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临安把小酒楼做大做强(美食) > 第18章 冒雨送膳

兰嫂子回到铺子里,此时铺子里的食客已经几乎散去,几人才开始忙活晚饭,袁大哥也已经回来。兰嫂子见满满和两个丫头还在一旁忙活,问袁大哥:

“怎么还在忙?待会还有事吗?”

袁大哥淡淡地喝了一口茶,眼中浮起几分意味不明的笑容:“说是有位官人特地点了菜,晚饭时做好送过去。”

兰嫂子有些惊讶,这满满虽然平素在赚钱一事向来积极,但到了饭点却是绝不可能耽误的。便是再忙,也得自己吃过了,然后再料理。便是这食肆,晚间也不营业,关店也比旁的店早一些,就为了休息休息,紧接着还得备下第二日出摊的点心。

“这是哪位官人,值得这么大费周章?”只见满满守在炉子前,一刻不停地瞧着火候,兰嫂子走过去,问道:“满满,你煮着便是,先来吃饭吧?何必时时瞧着呢。”

满满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回道:“这位夫人脾胃不好,得用小火慢慢地熬,趁着日落之前送过去,别误了饭点才好。娘,你们先吃吧,我让春燕和梅梅已经做好了,不用等我了。”

兰嫂子心里一动,问道:“夫人?哪位夫人呀?”

满满随口回道:“就是那日来送模子的小官人的娘,对了,那晚去城外奈花林您和爹都见过啊。”满满抿了抿唇,沉吟道:“人家送了模子,又送了画,今日他兄长来铺子里,还带了不少客人,这可是贵客呀,可得好好笼络着。”

兰嫂子眼睛一转,斜斜看了满满一眼,问道:“你当真是这么想的?”半晌,又试探道:“我和吴嫂子商量着,你从宫里出来,年纪也不小了,古今女子,到了你这个年级,也要成家了。那日在铺子门口,还是在奈花林里,我和你爹冷眼瞧着......”

"自然,娘,您在想什么呢?人家官宦之家,书香门第,我们高攀不上的,怎能因为几个好处就把自己当回事,心比天高了呢?"满满连忙打断,“就算当真成了,人家若是不把你放在眼里,人在屋檐下,这日子难道就好过了不成?”

“娘,我们现在赚钱了,一家人也吃得起肉,逢年过节也能买新衣裳,不也很好吗?我认真做菜便是做菜,不管是于情于理,都得用心去对待,既是还了这一份情,另外呢,做生意也得以诚为本,你用心对待,人家也看在眼里,日后有生意都想着你,这才是道理。"

兰嫂子见她面上无波,依旧一个劲地看着炉火,叹了口气:“你说的也对,是娘眼皮子太浅了。”

兰嫂子走了出去,见袁大哥旁若无人地在一本书上批注,顿时心里冒出一股无名火,挪瑜道:“你这个不为咱们闺女操心的闲人,我问你,你可知满满这菜是给谁做的?”

袁大哥低着头,淡淡笑道:“咱家满满是个有主意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便是急也急不出名堂啊。”

“往日这吴嫂子说了,让我多多留意店里往来的官人,说不定能钓上一个金龟婿。今日我瞧着,满满不愿嫁官宦人家,说是怕被瞧不起,我寻思着也有道理,要不让吴嫂子参谋参谋,给介绍一个?”

袁大哥想了想,缓缓道:“老婆子,我知你这心是好的,但我估摸着,这事,你还是得和满满商量,只有满满拍板决定了才能成。”

兰嫂子没好气地瞪了袁大哥一眼,招呼春燕和梅梅一起坐下用饭。

此时正值夏初,天气愈热,又逢梅雨季节,天气沉闷,寻常人都会少几分食欲。又想到这位夫人脾胃虚弱,满满从前在宫中当值,有一位老太妃也是同样症候,每每饮食料理都比旁人头疼几分,宫人也是费劲心思,和医官来回琢磨,最终才让这老太妃吃的爽口又利于脾胃。

满满今日便做了这几样,都是清清爽爽的,少油盐,去炸煎,用文火慢炖熬出食物本味,并不曾加香料等等。这样的菜极其考验厨子对食材的处理搭配和火候的把握,既要去除荤腥之味,又不能用太多香料调味,只能通过不同食材的性质来彼此中和。

食盒中放着几道药膳,以健脾祛湿、益气补虚为主。山药莲子薏米粥,《圣济总录》曾记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常与莲子配伍;又一盅黄芪枸杞炖鸡,补气利水,黄芪"益元气,壮脾胃",搭配茯苓祛湿;接着是三豆汤,三豆为,赤小豆,绿豆,黑豆,三豆煮汤,加少量冰糖润口,解毒祛湿,她翻阅《太平圣惠方》,其中道豆类"调中平胃",暑湿困脾致食欲不振,可用此汤舒缓;三道主菜,又配了饭后茶点,则是坊间都有名的“八珍糕”,可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所谓八珍,即茯苓、莲子、芡实、山药、薏米等八味药材研粉制糕;最后,用生姜和红枣、红糖熬制姜枣茶,夏日虽热,却伏阴在内,用此茶暖胃。

临到装盒完毕,天空一道惊雷,竟然急急忙忙就落起雨来,这雨来得凶,豆大的雨点子砸在房梁上沙沙作响,没一会功夫,街上的人纷纷收摊,行人处处躲雨,竟然已经空无一人。此时再找一个闲汉送餐是不可能了,可这热饭又必须立刻食用,若是冷了,味道便散了大半,刚才一个时辰的功夫全都白忙活了。

满满想了想,撑起一把伞,身上又披了一件斗笠,脚下穿了一双防止湿鞋的木屐,便拎起食盒急匆匆朝外走。兰嫂子一晃神,人就不见了,急匆匆扒在门拦上,叫也叫不住。

袁大哥见状,想了想,问春燕和梅梅:“二位可知暖身的汤的方子,等满满回来,怕是要淋湿了,我去先熬上。”

春燕连忙答道:“自然会,您坐着,我这就去。”

梅梅抬起眼,眼神在一脸急色的兰嫂子和满脸关切的袁大哥身上流连片刻,晃过一瞬间的失落,下一秒,她拉住春燕:“春燕姐,您也忙活一天了,我去吧。”

春燕手脚利落,干活勤快,但是论做饭的手艺,是远远比不上梅梅的,便点点头坐下。

兰嫂子一脸担心地回来,嘴里嘟囔道:“这孩子,满脑子只有活计,下这么大雨呢,愣头青一样往外冲。”

袁大哥笑呵呵接腔:“年轻人身子骨好,我先去拿件干衣服烘着,这位小娘子帮忙熬了汤,待会回来衣服一换,喝口热汤,没事的。”

梅梅在灶房里,听到夫妻间的对话,眼神放空,不知想到了什么。

*

薛府宅子里,薛以桓皱了皱眉:“怎的突然下雨了,怕是送不来了,我让小厨房先备饭吧。”

薛以安心里有些焦急,握了一把伞,就要往外门去:“这会子下雨了,怕是找不到人送了,她若是自己来了,倒是真叫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了。”

薛以桓之妻吴氏拦住他:“以安,你现在出去淋湿了染上风寒可如何是好,你且在这里等着吧,约莫不会来了,便是来,也是等雨小些了。”

他执拗地喃喃:“万一来了呢?都怪哥,非要让人家平添这些事端。”

“你哥不也是为你好?你这小子.......”

吴氏拉住薛以桓,瞪了他一眼:“你也少说几句。”

坐在首位的当家主母杨氏瞧着兄弟两人,嘴边勾起一丝笑容:“也罢,二哥儿便去等着吧,若是没遇见人,便亲自驾车去铺子里取。你们哥俩整日吹的天花乱坠的,我倒是想尝尝什么滋味了。”

薛以安低头应是,然后便急匆匆打上伞出去了。

才到门口,远远望去,便见门前一条长街上,一道鹅黄色的影身影在雨幕中急急跑过来。他愣在原地,心里有些雀跃,却又觉得很是愧疚,连忙快步向前迎去。路面上已经积了不少水,他穿的是布面的黑色长靴,白色衫子,没走几步,靴子便已经全湿透了,雪白的衣摆也已经沾了不少泥水。

满满遥遥见到有人朝她走来,直到跟前,定眼一看,青色的伞面下,雨水顺着伞沿一串串地流下来,一张白中带粉的面庞,正是薛以安。

满满一打量他,一张明媚的脸在灰沉沉迷蒙蒙的雨天如同点亮阴暗一般笑了起来,她抬了抬脚,木屐上是一精致的绣兰花小白鞋,仅仅是零星有几个泥点子:

“小官人,你是来接我吗?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你说你来便来吧,怎的穿着一双布鞋就出门了?这雨多大呀,水还挺深的,你脚很凉吧?”

少女清脆的嗓音隔着淅沥沥的雨幕传来,似乎来自很遥远的地方,他愣了片刻,反复几遍来回默念她的话,才把意思听进脑子里,连忙回道:

“下这么大雨,怎么还亲自送来,真是辛苦袁小娘子了,快快随我进屋歇会。”

满满连忙道:“不了不了,我还没吃饭呢,既然遇上了你,便交给你了,银钱改日再来结便是。我得回去了。”

薛以安一听,心里更是羞愧焦急:“那......那小娘子去我家中用饭吧。”怕她拒绝,又连忙补充:“若是我娘喜欢,可否教授给家中厨娘,也不必每日叨扰小娘子。”

他见满满一愣,心里琢磨着,鬼斧神差地补充一句:

“小娘子若是愿意教,我们必不会外传——”

“定然重金相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