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华如练 >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朱门绮宴显尊荣,婢子含屈意难平

秦府今夜的气象,是月华入府这么久以来来从未见过的盛景。

朱漆大门外,两盏丈高的走马灯悬于盘门柱上,烛火亮如白昼,将灯面上“仙鹤送瑞”的纹样映得活灵活现的。

门内值守的仆役皆换上簇新的青布短褂,连腰间系带都系得一丝不苟。

月华望着廊下流转的灯影,指尖忽然发颤。

这明亮让她想起从前家里时,父亲常牵着她的手,指着灯上的字教她认清正廉明,那时她还趴在父亲肩头笑,说“爹爹的名字里也有正字”。

如今再看这秦府的灯,亮得刺眼,却没了半分当年的暖意。

踏入二门,抄手游廊两侧的琉璃灯次第亮起,淡青色的光晕如流水般漫过廊柱。

那光亮不是寻常人家的暖黄,而是带着几分凛冽的透亮,像一把无形的尺,丈量着府中每一处角落,不容半分污秽与隐秘藏于暗处,这是属于权贵的明亮,璀璨却也冰冷。

府中上下早已得了消息,今夜宴请的是吏部徐尚书家的夫人与千金。

这消息如同一道无形的圣旨,更似一条绷紧的鞭子,抽得阖府上下连呼吸都不敢急促。

洒扫的婆子蹲在廊下,拿着细竹篾一点点抠着廊柱木纹里的陈年旧灰,指尖被竹篾戳出细小的血珠也浑然不觉;管库房的安嬷嬷,翻找前朝官窑瓷时手指不住发颤,生怕一个失手磕坏了瓷角,那可是能抵她十年月钱的宝贝;小丫鬟们则聚在耳房,对着铜镜反复练习斟茶的手势,手腕要稳,壶嘴要斜,茶水需沿着杯壁缓缓注入,既不能溅出半滴,也不能发出声响,稍有差池,便是触怒贵人的大祸。

月华站在一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忽然想起母亲从前教她斟茶的模样。

母亲教她用青瓷盏奉茶,指尖捏着盏沿的三分之一,茶水要斟到七分满,笑着说“阿月是御史府的小姐,待人接物要周全”。

那时的青瓷盏虽不及秦府的汝窑瓷名贵,可盏里飘着的母亲亲手晒的菊花香,却比此刻席间的任何香气都更让她安心。

月华与另外四个丫鬟,是被于妈妈从后院“提溜”到前院的。

于妈妈捏着她们的胳膊肘,力道大得像是在拎着几件待整理的衣物。这五个丫鬟皆是精挑细选而来。

容貌要端正清秀,却绝不能太过艳丽,以免抢了贵女的风头;手脚要麻利迅捷,却不能显得急切慌张,失了秦府的体面;声线要柔顺温婉,却不能带丝毫媚意,免得落人口舌。

于妈妈穿着一身石青色暗纹比甲,领口袖口绣着极小的缠枝莲,那张脸板得如同祠堂里供奉的祖宗牌位,没有半分笑意。

她的眼神像淬了冰的银簪子,从五个丫鬟的发鬓到鞋尖,一寸寸刮过去,连月华耳后一缕没塞好的碎发都没放过。

“都给我把皮绷紧了!”

于妈妈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寒意,“今日来的贵客,那是顶了天的体面人,徐尚书夫人,徐小姐,还有几位公子,哪一个不是咱们得罪不起的?”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最右边的丫鬟身上,那丫鬟因紧张攥紧了衣角,被于妈妈一眼看穿,“谁若是敢洒了半滴酒、碰掉一根筷子,仔细你们的皮!别以为进了秦府就安稳了,便是将你们全家发卖到苦寒之地,也不过是主子们一句话的事!”

“全家发卖”四个字像惊雷,猛地炸在月华心头。

月华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恍惚间又忆起父亲被押入狱苏母亲的惨状。

此刻她身上是新制的藕荷色比甲,料子是上好的细棉布,比平日穿的粗布柔软许多,贴在皮肤上却像裹了一层细密的针,这衣裳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在提醒她,你不是苏府的月华小姐了,是秦府的丫鬟,是供人打量的物件,独独不是那个能在父亲书房读书、在母亲身边撒娇的阿月了。

她悄悄攥了攥衣角,指腹触到比甲下摆绣着的细小兰花,忽然想起母亲最爱的就是兰花,曾在府里的后花园种了一片,春天开花时,母亲总摘几朵别在她发间,说“我家阿月要像兰花一样清雅”。

宴席开时,花厅的青绸门帘被两个小厮高高打起,里头的富贵气象瞬间扑面而来。

地上铺着西域进贡的缠枝莲纹地毯,绒毛细密厚实,踩上去软绵绵的,连脚步声都能吸得一干二净;正中的紫檀木八仙桌,桌上放着的有前朝青花缠枝莲盘,瓷色莹润,青花浓艳,盘心的莲花仿佛要从瓷面上绽放还有汝窑天青釉碗,色泽如雨后初晴的天空,碗沿薄如蝉翼,拿在手里轻若无物以及就连寻常的象牙筷,顶端都刻着极小的“秦”字,笔画纤细却力道十足,这是百年世家才有的底气与做派。

月华捧着沉甸甸的银酒壶,垂首敛目地穿梭在席间。

她的视线只敢落在自己的鞋尖,鞋底已经磨得有些薄了。

贵人们的锦绣华服时不时擦过她的臂膀;徐夫人穿的云锦褙子,上面织着暗纹牡丹,丝线里掺了金线,在灯光下泛着细碎的光泽,生怕自己粗粝的衣袖蹭脏了那华美的衣料。

秦练穿的是件月白色的直裾,料子是上好的杭绸,染着淡淡的墨香,那香气飘来时,她的心跳总会漏掉半拍,这墨香太像父亲书房里的松烟墨,从前父亲写奏折时,她总趴在桌边看,父亲会把墨条递给她,教她磨墨,说“磨墨要慢,做人要稳”,那时的墨香里,藏着她整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走到公子们的桌前,月华更是屏息凝神,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斟酒要慢而稳,壶嘴需侧对杯口,不能正对贵人,酒倒七分满即止,多一滴是谄媚,少一分是怠慢,这其中的分寸,是她进府这些时日来,刻进骨子里的规矩。

她微微倾斜银壶,琥珀色的酒液沿着杯壁缓缓流入杯中,没有发出半点声响,正当她准备收壶时,却听见穿绛红色锦袍的李公子开口了。

李公子摇着手中的白玉杯,杯中的酒液晃出细碎的涟漪,他的目光在月华低垂的眉眼间打了个转,带着几分轻佻的笑意,对主位的秦练道:“秦兄,秦府果然好规矩。连个布菜的丫头都这般斯文,低头垂目的样子,倒比那些小门小户的姑娘还显教养。”

月华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颤,银酒壶的壶嘴轻轻碰到了杯沿,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这声响在喧闹的席间本不算什么,却让月华的耳根瞬间烧了起来,像被火烫了一般。

她能感觉到桌上所有公子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有像是打量物件的,也有好奇里带着居高临下的玩味,仿佛她是桌上的一道菜,供他们评头论足。

主位上的秦练,月白直裾下的身形微不可察地绷紧了几分,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酒杯。

但他开口时,声音依旧温润如春水,听不出半分波澜:“李兄说笑了。下人不过是学了些皮毛规矩,登不得大雅之堂,让李兄见笑了。”

侍立在秦练身后半步的长生,此刻也是心头一紧。

他穿着秦练新赏的青布直裰,料子虽不如公子们的华贵,却也是难得的好布。

他看似低眉顺眼,实则将席间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见李公子言语轻佻,以他的身份,不过是公子身边的随从,连插句话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心里暗暗替月华捏把汗。

赵公子却接过话头,摇着扇子笑道:“欸,我倒觉得这丫头不简单。方才我瞧她给徐夫人斟茶,手腕极稳,壶嘴还特意避开了主宾位,生怕茶水溅到夫人身上,这般周全玲珑剔透,非经年累月的调教不能为,秦兄倒是会选人。”

月华的心猛地揪紧,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谨小慎微的举止,竟成了公子们席间的谈资。

她不敢抬头,只能将头垂得更低,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再引来半分关注。

鼻尖忽然萦绕起一阵熟悉的香气,是桌上糕点的桂花味,和母亲从前做的桂花糕一模一样。

那时每到秋天,母亲都会让厨房采后花园的桂花,和着糯米粉蒸糕,蒸好后用描金瓷盘装着,第一块总塞给她,说“阿月读书辛苦,吃块糕甜一甜”。

可如今,同样的香气,却只让她觉得苦涩。

李公子闻言,更是来了兴致,他凑到秦练身边,挤眉弄眼道:“这般伶俐的解语花,秦兄好福气!何时舍得借我使唤几日?我定拿两匹上好的杭绸来换,如何?”

秦练执杯的手倏然收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白色,杯中的酒液都晃出了杯口。

长生见状,忙上前一步,借着为秦练斟酒的机会,凑到他耳边低声道:“公子,徐尚书正往这边看呢。”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秦练心头的怒火。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不悦,声音陡然转冷,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兄慎言。秦府的下人,不是可以随意交换的物件,李兄这般说笑,怕是不妥。”

这话像一记耳光,既甩在了李公子的脸上,也打在了月华的心上。

李公子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讪讪地闭上了嘴,席间的气氛也冷了几分。

月华却在心里清楚地明白,纵使秦练出言维护,在这群贵人眼中,她终究只是个“物件”,区别不过是,有的物件能随意转手,而她,是有人护着的物件罢了。

宴至中途,月华终于得以从公子们的桌前脱身,转向女宾主桌布菜。

徐夫人正拉着秦练的母亲谢氏的手,笑得格外热络:“我们家嫣然,自小就最爱读书画画,前些日子还临了幅《春江图》,画得有模有样的。若秦练得空,改日让她把画送来,请秦练指点指点,也让她学学秦练的笔法。”

谢氏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握着徐夫人的手不肯松开:“那可太好了!我们家阿练也是个喜号诗词的,身边少个能论画的人,嫣然姑娘来了,两人正好能说到一处去。”

说着,她又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得,“说到底,还是门当户对最是要紧。从小耳濡目染的,眼界气度自然不同,不像有些人家,纵是想学,也学不来这份体面。”

这话像无数根细针,密密麻麻地扎进月华的心里,她想起从前在家,父亲也常和文人雅士谈诗论画,她就坐在一旁听,父亲还教她画兰草,说“兰草有风骨,做人也要有”。

她想起前几日在书房外伺候时,秦练确实跟谢氏提过,说近日天气正好,想去城郊的玉泉山写生。

那时她还在心里偷偷期盼,或许能跟着去,帮他整理画具,像往常对诗作画般。

可如今听了谢氏的话,她才恍然醒悟,那样的风雅之事,从来就不是为她这等身份的人准备的。

秦练身边该有的,是徐嫣然那样的贵女,而非她这样一个低贱的丫鬟。

秦婉恰在此时摆弄着腕间的银镯子,清脆的叮当声里,她抬眼扫向月华,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娇纵:“母亲别总夸嫣然姐姐了,也不看看这丫鬟站在这儿多碍眼,不过是个伺候人的,倒让李公子夸了两句,真当自己有几分体面了?”

说着,她从食盒里拈起块桂花糕,却没递到月华手里,反倒故意松手让糕点掉在地上,看着月华鞋尖沾了碎屑,才慢悠悠补充,“赏你的,捡起来吃了吧,也让你尝尝主子们的东西,省得日后见了好物件,眼睛都直了。”

桂花糕掉在地上的声响,像砸在月华心上。

她看着那块沾了灰的糕点,眼泪差点掉下来,母亲做的桂花糕,从来都是放在瓷盘里,干干净净的,母亲总说“阿月是小姐,要吃干净的、体面的”。

可如今,她连一块干净的糕点都不配拥有。

周围夫人们的笑声顿时低了几分,目光齐刷刷射向月华,带着看戏的玩味。

月华捏着银壶的手指节泛白,指腹因为用力而失去血色,鞋尖的碎屑像针一样扎着她的脚。

她强压下喉咙里的哽咽,屈膝行礼时脊背依旧挺直:“谢二小姐赏。只是奴婢手上沾着酒气,怕污了糕点,且还要伺候各位夫人,不敢耽搁,这赏赐便先谢过了。”

说完,她不等秦婉再开口,转身便退到花厅角落,后背紧紧贴着冰凉的廊柱,才勉强压下发抖的身子。

银酒壶的重量压得手腕发酸,可秦婉那副娇纵的模样、故意羞辱的举动,更像块巨石压在心上,让她连呼吸都觉得疼。

她偷偷抬眼,看见秦婉正跟徐嫣然说着什么,还时不时朝她这边瞥一眼,嘴角挂着轻蔑的笑,在这位二小姐眼里,丫鬟的尊严从来都不值一提,捉弄下人不过是她排遣无聊的乐子。

月华忽然想起从前在御史府,有丫鬟不小心打碎了她的瓷娃娃,她还拉着丫鬟的手说“没关系,碎碎平安”,那时母亲还夸她心善。

可如今,她却成了被人随意捉弄的对象。

长生远远瞧见这一幕,心下又急又气,却只能趁着添酒的间隙,绕到月华身边压低声音:“姑娘别跟二小姐置气,她从小被夫人宠坏了,性子娇纵惯了,您别往心里去。”

月华吸了吸鼻子,眼眶发红却没掉眼泪,声音轻得像一阵风:“我知道...…谢长生哥提点,我不会让她看笑话的。”

“公子方才也瞧见了,”长生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他攥着杯子的手都紧了,只是当着徐夫人的面,不好说二小姐罢了。姑娘再忍忍,宴席散了就好了。”

月华点点头,把脸埋得更低,她知道秦练或许有心维护,可秦婉是主子,她是丫鬟,这份身份的差距,注定了秦婉的娇纵可以肆无忌惮,而她只能默默承受。

宴席终散时,已是深夜。

宾客们笑语喧哗地离去,秦婉走在谢氏身边,还在抱怨:“母亲,方才那丫鬟一点都不识趣,我赏她糕点她还敢推辞,回头您可得好好教训她!”谢氏拍着她的手笑着应下,全然没注意到身后秦练沉下来的脸色。

待宾客走后,花厅里只剩下桌上杯盘东倒西歪,剩菜残酒黏在碟边,连空气里都还飘着股子酒气混着菜香的腻味。

月华跟着其他丫鬟收拾残局,弯腰捡地上的瓷片时,看见秦婉掉落的那块桂花糕还在原地,已经沾了灰尘。

她刚想伸手拂去,却听见秦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别碰我的东西!脏了你的手,再污了我的眼!”

月华的手顿在半空,随即默默收回,继续收拾其他物件。

秦婉见她不反驳,觉得没了意思,哼了一声才转身离开。

长生站在一旁,看着月华苍白的侧脸,想安慰却又不知该说什么,二小姐的娇纵是刻在骨子里的,只要她还在秦府,这样的羞辱或许永远都躲不开。

秦练送客回来,目光扫过花厅,最后落在月华身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长生立刻上前:“公子,月华姑娘...…方才被二小姐为难了。”

秦练沉默片刻,声音比平日低了几分:“让她明日不必早起当值,巳时再去书房整理旧书。”

顿了顿,又补充道,“告诉厨房,给她送碗热汤过去。”

“是。”

长生应下,心里清楚,公子这是心疼月华受了委屈,特意让她多歇息,还怕她冻着饿着,只是这份关切,终究只能藏在这些细微的安排里,护不住她不受二小姐的娇纵之气。

月华收拾完,终于能独自缩在廊柱阴影里。

夜风吹过,她却觉得浑身发烫,秦婉的话语、轻蔑的眼神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放着。

她无意间触到袖中,那里藏着白天李婆婆塞给她的一块糖,是怕她宴上受饿。

可此刻,再甜的糖也压不住心头的苦涩,秦婉的娇纵是与生俱来的底气,而她的委屈,却只能藏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里。

月光透过格窗落在她身上,映出挺得笔直的脊背。

她知道,明日太阳升起,秦婉依旧会是那个娇纵的二小姐,而她,依旧要在这金笼里小心翼翼地活着,承受那些无端的刁难与羞辱。

只是今夜的委屈,像一道刻在心上的疤,提醒着她云泥之别的鸿沟,到底有多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