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樟树下的旧时光 > 第26章 老井前的爱情印记

樟树下的旧时光 第26章 老井前的爱情印记

作者:水之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8:27 来源:文学城

初冬的风裹着寒意掠过樟树林,却没吹散空气里淡淡的樟叶香——距离“第一届樟叶展”只剩两天,林晓晓正蹲在老樟树旁,用红色的丝线在白色的展板边缘绣樟叶图案,蓝色发带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发梢还沾着片没来得及清理的枯叶。

“晓晓,你绣得怎么样了?苏野说展板框架已经搭好了,就等我们的装饰了。”沈清浅背着帆布包跑过来,包里装着刚从印刷厂取的“樟叶故事卡”,每张卡片上都印着他们收集的樟叶照片,背面写着叶子背后的故事,“对了,张奶奶让我把这个给你,说这是周先生当年绣樟叶用的丝线,颜色更鲜亮,绣在展板上更好看。”

林晓晓抬起头,眼里立刻亮了——沈清浅递来的丝线缠在一个古朴的木轴上,木轴表面刻着细密的樟叶纹路,丝线颜色从浅绿到深褐渐变,像把整个樟树林的色彩都揉了进去。“哇,这丝线也太好看了!张奶奶也太好了吧!”她小心翼翼地接过木轴,指尖轻轻碰了碰丝线,柔软得像云朵,“我要把这些丝线绣在展板中间,围成一个大大的樟叶形状,里面放周先生的‘思念叶’标本,肯定特别醒目。”

沈清浅蹲下来帮她扶着展板,目光落在不远处——苏野和陈默正在搭展架,苏野手里拿着卷尺,认真地测量展架的高度,陈默则扛着木板来回跑,额头上已经冒了汗,却还哼着不成调的歌。“苏野说,展架要搭得稳一点,不然人多的时候容易倒。陈默还说,要在展架旁边放几个小桌子,摆上我们煮的桂花糯米饭,让来的人不仅能看展,还能尝到樟树林的味道。”

“这个主意好!”林晓晓停下手里的针线,从布包里掏出一张画纸,上面是她设计的“樟叶展”布局图,“你看,我把展区分成了三个部分,‘时光区’放周先生和张奶奶的樟叶,‘友谊区’放我们五个的标本册,‘互动区’让来的人自己画樟叶、写心愿,到时候我们把心愿纸折成樟叶形状,挂在旁边的小树上,肯定特别好看。”

正说着,李婷背着画架和颜料箱走了过来,画架上夹着刚画好的“樟叶展”海报,海报背景是金黄的樟树林,中间画着一片大大的樟叶,里面写着“樟叶展——藏在叶片里的故事”,字体周围绕着小小的花纹,是用樟叶汁液调的颜料画的,带着淡淡的绿色。“我刚才去社区贴海报了,好多人都问什么时候开展,还有人说要带孩子来,让孩子也认识认识樟叶。”李婷放下画架,从颜料箱里掏出一个小瓶子,“这是我用樟叶煮的颜料,颜色虽然淡,但是干了之后不会掉,我还想在展架上画点小图案,让展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沈清浅接过小瓶子,对着阳光看了看,颜料是淡淡的黄绿色,像春天刚冒芽的樟叶:“这个颜色真好看!我们可以在展架的柱子上画樟叶的生长过程,从嫩芽到落叶,这样来的人还能了解樟叶的变化。”

苏野和陈默搭完最后一个展架,走了过来。苏野手里拿着一个木盒,盒子表面刻着樟叶图案,是他昨天特意找木工师傅做的,“这个盒子是用来放周先生的‘思念刻刀’的,刻刀太珍贵了,放在盒子里既能保护,也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他打开盒子,里面铺着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那把银质的刻刀,刀头的樟叶形状在阳光下闪着光,刀身上的纹路虽然有些氧化,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陈默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是张手写的清单:“我列了个需要采购的东西,有一次性碗、筷子,还有桂花、糯米,明天我们一起去超市买。对了,我爸说社区会给我们提供几张桌子和椅子,到时候放在互动区,方便大家画画、写心愿。”

几个人围在一起,对着清单和布局图讨论细节,风穿过樟树林,带着叶片摩擦的“沙沙”声,像在回应他们的期待。就在这时,张奶奶的声音从树林入口传来,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竹篮上盖着蓝色的布,脚步比平时快了些,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孩子们,快过来看看!”张奶奶走到他们面前,掀开竹篮上的布,里面放着一个旧木盒,木盒表面有明显的磨损,却依然能看出上面刻着的樟叶图案,“我今天整理阁楼的时候,找到了这个盒子,是周先生当年放樟叶标本的,里面还有他写的日记,你们看看能不能用在展会上。”

沈清浅小心地接过木盒,打开时一股淡淡的樟叶香飘了出来,里面整齐地放着十几片樟叶标本,每片叶子都用透明的塑封膜封着,旁边放着一本泛黄的日记,日记的封面是用樟树皮做的,上面用钢笔写着“樟叶日记”四个字。“张奶奶,这太珍贵了!我们肯定能用在展会上,放在‘时光区’,和周先生的‘思念叶’放在一起,肯定能让大家更了解您和周先生的故事。”

张奶奶笑着点头,伸手轻轻摸了摸木盒:“周先生要是知道他的日记能被这么多人看到,肯定会开心的。对了,盒子最下面还有一张纸条,是周先生去世前写的,我一直没敢打开看,你们今天可以打开看看,说不定里面有什么想告诉我们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木盒底部。沈清浅小心翼翼地把樟叶标本和日记拿出来,果然看到一张折叠的纸条,纸条已经泛黄,边缘有些破损,上面用铅笔写着几行字,字迹有些颤抖,却依然能看清:“若有人看到这张纸条,麻烦帮我看看樟树林东边的老井旁,那里埋着我和阿芸的‘时光罐’,里面有我们的樟叶标本和信,希望能有人替我们打开。”

“阿芸?”李婷轻声说,“是不是周先生去世的妻子?我爷爷说,周先生的妻子叫阿芸,生前最喜欢在樟树林东边的老井旁洗衣服、捡樟叶。”

张奶奶眼眶红了,点了点头:“对,阿芸是周先生的妻子,他们结婚后,经常在老井旁的石凳上坐着聊天,周先生说,那里是他们最开心的地方。没想到他还在那里埋了‘时光罐’,我这么多年都不知道。”

苏野皱着眉想了想:“樟树林东边的老井,我好像见过,上次我来树林里捡樟叶的时候,看到过一个被杂草盖住的井口,旁边还有个石凳,当时以为是废弃的,没想到就是周先生说的老井。”

陈默立刻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那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找到‘时光罐’,说不定能在展会上展出,让大家知道更多周先生和阿芸的故事。”

大家都赞成,张奶奶本来想一起去,却被沈清浅劝住了:“张奶奶,您年纪大了,东边的路不好走,我们去就行了,找到‘时光罐’就回来告诉您。”张奶奶点了点头,把木盒交给沈清浅:“你们小心点,老井旁边的杂草多,别摔跤了。”

几个人拿着铲子和手电筒,往樟树林东边走。东边的树林比西边更茂密,树枝纵横交错,地上积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沙沙”响。苏野走在最前面,凭着记忆寻找老井的位置,走了大概十几分钟,他突然停下脚步:“你们看,那里就是老井!”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个被杂草盖住的井口,井口周围的石头已经风化,旁边放着一个石凳,石凳上还能看到模糊的刻痕,像是樟叶的形状。陈默蹲下来,用铲子把井口周围的杂草清理掉,井口比想象中要大,边缘的石头上长着青苔,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周先生说‘时光罐’埋在老井旁,我们就在石凳周围挖挖看。”苏野拿起铲子,在石凳旁边的泥土里轻轻挖着,泥土很松软,显然经常有人翻动。挖了大概几分钟,铲子突然碰到了硬东西,苏野立刻放慢动作,小心地把周围的泥土拨开。

一个铁制的罐子渐渐露出来,罐子表面生了锈,却依然能看出上面刻着的樟叶图案,和周先生的“思念刻刀”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找到了!这肯定就是‘时光罐’!”陈默兴奋地叫起来,伸手想把罐子抱出来,被苏野拦住:“小心点,罐子可能生锈了,别弄破了,里面的东西可能会损坏。”

苏野小心翼翼地把罐子挖出来,放在石凳上,用布擦了擦罐口的泥土,然后慢慢打开盖子。里面铺着一层油纸,油纸下面放着一叠樟叶标本,还有两封用红绳系着的信,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里似乎装着什么东西。

沈清浅小心地把樟叶标本拿出来,每片叶子都保存得很好,上面用钢笔写着日期和简短的文字,“1975年5月10日,和阿芸在老井旁捡的樟叶,今天她笑了,像阳光一样好看”“1976年3月2日,阿芸说这片叶子像小船,我们把它放进井里,希望它能载着我们的心愿”。

李婷拿起那两封信,一封写着“致阿芸”,一封写着“致未来的人”。她小心地拆开“致未来的人”的信,信纸已经泛黄,字迹却很清晰:“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你也喜欢樟树林,喜欢这些小小的樟叶。我和阿芸在这里相遇、相爱,樟树林见证了我们所有的美好时光。阿芸身体不好,我知道她陪不了我多久,所以我把我们的樟叶标本和信埋在这里,希望未来的人能知道,曾经有一对恋人,在这里用樟叶记录了他们的爱情。另外,木盒里放着我给阿芸做的樟叶形状的银簪,是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的银料做的,阿芸很喜欢,希望能有人替我们好好保管。”

林晓晓打开那个小小的木盒,里面果然放着一支银簪,簪头是樟叶形状,上面刻着细小的花纹,虽然生了点锈,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这支银簪真好看,周先生一定很爱阿芸。”她轻声说,指尖轻轻碰了碰簪头,像是在触摸一段遥远的爱情。

苏野把“时光罐”里的东西小心地放回罐子里,盖好盖子:“我们先把罐子带回张奶奶家,让她看看,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在展会上展出。这些东西太珍贵了,一定要好好保护。”

几个人抱着“时光罐”,往张奶奶家走。路上,沈清浅突然说:“你们有没有觉得,周先生好像早就知道,会有人找到他的‘时光罐’,他在纸条上写‘麻烦帮我看看’,像是在和未来的我们对话一样。”

李婷点头:“我也觉得,而且他把‘时光罐’埋在老井旁,那里是他和阿芸最开心的地方,像是在等着有人来分享他们的故事。说不定,他还留下了其他的东西,只是我们还没找到。”

陈默挠了挠头:“那我们以后可以多在樟树林里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周先生留下的其他樟叶标本或者日记,让我们的樟叶展内容更丰富。”

回到张奶奶家,张奶奶看到“时光罐”,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她小心地打开罐子,拿起那支银簪,手不停地颤抖:“这支银簪,我见过……阿芸生前经常戴着,周先生说,这是他送给阿芸的定情信物,阿芸去世后,周先生就把簪子收起来了,没想到他埋在了‘时光罐’里。”

张奶奶把银簪放在手心,轻轻抚摸着:“谢谢你们,帮周先生完成了心愿。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放在展会上展出,让更多人知道周先生和阿芸的故事,知道樟树林里藏着这么多温暖的回忆。”

那天晚上,他们在张奶奶家整理“时光罐”里的东西,把樟叶标本重新塑封,把信件小心地放在透明的展示袋里,把银簪放在苏野做的木盒里。张奶奶还告诉他们,周先生当年还在樟树林里种了一棵“爱情树”,是他和阿芸一起种的,就在老井旁不远处,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那棵树还在不在。

“明天我们去老井旁找找看,说不定能找到那棵‘爱情树’!”沈清浅兴奋地说,“如果能找到,我们可以在树上挂个牌子,写上周先生和阿芸的故事,让来的人都知道,这棵树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大家都点头赞成,张奶奶看着他们,笑着说:“你们就像周先生和阿芸的‘小接班人’,帮他们守护樟树林,帮他们分享故事。我相信,周先生和阿芸在天上看到,肯定会很开心的。”

离开张奶奶家时,夜色已经很深了,樟树林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风吹树叶的声音。他们走在石板路上,手里提着从张奶奶家借的灯笼,灯笼的光映在地上,像一个个小小的光斑。

沈清浅看着手里的灯笼,突然想起周先生日记里写的一句话:“樟叶是时光的信差,能把我们的故事,传给未来的人。”她觉得,他们就是周先生和阿芸的“时光信差”,不仅要把他们的故事传给来参加樟叶展的人,还要传给更多喜欢樟树林的人,让这些温暖的故事,像樟树林里的树一样,慢慢生长,慢慢传承。

回到家,沈清浅把今天找到的樟叶标本和信件放进标本册的新页里,在旁边写了一段话:“2024年11月15日,我们找到了周先生和阿芸的‘时光罐’,里面藏着他们的爱情和回忆。我们会带着这些回忆,办好‘樟叶展’,让更多人知道,樟树林里不仅有我们的友谊,还有跨越时光的爱情与守护。”

写完后,她把标本册放在书桌上,目光落在窗外的夜空上,心里忽然充满了期待——她期待着樟叶展的到来,期待着更多人来听樟树林的故事,更期待着能在樟树林里找到更多周先生和阿芸留下的痕迹,比如那棵“爱情树”,比如可能藏在某个角落的樟叶标本,比如……她总觉得,周先生留下的故事,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他们去发现。

而此刻,樟树林东边的老井旁,那棵被杂草盖住的“爱情树”,正静静地立在夜色里,树枝上挂着一片干枯的樟叶,在风里轻轻晃动,像是在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