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斩戟逆蘅生 > 第4章 第四章马前催妆尤可期

斩戟逆蘅生 第4章 第四章马前催妆尤可期

作者:墨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8:36 来源:文学城

晨光未透,闺阁内已燃起十二枝缠金烛。

王昭蘅盯着菱花镜里被喜娘勾出的长眉——阿姐是春山含黛,她却总带几分扬起的俏。纚帛沉沉压在鬓边,玄纱下她眨了眨眼,镜中影便活泛起来,倒真像那年及笄礼上偷喝屠苏的阿姐。

“娘子笑一笑,今日可是大吉!”喜娘浑然不觉,蘸了胭脂虫膏点她唇珠。

王昭蘅一歪嘴,不自觉地就想伸舌舔。

“娘子收颌。”喜娘无奈掐住她后颈,不是说昭蕙娘子娴静淑人,端庄大方,怎似个刚长开的小俏皮,大婚之日也不现娇羞,胭脂笔停在她唇珠上,“娘子一笑生魅——‘丹朱启菱镜,百年结同心’,新妇温柔得体,定能和新君琴瑟和鸣!”

这时凌霄奉着熏香炉子,小棠捧着聘雁掀帘入门,见着王昭蘅竟同时呆了,这不是自家二姑娘么?分明穿着得体的嫁衣,装成大姑娘的娴静,那也还是二姑娘呀!?

“再看这双聘雁!”喜娘不查,将茜色冰纨在雁足上打了个双耳结,退后三步端详,抚掌笑道,“老身送过六十四位新妇,这般威风的雁还是头一遭见!瞧这翎毛油亮得能照见人影儿,倒像是大将军特地遣了天兵护着来的!”

活雁突然引颈长鸣,金粉从雁喙簌簌落在王昭蘅膝头,喜娘忙按住冰纨:“听听!这是催新妇登车的吉兆呢!吉时将至,老身去瞧瞧帐车备妥没有。”

喜娘躬身退出时,特意将纚帛边缘抚得平展,玄纱垂幕严严实实隔开外间喧嚷。

王昭蘅撩起玄纱一角,杏眸微抬,将两个丫鬟的窘态尽收眼底。

凌霄捧着鎏金博山炉的指节发青,炉盖上的小铜铃铛叮当作响,像深更半夜的梆子声。这丫头平日最是稳妥,眼下袖口的缠枝莲纹都跟着哆嗦。

小棠更是连嘴都忘了阖,下巴颏险些坠在胸前的银锁片上,方才还叽喳着要给新妇学雁叫,这会子膝盖打着晃,活似庙会上叫人抽了筋骨的纸扎童子。

“阿娘,就依我说的,不必带她们过去了。”她寻思着将军府是非之地,少一人便少一分牵累,“您想,府中驻着百来号亲兵,白日里演武喊杀震天,夜半巡更梆子比雷声还响。回头听见刀剑出鞘的动静,她们还不得尿了床?这般怂样,岂不添乱?”

“姑娘,凌霄不怕。”凌霄缓过神,哆嗦着跪行至她跟前,声音发颤,“纵是大姑娘出阁,奴婢也是要跟着的,若大将军府,姑娘需要个帮衬!”

“二——”小棠扑到她脚边,刚要哭嚎,便被凌霄一把捂住嘴,眼神里分明透着骇,呜呜咽咽想说话。

“傻丫头,我先去探路。若真是福地,自会接你们同享富贵;若是龙潭虎穴,我靠着嫁妆足以自保,你们便别来分食,在外接应岂不更好?”她轻抚小棠发顶,转而望向母亲祈求,“本就是寒门联姻,没有陪嫁丫鬟再寻常不过,阿娘——”

但听喜娘门外击掌高唱:“红绸铺就通天路,金甲开道福满门!新妇好福气,将军特命玄甲军持节相迎!”

窗外忽传来铁甲铮鸣,迎亲队伍齐诵:“战鼓擂三遍,老子站帐前。刀尖蘸朱砂,算我画眉先。红袍借旗改,马鞍当轿颠。兄弟吼两嗓,赶紧出~阁~喽~”

“我的天爷——”府门外的迎亲阵仗,连内院都听得真切,王昭蘅觉着新鲜极了,“这是催妆诗?哈哈~~阿娘,您不是说将军不懂这些俗礼么?”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凌霄和小棠更是吓得抱作一团,偏她还笑得岔气,林青梧闭目长叹,一时不知该喜该忧,什么歪七八遭的诗?真叫人头疼。

喜娘掀帘递来一个鎏金竹节筒,眉开眼笑道:“迎亲的是周乾副将,特献上此物。快瞧瞧将军送了什么心头好!”

“副将迎亲?”林青梧蹙眉不悦。

王昭蘅却浑不在意,就着震天锣鼓声把玩起竹筒。深嵌筒身的骨笛碎片泛着冷光——恰如说书人口中,萧将军雪夜奇袭时从羌戎首领腰间斩落的战利品。此刻托着簇新火漆,孔雀蓝釉彩里熔着金砂,更添几分神秘。

她兴致愈浓,只见竹筒内装着的信笺,比寻常纸张厚上三倍。指尖抚过时蹭到细砂,倒像触着了父亲那卷《西域异物志》里夹的戈壁沙,三道折痕硬挺,展开时险些划伤指尖。

“刀劈胡尘鞍未卸”七字苍劲凌厉,墨色深沉,其中混着的晶亮砂砾,让她想起藏书里说的“北疆军书掺玉门砂,雨淋不糊”。

“辕门催贴墨横斜。且遣偏将充红马,莫问铁甲几时歇。”王昭蘅轻声吟道,原来这才是萧将军的催妆诗,烛光摇曳间,她明眸骤亮——信纸下半截空白处竟闪着细碎金光。

忽然记起父亲教导拆解《急就章》信匣时说过“战报折三折,一防雨浸,二防敌截,三防……”心口怦然跳动,原来三折尽头藏着未尽之意。这莫不是镇北军用特殊药水鞣的皮纸,埋土十年不腐?她不禁期待起解密之法,要不像说书人教的,用火烧?用水浸?

又恐弄坏了去,一时宝贝的紧。

“你那雁衔同心锦囊?”林青梧迟疑道,“罢了……实在不行,便将玉璆相赠,以表同心吧!”

“那不行。”王昭蘅捧着信笺,又护食儿般的捂着腰间,“这是阿爹所赠及笄礼,他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小字璆然,乃美玉自鸣,寓无拘生长,清音振振,藏赤子欢畅!”她坚定摇头,“那不行——”

“蘅儿,你此去是要同将军做和美夫妻的,他既通礼数,便该礼尚往来。那锦囊不全,失了好彩头,万不能用。”林青梧忽想起要紧事,贴近她面前,目光灼灼,“昨夜嘱咐你的话可都记清了?”

王昭蘅杏眸流转,耳尖绯红,抿唇不语。昨夜好不容易止了嗝症,正是能补觉的好时候,偏生阿娘非要同榻而眠,在耳边絮絮叮嘱。后来实在扛不住,不知何时迷糊过去,只记得什么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就没了然后,嘴上不免尴尬应着记得记得,畏畏缩缩,生怕阿娘考她。

林青梧见她面泛霞色,姿态扭捏,只当是女儿家羞怯,这才稍稍安心。

檐角杏花落进窗台,王昭蘅广袖下的指尖摩挲着竹节筒裂痕,那筒中半阙“辕门催贴墨横斜”的诗笺沙沙作响……

十六年来伴着嫡姐抄的《女诫》早已沁入骨血,连喜娘搀扶的力道都成了多余,一通礼仪流程走过,并无半点差错。

“吉时到——太原王氏嫡长女出阁!”喜娘尾音打着颤,惊得檐下新燕啄落的杏瓣坠进铜盆。

林青梧手中的玄纱垂落时,指尖不受控制地轻颤。纵然在心底劝慰过自己千遍万遍,可合该她面对的一样也逃不脱,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又不得后悔说,早知如此,不如十七年前心一横就别回来,可她又如何舍得?终究要经历这一遭割肉。

待幼女拜别转身,泪水终于决堤。

如今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备下十里红妆。不仅将御赐之物尽数装入,连长女的嫁妆也一并添了进去,只盼她的蘅儿往后能顺遂些。

玄纱覆顶的刹那,连同阿娘袖底陈年的药香就都被锁在了面前,王昭蘅鼻尖一酸——这本该伴着阿姐出阁的气息,如今成了她的铠甲。

身后是阿娘沉稳的哭嫁调,夹杂着小棠啊呜一声“二——”,又似被凌霄生生掐断了的痛哭声。

喜娘扶着她高颂:“泪作合欢露,珠成明月光,前庭生杏树,后阁隐双凰!喝!”

八百玄甲齐喝恭迎,声震九霄,惊落满树杏花。隔着玄纱,王昭蘅仍能感受到军阵肃杀之气。她将脊背挺得比枪戟更直,纱外影影绰绰的玄色军阵,恰似一幅煞气凛然的《阴山行军图》。万幸,没让她们陪嫁。

玄纱被风掀起一角,她慌忙垂首,生怕被人识破。抬眼间却瞥见裴玠立在送嫁队伍中,漆纱冠微斜,玄衣广袖垂落青砖影里,长身玉立如孤松独立——他正循着哭声蹙眉张望。

哎呀!王昭蘅端着礼心下埋怨:好个裴明远,要你的玉胎仙姿来撑场面,你倒好,还是被哭声引了去,三心两意,待你日后娶亲,定要报今日之仇。

不禁忆起少时,他便是见不得人哭的软心肠,无论她是受伤了偷哭,挨打了痛哭,甚至是顽皮假哭,他都手足无措,心疼的跟自个人挨了刑罚似的,哄着惯着,什么都依她,如今倒是一点没变。

移步登上帐车时,她险些露了原型,急忙敛起险些漾出的笑意。却仍为自己想出的妙计暗自雀跃——

裴玠呀裴玠,待你下次羊车出行,再被姑娘们掷花围攻时,她便教人不必费心砸香车,只管呜呜咽咽一通哭,玉人自会来哄着宝了,这个哭,那个哭,看你有几双手来哄哭娇娘,惯叫你喜欢梨花带雨。

想着这般趣事,帐车便不那般颠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