受罚。”

烛台上的火光暗了,孟晓牵起她的袖角相携至窗前,错落的窗格割碎了窗纸上的人影。

“出宫前,我会为你安排好去处。”他忽然说起,又反复叮嘱,“纵使襄王不在宫中,你仍需谨慎些。还有孟闻……他虽蠢,可也未必好应付。”

竺影说道:“殿下不是说三皇子最是仁慈,倘若事情败露,他知晓我是在诓骗他,他会杀我吗?”

“不好说。”他提一把金剪子放到竺影手中,让她剪去烧黑的烛芯,好教灯火更明亮些。“眼下的他不会,难保来日不会。在这宫里待久了,人是会变的。连你也不知那些与你朝夕相对的人,何时就变成了披着人皮的禽兽。人面兽心,肉眼难辨。”

她放下剪子,见烛芯坍落在烛泪里。

在静和宫四年,她也是亲眼见着二郎从风度翩翩的少年,变成了这幅心思深沉的模样。

孟晓又道:“栖梧宫的那个人若对你有威胁,我出宫前可以帮你除掉她。”

竺影问道:“殿下说的,是谁?”

“又开始装傻了啊?”他垂下眼睫,声音陡然冷了几分,“当初是你求着我,我才留她一条性命,将人藏到栖梧宫去。可玄英亲眼看到,她与襄王有往来。”

“原来如此啊……”她低声喃喃。

她仅仅猜测陆芃给她倒的那杯茶有毒,却不知昔日旧友为何要害她。

原来与襄王有关。

孟晓道:“若是她能安分些,收起那些不该有的动作,倒也不必我多费心思。但使她的身份传出去,甚至无需我亲自动手……”

竺影仰起头,恳求他道:“殿下,这件事就让我自己解决吧。”

“你怎么解决?”

“我会找她问清楚,说不定是襄王许诺了她什么。”

孟晓道:“那就让禾玉跟着你去。”

*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指天子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掌中栖雪(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