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民国遇见了霍去病 > 第10章 第 10 章

在民国遇见了霍去病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黎照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11:26:33 来源:文学城

林卓吓了一跳,凭着一天的实习护士经验,她很怕这老头给气迷糊了,这脸色不小心容易中风或者心梗。

她不由得上前一步。

此时只见毛驴后蹄一蹦就往前蹿,闪了老陈头一个跟头,不过他手里的绳子都没撒手,林卓连忙向旁边躲,毛驴却奔着她来了。

没等林卓反应过来,一溜烟蹿到她的身后,然后伸着一个大驴头搭在她的肩头,冲着跟头把式跑过来的陈老头张嘴大叫“嗯哪、嗯哪……”

林卓被吓得尖叫一声,转身要逃,结果是她本来已经是在路边了,再转头跑正撞到人家粮行门前柱子上。

没等她绕开柱子驴跟过来了,她干脆埋头抱住了柱子,驴十分执着,也贴到柱子旁,紧挨着她,再次朝着冲过来的老陈头大叫。

老陈头又气又急,都骂不出来了,他怕这驴一尥蹶子把人家姑娘给踢伤,他可没钱赔给人家。

他指着毛驴手抖个不停,到了骂出来一句:“孽畜,你给我过来。”

毛驴竟又往林卓身上贴了贴,再对着老陈头“嗯哪、嗯哪”的大叫起来。

三名巡街的伪军踢踏踢踏的边走边骂:“堵什么道?活腻了?”

为首的小队长一把揪住陈老头的衣领:“老东西,皇军的粮车马上过街,你这破驴挡路,老子砍了它!”

陈老汉见伪军抽刀,脸色惨白如纸,手指抠进掌心渗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喘气声。

他忽地眼球充血,太阳穴青筋暴起,微佝偻的背绷直了一瞬,像是要扑上去拼命。

最终还是低头盯着地面,浑身颤抖如筛糠,从牙缝挤出哀求:“长官……这驴……”

林卓听见伪军骂声时,僵硬了一瞬,然后慢慢站直,摸下胸牌,和脖子上的十字架,心里暗骂:狗汉奸!

突然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凑到她眼前,哀求地看着她,林卓一呆,有点不敢看这双眨巴着长睫毛的大眼睛。

她心虚地转过身,想退到粮行里面,却感觉到一阵浓浓的悲伤在身后传来。

她心里莫名难受,看老陈头话也说不利索,马上要厥过去的样子。

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开了口:“长官,这驴是我刚买的!教会运药材的牲口,您看……”

她指指衣襟前的写着‘博济医院’的胸牌。

伪军小队长脸色一僵,张着嘴要说什么,林卓怕他骂人。

猛然间想起马寡妇的话,他们死要钱。

忍者厌恶压低声音递钱:“天热,给几位长官买碗凉茶。”说着递过去一块银元,伪军瞥见钱上印着的袁大头。

领头伪军掂了掂银元,心里暗喜,刀入了鞘还骂骂咧咧:“洋庙的?早说啊!再他妈乱窜牲口,老子真宰!”说完踢踏踢踏地走了。

老陈头蹲下捡缰绳时,林卓瞥见他后颈衣领下有一道旧刀疤,像条蜈蚣趴着。

他却只闷头嘟囔:“姑娘啊,对不住你……这驴,恁真要这驴?”

通红的眼睛直愣愣瞅着她,嗓子眼挤出声儿,像是说给自己听:“运药材好歹比下汤锅强,还得……还得还姑娘的钱。”

林卓为难了,她不能买啊,她买驴干啥,也没地方放,想要拒绝吧,这驴,这驴又把水汪汪的大眼睛凑过来,可怜兮兮地看着她。

林卓受不了了,这眼神,这驴怎么这么灵性,她心软得一塌糊涂。

想着不行送胡掌柜那,他有院子,平时也能用到吧,就当她寄养在那。

她摸摸口袋,有些苦笑地道:“大爷,这驴,您卖多少钱?”

陈老头猛地抬头,生怕听错了:“姑娘真要买咧?这驴、这驴是去年冬天生的!市面儿上值二十块光洋……刚那个,那个……”

他嘎巴两下嘴,突然梗着脖子急急道:“十五!十五块就成!”

林卓:“大爷,我没带那么多,这样,你先牵着驴去博济医院,在门口等我一会儿,我买些东西就回去,然后给您拿钱。”

老陈头一听,晃了下脑袋说:“不、我跟着姑娘去市集,还能驼笸箩背货呢。”

林卓:“……”

我不是很方便的。

看老陈头一副怕她跑的模样,硬着头皮点点头:“行,一块走也行吧。”

林卓前头走,陈老头牵着驴在后头跟着。

在她买了一筐水萝卜后,终于找到麻脸婆子的摊位,木架子上挂着“仁丹”广告画,画中的艺伎已经褪成灰色的了。

林卓看这个婆婆长得像,赶紧问一句:“大娘,买二厂背心。”

“二厂背心要机织的还是土布?”麻脸婆子嗓音沙哑。

“要浸过碱水的。”

林卓赶紧掏出铜子,最后买了三件花了一百五十个铜子。

回去的路上又进了布庄,伙计迎上来抹了抹柜台:“姑娘扯布?咱这儿新到的河北土布,一匹四十尺。

染得匀净,做外衣最扛造!单买每尺十个铜元,整匹拿算您七银元一匹——零裁可亏,一匹布够做四套外衣呐!”

她捏了捏土布厚度:“那……内衣用什么料子?”

伙计抽出匹细棉布:“这是上海机制的,透气软和,十五个铜元一尺。

做套汗衫衬裤,男式十尺、女式八尺,加上裁缝工钱,统共十二个银元能办齐活!”

林卓默算着:一匹黑土布七银元,一匹白棉布十二银元,突然想起青年现在的身份是镖师:“那镖师的衣服……”

小伙计很专业“镖师短打一套得十五尺,绑腿另要三尺。

一匹四十尺,够做两套外衣加绑腿,再给你多四尺,□□处多层叠缝,跑马才不磨破!”

林卓看看长了一双圆眼睛的小伙计,想得还挺周全。

就是这价格是真不便宜啊。

林卓以前看电视,看到当衣服的,总是不太能理解。

现在知道了,做一套新衣服太贵了。

自己看到的人几乎都是在穿旧衣服,难怪当铺,估衣铺盛行。

可一想到让她穿旧衣服,而且还不知道几手的,是不是死人的,她,她还是心里膈应。

而她现在当一个实习护士,月薪八银元,才能做两套衣服,她叹息。

又想想今天要花的钱,顿时肉疼。

大大的柜台前,林卓指尖划着黑土布粗粝的纹理犹豫着,“一匹黑土布,半匹白棉布再加裁缝多少钱?”

伙计噼啪拨着算盘,报出的数字让她掌心沁出冷汗。

“土布七银元,棉布六银元,裁缝工钱便宜算您二银元,拢共十五银元。”

她攥紧钱袋里的七块银元:“今日只带得这些。”

伙计眯眼打量她:“姑娘在教会医院当差?”

见她点头,立刻换了副腔调:“早说呀!马神父上月刚订过布。

您留七块定金,工牌押这儿,余款十日内送来,我让裁缝跟您回医院量体!”

“工牌?”林卓按住胸口的铜牌,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放心,咱店常给医院供布,断不会亏了教会的人!”

伙计压低声音,“那白棉布饶您二尺,能绣俩帕子。”

裁缝已经夹着皮尺候在门边了。

林卓吐口气摘下工牌,铜牌落柜的脆响像极了当铺里死当的铃铛。

她一听这声,一把又给抓回来了。

圆眼睛的小伙计“哎”的一声,眼睛瞪得更圆了。

林卓笑笑:“那个,要不你们再跟着去一个人,我不用赊账,钱回去就给你们,这个就不押了。”

她说着把工牌又别到衣襟上。

小伙计一听不赊账更好啊:“好勒!好嘞!去,再去一个人拿钱。”

她身后又跟了一个裁缝和一个布庄伙计,林卓看看身后,这都是要钱的。

她是越花钱,越后悔买这头驴了,转头看看它,正趁老陈头不注意偷水萝卜吃呢。

后悔归后悔,还是得买,她一路也想明白了,自己要是不买真让老头再牵走,保不齐就有那告密的,人性这东西真不好说。

可是这钱呢,他们当初也就换了五十一,扣了通行保证书后就是四十五块银元。

这一早上花得,再扣去驴钱,就剩十三块银元了,林卓叹息,这钱什么时候都不禁花。

她自己换算下,这物价一银元相当于现代的四百五十块。

而且重要的是,这钱还不是自己的,是青年的金饼子换的,不过自己花起来好像没啥心理负担哈,可能他们已经是过命的交情了。

所以自己花起来还挺理直气壮的。

甚至刚还想着,他的那堆零碎里还有金饼子,不行再去换。

林卓边走边琢磨,到了医院后门,跟几个人交代下,自己先跑到宿舍拿钱,分别给了驴钱和面料钱。

然后让裁缝稍等她一会儿,她牵着驴先拴到院里的杨树上,去住院部找于嫂。

谁知于嫂竟然就在骡棚。

于嫂是教会医院的护士长也兼管后勤物资。每天都要验收草药,还有定期的牲畜检疫。驴棚设在医院西侧,与洗衣房共用蒸汽消毒管道。

阳光把草料棚的木板墙烤出了松脂香,三头骡子正埋头嚼着掺药渣的干草。

林卓一手攥着驴绳站在栅栏边,绳那头的小毛驴忽然昂头打了个响鼻,惊飞了檐下啄食的麻雀。

“于、于大姑……”林卓不知为何莫名的心虚,手指无意识绞着麻绳,“我在码头…买了头驴。

能…能不能借个地方养?”

于嫂正背对着站在木栅栏旁边。

木栅栏上挂着教会医院的拉丁文药草名录,石槽边堆着未拆封的《华北防疫条例》通告——于嫂正用红笔圈出‘牲畜须每周检疫’的条款。

听见林卓的话,她探究地打量了她一眼,眯着眼看这头驴,看骨架明显还没长成,还有些瘦。

眼白泛着不正常的青灰色。

小毛驴有些烦躁跺蹄,蹄缝间掉落一些细小的碎片。

林卓蹲身拾起一片,似乎是瓦当,青灰色陶胎上黏着蓝绿铜锈,像是打翻的珐琅颜料泼进灰烬里。

她拇指蹭过锈斑,指腹沾了层晶状粉末——那是青铜器氧化后的碱式碳酸铜,她想起了上课时老师讲的汉代铜镜。

于嫂:“教会运药的骡棚倒是空着个隔间。”

她突然扬手把铁刷砸向驴头,小毛驴却灵巧一偏头,刷子“当啷”砸中棚柱,它冲着于嫂张嘴大叫,像是在骂人。

于嫂眼睛闪过一抹笑意:“哪捡的便宜货?”

“十五块银元。”林卓不禁微低着头诺诺地说:

“早市上二鬼子要砍了这头驴,这驴也聪明,就躲我身后,我就,就给买了,说是医院买的运药材的。”

于嫂张了张嘴想说啥,最后还是没开口,只点点头弯腰查看驴,这驴耳内侧有新旧的疤痕,还这么瘦,可见原主人也不是什么良善的人。

她沉吟片刻:“明日开始,早晚各运两趟药草去南库房。”

“哎!”林卓眼睛亮起来,小毛驴好像也高兴起来,蹭了蹭她后背,险些把她拱进骡食槽里。

于嫂抓起把艾草扔进棚子角落小铁桶,青烟腾起,小毛驴又烦躁地跺蹄子。

于嫂:“先拴东头那根柏木桩,”她背身整理鞍具,“那木头浸过硫磺,防蛇虫。”

林卓“哎”了一声去拴驴了。

于嫂摸出登记簿,在“7月9日损耗”栏写下:骡棚柏木桩一根(硫磺熏制)。

墨迹未干,她又添了行小字:特例观察体甲号(初态)。

林卓拴好小毛驴,就领着裁缝进了青年的病房。

青年已经从重症转到普通病房,主治陈医生说恢复得特别好。

林卓推门,病房内消毒水味里混着窗外的槐花甜香,她皱皱鼻子,讨厌这个味道。

裁缝老周捏着铜皮卷尺也跟在后边进了病房。

此时病房内还有两个新来的病人,一个脸色蜡黄,戴一副圆圆的眼镜,正拿着大公报在看。

另一个是个很年轻的男生,分头剪得很精神,也在看报纸。

青年靠坐在铁架床上,墨绿条纹病号服敞着领口,露出锁骨下的愈合刀疤。

他膝头上也摊着张《大公报》,头版标题「鄂豫皖剿匪捷报」。

“来,抬胳膊。”林卓说着把报纸先给拿开。

老周把铜皮卷尺甩开,掏出炭笔和草纸开始量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