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这b学不上也罢!上也罢!也罢! > 第10章 第 10 章[番外]

大学篇:象牙塔里的传说延续

(一) 告别青云,拥抱……新的脑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舒倩以一份勉强过线、毫无亮眼之处的高考成绩,擦着边挤进本省一所普通综合性大学——榕城大学的中文系时,她内心是有一丝窃喜的。

终于……终于逃离青云中学那个“迪化”大本营了!

没有了一本正经分析她哈欠的林雪会长,没有了时刻准备为她“护法”的雷震委员,没有了拿着小本本记录她一举一动的李小明,更没有了一群把她随口吐槽奉为圭臬的同学和老师。

新的环境,新的开始。她可以做一个真正的、普通的、无人问津的……透明人了!

怀着对平凡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舒倩拖着行李箱,踏入了榕城大学的校门。她特意挑选了最不起眼的深色行李箱,穿着最朴素的T恤牛仔裤,甚至连走路都刻意收敛了那点残留的中二气息,力求低调,再低调。

报到,找宿舍,整理床铺。一切都很顺利。她的三位室友,看起来也都是正常的女孩子:一个活泼开朗的东北妹子王爽,一个温柔细心的江南姑娘李婉,还有一个戴着眼镜、略显文静的本地女孩陈静。

没有异样的目光,没有狂热的崇拜,只有初次见面的礼貌和善意。

舒倩心中那块悬了三年的大石,终于“咚”地一声落了地。

稳了!平凡的大学生活,我来了!

然而,她低估了“传说”的生命力,以及……人类脑补能力的普适性。

事情的开端,源于开学第一周的某节《古代文学史》。

老教授在台上讲着《诗经》的“风雅颂”,语调平缓,内容精深。这对于暑假彻底放飞自我、大脑处于待机状态的舒倩来说,无疑是效果拔群的催眠曲。在坚持了半节课后,她的意志力宣告崩溃,脑袋开始一点一点,最终……趴倒在课桌上,会周公去了。

她睡得正香,甚至发出了细微而均匀的呼吸声。

坐在她旁边的王爽注意到了,好心地想推醒她。手刚伸到一半,却被另一边的李婉悄悄拦住。

李婉对着王爽,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然后用气声说:“别动她。”

王爽:“?为啥?一会儿被老师发现多不好。”

李婉指了指舒倩趴着的姿势,低声道:“你看她,虽然是趴着,但脊背挺直,呼吸绵长,双手交叠置于桌前,姿态端正……这根本不是在睡觉!”

王爽仔细一看,好像……是有点不一样?普通人睡觉要么歪七扭八,要么流口水,舒倩这姿势,确实过于“规整”了。

“那她在干嘛?”

李婉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眼中闪烁着智慧(脑补)的光芒:“我曾听我一个学道的远房表哥说过,有一种古老的修炼法门,叫做‘卧功’或‘睡禅’,就是在睡眠中修炼内息,沟通天地灵气。你看她的表情,安详中带着一丝超脱,这分明是进入了深度冥想的状态!”

王爽瞪大了眼睛,半信半疑:“真……真的假的?”

“当然!”李婉笃定地说,“而且你发现没有,自从她‘入定’后,周围好像都安静了不少,连教授讲课的声音都显得更清晰了?这一定是她无意中散发出的‘静心’气场!”

王爽感受了一下,好像……是没那么焦躁了?(其实是心理作用)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中文系新生舒倩,在第一节课上就以“课堂睡禅”的绝技,悄然进入了部分同学的视野。

当舒倩被下课铃声惊醒,迷迷糊糊揉着眼睛坐起来时,发现周围几个同学看她的眼神,带着一种好奇和……莫名的尊重?

她茫然地看向室友,王爽和李婉对她露出了一个“我们懂,你放心”的微笑。

舒倩:“???”

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浮上心头。

(二) 食堂2.0:从“规则掌控”到“因果律食客”

有了青云中学的前车之鉴,舒倩在大学食堂里格外小心。她不再试图结印,甚至不敢在心里默念咒语,生怕重蹈覆辙。她老老实实排队,规规矩矩打饭,祈祷着能安稳度过四年。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传说……走到哪里都会引发现象。

榕城大学食堂规模更大,窗口更多,竞争也更激烈。其中最火爆的,莫过于“老王卤肉饭”窗口。老板老王脾气古怪,手艺极佳,但给肉的分量全看心情,号称“因果律打饭手”,学生们戏称能否打到肉多的卤肉饭,是一门玄学。

这天,舒倩下课后饥肠辘辘,随着人流来到了老王卤肉饭窗口前。队伍排得很长,她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今天能多给点肉吧,最好能有点卤豆干……”

她只是随便一想,甚至没抱任何希望。

轮到她了,她递过餐盘:“阿姨,一份卤肉饭。”

打饭的阿姨(老王媳妇)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盆里的卤肉,罕见地没有抖勺,而是结结实实舀了满满一大勺肉,还额外加了一勺卤汁和几块金黄的卤豆干!

“同学,拿好。”阿姨的声音甚至带着一丝和蔼。

舒倩看着餐盘里那座肉山,愣住了。后面排队的同学也愣住了。

老王窗口……今天转性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舒倩端着这份“豪华版”卤肉饭,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找了个位置坐下。她心里也有点纳闷,但更多的是捡到便宜的窃喜。

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幕,被好几个同学看在了眼里。

“刚才那个女生……她好像什么都没说,阿姨就给了那么多?”

“我听到了!她心里在默念!我离得近,感觉到一股微弱的能量波动!”

“难道是……言灵?或者心想事成?”

“我认识她!她是中文系那个会‘睡禅’的舒倩!”

“果然不是普通人!连老王家的因果律都能打破!”

于是,“因果律食客舒倩”的名号,开始在榕城大学的小范围内流传。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跟着舒倩排同一个窗口,打到的饭菜分量就会莫名增加。甚至有人开始记录舒倩的打饭时间和窗口,试图总结规律。

舒倩对此一无所知,她只是觉得,最近在食堂吃饭,周围好像总是有人偷偷看她,而且她打到的菜,分量似乎……一直都很足?

“可能是大学食堂比较实惠吧。”她如此安慰自己,愉快地接受了这个“福利”。

(三) 社团招新:“归墟”动漫社的“定海神针”

大学社团招新,被称为“百团大战”。各社团使出浑身解数,招揽新生。舒倩对大多数社团都没兴趣,她的目标很明确——动漫社。

榕城大学的动漫社,有一个非常中二的名字:“归墟”动漫社。招新摊位上,挂着各种热门番剧的海报,社员们穿着COS服,热闹非凡。

舒倩递交了入社申请表,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看番、摸鱼、舔手办)。社长是一位大三的学长,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沉稳,名叫秦风。他看了看舒倩的申请表,又看了看舒倩本人,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舒倩学妹,欢迎加入‘归墟’。”秦风推了推眼镜,“我们社团,正需要你这样……嗯,有‘底蕴’的新鲜血液。”

舒倩没太听懂“底蕴”是什么意思,只当是客套话,顺利入了社。

动漫社每周有例行活动,要么一起看新番,要么交流宅文化,偶尔组织COSPLAY。舒倩每次活动都参加,但她通常是找个最角落的位置,抱着一包薯片,安静地看番,或者戴着耳机画她的原创(且没人看得懂)的“魔法阵”设计图。

她这种“孤僻”的行为,在社内其他成员看来,却成了“深藏不露”的表现。

“你看舒倩学妹,每次都在角落‘冥想’或者‘绘制秘典’。”

“她看的番都很冷门很有深度啊,不愧是中文系的,审美就是不一样。”

“我偷偷看过她画的那些图,结构复杂,蕴含哲理,感觉像是某种……结界或者召唤阵的设计稿?”

“社长对她好像也格外关注,每次活动都会看她几眼。”

社员们的议论,自然也传到了社长秦风耳中。秦风,表面上是动漫社长,实际上是一个深度神秘学爱好者,兼修心理学和符号学。他早就注意到了舒倩身上那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独特的“气场”(其实是懒散和中二混合体),以及她那些看似随意、实则结构严谨(自认为)的涂鸦。

他越发肯定,这个舒倩学妹,绝非常人。她很可能掌握着某种古老的、与现代科学体系不同的知识,或者……她本身就是某种特殊的存在?

秦风决定试探一下。

在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近期一部热门异能战斗番的设定时,秦风看似随意地提到了一个话题:“大家觉得,如果现实中真的存在‘领域’或者‘结界’这样的能力,会是以什么形式展现呢?”

社员们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是磁场,有的说是心理暗示,有的说是未知能量场。

轮到角落的舒倩,她正沉浸在番剧的世界里,被突然点名,有点懵。她回想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各种动漫设定,以及自己在青云中学被脑补的经历,下意识地、用一种带着睡意的、仿佛洞察一切的语气说道:

“领域……无非是‘认知’的具象化罢了。你觉得它有,它便存在。心之所向,即是结界。”

她只是把动漫里的常见设定和一点似是而非的哲学思考混合在一起,随口一说。

然而,这话落在秦风和其他社员耳中,不啻于一道惊雷!

“认知具象化!”

“心之所向,即是结界!”

“精辟!太精辟了!这已经触及了现象学的本质!”

“舒倩学妹果然深谙此道!”

秦风眼中精光一闪,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舒倩学妹,绝对是个隐藏的高人!她简单一句话,就道破了“超自然”能力的核心本质!

从此,舒倩在“归墟”动漫社的地位,变得超然起来。她不再是一个普通新社员,而是被社长秦风奉为“社团的理论基石”、“定海神针”般的存在。每当社团在剧情设定、世界观构建上遇到争论时,秦风总会来“请教”舒倩的意见。

而舒倩,通常是一脸茫然地给出一些模棱两可、听起来很酷但其实她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回答。而这些回答,总能被秦风解读出深刻的含义,并成功“说服”(忽悠)其他社员。

舒倩很无奈,她只是想找个地方安心看动漫而已啊!

怎么又变成这样了?

也罢。反正……社团活动室的沙发挺舒服的。

(四) 选修课风暴:《神秘学概论》与“客座教授”

大一下学期,选课系统开放。舒倩在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中,一眼就盯上了——《神秘学概论》。

这门课由哲学系一位特立独行的老教授开设,内容涉及占星、塔罗、炼金术、民俗传说等,在学生中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它是胡说八道,有人则觉得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舒倩选它,理由很简单:听起来不用动什么脑子,而且内容应该挺有趣,适合补觉(划掉)……是适合拓展知识面。

第一节课,舒倩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选了个靠后的位置。让她有些意外的是,教室里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不少站着听课的学生,气氛相当热烈。

上课铃响,一位头发花白、穿着中式对襟褂子、精神矍铄的老教授踱步而入。他目光扫视全场,在接触到舒倩的目光时,似乎微微停顿了一下。

“同学们,欢迎来到《神秘学概论》的课堂。”老教授声音洪亮,“在我们正式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所谓‘神秘’,其根源是什么?”

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是未知,有的说是恐惧,有的说是人类认知的局限。

老教授不置可否,目光再次投向舒倩的方向:“后排那位穿深色衣服的女同学,你来谈谈你的看法。”

舒倩心里一紧,又是后排?又是深色衣服?这教授眼神真好使!

她硬着头皮站起来,脑子里飞快地回忆着自己看过的各种动漫、小说设定,结合那点可怜的哲学知识,组织语言:

“我认为……‘神秘’源于‘秩序’的缺失,或者……源于另一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秩序’。”她斟酌着用词,“当现有的认知框架无法解读某种现象时,我们便称之为神秘。但或许,它并非无序,只是遵循着与我们不同的‘规则’。”

她说完,赶紧坐下,心脏砰砰跳。这应该……不算离谱吧?

教室里安静了片刻。

老教授看着舒倩,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用力一拍讲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妙!妙极!”老教授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秩序的缺失与另一种秩序!这位同学,你一句话就点破了神秘学的核心矛盾与本质!了不起!实在了不起!”

他快步走下讲台,来到舒倩面前,热切地问道:“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系的?”

“舒倩……中文系的。”舒倩被老教授的激动搞得有点不知所措。

“舒倩……好,好!”老教授连连点头,“你对东西方神秘学符号体系是否有研究?对□□标志、卡巴拉生命之树、或者周易八卦有什么看法?你觉得炼金术的本质是物质转化还是精神升华?”

老教授连珠炮似地发问,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古怪。

舒倩听得头晕眼花,她哪懂这些啊!她只是选了个听起来好混学分的课而已!

面对老教授灼灼的目光,她只能凭借本能和过往被“请教”的经验,继续用那种高深莫测(其实是大脑空白)的语气,含糊地回应:

“符号……不过是意义的载体。殊途……或许同归。本质……存乎一心。”

她每说一个词,老教授的眼睛就更亮一分!

“好一个‘存乎一心’!返璞归真!直指核心!”老教授激动地对着全班同学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悟性!这就是天赋!舒倩同学虽然年轻,但对神秘学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你们都要向她学习!”

从此,舒倩在《神秘学概论》这门课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特权”。她可以随时睡觉(被理解为“冥想”),可以不交作业(被理解为“修行方式独特”),甚至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任何看似无厘头的问题(被理解为“充满机锋的诘问”)。

老教授不仅不责怪,反而经常在她“发言”后,花费大量时间深入解读和赞扬,并称她为“我的客座教授”、“启发我灵感的源泉”。

舒倩成了这门课实际上的“吉祥物”和“精神领袖”。选这门课的同学,都以能坐在舒倩附近为荣,认为这样可以“沾染灵气”,更容易理解晦涩的内容。

舒倩:“……”

她看着笔记本上自己随手画的卡通头像,再看看旁边同学那记得密密麻麻、充满了各种神秘符号和“舒氏语录”的课堂笔记,深深地、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门选修课……好像选错了。

(五) 传说永恒:“榕大の哲人王”

时光飞逝,舒倩在榕城大学的生活,就在这种时而懵逼、时而无奈、时而窃喜的状态中,悄然度过了一年。

她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但关于她的传说,却在校园的某些特定圈子里,如同藤蔓般悄然生长、蔓延。

在中文系部分师生眼中,她是“深谙古道家睡禅功法的奇女子”。

在食堂常客和部分学生口中,她是能打破“因果律打饭”的“幸运食客”。

在“归墟”动漫社,她是被社长秦风奉为“理论基石”的“定海神针”。

在《神秘学概论》的课堂上,她是被老教授尊称为“客座教授”的“灵感源泉”。

这些标签交织在一起,逐渐凝聚成了一个更加高大上的称号——“榕大の哲人王”。

这个称号带着些许日式中二风,又充满了敬畏,精准地概括了舒倩在部分学生心中那“看似平凡、实则洞察万物本质、言行皆含深意”的形象。

当舒倩第一次从室友王爽那里听到这个外号时,她刚喝进嘴的一口水差点喷出来。

“哲……哲人王?!”她咳嗽着,“这又是什么鬼?”

王爽一脸“你别瞒我们了”的表情:“倩倩,我们都懂!你平时看起来懒洋洋的,上课还睡觉,但那一定是在思考宇宙的真理!你看你,随便说句话,都能被神秘学教授奉为经典;随便画个画,动漫社长都觉得是秘传阵法;连打饭都能打破玄学!你这还不是哲人王?”

李婉和陈静也在一旁用力点头,眼神里充满了与有荣焉。

舒倩看着三位室友,张了张嘴,想告诉她们真相:她睡觉是因为困,说话是瞎编,画画是无聊,打饭是运气……

但看着她们那坚信不疑的眼神,她仿佛又回到了青云中学的时代。

解释,是徒劳的。

她沉默了半晌,最终,在所有大学传说故事的尽头,她再次祭出了那两个字,那蕴含了她无数血泪与无奈、最终升华为生存智慧的终极哲学:

“也罢。”

她拿起桌上那本《庄子》(其实是选修课教材),默默地走向阳台,留给室友们一个“哲人王”孤独而深邃(其实是生无可恋)的背影。

窗外,榕城大学的夜景灯火阑珊。新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传说,似乎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终结,反而以一种新的形式,在这座象牙塔里生根发芽。

形而上学,不行退学。

而她的“大学”,看来也注定要在这一次次的“也罢”之中,波澜壮阔(鸡飞狗跳)地走下去了。

反正……学分总能混到的,对吧?

(大学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