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招惹了一个纨绔 > 第3章 浔阳渡(三)

招惹了一个纨绔 第3章 浔阳渡(三)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54 来源:文学城

搬到新家的第一日,彻夜无眠,接连几日也是如此的。

江岺突然回忆起那条破旧小巷里的生活,屠夫大清早磨刀的声音,泼妇骂街的声音,久了不闻也会觉得亲切。

只有她的“好兄长”,每日晨起在檐下练功,丝毫不被梦魇所扰。

他每日卯时准时敲开她的房门,在桌上留下早膳和当日的课业,然后到官署上值。

江屿走了,江岺不敢一个人待在凶宅里,卷了两本册子就跑到菜市口寻阿黄作伴。

闹市里的行人来来往往,见了她总要夸赞一句:

“小娘子读书真是用功啊。”

“在集市里也不忘看书。”

江岺顶着眼下大片的乌青,在一声声赞许中迷失了自我,背书也愈发地用功。

又一日,她揣着一颗打颤的心入眠,依旧是到了三更天也睡不着。褥子上尽是她翻来覆去的褶皱,一道一道都是她失眠的印证。

半夜口渴了,这才是真的要命。

更加睡不着了。

江岺摸索着从床上爬起来,想去倒杯水喝。

双脚刚一触地就察觉不对劲。

她脚下是个活物,有温度,还会动。

是凶手回来了吗?

江岺心下一惊,扯着嗓子就开喊:“阿兄!阿兄救命啊!”

她脚下那个大活人也在喊:“别喊了,别踩了!你兄长在此,快被你踩得气绝了!我命休矣!”

“你你你——”江岺坐回榻上,看着榻下那模糊人影,气急道,“你之前说什么来着?怎么又跑我屋里打地铺来了?”

江屿一本正经道:“自然是因为——我也怕啊。”

江岺道:“怎么不早与我说?吓死我了。”

江屿道:“我也不知你会起夜啊。”

江岺推了推他,道:“渴了,我去倒杯水喝。”

她坐在茶桌前,猛地灌了一口凉茶。

江屿突然说道:“你听到没?外头什么动静?”

“哪有?这回我可不上当。”江岺不以为意,困倦至极,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

她慢吞吞地摸回床榻边,竟也听到了一阵窸窣的动静。

这声音像脚步声,不是从门外,而是从屋顶传来的,像四脚的禽兽在攀援。

她顿时汗毛竖立,连声音都止不住地抖:“是人是鬼啊?”

紧接着,一块块瓦片被揭开,如同打鱼鳞一般。有一片瓦顺着屋檐落下,摔了个四碎。

“它在找东西?”

“嘘——”

江屿拎起江岺卷进被褥里,干脆利落地扔回床上。

“待在这儿别动。”

江岺被**的床板砸得头昏眼花,他却头也不回地追了出去。

又是整夜无眠。

江岺有理由怀疑,比起那个没影的凶手,自家兄长更想要她的性命。

江屿是第二日早晨才回来的,顶着额上一个肿包,手臂上两处刀伤,一瘸一拐地扶墙而入。

好不凄惨。

江岺强忍下幸灾乐祸的笑意,谄媚地跑上前去扶他,连连发问:“阿兄,你怎么了?昨晚发生了什么事?你被同僚套麻袋揍了?”

江屿起初板着一张脸,道:“你能不能盼我一点好?”

“哪有哪有?”她指着自己眼下的乌青说道,“你瞧,我可是担心了你一晚上没睡着。”

“哼!算你还有点良心。”他一拍桌案,突然笑了起来,“那狗东西怎么可能是我的对手?你兄长我呀,就要官复原职了。”

“哦。”江岺敷衍应了声,“恭喜恭喜。”

八品和九品,其实也没什么差别,这日子过的,还是一样的紧巴巴。

凶手被捉拿归案了,夜里再没有诡异的声音出现。

江屿还请泥水匠到家里来,给主屋装上了新的房梁,连屋顶也重新修葺了一番。

瓦匠在屋脊上发现了一个沉甸甸的小匣子,交给了江屿。

江屿打开一看,险些被金灿灿的金锭子闪瞎眼。他故作恍然大悟状:“我说他怎么天天晚上在屋顶上打鳞,原是在找这些玩意儿啊。”

江岺看了十分眼馋,不自觉伸出手去。

“阿兄,能给我摸摸吗?就摸一下,不动别的心思。”

“休想!”江屿毫不犹豫合上钱匣,贴上封条,其动作行云流水。这人义正严辞道,“这些都是脏款,须得移交官府,不可私藏。”

江岺差点被他的一身正气唬住了,使劲揉了揉眼。

不对劲,这还是她那视财如命的兄长吗?

她说:“交了官府,指不定还是进了县令的口袋,不如——”

江屿敲了一下她的脑门,眯起眼打量她道:“谁教你这些的?莫非你阿爷以前也是这样干的?”

江岺柳眉竖起,怒道:“胡说八道!我没有爷娘。”

江屿阴阳怪气道:“哦——那赵大人还真是这样为国为民的啊。”

江岺道:“你不是也见识过了嘛。”

在赵家勒索你的时候。

江屿拌嘴落了下风,遂不与她争论,抬手不轻不重弹了一下她的脑门,叮嘱道:“我上值去了,晚上回来。你在家里记得温书,别跑到菜市去了,那里读不成书的。”

“哦。”

她还是眼睁睁看着江屿把那一匣金锭子搬走了,那时江岺离后半辈子锦衣玉食只有一步之遥。

两日后,逢着江屿休沐。

他破天荒地不强迫江岺在家练字,说要带她去寺里上一柱香,驱一驱晦气。

已经是六月天了,知了聒噪,天气酷热。

他不肯叫马车,非得拉着江岺顶着大太阳行路,一路风尘仆仆。

路上有人策马,有人驱车,也有像他们一样徒步缓行的香客,在求神拜佛的途中,一步一虔诚。

途中见浔阳江上有一小洲,洲上有一古刹,名曰江心寺。

江岺指着那江心洲,迫不及待道:“我们到了吗?”

江屿道:“还远着呢。比起江心寺,我们要去的地方相去浔阳城更远。但因着西林寺更灵验,许多人宁愿多行这二十余里路程。”

江岺似猛然回想起什么,揪着他衣袖问道:“你说那座寺庙,叫西林寺?”

江屿道:“是啊,怎么了?”

“我阿娘从前也跟我提起过,她那时说,让我去西林寺为她上一炷香,就当是为她祈福了。”江岺低下头,说着说着,苦笑不止,“那时我以为她疯了,杭州哪里有一座西林寺?却不想,在江州啊……”

阿娘死后,赵家人没有将她好生安葬,更没有供奉牌位,而是将她的残骸投入了钱塘江。

她似乎早就料到自己是这么个下场,清醒之时,曾与江岺说过,叫她到西林寺去,为阿娘燃一对香烛,就当是祈福了,好引得魂兮归去。

原来天底下,真的有一个她祈求栖身的地方。

余下的路程,太阳依旧毒辣,可江岺再也没有喊过累了。

山径通幽,迂行数里。

香客拾级而上,裹挟满鞋的青荇,碧色染上衣摆。随处可闻水声、喧声、屐齿声,惊起林间栖鸟。

泉流庭庑间,禅院小而玲珑。

山间回荡着肃穆的钟音,细微的山风掀起袅袅炉烟,轻抚佛前人的眉目。

系满祈福带的宝树下,江岺也取了一段红带,提笔思忖许久也不曾落笔。

江屿问她:“怎么不写?”

江岺低眉叹道:“只记得先母姓凌,我却不知是哪一个‘凌’字。”

江屿道:“笔给我。”

他接过毛笔,信手在祈福带上写下“凌云”之“凌”,而后转交给江岺。

江岺纳闷着:“真是这个字吗?随手捏造的,可不成。”

江屿道:“的确是这个字,我只是恰好知道罢了。”

江岺没再多问,踮起脚将这红带挂在了高枝上,成了宝树上万千随风飘摇的愿景之一。

江屿问:“你阿娘……你会想她吗?”

江岺矢口否认:“不,我恨她。”

那是一个连完整名姓都没能留下的人。

尽管她生前不曾苛待、责罚过江岺半分,乃至死前都是在为她考虑、谋划。

江岺每每回想起她时,却还是觉得憎恨,情愫不知所起,却无可奈何。

江屿回首望见立在禅寺下的老和尚,一身褪色缀满补丁的袈裟,香台飘起的烟雾模糊了他苍老的面容。

那是西林寺的怀泽师傅,十二年前在此剃度出家。

老和尚双手合十,朝宝树的方向佛唱一声,缓缓转身回了禅房。

江屿没由来地冒了火气,对着禅房骂了一句:“老东西。”

江岺赶忙拦着他,道:“那不是西林寺的方丈吗?你怎可对他无礼?”

“我哕!”江屿啐了一口,骂得更狠了,“老不死的东西。”

江岺道:“本是来求佛祖保佑的,你倒好,把佛祖也给得罪了。”

江屿笑道:“佛祖怎么会跟我计较?拜完了吗?拜完了就回去了。”

“嗯。”江岺点点头。

六月,正是扶桑花开的季节。佛前火红的扶桑花,又有别名,曰佛及。

途径开满佛及的芳丛时,江岺一时兴起:“阿兄,我们院子能不能种一些花?”

江屿道:“你吃饱了没事干是吧?有这闲暇,不如多临几张字帖。”

江岺遂不再提了。

归途当中,逢着住在对门的张婶子,她到西林寺来求子。

张婶子见了他二人,笑道:“江大人也带妹妹来寺里上香啊?”

“是啊。”江屿张了嘴就胡说八道,“我与舍妹来这里求财求姻缘呢。”

他闭口不谈先前对禅院那些泥塑木雕的嗤之以鼻,此刻心情似乎格外的好。

行了一天的路,累得浑身半点力气也无。江岺正就着酱菜加麦饭埋头苦吃,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声轻叹:“抱歉啊,让你吃苦了。”

“你在说什么?”她细细咀嚼着难以下咽的饭菜,不明所以。

有凶宅能避雨,有粗茶淡饭能果腹,还有个便宜兄长跟集市里的裁缝讨价还价,给她制新衣服,她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啊。

江屿淡淡道:“没什么,吃饭吧。”

第二日,铁公鸡拔毛了,从集市里买了一只鸡回来,亲自下厨给她炖了一锅鸡汤。

江岺坐在饭桌上不敢动筷,心里没底。

这是她在这个家里吃的最后一顿饭了吗?

江屿问她:“怎么不吃啊?”

江岺又惊又恼,反问:“你是想把我喂胖些,卖个好价钱吗?”

江屿扯下一只鸡腿塞到她嘴里,骂骂咧咧道:“吃还堵不上你的嘴。”

日子久了,这人好像不拿自己当债主了,可她还是想早点还清欠下他的三百两。

奈何她字丑,抄书也实在太慢。

江屿拿笔杆训斥起她的时候,下手没轻没重,心狠丝毫不逊于她那个卖女儿的阿爷。

江岺苦不堪言,想到那日在西林寺,他说起求姻缘的玩笑话,只恹恹求他:“阿兄,要不你还是把我卖了吧,帮我寻个有钱的员外郎,我后半辈子不愁吃穿了,你也能早点凑够你娶妻的钱。”

江屿一怔,道:“这哪能啊,我干不出这么不要脸的勾当。”

江岺感动不过一时半刻,他紧接着又说:“你这小身板,卖了也不值几个钱的,还是留你安安心心抄书罢了。”

“……”江岺语塞。

他果然还是那个无良债主,一点没变。

每当她这样以为时,他过不了多久又会令江岺改观。

一大清早,也不知他翻没翻过黄历,就胆敢在院子里动土。

江岺走近一看,墙脚一排的地砖都被他掀了。

她问:“这地底下也藏了金子吗?”

江屿笑道:“要让你失望了,金子没有,蚯蚓倒是多得很,要不要抓两条给你玩玩?”

江岺接连倒退了几步,“不必。”

江屿道:“这地砖我懒得请人来修了,此处还是留给你种花罢。”

江岺觉得不太对劲,仰头望天,太阳还是从东边出来的。

他拍掉手上的泥土,说要带她到集市里买些花种。

此人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嫌弃,动不动就要呛她一句,到现在嘘寒问暖,隔三差五给她带新鲜点心,江岺开始怀疑他鬼上身了。

刚开始她在种花一事上,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种什么死什么。

江屿一开始会耐心站在一旁看她翻土、浇水。

到后来,看着那一片泥地依旧光秃秃,开始苦口婆心劝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你连时令都不懂,还是别种花了,回来好好读书吧。”

江岺问:“书里有说,怎么种花的吗?”

江屿略略思忖,一拍掌道:“还真有。”

江屿找出了一篇种树郭橐驼传。[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浔阳渡(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