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华如练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君诗触我同怀绪,落笔留评入练眸

月华每日都盼着的就是,便是巳时那刻,不是盼着什么赏赐?

是盼着能踏进秦练那间书房。

听竹院的日子冷得冰似的,春儿的话能戳人脊梁骨,张妈妈看她的眼神总带着三分讥诮七分打量,连灶上烧的柴火都透着股呛人的烟味,吸进肺里都发疼。

每日巳时,可只要一跨进书房那方静谧雅致的天地,那点冷意就像被门帘挡在了外头。

兽首铜炉里的银炭烧得正好安静地燃着,火苗压得低低的,只在炭心透出一点橘红,倒像是把暖意在炉子里捂熟了似的,散出来的香都是干净温暖的甜香,混着书架上旧书的墨气,闻着就让人松快。

与听竹院灶膛里柴火呛人的烟味自是截然不同的。

糊着明纸的窗棂把阳光滤的软乎乎的,斜斜地铺洒在紫檀木书案上,连空气中飘着的细尘埃都看得清楚,慢悠悠地转着圈,像是也舍不得打破这静。

四下里静得很,只有秦练翻书时“沙沙”的响,偶尔他提笔蘸墨,笔尖舔过砚台的“嗒”声,再不然就是他忽然指着书中某句典故,轻声喊她“月华你看,这里谢朓写‘余霞散成绮’,倒比咱们府里傍晚的晚霞少了点野趣。”

他说话的声音温温的,带着点书卷气,从没有过半分主子对婢子的轻慢。

苏月华坐在属于她靠窗的那张小花梨木案前,手里理着堆得半高的旧稿。

这些纸有的发脆,有的还软和,字有的写得工工整整,有的却潦草得像风吹过,可每一张都带着秦练的气息,是他惯用的松烟墨味,偶尔还沾着点茶水的印子。

她沉浸其中指尖轻轻拂过墨迹,有时碰到笔锋转折的地方,竟像能摸到他落笔时的思绪,心里软得发颤。

在这里,她不再是哪个低眉顺眼的婢女月华,她能跟着秦练聊两句诗,能对着旧稿琢磨半天,能暂时变回从前那个跟着父亲读《诗经》、心眼里装着笔墨的苏月华。

她可以暂时做回那个能与文字对话、心有诗书的苏月华。

秦练待她温和有礼,探讨诗文时目光中的坦诚欣赏,从无半分轻狎或施舍,这让她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忍不住让自己生出点贪心,总盼着巳时能长些,再长些。

这日她正理到第三叠略显散乱的诗稿时,指尖忽然触到几张软乎乎的笺纸,不似先前的旧稿那样发脆,倒像是才写了没两日的,墨迹还带着点潮意。

她轻轻的展开,最上头是一张素白笺纸,题了两个字《无题》。

字却不是秦练平日的样子。

诗题简单,只《无题》二字。

字迹却不似秦练平日那般从容洒脱,他往常写的字从容得很,笔锋里带着股洒脱劲儿,可这纸上的字,笔锋中总有点滞涩,墨也洇了两处,像是写的时候手不稳,仿佛书写时心绪不宁一样。

“秋霜凝阶冷,孤雁唳长空。旧案迷尘雾,新愁叠几重。冰心寄玉壶,怎奈朔风凶。欲诉平生志,寥寥谁与同?”

苏月华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手里的笺纸差点滑下落。

这诗里的滋味,怎么就跟她心里的一模一样?

这诗……这诗中的孤寂、沉郁,以及自己前路迷雾的忧思、难觅知音的怅惘,字字句句,竟像是从她心底掏出的一般!

“秋霜凝阶冷”,她每天清晨在听竹院井边打水时,井水冰得刺骨,指尖碰着桶沿的冰碴子?

那股冷意能顺着指尖钻到心里;“孤雁唳长空”恰似她家破人亡、飘零无依的凄楚。父亲蒙冤后,家没了,亲人散了,她像只没了窝的雁,飘到秦府做婢子,连哭都不敢大声。

“旧案迷尘雾”父亲的案子沉了这么久,真相像被埋在雾里,她连碰都碰不到,这不正是空驱不散的迷雾吗?

“冰心寄玉壶,怎奈朔风凶”她总想守着点从前的念想,奈何春儿的刁难、张妈妈的轻视,还有这深宅里说不清道不明的规矩,像刀子似的逼着她低头,现实风雨如刀,逼得人喘不过气。

“欲诉平生志,寥寥谁与同?”

这些话,她连个能说的人都没有,只能压在心底,闷得发疼,这也是深埋心底、无人可诉的悲怆。

可秦练他是秦府的嫡公子,前程似锦,身边也从不缺人奉承,他怎么会写出如此沉郁悲凉的诗句?

难道他那副光风霁月的样子底下,也藏着没有人知道的愁绪?也有说不出口的难处?

一股热流忽然从心底涌上来,是种说不出的共鸣,像在黑夜里走了好久,忽然看见远处竟有另一盏孤灯,虽然远,却光影朦朦胧胧的亮得真切,让她觉得自己不是孤单一人。

她盯着那行“寥寥谁与同?”,被汹涌而来的情绪淹没了,眼眶有点发热,指尖抖着,竟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的处境。

眼眶微微发热,指尖颤抖着,几乎是凭着本能,她拈起了案上那支用于标注的细小朱笔。

这笔是秦练让她用来标注旧稿的,笔尖细细的,蘸的朱砂是上好的,红得鲜亮。

她目光没离开诗稿,凭着心里的那股热乎劲,她在那句“寥寥谁与同?”

的旁边落下了一行娟秀却力透纸背的朱砂小字,字写得小,却透着股劲目光仍牢牢锁在那首诗上,胸腔里鼓荡着万千感同身受的酸楚与激动。

“玉壶冰心映月明,素衣亦可抱赤诚。莫道知音无人觅,雪泥鸿爪自心声。”

玉壶中的冰心能与明月相互辉映,即便身着素衣卑微如我,也怀抱着一片赤诚。

不要说知音难寻,诗句如同雪泥鸿爪,自然而然便会流露心声,总会有人懂得。

写完最后一笔,朱笔的尖还滴了点红在纸上,她才猛地醒过来。

“啪嗒”一声,朱笔掉在了书案上,滚了几圈,在素白的笺纸上拖出一道红痕,像道血印子。

惊觉,苏月华倒抽一口冷气,脸色霎时变得惨白她做了什么!?

她怎么敢在公子的诗稿上写东西?用朱笔妄加批注?!这是僭越!是大不敬!要是被他人看见,她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要是秦练恼了……

她手忙脚乱地想去擦那行字,指尖碰到笺纸,指尖却抖得厉害,连纸都抓不住。

她想把诗稿藏起来,可慌乱中,手肘又撞了下砚台,墨汁晃了晃,差点洒出来。

就在这时,不是她的布鞋底蹭地的声音,是锦缎料子摩擦的“窸窣”声,轻得很,却像敲在她心上。

“在看什么?这般入神?”

秦练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点刚起身的慵懒,想来是在书案后坐久了,起身活动一下,信步走了过来。

月华浑身一僵,像被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完蛋了”三个字。

脚步声越来越近,她能感觉到秦练的目光落在了她案上的那张诗稿上,以及那行新鲜的朱砂字上。

书房里静得可怕,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只有铜炉里的炭偶尔“噼啪”一声,火星溅起来,又很快灭了。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的,像擂鼓似的,震得耳朵都嗡嗡响,还能听见秦练清浅的呼吸声,就在她头顶。

他看了多久?一炷香?还是更久?

苏月华不敢睁眼,只能死死咬着下唇,等着他发怒,等着他斥责。

她甚至能想象出他皱着眉的样子,眼里满是厌恶,毕竟,一个婢女竟敢在主子的诗稿上妄加笔墨,实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可预想中的怒斥并未来。

她感觉到他的目光久久地落在那些字上,带着一种专注的审视。

良久,一声极轻的叹息落在她头顶,那声音里藏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像有块石头落进了水里,漾开一圈圈的涟漪。

月华颤抖着,用尽了毕生最大的勇气,一点点睁开眼,怯怯地抬头望去。

秦练正俯身看着那首诗和她的批注,侧脸的线条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睫毛很长,垂下来的时候能遮住眼底的情绪。

他的神情不是愤怒,而是动容。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那行朱砂小字,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他的目光从诗稿上抬起,缓缓转向她,那双总是温润平和的眼眸里,此刻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是那种忽然被人说中心事的触动,眉头轻轻蹙着,嘴角却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软。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那行朱砂字,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指尖的温度透过笺纸传过来,竟让她的指尖也热了。

他抬起眼,看向她。

那双平日里总是温润平和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太多情绪,有了然,有深深的触动,还有一种……像找到了什么珍贵东西的炽热,亮得让她不敢直视。

“玉壶冰心映月明,素衣亦可抱赤诚……”,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滚出来的一样敲在她的心上:

他重复着她写的句子,目光灼灼,仿佛要看到她灵魂深处去。

“莫道知音无人觅,雪泥鸿爪自心声……”

“你……”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里带着一点沙哑,却务必笃定,“你竟……完全懂我。”

不是疑问,是陈述着。

“这首诗……是我前日听管家说,朝中有人又提起了一些关于旧案的纷争,心有所感,郁结难舒时才写下来的。”

他的目光还锁在她脸上,像是要把她的模样刻在心里,“诗里的迷茫,孤愤还有那点不想放弃的念头。

他顿了顿,目光依旧牢牢锁着她,仿佛她是这世上唯一的解读者,“我以为无人能懂。却没想到……”

他却没想到,她不仅读懂了他的愁,还看穿了他藏在“朔风凶”背后的“赤诚”,甚至用“映月明”“自心声”来安慰他,像一道光,忽然照进了他闷了许久的心里。

这已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唱和,而是灵魂层面的共鸣与撞击。

这哪里是简单的批注,这是两个人的灵魂撞到了一起,发出的声响。

月华被他灼热的目光看得无所适从,浑身发烫,脸颊像烧起来似的,心跳快得几乎要窒息。

她慌乱地垂下头,语无伦次地说:“奴婢……奴婢该死!一时忘形,妄动朱笔,玷污了公子的诗稿……请公子责罚!”

她说着便要跪下请罪,膝盖刚弯,一只手却及时托住了她的手臂,阻止了她下跪的动作。

他的手掌很暖,很稳,透过单薄的衣袖传过来的温度,透过单薄的衣袖传来令人心悸的温度。

“不,”他的声音恢复了以往的温和,却比平日里日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深沉,“你写得极好。句句……都说到了我心坎里。”

他松开手,转而拿起那张诗稿,看着并排而立的墨迹与朱批,低声道:“我一直觉得,诗文贵在真性情,而非身份地位。今日方知,果真如此。”

他又抬起眼,再次看向她,目光清澈而坦诚,像是要打破什么看不见的壁垒:

“月华姑娘,”他清晰地叫了她的名字,”,“你我虽身份有别,但心意……却似相通。”

“轰”的一声,月华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顶,脸颊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她锁了很久的心门,里面藏着的委屈、孤独,还有那点不敢言说的欢喜,一下子都涌了出来,酸得她眼眶发热,却又甜得让她心慌。

这让她觉得惊慌失措,却又无法抑制地从中涌出巨大的、酸楚的暖流。

她不敢抬头,只能死死地盯着自己的鞋尖,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心跳声大得仿佛整个书房都能听见,连着呼吸都不敢太重,生怕这只是一场梦,一呼吸,梦就碎了。

书房里的炭还在烧着,暖意在空气里漫着,连尘埃都还在慢悠悠地转。

诗稿上的墨迹和朱批,像是成了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悄悄把那层朦胧的默契,变得滚烫起来。

可苏月华没瞧见,方才秦练走近时,窗棂外晃过一角青灰色的裙裾,是春儿。

她原是来叫苏月华回听竹院干活,见苏月华在书房里跟公子凑得近,便悄悄站在窗外听了会儿,直到听见秦练叫“月华姑娘”,才咬着唇,轻手轻脚地走了。

深宅大院里的风,从来都不是顺着人意吹的。

这悄然生出来的情愫,能在听竹院的冷、春儿的妒、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算计里,撑多久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君诗触我同怀绪,落笔留评入练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