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曾那样活着 > 第17章 碑文

曾那样活着 第17章 碑文

作者:执苗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3:45:48 来源:文学城

雨水像冰冷的细针,密密麻麻地刺在陈序身上。他站在墓园边缘一棵松树的阴影下,这个距离足以看清她,却不会被轻易发现。

他看着林湄蹲在墓碑前,单薄的肩膀在雨中不住颤抖,像一片随时会被风雨撕碎的叶子。他的心核处理器传来一阵阵尖锐的预警,那该死的“协议零”,开始无情的剥离。

可他动不了。

他的视线死死锁在她身上,记录着她每一个细微的、痛苦的颤动。当看到她因脱力而向前倾倒,额头即将撞上冰冷石碑的瞬间,

他的身体更快做出了反应。

几乎是在她晕厥的同一时刻,他已如一道沉默的影子般掠至她身边。膝盖重重磕在湿冷的石阶上,溅起细小水花,但他浑然不觉。一只手迅捷而稳定地垫在了她的额头与石碑之间,另一只手则牢牢扶住了她下滑的肩膀。

掌心传来她皮肤冰凉的触感,和额角脉搏微弱的跳动。这触感像一道强电流,瞬间击穿了他所有的防御。

就在这时,他臂弯中本该昏迷的人,却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

林湄缓缓抬起眼帘,雨水冲刷着她苍白却带着一丝狡黠笑意的脸。她看着他近在咫尺的、写满惊愕与未及收敛的痛楚的眼睛,轻声开口,声音带着虚弱的沙哑,却又像羽毛一样挠在他的心核上:

“你看,陈老师……”她甚至用上了他们初遇时,她带着挑衅意味的称呼,“我只要耍耍小聪明,你就还是……逃不开我。”

她的手指轻轻抓住他湿透的衣袖,力道不大,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执拗。

“就像我们当年一样,不是吗?”

陈序的身体彻底僵住。他看着她眼中混合着泪水、雨水和那一丝孤注一掷的亮光。

看着自己连累她至此,那种无能为力的自我厌弃达到了顶点。更多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他像个孩子一样,在林素的墓碑边崩溃了。

“为……为什么……不让我走……”他语无伦次,系统发出过载的悲鸣,“我会……会毁了你……”

林湄捧着他的脸,用指尖轻轻擦去那些冰冷的“眼泪”,她的眼神里没有一丝阴霾,只有如大海般深沉的温柔与爱意。

“因为你答应过我,要一辈子在一起。”

“陈序,看着我,”她强迫他看着自己的眼睛,“能被你‘毁掉’,是我心甘情愿的归宿。”

这句话,成了压垮陈序的最后一根稻草。极致的幸福与极致的痛苦交织成最剧烈的情绪海啸,冲垮了他最后一道防线。

他的系统,在这一刻,因为无法承载这过于浓烈的人类情感,开始了最后的、雪崩式的瓦解。

他不再试图逃离,也不再有能力逃离。

他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地坐在画室里,看着林湄画画,眼神空洞,仿佛一尊正在风化的石膏像。

只有在偶尔,非常偶尔的瞬间,当林湄握着他的手,轻声哼唱他们第一次约会时听的歌,他的手指会几不可查地动一下,或者,眼角会再次渗出那一滴耗尽他所有能量凝结成的、冰冷的“泪”。

那滴泪,是他对抗整个消亡的命运,所能做出的、最后的、关于爱的回应。

林湄知道,他还在。

即使他的世界只剩下断壁残垣,他也还在用最后的方式,爱着她。

她握着他逐渐冰冷的手,看着窗外。

这一次,她没有放手,也没有先离开。

她选择陪着他,直到他所有的数据,归于永恒的寂静。

陈序再也没有睁开过眼睛。他安静地靠在沙发上,像是睡着了,只是呼吸与心跳的模拟程序也一同关闭了,身体逐渐变得像一块温润却毫无生息的玉。那天,林湄异常平静地联系了相关机构,冷静地处理了所有事宜。她没有哭泣,甚至对闻讯赶来陪伴她的好友王萌和李悦,露出了一个浅淡而疲惫,却令人安心的笑容。

“我没事了,”她轻声说,声音平稳,“总要继续生活的。”

王萌和李悦看着她似乎终于接受了现实,甚至开始主动整理陈序的遗物,都暗暗松了口气,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以为漫长的痛苦终于过去,她终于从失去挚爱的泥沼中走了出来。

直到在整理陈序的书房时,林湄在那个上了锁的抽屉深处,找到了那本皮质日记本。她用他曾经告诉过她的密码——他们在墓地初次见面的日期——打开了它。

墨水的痕迹记录着时光,起初的字迹工整克制,越到后面越显潦草挣扎:

2040年11月3日

今天在研讨会上又想起林素的话。她说机器永远不懂感情,说爱不是算法能计算的东西。所有人都沉默了。我看着她照片上骄傲的眼神,第一次产生了想要证明什么的冲动。

2041年2月14日

见到林湄了。在墓园,她蹲在雨里的样子像只被抛弃的小猫。我递纸巾的手竟然有些抖。这不在计划内。

2041年5月20日

她总是能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今天鼻尖上沾了钴蓝,却比任何名画都生动。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这些“不完美”。

2041年8月15日

她睡着我画她,笔跟不上心跳。这不对劲,我明明没有心脏。

2042年10月1日

她说爱是心甘情愿的失控。那我现在的状态算什么?系统错误吗?

2043年3月8日

开始在夜里写这些字。像得了癔症,总在计算还能陪她多久。把项目奖金都存给她了,这样就算……她也能过得很好。

2043年5月29日

忘记关火,忘记松松的名字。她笑着说我太累,眼睛却红着。我的小傻子,还在装。

最后一行字墨迹斑驳

2043年6月15日

林素,现在你看到了吗?我不是不懂,是懂得太疼了。

林湄的指尖死死按在最后那个晕开的“疼”字上,仿佛能透过纸张,触摸到他书写时那无声的、机械无法承载的剧痛。原来,一切的起点,是源于姐姐一句无心的论断,和他那不甘的、想要“证明”的冲动。可这场始于算计的接近,却在真实的相处中,一步步偏离了轨道,最终反噬自身,让他尝尽了“懂得”的疼痛。

她没有嘶吼,没有崩溃。只是极其缓慢地、轻轻合上了日记本,像合上一个鲜血淋漓的伤口,然后原样放回抽屉深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接下来的日子,她把自己彻底关在了画室。她终于完成了那幅拖延已久的画作——大片的、沉郁的、仿佛能吞噬灵魂的钴蓝,如同他冷却的血液,也如同她此刻无边无际的绝望。画布中央,是一道狰狞而锐利的银色裂痕,从他手腕接口的意象延伸出来,决绝地贯穿了整个蓝色,像一道他存在于她生命中的、无法磨灭的非人印记,也像他们爱情最终撕裂的伤口。

这幅画,她命名为《序》。

完成画作的第二天,林湄做完了三件事:

第一,将她名下所有资产,包括林素的遗产和陈序留给她的那笔巨款,全部捐给了阿尔兹海默症研究中心。

第二,给松松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新家。

第三,给自己换上了最喜欢的那条白裙子。

她站在那幅《序》前,用他曾经教导她的、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离去,如同完成最后一件作品,冷静,决绝,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意识模糊间,往事如走马灯般闪现。

她看见那个黄昏,在姐姐林素充满科技感的公寓里。夕阳透过落地窗,为站在窗边的那个身影镀上一层金边。他侧影完美得像一尊雕塑,冷静,疏离,却瞬间攫住了她的心。

“姐,”她听见自己年轻的声音带着俏皮的试探,“把他介绍给我吧?你身边还有这种同事?”

林素转过头,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眼神里带着她当时读不懂的复杂:“小湄,别闹。”姐姐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句谶语,“他可不是你能碰的类型。”

那一刻,姐姐欲言又止的担忧,与她当时跃跃欲试的征服欲,形成了残酷的对照。

原来姐姐早就知道。知道他是危险的,知道靠近他会万劫不复。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了进去,最终,姐姐一语成谶。

现在,她终于要去找他了。

去找那个始于姐姐公寓惊鸿一瞥,让她一见钟情,最终却让她和他都付出了一切的人。

她的唇角泛起一丝释然的笑意,缓缓闭上了眼睛。

她的死亡,在艺术圈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

《序》这幅充满了极致痛苦与毁灭美感的绝笔,连同她年轻天才艺术家为情自杀的戏剧性结局,迅速在艺术圈引发了轰动。

画作在拍卖会上被炒出天价,评论家们纷纷解读那片钴蓝与银痕背后的深刻隐喻,将她誉为被时代与爱情共同辜负的悲剧天才。

人们惋惜着她的早逝,“天才短命”的传言再次甚嚣尘上,无数人猜测着她与那位神秘“序”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故事。

无人知晓那本日记的存在,也无人真正理解,那幅价值连城的画作,并非什么抽象的艺术表达,而只是一场始于证明、终于懂得,却双双以生命为代价的爱情,是唯一一个无法被格式化的、关于痛的烙印。那是他们亲手刻下的碑文。

所有的喧嚣、名利与猜测,都与他们无关了。

没人知道,他们曾那样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