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委会漫长的讨论后,决议书最终下发了。
伴随着决议书到来的,还有一间小小的分配给沈昭的办公室。
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一个由篷布和旧隔板圈起来的,稍大一些的方格,位于科教区资料室旁的角落。
虽然简陋,但对于沈昭而言,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个完全属于她的空间。
地面和桌椅已经被她反复擦拭了三遍,沾染上了水汽的味道。
由于惨案后自然资源开发试验地大半被毁,在贡献点兑换清单上,水果的价格高昂得令人咋舌。
而那少得可怜的非生存必需品中,糕点的价格也看之炫目。
沈昭几乎是带着一种赎罪般的奢侈感,划掉了自己账户上大部分贡献点。
在兑换处叮嘱她第二天来取后,她再次返回了科教区,拿出几张草稿纸,小心撕掉字迹,留下空白,作为请柬。
她伏在案前,一笔一划地书写。
写给老师白树成,感谢他的庇护和点拨。
写给叶启,感谢他的陪伴和鼓励。
写给陈馨,感谢她给予的温暖和接纳。
写给杨队,感谢他的支持和帮助。
写给高老,感谢他的引导和培养。
写给宁委员,感谢他在科研上的鼎力相助。
写给卫委员长,感谢她的信任和回护。
称谓一丝不苟,背面还统一书写着:诚挚邀请您于明晚八点,莅临科教区C-6办公室。沈昭。
请柬被依次送出。
给白树成和高育才的,是上班时顺手塞过去的。
高老爷子因为值班去不了,笑着收下,摸了摸沈昭的头。
给叶启和陈馨的,是回家时亲手给的。
宁泊远的那份,她悄悄放在了他办公桌正中间。
给杨书剑的,她犹豫再三,还是请站岗士兵转交到特组队。
至于给卫可的那份,她几乎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交给了政务区前台那位永远微笑的小姐姐。
第二天傍晚,她小心翼翼抱着科教区分配的帆布包离开兑换处,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帆布包鼓鼓囊囊,首先拿出来的是表皮微微发皱但依旧黄灿灿的橘子,还有几个青红青红的苹果。压在下面的是一些中式点心,看得出来是近期才制作的,虽然被压得有些变形了。
然后,便是等待。
七点五十分,她把水果和点心尽可能美观地放在桌子正中央,椅子摆好。
八点不到,门口传来帘子被掀开的响动。
第一个到的是白树成。他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一边揉着乱糟糟的头发,一边在房间内扫视一圈,嘴角微微一弯。
“啧,搞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紧随其后的是叶启和陈馨。
少年似乎刚洗过脸,换上了一件看起来稍微新一点的蓝色外套。
他沉默地走进来,目光掠过桌上的食物,最后定格在沈昭脸上,什么也没说,只是将一小罐糖果放在了桌角。
“哎呀,小昭,你这是……”陈馨看着桌上的东西,眼眶瞬间就有些发红,连忙摆手,“这太贵重了!你怎么能……”
宁泊远推着眼镜,从帘外走了进来,打断了陈馨:“让她花。她要是不花,更难受。”
他一只手拎着几个叠在一起的杯子,另一只手提着一个水壶:“陈年老茶,大家将就将就。”
小小的办公室顿时有些拥挤,却也充满了人气,连灯光似乎都因此温暖了几分。
沈昭笑着,有些手足无措地安排大家就坐。她偷偷看了一眼门口,帘子安静地垂着。
就在这时,政务区的那位小姐姐来了,她没有进来,只是站在门口,对沈昭露出了一个略带歉意的微笑:“沈医生,卫委员长让我转告您,她非常感谢您的邀请,但由于政务繁忙,实在无法抽身,她祝您和朋友们愉快。”
意料之中,沈昭赶紧点头:“没关系,没关系,政务重要。”
小姐姐递过来一封回信。
沈昭接过,打开,上面是卫可干净利落的笔迹:
心意已领,无法前来。你做的很好,前路漫漫,望坚守本心。
没有客套,一如她本人。沈昭感动的同时,却又莫名松了一口气,至少委员长依然支持研究。
八点已过,只剩下杨书剑没有拒绝,也没有回应。
“杨队……可能还在忙吧。”沈昭自己解释着,眼神不自觉地看向门帘。
“他啊,估计是脸皮薄,不好意思来。”白树成毫不客气地拿起一个橘子,慢斯条理地剥开,清甜的水果香气瞬间飘散在小隔间,“别管他,我们吃我们的。”
白树成一发话,大家便跟着不客气起来。橘子瓣在口中爆开酸甜的汁水,苹果带着末世试验地古怪的甜涩味,绿豆糕、凤梨酥、糖果带来了甜到心里的快乐。
宁泊远的茶被倒了出来,果然没有什么香气,但氤氲的热气一缕缕散开,也仿佛将这末世隔绝在了这方寸之地之外。
几杯热水下肚,气氛也活络起来。
白树成开始拿宁泊远打趣:“老宁啊,听说你们科教部最近在修复一批娱乐数据?有没有什么好看的,拿出来共享一下?”
宁泊远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有也不给你,你徒弟可是我们部门的'特权阶级',为了给她用电脑,我的预约本全乱套了。”
沈昭立刻脸红:“宁委员,对不起……”
白树成立刻护犊子:“别听他瞎说。他不敢蛐蛐卫委员长,就知道说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宁泊远摆了摆手,脸上带着笑:“打住。我们少给你们行便利了吗?是不是啊,叶启。”
叶启正喝着茶水,一下子呛咳了起来。
“下次别跟我说理由是'看星星'了,你们不知道,当时被卫委员长叫过去的时候,我差点被吓死。”
众人都笑了起来。
陈馨看着沈昭,眼里满是慈爱:“小昭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喜欢的男孩子啊?”
沈昭的脸被憋得通红,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陈姨,没有没有没有。”
她清了清嗓子:“我是要搞事业的人,不做不正经的事。”
白树成坏笑着,旧事重提:“徒弟啊,之前跟你说的那几个人……”
沈昭捂住耳朵,试图覆盖白树成的声音:“师傅!你别说了!快闭嘴吧……”
她把目标转移给了叶启:“对,不是还有小叶同学嘛,青春期,他肯定有喜欢的女孩子。”
叶启本不打算说什么,当第二次被茶水呛到时,他忍不住暴跳如雷:“沈!昭!”
“你不要信口雌黄,污人清白!”
陈馨捂着嘴笑:“来了来了,莫名的自尊心。”
叶启僵了一下,带着一种被戳穿的尴尬,耳根在灯光下迅速发红。
宁泊远看着这一幕,忽然感慨道:“老白,你看这像不像以前读书的时候,在实验室里,通宵等仪器,做实验,蹲在走廊吃泡面的样子。”
白树成嗤笑一声:“得了吧,吃泡面,第二天的烧烤你少吃了啊?不过,感觉是有点像。一群傻子,为了一个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东西,累死累活,还觉得挺高兴。”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一种奇妙的共鸣在空气中流淌。
陈馨温柔地接话:“不管怎么说,日子总是在往前走的。有你们在,我就觉得,这日子有盼头。”
她看向沈昭和叶启,俨然把沈昭视如己出。
话题渐渐发散,从对未来的展望,转到了轻松的八卦。
宁泊远说起基地里谁和谁好像看对眼了,白树成立刻补充了他看到的版本,引得大家阵阵低笑。
灯光将每个人的影子投在地上,放大,交织在一起,仿佛亲密无间。
在这片废墟之下,在这方寸之间,一场简陋至极的宴会,却仿佛拥有了抵御整个末世寒意的温暖。
沈昭看着眼前谈笑的师长与伙伴,感觉这些日子的恐惧、委屈和疲惫一下子松懈了下来。
她直到前路依旧迷茫,挑战依旧艰巨。
但至少此刻,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的身边,有微光,有温暖,有一群可以并肩同行的人。
这就足够了。
宴会接近尾声,众人帮着沈昭简单收拾了一下,便陆续告辞离开。
白树成晃晃悠悠回家睡觉。
宁泊远被一个研究员叫走。
陈馨前去安全保障队报到,准备即将开始的夜巡。
最后,房间里只剩下叶启和沈昭。
他们一起轻轻拉上门帘,准备回家。
就在这时,门帘旁一个用废纸包好的方方正正的小包裹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她的心猛地一跳,弯腰将它捡起,拆开。
里面是一本厚厚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的硬壳笔记本,以及一支保存完好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钢笔。
她翻开笔记本的第一页,只见扉页上是杨书剑那端方严整的字迹:
给我们的引路者,
愿你的笔,能为我们写下未来。
沈昭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两行字,眼眶骤然湿润。
她拿起那支沉甸甸的钢笔,紧紧握在手心,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嘱托。
她望向穹顶,虽然那只是防空洞冰冷的水泥,但她的目光,却仿佛已经穿透了层层泥土,看到了那片无垠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