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折杨柳 > 第43章 重阳

折杨柳 第43章 重阳

作者:郁千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01:10:00 来源:文学城

重阳越近,柳半枝接到的拜帖书信便越多,即便远在大兴善寺依旧不减其数。转眼翻到重九,食过蓬饵,佩好茱萸,姐妹两人辞别何母,坐上马车,迤逦往朱雀大街回去。

是时初阳,凉风四起,亭皋落叶,陇首飞云。柳眉妩拢紧了身上的狐裘,手里抱着汤婆子,口中呵气道:“坊间都说,重阳日晴,一冬无雨雪。今日虽干冷,好在满城无雨,看来今年又是个温暖的好年。”

“重九还没过完呢,怎么就想着过年了。”柳半枝好笑道。

柳眉妩吐了吐舌头,想起一事,又问道:“说到重九,二姐姐,你们诗社每年不是乐游原登高,就是曲江池对诗,不会觉得无聊吗?”

柳半枝合上诗集,娓娓道来:“自然是无聊的,好在也不算太无聊。毕竟,我手写我心,作诗如作词,虽也讲究诗家语,却向来不拘格律平仄。因为我一直觉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若一味为韵所束,免不得拼凑搭配,可若真是拼凑搭配而成,又怎么会有真性情的流露呢?

“当然,我也清楚,我的所说所写,不过是戴着镣铐跳舞罢了,无论是霓裳还是绿腰,到底不自由。可是,除了这些,我又还能做什么呢?我欲参经疑,扶风高弟摇手皆。各家健儿竖赤帜,何人肯拜曹家师?我欲修国史,绮阁不封女学士。兰台表志妹补之,刊书未曾列名氏……”

柳眉妩听得似懂非懂,“既如此,二姐姐你为什么不跟大哥哥说明呢?当今天下,士农工商都能入仕,破除男女大防想来也是早晚的事。”

柳半枝却只是摇头,语气平静,缓缓道:“娇娇儿,你以为我说这些,是因为想入仕吗?非也。入仕必科考,可历览古今,科考的第一要义,既不是选贤与能,也不是化育天下,而是牢笼治世。

“于君,天下英雄尽入彀中;于士,明经术取青紫唯恐落于人后。于是,君臣上下,约定俗成,所有读书人都心甘情愿地钻进了科考的牢笼。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焚膏继晷,他们皓首穷经,帝王自然乐见其成。因为只有这样,读书人才不会为歪门邪道所惑,更不会为异想天开所诱。

“聪明人最好拿捏,往往也是因为他们聪明。饶是纵横捭阖如苏秦,也知道自己但凡在洛阳有二顷田,便不能佩六国相印了。读书人也是这样。有了一点甜头,就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更遑论头上那顶实实在在的乌纱帽。

“如此一来,士人何愁不听话,天下又何愁不安定?即便还有人犯忤触上,或者谋逆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无知小辈罢了。不值一提,更成不了什么大事。”

柳眉妩听得骇然,忙偷眼去瞧车外的动静,确定隔壁无耳后,这才紧紧抓着柳半枝的手,结结巴巴地劝:“二姐姐,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我们姐妹间说便说了,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

“我自然知道。”

柳眉妩皱着眉头,“可我听你语气,却不像是知道。”

“……”

柳眉妩沉思半晌,又叹道:“二姐姐,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站得太高,所以你看得太远了。可是你好像忘记了,天下的女子并不是都和我们一样,有恩荫,有赐爵,异姓封公主,出生便养尊处优,荣宠永固。”

柳半枝摇头道:“我却觉得,正因为我是女子,所以才更能理解女子。世人都说,女子应当相夫教子,安于内宅。可是娇娇儿,分明我们都知道,女子当然可以相夫教子,但我们不应该只有相夫教子。

“我们可以认字读书,也可以练功学武,出将入相也好,修身养性也罢——所有男子能做的事,我们都能做,且能做得不比他们差。我们真正差的,是一个机会,一个与男子平起平坐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娇娇儿,你却寄希望于男子身上,岂不可笑?”

“二姐姐,你还忘记了一点。大哥哥是男子,也是明君,是圣贤之主,所以才会四方来朝,万民归心。”柳眉妩也摇头,继续说道,“既是一国之君,大哥哥的胸襟也并非常人以为的那样狭隘,至少,很多次,我都看到大嫂嫂在椒房殿批奏折、理政务。”

柳半枝只是笑,那笑里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了然。她伸手替柳眉妩理了理鬓边碎发,动作轻柔,眼神却犀利,“娇娇儿,那你觉得大嫂嫂为何能批奏折、理政务?”

“自然是因为大嫂嫂是皇后。”

“原来你也知道,自然是因为大嫂嫂是皇后。而非单纯因为她是女子,便可享有这般殊荣。”

柳眉妩怔然,她从没细想过这个问题。在她眼中,帝后恩爱,大嫂嫂贤德,参与政事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恍惚间,她又记起在大嫂嫂案头看到的奏折,翻来覆去,除了絮絮叨叨写着天气冷暖云云,就是“风调雨顺”“圣体安康”之类的套话,没什么要紧的事。

原来,那些重要的军机大事,从来都不会送到椒房殿的案头。正如那日在两仪殿,她有心旁听二哥哥的情报,却被大哥哥半哄半推地拒绝了。

*

回到晋阳侯府,府中早已张灯结彩,处处可见巍峨的菊花山。所谓菊花山,是将菊花千盆百盆地堆叠起来,好似堆放在用纸折成的层层台阶上,远望如山。

从垂花门到抄手游廊,一路行去,但见各色名菊争奇斗艳:瑶台玉凤洁白如雪,胭脂点雪紫中带晕,龙脑金丝菊瓣若流苏,墨菊则如夜色凝萃……还有用菊花扎的狮鹤等吉祥物事,一应栩栩如生,更添了几分喜庆。

远远见到娘亲姐姐的身影,柳眉妩欢快唤了一声,小跑上前扑进何云深怀里。何云深笑着将她接个满怀,语气爱怜,“我的儿,可算回来了。在大兴善寺的这些日子,怕是清苦得很吧?”

柳色新掩唇笑道:“娘亲宽心,有大姐姐时时差人送东西过去,娇娇儿怕是比在府里还要滋润呢。”

“三姐姐!你都不说想我!净会取笑我!”柳眉妩跺脚哼道。

“我怎么不想你!我想你想得白日睡不着,晚间睡不醒!”

“三姐姐!”

柳色新冲她扮个鬼脸,姐妹俩瞬间闹作一团,嬉笑半晌,这才各自落座。重阳糕和菊花茶已备好,柳眉妩兴致勃勃讲着这几日的奇闻逸事,柳半枝偶尔补充,其余几人无不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柳眉妩心中记挂着杨无名之事,寻了个借口出府,叫上竹悠然和十三,径往平康坊去。

杨无名已早早在红袖招对面的邀月楼为两人定了雅间,推窗凭风,正好将二号间收入眼底。只是这会儿,二号间窗门紧闭,帘幕低垂,窥不见半点动静。

柳眉妩托着下巴,慢慢品茶,有一搭没一搭地咬着菊花锅魁,“竹姐姐,你觉得二表哥会有危险吗?”

竹悠然摇头,“师弟向来有勇有谋,既答应了孤身赴宴,定然是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柳眉妩点头,“我也觉得。天子脚下,苏三他们便是再目无王法,也不能三手遮天。”

话音刚落,门外响起敲门声,十三开了门,扬声朝她通传,“是大公子和顾公子。”

柳眉妩转头去看,便见两人应声而来,一个锦衣华服,一个青衫磊落,正是成都的两位故人——杨无咎和顾明远。

“大表哥!顾公子!”

“灵儿,悠然,好久不见。”杨无咎含笑拱手,“哦不对,现在应该改口叫四公主了。”

柳眉妩也笑起来,眉眼弯弯,语气调侃道:“这里又没有外人,大表哥怎么还见上外了。那我到底是应,还是不应呢?”

“是我的不是,灵儿莫怪。”

柳眉妩挤着眼睛,顺势翻篇,问道:“大表哥,今日重阳,你怎么没在成都陪姨母过节?”

“二娘在家,自有爹相陪;而二弟袭爵在京,才是真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我此来长安,便是专程陪二弟过节的。加之爹早年有意拓展长安店铺,可惜千里之遥,经营不易,这才屡屡搁置。如今二弟入京为官,必定长居于此,正是天时地利的好机会。”

柳眉妩反应过来,拍手笑道:“怪不得呢!邀月楼的蜀味这么正宗,原来就是大表哥的酒楼!我还纳闷,牌匾上的字好像也似曾相识,原来就是顾公子的墨宝!”

杨无咎温声道:“秋闱已放榜,明远兄乡试夺魁,肯为我题字,求之不得。”

顾明远谦逊笑道:“大公子宅心仁厚,允我借住,带我上京,区区题字又算得了什么。”

柳眉妩了然点头,“原来如此,顾解元。”

“四公主客气了。幸蒙四公主当日点拨提携,熹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柳眉妩欣然受了,以茶代酒,举杯道:“那就预祝顾解元春闱顺利,金榜题名了!”

“借四公主吉言。”

“饮胜!”

茶盏轻碰,暮色渐浓。华灯初上时,杨无咎与顾明远告辞离去,留下柳眉妩与竹悠然临窗对弈,十三侍立一旁。

棋至中盘,柳眉妩正捻着云子沉吟,余光忽然瞥到楼下一道熟悉的身影,下一瞬,白玉棋子“啪”一声跌落棋盘。

“十三!带我下去!”她语气急切,视线尚且来不及收回。

竹悠然顺着她发直的视线望去,只看见平康坊华灯如昼,车马如流,红袖招迎门一排姑娘红巾翠袖招展,嬉笑怒骂乱哄哄一片,依稀可见里面歌舞升平。

十三却了然,二话不说,伸臂揽过柳眉妩腰身,纵身便从轩窗跃下。夜风掠过耳畔,转眼间,两人已定定站在红袖招门前。龟公不认得叶灵儿,却认得十三的脸,当即毕恭毕敬地放了行,不敢阻拦。

柳眉妩提着裙摆往里面走,迎面遇到裴妈妈,裴妈妈发难的话还没说出口,十三已熟练地掏出两块银锭塞到她手里。裴妈妈掂了掂重量,当即笑得见牙不见眼,伸手做个请的手势,任凭两人直上二楼。

转过拐角,不见人影,忽听背后破空声响起,转头便见拳影迎面而来,十三急忙出剑格挡。来人看清十三的脸,明显一愣,拳风收回,侧身避开剑锋,又转头看向柳眉妩,眉头皱起。

柳眉妩回以怒目。一手叉腰,一手指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喝道:“十三,打他!狠狠地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