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招惹了一个纨绔 > 第4章 浔阳渡(四)

招惹了一个纨绔 第4章 浔阳渡(四)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54 来源:文学城

江屿昔日在长安城为官时,同僚曾写过一篇文章,名曰种树郭橐驼传。

通篇四五百字,讲到如何种树的,不过短短数言:“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江岺尚不懂文中那些暗讽,她只知这篇传记当中,她有好些字不认识。

况且,她读完了整卷,尚在纳闷:“种树与种花能一样么?种树与为官,又怎能混为一谈?”

江屿只笑:“我也不知。”

江岺很快反应过来,阿兄果然只是在骗她读书。

深秋了,她在墙角扦插的月季叶子落过一遭,又长出来几簇新芽。

她信了书里无为而治的鬼话,不去松土也不勤浇水,几乎放任不理。

有心栽花花不开,便盼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知霜降过后,那些刚长出的芽儿都被冻伤了。

江岺气馁,垒好了墙角的砖块,丢了栽花宝典,又捧起从前落下的《毛诗》,下定决心不再种花了。

夜里下了一场雨,院里的月季兴许都被冻死在这场秋雨里了,江岺抄了整晚的书,没走出去看一眼。

第二日醒来时,江岺发现院子里搭起了挡雨的竹架,稻草将花土遮得严严实实,她的月季半点也没被淋到。

江岺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看来那只鬼还没从她兄长身上下来。

不然他每日忙得脚不沾地,怎么会有闲心去养护她的花?

秋日扦插的月季,捱过了冬日的霜冻。偶然趁着春雨滋养,冒土见微茁,二月见枝繁,三月见花茂。

嫣红的花骨朵,有如胭脂笔点破了万绿丛,芳意深缄。

起初,江岺只栽一些最容易成活的月季,后来又有下梧乡移植的扶桑花,庐山的山麓下挖到的野兰花。

她把一段春色截留在院墙里,灰瓦白墙之内昂然生春意,渐渐添置的物件使得屋内添了人气,凶宅也不那么像凶宅,开始变得像一个家。

有一年清明,江岺携花到西林寺献佛,途中遇一贵夫人。

那位夫人看中了她篮子里的鹅黄月季,问她这些花价值几何。

把江岺问得一愣。

后来,是那夫人先开的价。

三两银子,将她上山拜佛的虔诚之心买断了。花没献成,反而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离了西林寺,她到花市里转悠一圈,稍一打听,便发现随便一株月季兰花的价钱,都抵得上她给江屿抄整日的书。

一时分不清是卖花的暴利,还是江屿黑心。

从花市回来以后,江岺同兄长说道:“我以后不给你抄书了。”

江屿扯着她的耳朵,怒道:“你翅膀硬了是不是?”

江岺瞪回去,道:“我以后要去卖花了。”

江屿问她道:“好端端的,怎么不读书了?家里短着你吃的还是缺了穿的?卖花能有什么前程。”

江岺道:“能更早还清欠下你的钱。”

江屿道:“你说什么?”

“花市里一株兰花三十文,一盆菊花五十文……”她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很快,用不了几年,能早点凑够三百两。”

江屿拧着眉,问道:“凑够了钱,然后呢?以后你就在浔阳城里卖一辈子的花?”

“嗯。”江岺欣然点头道,“兴许去扬州也很好,那里花价更高。”

他嗤之以鼻道:“没出息。”

江岺不以为意,暗暗骂着他读书有出息,考中了进士还不是被贬到浔阳这片犄角旮旯地,官才八品。

凭着那么点微薄俸禄,实在难有出路。

江岺道:“你每日去点卯上值,我在巷里卖花,午时给你送去餐食,有何不好?”

江屿嗤道:“不好。”

江岺觉得稀奇,平日里这人恨不得钻进钱眼里,今天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一会说,整日混迹在街巷里卖花,与贩夫走卒无异;一会又说,养花极累,总受日晒雨淋。也莫说上山采花了,去了好几次下梧乡,她还是连路都记不清。要是在山里走丢了,叫谁去寻?

江岺不听也不信。

江屿很是恼怒:“等你撞了南墙,别哭着回来找我。”

然而江屿还是低估了她的耐性,宁愿受风吹日晒,也不愿吃读书的苦。

清明节后阴雨连绵,她在深巷卖起了杏花,竹箩担里花一丛,雨中花更红。

整个清早,平乐巷子里回荡着小娘子略显稚嫩的叫卖声。

江屿隔着雨幕,遥遥望了一眼,深巷里徘徊着一个的单薄矮小的身影,在旁人家门前张望。

他记得自己离家去书院求学之时,也是十三四岁的年纪。

思及此,复又垂目叹息,他赶着去点卯,不再管她。

日暮归家,她会把每日赚到的钱穿成一小吊,举到江屿面前邀功似的炫耀,等着他一句赞赏的话。

江屿从不会夸赞她半句,也从不想她去卖花,像市井小贩一样讨价还价,每日就这样过活。

她才十三岁啊,本该是官宦家的女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因种种变故沦落至此,早早忙于生计。

江屿忽然有些后悔,说起那些骗她的话了。

兴许还是怪他官职太低,贫穷孤露,没能让她过上富裕的日子。

从前尖酸刻薄的录参军事,这几日遇到同僚、街坊领居,竟也会主动问好了。

众人背地里议论纷纷,江郎君怎么就突然转了性?他住的那凶宅,真有那么邪乎?

几日七嘴八舌讨论了半日,最终得出结论:他鬼上身了。

九江地卑潮湿,三月下旬,天气渐渐炎热。

待逢着梅雨时节,花市的生意就没这么好了,江岺便不再挑花出去叫卖,只专心在家侍弄花草,或是上山寻珍奇花木。

江屿最喜欢大雨倾盆的夏日,暴雨如注,能短暂地困住她,使之安安心心坐在家里抄书。

每逢月末,江岺还是会同江屿到下梧乡去看望槿娘年迈的老母。

江岺同他说自己今日赚到了多少钱,江屿告诉她自己下月就要升职了,两人说的牛头不对马嘴,却总能聊到一块去。

日复一日,幽深的窄巷像一条狭长的溪流,在余下的岁月里慢慢流淌,平静悠长。

元和七年的雨打过浔阳江,这是江岺寓居于此的第五个年头。

她的兄长已经干到浔阳县丞了,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至于她,依旧还是在卖花。

常常往来于平乐巷与城郊,守着十亩花田与三间茅草屋,勤勤恳恳。

江屿日日劝她:“今日不去卖花了吧?阿兄现在的俸禄足够养你了。”

江岺一把推开他,漠然道:“别挡着我买花了,你当我兄长当上瘾了吧?”

江屿倍受打击,四月的天,她说出来的话比冬月的天还要冰冷。

江屿解下她的担子,岔开话题道:“你们钱塘赵府出了件新鲜事,你听说了没有?”

“什么赵府?”江岺忙撇清关系,“我没听过,也不想听。”

江屿似没听到她的话,继续说道:“前些时日,赵家要嫁女儿,算起来,应是你的二姊。两家早定下亲事,本是喜事一门,只差等着郎婿来迎亲了。谁成想扬州陆家的那小子不想娶,逃婚了。”

“扬州……陆家?”江岺有些发愣,连江屿夺去的扁担也忘了抢了。

“正是扬州的陆长史,我以前还在他手底下做过官,这回赶上他第三个儿子娶亲了,啧啧啧——谁成想好竹出了歹笋。”

江屿越说越起劲,“再说那陆三郎,他在扬州名声差劲得很,整日游手好闲,斗鸡走狗。若遣人去说媒,别说是人家娘子了,狗听了都摇头。就这——他还想着逃婚?”

见江岺听完木木地站在原地,丝毫不为所动,他还不忘敲一下榆木脑袋提醒:“你以后可千万不要同这种人打交道啊。”

“知道了知道了。”江岺一摆手,敷衍回答,回过神才惊觉,“我扁担呢?又被你藏哪里去了?”

江屿道:“今日是浴佛节,城里的人都到寺里观佛去了,没几个会买花的,不妨歇一天。”

江岺道:“那我也去观佛,顺带卖花。”

江屿道:“佛祖跟前做生意,江岺你心不诚啊。”

“那也比你在佛祖眼前骂寺僧好多了。”江岺一边追,一边骂,“快把我扁担交出来,耽搁我做生意,我今晚拿你开刀!”

“嘶——”江屿绕柱而走,道,“只顾着同你说话,我也忘了放哪里了。”

此刻尚在院中又吵又闹,然而后脚媒人登门拜访,此刻正站在院外敲门,两人就都笑不出来了。

不知是第几回了,总有些人不照照镜子,就撺掇着媒婆上江家来说媒。

一个二十七而未娶,另一个十七了也没嫁,正是对媒人避如蛇蝎的年纪。

江岺朝江屿使了个眼色:来找你的?

江屿摇了摇头:不,是来找你的。

敲门声不止,他们一个也不敢吭声,只待杨婆子以为无人在家,自行离去。

只听杨婆子自言自语道:“奇怪,今日也不在家么?”

直到脚步声也远了,二人才松了一口气。

江岺回过头时,见江屿正打量着她,拿出了在牢狱里审犯人的架势。

“今天非要出门,是想跟谁私会?想偷偷把自己嫁出去?”他问。

“哪有啊?”江岺矢口否认,“我不是还欠着你……一百三十七两吗?”

“哦——”他看似相信了,又不太信,“大润坊那个卖鱼的,每日都有卖剩下的鲫鱼送你,还有城北那个身长五尺的钱五郎也觊觎你多时了,瞧瞧你一天天认识的,都是些什么人。”

江岺疑惑不止:“你每天都跟踪我啊?”

江屿轻咳了两声,道:“下值的时候,凑巧看到的。”

江岺忽然想到些什么,怀疑的种子在心中种下了:“你该不会是自己娶不到妻,也见不到我好过吧?也是,我知道你二十七了还未成家,定会有些着急,害怕我抢在你前头。你放心好了,哪怕我真的要嫁人了,也不会忘了兄长的大恩大德。”

“呸!”江屿只怒其不争,“你以为成亲是投胎啊,我这么上赶着去抢?还有那些市井摊贩,在浔阳江上泊船的商人,你也少和他们往来。上回要不是我追了出去,你早就上了他们的贼船,不知被卖到哪里去了。”

“上回?”

他若不提,江岺险些忘了。

那一次在浔阳江畔卖花,她与一个茶商的女儿一见如故,聊得很是融洽。

那位娘子姓周,名南枝,要随父亲到扬州去卖茶。

江岺一听,扬州啊,是她向往了许多年的地方。

正逢周娘子相邀,江岺返回家中留了一封信,当即就要往扬州去。

熟料刚一登船,有人从人群里冲出来,大喊着:“江岺,你要跟谁私奔?”

本是没有的事,经他这么一嚷嚷,全浔阳城的人都以为她要跟旁人私奔了。

江岺万分羞赧,竟觉得江水也没那么可怕了,恨不得一头扎进浔阳江里。

最后扬州没去成,她也好几日没脸出门卖花。

那时江岺愤恨不已,不禁怒斥,若她来日嫁不出去,定然全怪江屿。

江屿道:“怕什么?再养你十年八年也不成问题。”

他那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语气,让江岺恨得牙痒痒。

今日浴佛节,也不知他发的什么疯,本该是最适合做生意的时节,却因他一番胡搅耽搁了。

江岺在屋内找了一圈,没寻见她的扁担,出来气鼓鼓地瞪着他。

江屿笑道:“盯我做什么?我长得像银子吗?”

江岺撂下箩筐,又气又恼:“我看你今日发的哪门子癫,卖花也要拦我!”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浔阳渡(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