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在一年四季里之寻觅遗失的美好 > 第9章 《春分:平分春色间,探寻节气文化与自然变化之美》

在惊蛰唤醒沉睡大地之后,我们迎来了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分,宛如大自然手中的一把精准标尺,将昼夜平分,也把春色均匀铺展于大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生机的画卷。

一、春分节气的天文与气候特点

从天文角度来看,当太阳到达黄经0°时,春分节气来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存在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约为23°26′。正是由于这个夹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春分时节,太阳直射赤道,这是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两次经过赤道的其中一次(另一次为秋分)。此时,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等长,各为12小时。站在地球上观察,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昼夜交替的时间相对均衡。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白昼时间开始逐渐变长,夜晚时间相应逐渐缩短。这种昼夜时长的变化,如同大自然设定的生物钟,对地球上的生物节律产生着深远影响。许多动植物会根据昼夜长短的改变,调整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迁徙等行为。

在气候方面,春分时节,气温继续回升,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稳定在10℃以上,真正进入了明媚的春天。在北方,经历了漫长寒冬的洗礼,残冬的寒意逐渐消散,春风如同温柔的使者,轻拂大地,带来了丝丝暖意。大地开始逐渐复苏,树木仿佛被唤醒一般,枝头吐出嫩绿的新芽,这些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小草也从土里探出了脑袋,愈发葱郁,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以华北地区为例,平均气温能达到10℃ - 15℃,较惊蛰时节升高了2℃ - 5℃。南方地区则早已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各种花卉竞相绽放,五彩斑斓。在江南水乡,桃花、杏花、梨花争奇斗艳,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红的像火,与碧绿的湖水、错落的民居相互映衬,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平均气温可达15℃ - 20℃,空气湿度适宜,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同时,降水也有所增多,充沛的雨水滋润着大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据气象数据统计,南方部分地区春分时节的月降水量可达80 - 100毫米,较之前月份有明显增加。这些雨水不仅补充了江河湖泊的水量,还深入土壤,为农作物的根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春分在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底蕴与习俗

春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个节气,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民俗文化。古人认为,春分体现了阴阳平衡的理念。在古代哲学中,阴阳学说贯穿于各个领域,昼夜被视为阴阳的代表,春分这一天昼夜等长,意味着阴阳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还象征着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生活的稳定与和谐。同时,寒暑在春分时节也趋于均衡,寒冷的气息逐渐消退,温暖的春天全面来临,这种气候的转变也被看作是阴阳调和的一种体现。

在春分这一天,民间有着多样的习俗。“竖蛋”是一项广为人知且充满趣味的传统活动。据说在春分这一天,鸡蛋更容易竖立起来。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虽然尚无确凿定论,但却有着多种有趣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春分是阴阳平衡的时刻,此时天地间的力量相对均衡,鸡蛋也更容易找到平衡点从而竖立起来,寓意着人们顺应天时,生活也能如竖立的鸡蛋般平稳、顺利。另一种说法是,春分正值春季中间,此时地球的磁场相对稳定,为竖蛋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一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男女老少都会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大家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轻轻地将其底部与桌面接触,不断调整鸡蛋的角度和重心,尝试将鸡蛋立在桌面上。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当鸡蛋成功竖立起来的那一刻,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成就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竖蛋,不仅增进了亲情,也为春分这个节气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吃春菜”也是春分的一项重要习俗。春菜通常指的是野苋菜,也叫春碧蒿。野苋菜是一种生长在田野、路边的野菜,在春分时节,它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在这一天,人们会纷纷走进田野,去采摘新鲜的春菜。采摘春菜的过程,仿佛是人们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馈赠。回到家中,人们会将春菜与鱼片一起滚汤,这道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这句顺口溜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吃春菜不仅是品尝春天的味道,更是一种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野苋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等功效,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对身体有益。

此外,春分还是祭祀的重要时节。在古代,皇帝会在春分这一天举行祭日仪式,这一仪式庄重而肃穆。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前往专门的祭日场所,如北京的日坛,进行祭祀活动。在仪式中,皇帝会身着盛装,向太阳献上祭品,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日仪式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民间也会在此时祭祀祖先,扫墓祭祖。人们携带鲜花、祭品等前往祖先的墓地,清扫墓地周围的杂草,擦拭墓碑,献上鲜花和祭品,然后行祭拜之礼,缅怀先人。这一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敬重与追思,维系着家族的传承与延续。通过祭祀祖先,人们铭记家族的历史和先辈的功绩,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同时,这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人们在缅怀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三、春分时节的物候变化与农事活动

春分时节,大自然的物候变化精彩纷呈,仿佛一场盛大的生命之舞正在上演。“玄鸟至”,玄鸟即燕子,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北方。燕子是一种候鸟,它们具有敏锐的气候感知能力和强大的飞行能力。每年春分前后,它们会跨越千山万水,回到北方的栖息地。燕子的归来,给春天增添了灵动之美。它们轻盈的身姿穿梭在天空与屋檐之间,时而快速掠过水面,时而在空中盘旋,发出清脆的叫声。燕子的到来,也预示着春天的气息愈发浓郁,生态环境更加适宜万物生长。燕子以昆虫为食,它们的回归有助于控制害虫的数量,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据观察,一只燕子一个夏季可捕食各种害虫约50万只,为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雷乃发声”,此时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大气对流活动加剧。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水汽凝结形成云层,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导致放电现象,从而产生雷声。春雷开始频繁响起,滚滚雷声不仅打破了春日的宁静,还为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春雷就像是大自然的闹钟,唤醒了沉睡在土壤中的动植物。从科学角度来看,春雷能够促进空气中的氮元素溶解于雨水。在雷电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随着雨水落到地面,与土壤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氮肥,为土壤增添了丰富的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据研究,一场春雷过后,土壤中的含氮量会有所增加,能够为农作物提供一定的氮素营养。

“始电”,在春雷响起的同时,闪电也开始出现。闪电是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导致的放电现象,它与春雷一样,都是春分时节气候变化的产物。闪电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强烈的闪光和高温。闪电与雷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在古代,人们对闪电和雷声充满了敬畏之情,将其视为神灵的力量。而如今,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到,闪电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氮的固定,为土壤提供肥料,还能产生臭氧,对大气环境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时,闪电也是大气中能量转换的一种方式,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农事活动而言,春分是一个关键时期。在北方,冬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这是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冬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大幅增加。农民们会及时追肥浇水,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通常会追施氮肥,如尿素,每亩用量约为10 - 15公斤,同时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此外,随着气温升高,病虫害也开始滋生蔓延,农民们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小麦蚜虫、红蜘蛛、纹枯病等。他们会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例如,利用害虫的天敌如瓢虫来控制蚜虫的数量,悬挂诱虫灯捕杀趋光性害虫,必要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会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标准操作,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南方,早稻育秧基本完成,进入移栽阶段。早稻移栽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秧苗达到3 - 4叶期时进行。农民们抢抓农时,将育好的秧苗移栽到水田里。在移栽过程中,他们会精心插秧,力求秧苗分布均匀,保证每株秧苗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插秧时,农民们弯着腰,熟练地将秧苗插入泥中,动作迅速而精准。每一行秧苗都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是大地上绘制的绿色画卷。为了保证秧苗的成活率,移栽后还需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如保持水层深度适宜、适时施肥等。此外,各类蔬菜生长迅速,需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减少杂草与蔬菜争夺养分和水分;施肥灌溉能够为蔬菜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促进蔬菜的生长。例如,对于叶菜类蔬菜,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促进叶片的生长;对于果菜类蔬菜,除了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外,还需要注意整枝打杈,调整植株的生长态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果园里,果树进入花期,这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果农们忙着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他们会采集花粉,然后用毛笔、棉签等工具将花粉涂抹在雌蕊上,确保花粉能够顺利受精。同时,为了保证果实的大小和品质,果农们还会做好疏花疏果工作。疏花是在花期去除过多的花朵,减少养分的消耗;疏果则是在果实膨大期,去除发育不良、过小或过密的果实,使果树集中养分供应剩余的果实。通过这些细致的管理工作,果农们为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分,这个平分春色的节气,以其独特的天文现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候变化,展现出春天的独特魅力。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大自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共同谱写着春天的华章。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下一个节气,继续感受春天的奇妙之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