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夏日炎炎,知了在树上一声声嘶鸣,树下,撑着遮阳伞、穿着清凉的行人步履匆匆地沿着街角走过,尽量让自己走在阴凉地。
但是,由于高考查成绩,今天是特别的。
无数家庭、学校翘首以待,盼着自己的孩子或是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在十二点开启的网站看到一个漂亮的数字。
高考,高考,鱼跃龙门的希望,寒门贵子的稻草。
颜曦曦就是无数平凡的高考考生之一,家庭条件一般,成绩也不算特别好,不希翼什么奇迹,只盼自己正常发挥。
因为出高考成绩的缘故,在今天,一向不怎么待见颜曦曦的姑父看她午饭都不吃,十一点多就魂不守舍守在家里电脑面前也没多说什么。
“曦曦,曦曦。”是姑姑,连围裙都没有摘,手上还沾着面粉,就过来了。
“饭做好了,知道你肯定没心情吃,我给你留在锅里了,待会记得吃啊。不管考的咋样,以你的水平,我听你们班主任说,你至少也能考个一本回来,别太慌了。啊。”
颜曦曦感激地冲姑姑笑,虽然由于太过紧张显得僵硬:“谢谢姑妈,你赶紧吃饭去吧,锅碗留着我洗。”
姑姑也没多说什么,就出了书房,还给她把门带上了。
尽管书房空调开着,颜曦曦手里的汗还是出了一层又一层,书房外面是客厅,一家人一般都是在客厅吃饭。
姑姑、姑父的声音隐隐约约传了过来,她现在紧张的要死,脑子里却异常活跃,心绪也是一团乱麻,但是这种情况下,她竟然还听得见姑姑和姑父在说什么:
“颜曦咋样?高考出成绩了,就寻个时候,把你弟叫过来一起吃顿饭,孩子上大学是好事。”这是姑父,姑父喊自己,一般都是叫颜曦。姑父是个有点守旧的人,但是为人很老实正派。
当初父母离婚,父亲要了自己,母亲要了妹妹。父亲再婚时,新娘娘家条件之一就是父亲继母不养她,父亲跟爷爷奶奶一商量,就把自己塞给了嫁的最好的大姑姑。大姑姑嫁的人家不仅经济条件好,大姑父还是个好说话的,爷爷奶奶先抱着她哄了哄,又拉着她去姑父姑姑面前哭了一场,就把这事儿定了。
爷爷奶奶看人也确实准,大姑父虽然不怎么待见颜曦曦,不过他既是让颜曦曦进了家门,就没有怎么亏待她。
她和表姐住一间房,吃穿也不差,表姐的旧衣中,姑姑留下给她的也是**成新、能传出去不下面子的,有的甚至是表姐没穿过的。而且过年时一定会给她买新衣。
她刚刚转学时,姑姑为了她能跟得上,还做主给她报了补习班。
那时,在这种县城,补习班还没有兴起,大家也不想着给孩子报班,姑姑能有这种见识,是因为姑姑是小学语文老师,把颜曦曦交给在家补课的同事了。
“颜曦曦紧张的,脸都僵了。小孩子嘛,没经过事儿,遇上点小风小浪的就慌的不行。不过吃饭嘛,我再把娟娟叫过来,志强媳妇绝对不想来,让他们聚一聚也好。娟娟前两天还给我打电话来着,问颜曦曦出成绩了没。”姑姑说的志强就是颜曦曦的生父,颜志强,娟娟则是颜曦曦的生母,姚娟。
听他们这么说,颜曦曦知道,母亲又要私底下给姑姑、姑父还有自己塞钱了。
母亲虽然改嫁,心里依然记挂着自己,而且母亲是有正经工作的,她曾经学医,正经一本大学毕业,一毕业就有了各种证书。就算是结婚生娃耽误了六年,离婚后找工作,以当年的本科学历还是可以去学校当校医的,还能顺便照顾孩子。
所以母亲三十小几改嫁,依然嫁了个老实本分、有工作、没结过婚的单身汉,而且腰杆子也挺得直。给颜曦曦给钱的事,婆家看在母亲生的孩子和母亲挣的钱的份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比于三天两头换工作、为了娶媳妇就把颜曦曦推出去的父亲,姑姑一家,尤其是姑姑,反而跟母亲关系要好一点。
姑姑这些年来对她不错,有相当一部分缘故在母亲身上。
母亲是真的不容易,她娘家太穷了,她念书都是靠得自己。
母亲又要工作,又要平衡新家的关系,又要照顾带过去的小女儿、新出生的小儿子,又要看顾娘家不成器的弟弟,又要操心留在前夫家的大女儿颜曦曦……
颜曦曦单单是想想,就替母亲感到累。
电脑屏幕上的数字慢慢从11:30跳到11:40,又跳到11:50,颜曦曦的心跳的很快,握着鼠标的手微微颤抖,不到十二点,她已经忍不住点开了三四次,每次页面上都是“未到查询时间”。
她在心里祈祷,把佛祖、真主、耶稣挨个念叨了一遍,再把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尔文、李时珍、屠呦呦总之能想到的大学问家挨个在心底拜了两拜,看时间,11:56。
等待真的很磨人,她看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简直要心悸。
要知道她平常也就考五百三四,算是在有无奖学金之间徘徊。
她忍不住想,如果自己可以考到五百五,她就去省会J市念J市医科大学,这样就可以拿到奖学金,还能跟母亲当校友。
念医学,当医生,这是她参考周围能想到的最好的出路,体面、挣得多、受人尊敬、女人也能干。母亲的愿望就是当医生,那当医生一定不差。
终于,在时间跳到12:00的一瞬间,颜曦曦按下了鼠标。
界面正在跳转的提示和转动的圈圈让她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圈圈转了一会儿,一个新界面打开了。
她一眼扫过去,姓名,学号,考号,然后是紧跟的成绩:数学106,英语121,语文112,理综192,总分…521。
成绩比平常稍微低一些,但是今年题难,总体还行,去年的一本线是464,她这个成绩在这种小县城算可以了,可以念一个好一本。
J市医科大学她稳稳过线,就是拿奖学金很悬,基本不可能。
她长出一口气,盯着521三个数字发了会呆,心里重石落地,心却沉了下去,不知怎地,眼泪忽然就落了下来。
她努力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发出声音,在眼睛模糊之前关了电脑,随手摸了纸巾将眼泪擦干,但是泪水就是止不住。
她的三年高中苦读,刷题刷卷子,无数次早起晚睡,换来了一个还算可以的成绩。
没有青春偶像剧一样粉红的恋爱,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她的成绩没有好到成为风云人物,她也没有顽劣到成为“校园名人”,各科都平平,不是偏科天才,也没有一门不及格。
她的青春是一个毫无戏剧性的故事,平淡普通索然无味,回想起来只是一片灰色,就像是雾霾、黑白老照片或者下雨前布满乌云的阴沉的天。
知道了高考成绩,她没有多么开心,也没有多么难过,心里重石落地后只觉得喘不过气。她用高考给自己吊了一口三年的气,今天彻底松下来了,却忘记正常喘气是什么样子了。
她有种想要发泄的冲动,但是这里是姑姑家,没有什么空间是让她发泄的,姑姑的怀抱是表哥表姐的,姑父的安慰、语重心长的谈话也是表哥表姐的,她的眼泪只能得到姑姑欲言又止的表情和背后“养不熟”的定论。
她只敢让眼泪流的更厉害,然后不得不用衣襟抹脸。短袖撩上去会露,但是这个房间只有自己一个人,可以稍稍放肆一下。
她咬着唇,硬逼着自己把所有的声音都咽下去,不泄出一点呜咽。
哭了两三分钟,那种心里的窒息压抑一泻而空,深深的疲惫淹没了颜曦曦的心,但她没有时间顾影自怜,能自己控制住情绪了,她就将心底的感情压了下去。
等她调整好面部表情,脸上的肌肉也不再不受控制地抖动后,也才十二点过十分。
她对着黑屏的电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深呼吸了几次,然后轻轻出门,尽量不引起注意。见姑姑姑父在客厅玩手机,颜曦曦悄无声息地拐到了洗漱台,拿起毛巾,进了卫生间,反锁,用湿毛巾冰自己的眼睛。
她该考虑上大学拿不到奖学金的事了。
表哥大一升大二,表姐在准备考研二战。表哥去年考了五百六,念了一个末流的211,表姐却是考了四百八,当年擦线进的普通一本大学。
她考的成绩不如表哥,却比表姐强,看着自己的女儿不如侄女,姑姑心里可能不太舒服,但是姑姑不会因为这点事情给她找茬,最多只是冷她两天或者这几天吃饭时故意多占些锅碗瓢盆让她洗,过上两三天就好了。
姑姑虽然有点小心眼,人不坏,指不定心里这点气拧过了,感觉为难人心里过意不去,还会多给她几十块零花钱。
看在把她当半个孩子养大了她的份上,姑姑和姑父应该会给她一笔上大学的钱。
以姑姑家的情况,至少会给她付第一学期的学费,再给她两三千块钱的“升学钱”。
但是后续会不会给她学费生活费,说不来,毕竟她已经成年了,爷爷奶奶当初说好的是让姑姑养自己到成年。表哥表姐也没到独立的时候,还要从家里拿钱呢。姑姑家情况是好些,也架不住供三个大学生呀。
母亲一定会给自己钱的,但是她的工资本来就不算高,还要顾这顾那,她承担不起自己念大学的学费生活费。
至于父亲那边,有了继母和继母生的弟弟妹妹,他工作又不稳定,手头也没多少钱,看在姑姑的面子上给她千儿八百“升学钱”意思意思就很不错了。
至于爷爷奶奶和别的叔伯亲戚,她就不指望了,父亲、母亲、姑姑都有自己“正儿八经”的孩子,人家看面子给钱也是给“正儿八经”的孩子,她算什么。
可怜一下她,随便给两三百算好的了。
想到这里,她突然觉得委屈,她就像是一个皮球,没有一方愿意接手。不过这点情绪立马就消散了,十来年了,她也该习惯了。
幸好她从高考完了就去餐馆里打工,暑假快三个月,干完了好歹能落下四五千。
脑海里把这些过了一遍,颜曦曦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了。
虽然她依旧迷茫,但是有事可干可想,她就不会沉溺于这种情绪之中,让自己软弱。
父母离婚,判给父亲的孩子都是父亲身边女性的责任,要么男方的姐妹给管,要么孩子祖母给管。我们老家还出现过一个姑姑念书时就照顾侄女,后来初婚时(画重点),带着十来岁的侄女嫁到夫家的。可想而知她嫁不了什么好人家。
我当时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时,十分震惊,然后我妈妈说在农村这都正常,我家亲戚里就有类似的情况,然后在周围随随便便举了十来个例子……
十来个……
不过大都是文中这种情况,就是把孩子给已经嫁了人,有了孩子的姑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