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再历风雪一岁迁 > 第5章 刺杀

再历风雪一岁迁 第5章 刺杀

作者:招财猫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12:33:12 来源:文学城

没等几天,宫里传来立萧时予为新帝的消息。

晨曦微露,东方第一缕光线突破重重云霭。燕京城心,太和殿前,金光初现,光影交错间,宫殿显得愈加辉煌。厚重的大红绸幔随风轻摆。

殿前九龙壁栩栩如生,欲腾云驾雾。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檀香气息,缭绕升腾。钟鼓楼的钟声与鼓点齐鸣。

众多官员身着华丽的朝服,整齐排列,静候命令。殿堂之上,龙椅巍峨屹立,新帝缓步入席,步履稳健,龙袍华采熠熠,威风凛然。

“圣诏在此,百官听宣。”福安在他身侧高喊。

“朕闻先帝仁慈圣武,惠泽四方,勤政爱民,然寿数有期,驾鹤西去,哀痛之余,奉昭帝遗旨,临大宝,登极尊,今后必尽绵薄之力,守先人之业,光耀千秋。”

“今后,内外群臣,协力同心,务本抑末,讲信修睦,上下一心,共济时艰。庶几将来,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边境宁靖,四夷宾服,实乃朕之所愿。皇天后土,有灵有知,昭鉴明禋,共鉴斯盟!”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群臣高呼,声音嘹亮,激昂澎湃。朝权更迭,唯寒烟衰草凝绿念往昔。

夜幕降临,星河低垂,月华如练。宏伟的正殿之内,朱红的宫墙与漆黑的瓦檐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灯笼高挂,金箔贴墙。

步入大殿,只见琉璃瓦下,玉砌雕栏,宫女们步履轻盈,穿梭于宾客之间,手中托盘上的美馔佳肴香气扑鼻,诱人至极。

丝竹管弦之声悠悠响起,轻歌曼舞中,众人脸上洋溢着看似愉悦的笑容,但眼神交错间,却是暗潮汹涌。

随着最后一曲乐章悄然消逝,萧时予缓缓抬起手,四周的喧嚣回归平静。“先帝仁慈圣武,惠泽四方,勤政爱民,然寿数有期,驾鹤西去,予哀痛之兮。先帝信予,及予以问政之权,予辛之不负先帝之愿。现先太子之子,时予生性纯良,孝长爱民。遂先帝遗愿,登大典。”

萧时予说,“予自知难挑重任,现还政于帝。愿帝效先帝之道,效法文景之治,以仁德抚民,以法治国,不负先帝所托。愿诸君协力同心,务本抑末,讲信修睦,上下一心,共济时艰。”

紧接着,几位大臣纷纷上前祝贺,并表态效忠新任皇帝。

珠帘忽地一阵脆响,御座之侧,垂帘听政的太后娘娘蓦地俯身,玉手捂住唇,喉间溢出压抑的干呕。喧嚣戛然而止,丝竹之声零星断裂。

“娘娘!”近侍宫女慌忙搀扶。

萧时予将指尖扣着的酒杯放下,面露焦灼:“母后定是近日操劳过度,又兼宴席喧闹,有些乏了。来人!”

“速送太后回宫修养,传太医诊治。”

萧时予虽未强行下旨,但也已示意宗正寺安排太后前往帝陵守灵,只待宴毕便可施行,今夜便是太后的机会,于情于理萧时予都不会不提防她。

“且慢!”

一声虚弱清晰的阻止,出自太后之口。她强撑着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惊疑不定的宗亲大臣,最后落在萧景玄脸上,唇边竟扯出一抹凄然的苦笑:“陛下,哀家……无妨。或许是殿内人多气闷,歇息片刻便好。今日是你的好日子,莫要因哀家扫了兴。”

她是如此“深明大义”,身子却不如愿地一软,若非身旁女官眼疾手快,几乎要栽倒。场面顿时有些混乱。

太后的管事姑姑,声音带着哭腔,刻意扬高,确保所有人都能听见,“陛下!娘娘近日凤体屡感疲乏今日又骤然不适,奴婢斗胆,恳请陛下恩准,就让太医在此稍作查看,也好让百官安心,以免人心浮动,揣测纷纷啊!”

这时,一位素与太后交好的宗室嘉诚郡王也起身附和:“陛下,太后乃国母,凤体安康关乎国本。大殿虽略显嘈杂,但让院判大人先请个平安脉,确认无大碍,我等方能心安。若真需静养,再送回宫不迟。”

萧时予面上不动声色,甚出一丝无奈,缓缓开口:“皇叔此言差矣。太后娘娘凤体尊贵,岂同寻常?这大殿之上,人多口杂,酒气熏蒸,岂是静心诊病之地?若因环境不靖,扰了太医判断,稍有差池,谁人能担责?”

萧时予那番“大殿不宜诊病”的言论合情合理,暂时压下了当场诊脉的呼声,那位宗室郡王却又上前一步,提出了折中方案,“陛下思虑周全,大殿确非静养之地。不如先请太后娘娘至殿后暖阁稍歇,再传太医前来,既全了太后体面,也免了车轿劳顿,岂不两全?”

萧时予扫了眼底下窃窃私语地百官,说,“可!”

太后被宫人小心翼翼地搀扶至暖阁。萧时予稳坐主位,以安定人心为名,吩咐宴会丝竹稍歇,百官暂候。他随即对任然使了个眼色,“传太医。”

任然领命匆匆而去。暖阁内悄无声息,大殿之上百官窃窃私语,各种猜测。萧时予面沉如水,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无意识地敲击。

终于,人回来了,却是一个年轻人,任然疾步上前附耳禀报:“陛下,张院判家中老仆来报,其老母突发急症,他方才告假出宫了。李副判半个时辰前不慎跌了一跤,扭伤了手腕,无法精准诊脉!今夜当值的几位资深太医,竟都恰巧不在或不便!”

萧时予的心下一沉,太后铁了心要闹大,她难道也什么翻盘的筹码?“为太后诊治。”

片刻,一个身着浅青色官袍、面容尚带几分稚嫩的年轻太医,低着头,战战兢兢地小跑入殿,在引路太监的示意下,匆匆进入了暖阁。

暖阁的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内外。时间仿佛过得格外漫长。

终于,暖阁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太医走了出来,面色煞白,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连官袍的前襟都有些凌乱。他快步走到御座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埋得极低,身体微微发抖。

满殿文武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萧时予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爱卿,太后娘娘凤体如何?可是近日操劳过度,需要静养?”

太医身体抖得更厉害了,“回、回禀陛下!太后娘娘……娘娘她……并非劳累之症……微臣、微臣反复确认……娘娘是、是喜脉!脉象流利有力,已近三月!此乃、此乃天大的喜事啊!”

死寂。

随后,嘉诚郡王率先出列,“天佑我朝!此乃先帝在天之灵庇佑,遗泽深厚,方有此等祥瑞之兆啊!臣为陛下贺!为太后贺!”

群臣如梦初醒,贺喜之声潮水般涌来,几乎要掀翻殿顶。

喜脉?荒谬!先帝驾崩尚不足三月,这“遗泽”未免来得太是时候。

如今这一出......太后不仅能名正言顺留下,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论辈分竟是他、萧时予的叔父!

萧时予声音沉稳温和:“竟有此事......真是......皇天不负,先帝有灵。此确乃国之大喜。”

昭元帝为了他,苦心孤诣,甚至死后都在用遗诏为他铺路。可如今,这个他亲自安排去守陵、以示新朝对先帝尊崇的女人,竟然在这种时候,怀上了一个孩子!

这时,嘉诚郡王又上前一步,“陛下仁孝,天下皆知。太后腹中乃先帝骨血,陛下之至亲,将来不过一安乐王爷,定不会与陛下有丝毫僭越。还望陛下……体恤幼弱,保全先帝这点血脉。”

萧时予执杯的手稳如磐石,指尖却已掐得泛白,“爱卿所言极是!此乃大喜,朕心甚慰!福宁宫即可戒严,一应饮食用度,由太医验查。”

怀上不算本事,生下来,养得大,还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命,来争这个名!

殿外,假山水榭间,流水潺潺,荷花亭亭。

有人嘴角噙笑,眼中却藏着算计;有人眉头轻皱,掩饰不住内心的忧虑;还有人见惯了朝权更迭,于他们而言谁是当权者没甚关系,神仙打架凡人只管隔天看戏。

今上独坐揽朝权,季侯炙手威风赫,太后高堂执权柄,慎莫近前首辅嗔。

次日改年号为永兴,萧时予为死去的祖父,曾祖母,父母等追加谥号,并暂谢绝大将军归权的请求,任委托大将军监朝。

沈南初没去宴会,自己待在掖庭,手里提着灯,烛光在夜里照出前路。他身体不算好,身形消瘦,缓慢地走向暗处。前路昏暗,既不适应,也不惶恐。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耀阳当空,太阳的余晖拂过刑部大牢,牢狱常年昏暗潮湿,现在也有了一丝生气。

姜忘昔蜷坐在牢房角落,身上的囚服破旧不堪,满是污渍,头发蓬乱如枯草,脸上也没了昔日的神采,曾经明亮有神的眼睛,现在却暗淡无光。

一阵嘈杂声传来,伴随着狱卒谄媚的请安声,“陛下,这边请,姜先生的牢房就在前面。”

老皇帝已死新皇登基这等大事,连一直待在的牢犯都知道了。姜忘昔寻声望去,他强撑着病弱的身体,站起身。

牢门缓缓打开,待看清来人,他忙跪地,声音沙哑:“罪民姜忘昔,叩见陛下。”

萧时予快步走进牢房,伸手扶起姜忘昔,“先生受苦了,快快请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