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 第12章 铁牛求救风波起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第12章 铁牛求救风波起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6:42:46 来源:文学城

马蹄声在观外戛然而止,随即便是“咚咚咚”如同擂鼓般的砸门声,伴随着李逵那粗豪嗓门的吼叫:“公孙先生!开门呐!俺铁牛有十万火急的事!”

清松吓得脸色发白,不知所措地看向公孙胜。

公孙胜眉头微蹙,显然对李逵这突如其来的打扰有些不悦,但他还是对清松点了点头。

清松连忙跑去开门。

门一开,一个黑凛凛的大汉如同铁塔般闯了进来,正是黑旋风李逵。他满头大汗,衣衫沾染尘土,脸上带着罕见的惶急之色,腰间还别着两把板斧。

“公孙先生!可找到你了!”李逵一见公孙胜,眼睛一亮,几步冲上前,纳头便要拜下。

公孙胜拂尘一摆,一股柔和的气劲托住了他:“李逵兄弟不必多礼,何事如此惊慌?”

李逵急声道:“先生,是俺娘!俺娘她……她前些日子去山上捡柴,不小心摔下了山沟,伤到了头,如今昏迷不醒,水米不进!请了附近几个郎中都束手无策,说是伤了根本,怕是……怕是……”

他说到这里,虎目泛红,声音哽咽起来:“俺听说先生道法高深,能起死回生,求先生发发慈悲,救救俺娘!只要先生肯救,俺铁牛这辈子做牛做马报答您!”

说着,他又要跪下。

我站在一旁,心中了然。原来是李逵的母亲出事了。原著中李逵接母上山享福,结果母亲被老虎所害,成了李逵一生的痛。看来,因为我或者公孙胜带来的蝴蝶效应,事件发生了一些偏差,李母并未死于虎口,而是重伤垂危。

公孙胜扶住李逵,沉吟道:“李逵兄弟,贫道所学,乃降妖除魔、呼风唤雨之术,于这医道一途,并非专精,恐难……”

“先生!”李逵猛地打断他,语气带着绝望的恳求,“俺知道您不是一般人!您一定有办法的!求您了!就看在俺铁牛一片孝心的份上,去看看吧!哪怕……哪怕只是去看一眼,让俺娘走得安心些……”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一个莽撞粗豪的汉子,为了母亲流露出如此脆弱无助的一面,任谁看了都会动容。

我注意到公孙胜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他虽超然物外,但并非铁石心肠,尤其面对这等至孝之事。

我心中念头飞转。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既能帮助李逵(我对这个莽直重义的汉子颇有好感),又能进一步在公孙胜面前展现我“价值”的机会!

我上前一步,轻声道:“道长,李逵大哥一片孝心,天地可鉴。小女子虽不通医理,但或可……尝试以音律安抚李老夫人神魂,或许能有些微助益?”

我再次提出了以音律介入。李母是头部受伤昏迷,属于神魂受创,我的“魂音”既然能冲击神魂,理论上,反向运用,或许也能起到一定的安抚或刺激作用?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风险很大。

但值得一试。

公孙胜看向我,目光中带着审视:“你有把握?”

“并无十足把握。”我老实回答,“但李老夫人情况危急,多一种方法,或许便多一线生机。小女子愿尽力一试。”

李逵这才注意到我,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看向公孙胜:“先生,这位姑娘是……”

“这位是步姑娘,于音律之道颇有造诣,或可相助。”公孙胜简单介绍了一句,随即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贫道便随你走一遭。步鸾音,你也一同前往。”

“多谢先生!多谢步姑娘!”李逵大喜过望,连连作揖。

事不宜迟,我们稍作收拾,便随着李逵下山。李逵是骑马来的,他将马让给了公孙胜,自己则和我在后面快步跟随。他心急如焚,脚步极快,我几乎要小跑才能跟上,不多时便气喘吁吁。

公孙胜见状,勒住马,对李逵道:“步姑娘脚程慢,耽搁时间。让她与贫道共乘一骑。”

李逵自然无异议。

我愣了一下,看着那匹神骏的高头大马,以及端坐其上、道袍飘飘的公孙胜,脸颊有些发烫。共乘一骑?这……

“还不上来?”公孙胜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我知道现在不是扭捏的时候,一咬牙,在李逵的帮助下,有些笨拙地爬上了马背,坐在了公孙胜的身前。

马匹开始奔跑,风在耳边呼啸。我几乎是半靠在他怀里,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膛传来的平稳心跳和体温,以及那股熟悉的、清冽如同松针冷泉的气息。这气息让我慌乱的心跳渐渐平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

他一手控缰,手臂不可避免地环在我身侧,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并无丝毫逾矩。

我僵直着身体,不敢乱动,心中却如同小鹿乱撞。这是自我穿越以来,与他最为亲密的一次接触。

“静心。”身后传来他清冷的声音,“稍后施为,需全神贯注。”

他是在提醒我,不要被杂念干扰。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摒除脑中的旖旎念头,将注意力集中到即将面对的事情上。

李逵的家在沂岭脚下的一处偏僻村落。我们快马加鞭,赶到时已是傍晚。

低矮的茅屋中,弥漫着草药和一丝衰败的气息。李逵的母亲躺在土炕上,双目紧闭,面色蜡黄,气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一个简陋的木板固定着她受伤的腿,额头上包裹的布条还渗着暗红的血迹。

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公孙胜上前,伸出二指搭在李母的腕脉上,闭目凝神感知了片刻,又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眉头越皱越紧。

“如何?先生?”李逵紧张地问道。

“令堂头部受创极重,颅内或有淤血,压迫神魂,导致昏迷不醒。加之年事已高,气血衰败……”公孙胜摇了摇头,“寻常药石,恐难回天。”

李逵闻言,脸色瞬间惨白,魁梧的身躯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道长,”我看向公孙胜,“让我试试吧。”

公孙胜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对李逵道:“让开些,勿要打扰步姑娘。”

李逵连忙退到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我。

我走到炕边,盘膝坐下,将琵琶横于膝上。我没有立刻弹奏,而是先闭上眼,运转《清心咒》,让自己纷乱的心绪彻底平静下来。

然后,我回忆着公孙胜演示“道音”时的那种平和、宁静、契合天地的意境,努力将这种意念融入我的琴音之中。我不再追求“魂音”的冲击力,而是试图奏出能够滋养、安抚神魂的旋律。

我的手指轻轻落在琴弦上。

这一次,我没有弹奏任何激昂或复杂的曲子,只是即兴地、反复地拨弄着几个极其简单、空灵的音符。音调低沉、柔和,如同山间流淌的清泉,如同母亲温柔的摇篮曲,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我摒弃了所有杂念,心中只有一个纯粹的念头——安抚,唤醒。

琴音在狭小的茅屋中缓缓流淌,如同无形的波纹,轻轻荡漾开来。

奇异的是,随着我的弹奏,李母原本微蹙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她那微弱到几乎断绝的呼吸,也似乎变得稍微有力了一点点。

有效果!

我心中一动,但不敢有丝毫分神,继续维持着这种空灵安抚的意境。

一曲终了,我缓缓停下手指,额上已见细汗。这种反向运用音律,对精神力的消耗同样巨大。

屋内一片寂静。

李逵紧张地屏住呼吸,看着炕上的母亲。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李母的眼皮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呻吟!

“娘!”李逵惊喜交加,扑到炕前。

虽然李母并未立刻醒来,但这细微的反应,无疑是一个极好的信号!说明我的音律,确实对她的神魂产生了积极的刺激!

公孙胜上前再次探查,片刻后,对李逵道:“令堂神魂稍稳,生机未绝。贫道这里有一粒‘护心丹’,可吊住她一口元气。你再寻些活血化瘀的药材,细心调理,或有转机。”

他取出一个玉瓶,倒出一粒清香扑鼻的丹药,喂李母服下。

李逵感激涕零,又要下拜,被公孙胜拦住。

“步姑娘损耗不小,需尽快回去调息。”公孙胜看向我,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李逵兄弟,你好生照料令堂,若有变故,可再来寻我。”

李逵千恩万谢,将我们送出村口。

回程的路上,依旧是共乘一骑。夜色已深,星月无光,只有马蹄声在寂静的山路上回响。

我靠在公孙胜身前,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精神力的透支让我昏昏欲睡。

“今日……做得不错。”

恍惚中,我似乎听到头顶传来他低沉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钻入我的耳中。

我努力想抬头看清他的表情,却抵不过沉重的眼皮,最终意识沉入了黑暗。只在彻底失去意识前,感觉到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扶住了我下滑的肩膀,让我靠得更稳了些。

黑暗中,仿佛有一丝极淡的、不同于以往的暖意,悄然浸润了那颗云端之上的道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