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 第11章 死缠烂打始修行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第11章 死缠烂打始修行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6:42:46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卷:云龙惑音

卷首语: “他是九霄云外的龙,我是人间不解的音。我偏要这清静无为的道心,为我起波澜。”

---

密道的出口,是距离二仙山不远的一处隐蔽山洞。

劫后余生,众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逃出生天的庆幸。清点人数,核心人员无一损失,庄客也大多跟随了出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晁盖对着我和公孙胜,郑重地抱拳行礼:“此次多亏公孙先生和步姑娘!若非二位,我等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刘唐更是拍着胸脯,嗓门洪亮:“步姑娘,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本事!那鬼哭狼嚎的调子,真他娘的带劲!把那些鹰爪孙吓得屁滚尿流!以后谁再说你是累赘,俺老刘第一个不答应!”

吴用虽未多言,但看我的眼神也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真正的重视。我那一声“魂音”的效果,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

我连忙谦逊回礼,表示只是侥幸。精神力透支的后遗症依旧存在,太阳穴突突直跳,脸色想必也十分苍白。

公孙胜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只是对晁盖道:“此地亦非久留之地。晁保正还需尽快与林教头取得联系,早定行止。”

晁盖点头称是,当下便与吴用、刘唐带着部分庄客,前往另一处更为隐秘的联络点,着手联系林冲之事。

而我和公孙胜,则再次回到了二仙山,紫虚观。

重回这清幽之地,恍如隔世。清松小道童见到我们安然归来,欢喜不已,忙前忙后地张罗饭食热水。

经过山庄突围一战,我在观中的地位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清松看我的眼神里多了崇拜,而公孙胜……他虽未明言,但那种纯粹的、看待“麻烦”或“观察对象”的疏离感,确实淡了不少。

我知道,这是我趁热打铁,进一步拉近关系的最佳时机。

我的“攻略”计划,进入了第二阶段——以“请教修行”为名的,持之以恒的“骚扰”。

第二天一早,我掐着公孙胜结束晨课的时间,抱着琵琶,再次叩响了他静室的门。

“进来。”

我推门而入,他正于蒲团上盘坐调息,周身气息圆融,仿佛与天地一体。

“道长,”我敛衽一礼,姿态恭敬,语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昨日施展那‘魂音’,虽侥幸成功,但事后反噬剧烈,险些误事。小女子深感此力难以驾驭,犹如稚子舞大刀,伤人伤己。恳请道长慈悲,指点小女子控制这‘魂音’之法,或……传授一些基础的防身之术,以免日后拖累道长。”

我将请求包装得合情合理——为了不自伤,不拖后腿,寻求掌控自身力量的方法。这完全符合一个拥有特殊能力却无法驾驭的“异数”应有的诉求。

公孙胜睁开眼,目光落在我依旧有些苍白的脸上,沉默了片刻。

我知道他在权衡。传授法术,非同小可,意味着更深的牵扯和因果。

“你可知,修行之路,艰险异常,非有恒心毅力不可为?”他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小女子知道。”我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但小女子更知,若无自保之力,在这乱世之中,终究是他人砧板上的鱼肉。小女子不愿永远仰人鼻息,更不愿因自身无力,而累及关心之人。”

我刻意在最后加上了“关心之人”四个字,目光坦然地看着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静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香炉青烟袅袅。

公孙胜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敲击了一下,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波动。他或许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但我的理由确实站得住脚。

“罢了。”他终于松口,语气带着一丝几不可闻的无奈,“你既有此心,贫道便传你一篇《清心咒》,可助你平复心绪,稳固神魂,减少施展‘魂音’之反噬。至于防身之术……”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体质寻常,修习武艺事倍功半。贫道可教你一些粗浅的呼吸吐纳之法,配合《清心咒》修习,可强身健体,耳聪目明,于危机时或能反应迅捷几分。”

《清心咒》!呼吸吐纳之法!

虽然听起来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但这意味着他愿意开始系统地“教导”我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多谢道长!”我压下心中的狂喜,郑重行礼。

从那天起,我开始了在紫虚观“名正言顺”的修行生活。

每日辰时的古籍讲学依旧,但内容不再局限于音律天道,开始夹杂一些基础的修行常识和道家义理。而下午,则是我修习《清心咒》和呼吸吐纳的时间。

公孙胜的教学方式依旧简洁到近乎苛刻。

《清心咒》不过百余字,他念诵三遍,阐释一遍核心要义,便让我自行背诵体悟。

呼吸吐纳更是只演示一遍气息运转的路线和节奏,然后便闭目养神,任我自行摸索。

遇到疑难去问他,他往往只回以寥寥数语,甚至有时只是一个眼神,需要我自己去反复琢磨、试错。

这个过程枯燥而艰难。

《清心咒》需要极高的专注力,我往往默诵不到一半就心思飘忽。

呼吸吐纳更是别扭,要么气息紊乱,要么不得要领,练了几天,除了觉得呼吸顺畅些,并无什么神奇效果。

但我没有表现出丝毫气馁和急躁。

我深知,这就是他的风格,也是修行必经的过程。而且,这种“死缠烂打”式的请教和修炼,本身就是为了增加与他接触的机会,让他习惯我的存在。

我不仅按时完成他布置的“功课”,还会“举一反三”,提出一些基于现代思维(小心包装后)的疑问。

比如,我会问:“道长,这呼吸吐纳,讲究‘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是否类似于溪水长流,不疾不徐,方能持久?”

或者,在探讨《清心咒》时,我会说:“此咒意在‘澄心遣欲’,是否如同擦拭明镜,拂去尘埃,方能照见本心?”

这些问题往往角度清奇,虽略显稚嫩,却也能偶尔引动他一丝思索,甚至会与我多交谈几句。

除了修行上的“骚扰”,在生活上,我也更加“不见外”。

观中物资匮乏,我会主动提出和清松一起下山采购,并凭借现代人的一些生活智慧,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实用的东西。

我会留意公孙胜的习惯,比如他偏好清淡的饮食,喜欢某种特定的山泉水泡茶,我便会在这些细节上留心。

他青袍的袖口因经常拂动而有些磨损,我便会寻来颜色相近的丝线,默默替他缝补好,针脚细密,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

我做这些,并非刻意讨好,而是以一种自然而然的、共同生活的姿态融入其中。不卑不亢,却又无处不在。

时间一天天过去。

我能感觉到,公孙胜对我这种“持之以恒”,从最初的不置可否,到渐渐习惯,甚至……偶尔会流露出极淡的、连他自己可能都未察觉的纵容。

比如,有时我修炼呼吸吐纳不得法,气息岔乱,脸色憋得通红,他会看似无意地屈指一弹,一缕温和的气息渡来,助我理顺内息。

比如,有一次我下山采购,回来时遇上骤雨,浑身湿透,他虽未说什么,却让清松立刻熬了姜汤送来。

再比如,他静室门槛较高,我有次抱着琵琶出门时不小心绊了一下,虽未摔倒,但之后那门槛不知何时被稍稍磨平了些许棱角。

这些细微之处,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

我知道,那块万年寒冰,并非坚不可摧。只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温度。

这一日,我修习《清心咒》渐入佳境,已能完整默诵而不散乱,心神也感觉清明了不少。下午练习呼吸吐纳时,竟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丹田处有一丝微弱的气感,如同小火苗般温暖。

我心中欣喜,结束修炼后,见公孙胜正站在院中那株古松下远眺,便忍不住走上前,分享这份进步。

“道长,我好像……感觉到‘气’了。”我带着一丝雀跃说道。

公孙胜转过身,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进度尚可。” 依旧是平淡的评价,但眼神里似乎少了几分清冷,多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认可?

就在这时,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以及一个中气十足、却带着焦急的呼喊:

“公孙先生!公孙先生可在?俺铁牛来了!有急事相求!”

这个声音……

我和公孙胜对视一眼。

是黑旋风李逵?他怎么会找到这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