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临安把小酒楼做大做强(美食) > 第16章 雕菰饭,鲈鱼烩

“加入了行会,你便不必日日去采买食材,行会会帮你供应各种品类,都是上好的食材,价格也公道。不仅如此,若是想招募仆役,或者发布小报,,购买酒水,行会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每年按照通例缴纳会费即可。”

“您放心.......我不会让您亏本的。”满满被他说的脸一红,但依旧咬牙承诺。

“说到这,我的铺子最近确实有些忙不过来,您有没有合适的人引荐,要是合适,我愿意用市场价的两倍招待。”

姚行老摸了摸胡子,向外招了招手,一个小厮走上前来,姚行老轻轻吩咐几句,小厮便急忙走出去了。

“袁小娘子,既然如此,你信任我,我自然也是相信你的能力。今日,你不是想登小报吗,我已经着人按照你的吩咐给书肆主人通气了,那便祝你一炮打响,顺遂心意。”

满满刚想道谢,门外便有两个女子走进来。一个清瘦而高挑,面色苍白,看上去和满满差不多大年纪。另一个则脸圆而身肥,眼神却是憨厚而老实,年纪稍微大些。

“这二人,名叫春燕和梅梅,都是从前临安开食肆的,后来经营不下去,便投靠了我们,手艺都不错,可以一用。”

满满眼睛一转,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二人,然后笑道:“既然是您推荐的人,我怎么会不放心呢。”又看向二人,作微笑状,声音里却藏着几分严肃:“大家也算是同行,你们若是愿意认真帮我,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你们。寻常店里,给帮工大多一百文一日,我可以给你们三百文。”

二人听完,春燕眼里浮出几分笑意,倒是有几分傻傻的活泼,梅梅却眉心微跳,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满满和姚行老交接完手续,又去书肆看了看小报的样刊,领着两个姑娘回到食肆,把画挂到店里最显眼的地方,又挂了横幅在店门口:“丰乐楼赛花宴魁首之作——奈花索粉。”

第二日,小报开始发行,不少人对这奈花索粉好奇,况且售价便宜,比起丰乐楼的望而却步,确实亲民了不少。满满早有准备,头一日便从行会联系了花农在露重之时采了奈花骨朵,带着春燕和梅梅,一晚上做了不少索粉。春燕憨厚老实,手艺虽然不精,却胜在踏实肯干,梅梅倒是让满满心里有些吃惊,一点就通,不管是揉面的筋道,还是火候的把控,都是一个对庖厨之道有深刻了解的人才有的娴熟。

晨间,满满照例上御街摆摊,春燕和梅梅则在铺子里卖索粉。待到满满收了摊,又回到铺子里帮忙。人们口耳相传,又因为价格适中,美味爽口,出餐速度极快,不少人竟然在铺子里前排起了队,路过的行人见此处的队伍,也很是好奇,于是排队的人便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人坐在家中,托闲汉来买。

有了春燕和梅梅在,满满可以将索粉的事放一放。今日,店里还有一件大事——不再每日悬挂食牌,而是可以想吃什么做什么。反正现在有了行会统一采买食材,她既不用担心买不到,也不用担心买多了,导致食材浪费,亏了本钱。这倒是一个大大的节约。

前来吃索粉的人,统一引着做到一楼的散客座,其余人没位子,便在门口排队买了带回家中吃。满满特意嘱咐二人:“留个心眼,别做太快,嘴巴放甜一些,眼睛瞟着客人多少,若是这队太长,便望而生畏,没人愿意排了,但若是太短了,哪里引得新客人来尝呢?”

不仅如此,满满还准备了一个竹罐,里头放满了签子,其中几支点上了红点,每人可抽一支,若是抽到红点的那支,便可以免费一份索粉。有了这个,不少小孩都来凑热闹,反正闲着没事,就站那一排,若是没抽到便不买了,若是抽到了,岂不是白占便宜?

一楼热热闹闹,但二楼和院子里却是一片清净。寻常客人,并不能上到这里边来。

多半坐着的,都是满满摆摊收获的大主顾,点菜都是五样起步,出手也是阔气大方。

正忙活着,五位穿着常服的男子走进了食肆。满满远远瞟着,见其中三人有些眼熟,笑着走近,才发现几人中有薛以桓、蔡衡,另一位眼熟的大概也是摆摊的时候见过罢?

“袁小娘子,你这生意真是不错啊?”薛以桓挑了挑眉,打趣道,不知为何,满满总觉得,这薛大人似乎对她总是有几分微不可查的敌意。

“近日不过运气不错罢了,承蒙各位客官照顾,也正是官家励精图治,各位官人鞠躬尽瘁,才有这样的太平盛世,让我这小女子也有一方立足之地。”

各位官人交换了眼色,都是笑而不语。这小娘子他们也有几分熟悉,若是一日不吃她家的点心,竟然已经有些惦念了。本朝民风彪悍,不说民告官了,便是从前一桩趣谈,说是仁宗之时,有富户到开封状告禁中召其子妇三日未归,开封知府范讽也只得硬着头皮入禁中问过官家,将此女带回,可见百姓的地位。

更遑论这些文官,若是这小娘子恶言相向,她若不做错半分,他们拿她也没有办法。但她始终笑吟吟地,哪怕说的都是些奉承话,但听了也心生欢喜。

“袁小娘子真会说话,从前只在摊子上吃你家的点心,今日我们休沐,晨间没有吃上,这便一同来铺子里尝尝小娘子手艺。”说话人是蔡衡,满满摆摊第一日,遇上的便是他。

薛以桓踱步上前,站在那副画前,笑道:“是啊,薛某也很是好奇。不才家中有一幼弟,自从吃了小娘子的点心,家中小厨房是再也不碰了,钱袋子更是空空。”

满满不由有些好笑,同时不知为何还有些害臊,只能把几位迎进院子里的亭子下,一张檀木桌子刚好能坐下五人。此时正是夏初,院子中景致正好,隔绝外面的聒噪,又有清泉一阵阵送来凉气,让人看了神清气爽。

“几位想吃些什么?”前些日子进了行会,终于买到了酒水,满满一边倒酒,一边问道。

“小娘子看着做便好,我们几个榆木脑袋,想破头皮也不知如何烹饪更加美妙。”薛以桓笑吟吟说道。

旁边即时就有一人打趣:“这以桓最是惧内,平日在家中,吃什么何时吃都是夫人说了算,难得出来一次,莫不是在家中习惯了,连这点主也不敢做了?”

一片笑声。满满也觉得有些好笑,但依然回到:“那我就做一些顺应时节的小菜讨讨巧。”

满满吩咐了梅梅,去行会把食材取来,亲自下厨。

这米饭可不是普通米饭,而且一道名菜“雕菰饭”。

她吩咐梅梅在一旁看着,既然要了她在这里帮忙,她也是极有天分的,满满也不会吝啬教她。

满满掐了半篓雕菰穗子,青石臼轻舂两遍,碎壳随风扬掉。乌玉似的籽粒倒进竹筛,井水淘三回,浮沫杂屑尽除。

陶钵装满隔年陈米水,菰米吃足了水气,胀成弯弯的小月牙。

火腿取肘尖肥瘦相间处,快刀切作珊瑚丁。春笋剥壳焯水,撕成银丝细缕。新采的油菌撕伞盖,松茸片薄如蝉翼。最后在甑底垫鲜箬叶,铺上菰米,然后火腿丁、笋丝、菌片层层叠上去。

灶上铁釜滚着火腿骨吊的高汤,撇净浮油,奶白色清汤徐徐浇透米粒。松柴文火蒸半个时辰,火腿的醇香混着箬叶的草木清气咕噜咕噜往上冒。没过一会,屋子里满是米香和菌菇的野香。

趁着这个功夫,可以做一道鲈鱼烩。

提来活蹦的松江鲈,青苇叶垫着鱼鳃尚翕动。快刀刮鳞剖肚,井水冲净血丝。鱼身两面剞柳叶刀,细盐抹进纹路里腌着。

“火腿取肥三瘦七的精肉,切作杏核大的丁。冬笋尖焯过撕成丝,新姜拍碎挤汁。铁锅烧热,猪油化开,青烟起时下鱼。两面煎得金黄,鱼眼凸起便盛出。”

满满细致地教着梅梅,这丫头也。毫不含糊,动作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偶有一两个地方处理不好,满满提点一二便立刻学会。

梅梅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神色,满满如此倾囊相授,倒是叫她心里有些不自在。

做完这些,满满接手,先用原锅余油煸火腿丁,又用姜末葱段炝锅,倾入隔年封坛的黄酒。滚沸时兑半瓢鸡汁汤,奶白汤头里沉着煎鱼。文火咕嘟着,冬笋丝掐准时辰撒进去。

灶眼压两块松炭,任那汤滚成奶白色。满满揭盖撇浮沫,淋姜汁再焖半柱香。临起锅前撒把青蒜苗,热汽一烘,辛香混着鱼鲜直往外钻。

梅梅递过来瓷盘,先垫两片焯过的莼菜,鱼卧其上如卧碧波。原汤勾薄芡浇透,唰的一声,另起小勺烧菜油,花椒粒爆香后捞弃,滚油往鱼身一泼——"嗤啦"声响里,蒜苗香混着椒香漫开。

这时,筷尖戳开鱼腹,雪蒜似的肉瓣浸在浓汤里。若是舀半勺汤拌饭,咸鲜里透出火腿的醇,舌尖还能寻到黄酒的回甘。光是想一想都觉得味美。

这时,雕菰饭已经闷好了。起锅前淋半勺山茶油,木铲翻拌间,乌米裹着红肉,火腿红衬着菌子褐。青瓷碗底垫焯过的马兰头,热饭扣上去,恰似碧翠托着玛瑙。最后,撒一把炙过的胡桃碎,脆香混着糯香,叫人直犯迷糊。

满满悄悄盛出一小勺,放在小碗里,递给梅梅:“尝尝看。”

梅梅接过,用筷子挑了一点,咀嚼间,火腿咸鲜,糯软里藏着松茸山野气。细嚼时胡桃碎在齿间蹦跳。最妙的,碗底浸透的汤汁凝成冻,拿调羹舀着吃,又香又黏。

上榜啦!继续更新!![粉心][熊猫头]

谢谢各位支持!蹲蹲评论和营养液嘿嘿[爱心眼][爱心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雕菰饭,鲈鱼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