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元夕酒肆 > 第2章 第 2 章

元夕酒肆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九节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1:38:47 来源:文学城

冬日萧索,处在大晏最北方的边城已经连续下了许久的雪,幸而一连几日放晴,开始化雪,却比往日下雪更冷些。

陆照雪废了好大力气才从床上爬起来,打开衣柜翻了翻,里头的衣裳都是自己躺在榻上养病的时候,舅母给她置办的新衣,她取出一件棉衣穿上,才敢出门。

一打开门就瞧见站在院子里背书的表弟,陆照雪朝他点了点头,“表弟早啊。”

“表姐。”江余只看了她一眼就收回了目光,专注盯着手里的书,继续摇头晃脑起来。他很端正的站在榆树底下,个头挺高,穿着厚厚的棉袄整个人也十分瘦弱的模样,像一阵风就要把人吹走似的。

陆照雪在江家住了有大概两个月了,伤养的差不多之后,平日里除却去酒肆帮工,舅舅和舅母也不叫她做别的,只嘱咐她注意着自己的身子。

江家酒肆生意好,自己不种菜,更不会养鸡鸭,缺什么都是去集市上买。原先还请了一个婆子在家里帮工,姓钱,平日里做些洒扫做饭的活儿,但几个月前钱婆子因为儿媳生孩子就请辞了,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

况且最近边境动荡,城里客商甚少,酒肆也不大开门,进项因此少了许多,周珠便没再请婆子操持家里,事事都自己亲自动手。

“余儿,外头冷,到屋里读书去!”周珠蹲在灶房外头洗菜,被冻得缩了缩脖子,不免唠叨几句自己那个耳朵都冻红了的儿子。

江余捧着书,慢吞吞的说:“娘,先生说,就是要趁着天冷站在院子里读书,才不困呢。”

周珠大大咧咧的把盆里的白菜捞起来,用力把叶子上的水甩掉,往厨房走,嘴巴里还嘟囔着,“什么先生……”

但这话不能叫自己那个古板的儿子听见,更不能叫刘先生听见,毕竟边城就这么一个能教学生的举子。

因着昨日夜里挂了灯笼,早上便要去取,陆照雪自告奋勇揽下这个活儿,却被周珠拦住,“昨个儿叫你陪我去是带你去市集上散散心,顺便挑块儿羊肉炖汤。今日叫你舅舅去便是,别冻着,来灶房帮舅母烧火,暖和暖和。”

陆照雪应了,跟在舅母身后走进灶房。

烧火的活儿她从前在乡下奶奶家常干,因此上手极快。

舅母在大锅里热了一笼馒头,隔着水下头还煮着四个鸡蛋,方才洗干净的白菜被她用油炒了一大盘,又从泡菜坛子捞起几截脆生生的萝卜,几根红辣椒,切碎了拌在一起,不需旁的什么调料,开胃又下饭。

大锅旁边的小锅里坐着水,羊肉和葱姜已经扔进去了,等馒头蒸热,鸡蛋煮熟,吃早饭前就能把过了一遭水的羊肉放进大锅里炖,慢慢炖到晌午。

周珠炖汤喜欢放药材,等羊肉炖的差不多时,还会再放点儿萝卜和当归进去。

边城人都极爱吃辣,便是早上喝白粥都要配着拌了辣椒的小菜。

陆照雪也是能个吃辣的,瞧见那么一盘周珠自腌的泡菜就流口水,特别是里头的红辣椒,又酸又辣,她配着粥能吃好几根。

只是她才养好身子,周珠不叫她多吃,还叫她别只知道吃馒头,把鸡蛋也吃了,等到了中午再多喝点儿汤,补身子。

饭桌上,若不是周珠不叫江余看书,这个表弟怕是能边吃饭边读书。

从酒肆回来的江正剥着鸡蛋同周珠说闲话,“方才我瞧见段将军了,骑着马急匆匆就从店门口过去了。”

“出城去了?”周珠问。

“可不是吗?”江正道,“许是又打起来了。”

最后一句他声音压得极低。

周珠看了他一眼,也跟着低声说:“没谱儿的事儿别乱说。”

陆照雪一边吃馒头一边听着,不免有些担心,生怕这城哪天守不住,舅舅一家连带着自己都小命难保。

此等大事不可多议论,饭桌上沉默了片刻,陆照雪放下筷子,把昨晚上自己想了一夜的事情说了出来。

“舅舅,照雪有一事相求。”

江正挥挥大手,“什么‘求’不‘求’的,有事说便是。”

陆照雪温声开口,“我住的那间屋子有两扇窗,一扇开在咱们院儿里,一扇靠着巷子……照雪想麻烦舅舅把靠着巷口的那扇封起来。”

接着,她又换了副羞涩的模样,轻声道:“照雪原是不想麻烦舅舅的,只是……咱们家离巷口近,夜里哪怕关着窗户,也时常能听见醉汉无赖的动静,照雪有些怕……况且,照雪也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那窗那么留着,总归不大好。”

昨夜那个突然出现的陌生男人着实叫她吓出一身冷汗,陆照雪昨晚在床上躺着想了半天,才想出来这么个法子。

尽管城里的石墙都不高,防君子不防小人,但边城一直鲜少有偷鸡摸狗的事情发生,治安还算可以。

希望昨夜只是个意外,但想到那个白玉扳指,陆照雪又不确定起来。

江正恍然大悟,一拍脑门,“是!舅舅早该想到这个……那屋子原是亲戚走动时住的,平日里不住人。只是若单时封窗,瞧着也不妥当,舅舅给你想旁的法子!”

江正年轻的时候心高气傲,不愿跟着家里干酒坊,自己找着一个泥瓦匠学过几年,后来四处碰壁才回家,又学了祖辈的手艺酿酒,这点儿活计,自是不在话下的。

听陆照雪这么说,周珠自是没什么意见的,只是等收拾了碗筷,舅舅去柴房之后,才凑到她跟前,低声问道:“照雪,你可是有心上人了?”

陆照雪慌忙摆手,“舅母说什么呢,我才来边城多久?又一直在屋里头养着身,哪里见过什么人?”

周珠看了一眼江余的窗户,问道:“那……之前可定过什么人家?”

“自然也是没有的。”

周珠长舒一口气,看着她就笑,“好,舅母知道了。”

一上午陆照雪都在帮舅舅打下手,进度也出乎意料的快,到灶房里的羊汤飘出香味的时候,那扇窗户也收拾好了。

舅舅把窗框给拆下来,用砖砌了,衣柜挪到了原来开窗户的位置,又给她做了一个木架,嵌在墙上,瞧着也有几分雅致。

“这下就不怕了,照雪啊,来瞧瞧,可还合适?”江正擦了把汗。

“多谢舅舅!”陆照雪欢喜道,又给江正递了杯热茶。

只要窗户封了便是,她不在乎什么好看不好看的。

“走吧,喝羊汤去!”

边城的羊肉嫩而不膻,甚至还有淡淡的奶香味,炖出来的羊汤也是奶白色的,陆照雪一连喝了两碗,又吃了好些舅母给她舀进碗里的当归。

当归虽然苦,但陆照雪知道这是舅母的好意,吃了对身体也有好处,就全部吃完了。

下午出了太阳,舅母要回屋小憩,表弟还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江正则躺在榆树旁的竹椅上晒太阳,手边放着一壶清茶——原是要放一壶酒的,被周珠好一顿说教,舅舅才作罢。

陆照雪也占了一个竹椅,纠结了半晌,问出了自己一直想问的话,“舅舅,真的会打仗吗?”

江正眯着眼睛,“谁知道呢,也许吧……”

“舅舅不怕吗?边城时常打仗,舅舅怎么不带着舅母和表弟去别的地方?”

江正沉默了半天,睁开眼睛,胖乎乎的脸上是寻常神色,“从前也有客商问过我这句话。”

他看着水洗一样的天色,依稀可以看见远山的轮廓,“我这辈子啊……生在边城,长在边城,去不了其他地方。”

“照雪,今天的羊肉汤好喝吗?”

“好喝。”

“那不就是了?”江正笑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我舍不得这口羊汤,哪里都不去。”

陆照雪没再说话。

“况且……有段家军在,照雪且放心。”

——

城外约莫四五十里处是段家军的军营,不论下雨天晴,校场的士兵都日复一日的操练着,哪怕在这化雪的极寒天气里,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松懈。

军营人数众多,便是用早饭也是几个伙夫合抬了好几个大木桶出来,桶里是冒着热气的稀粥,旁边放着几盆下饭的咸菜,另外每人还有两只杂粮做的馒头。

士兵们规规矩矩排队打饭,靠后边儿的人伸长了脖子望,瞧见今早上又是稀粥和馒头,暗自叹了口气。

打饭的伙夫瞧着他们的神色,高声道:“最近几天辛苦兄弟们了,等到了上元节,给大家做好的!”

站在最前头的士兵笑他:“吃什么还能是你说了算?那是咱们段将军说了算!”

后边儿几个士兵跟着起哄,没瞧见伙夫逐渐变得铁青的脸色。

“想吃什么?说出来让我听听?”

听到这声音,那士兵脸色一变,险些端不住手里的碗,一只大手从侧面伸过来,帮他把碗扶稳,“不可浪费粮食。”

“段……段将军。”

士兵们一个个面如土色,打饭的伙夫举着勺子大气也不敢出。

段川流神色如常,走上前,示意伙夫给自己打了一碗粥,又夹了一小撮咸菜,取了两个馒头。

他一挑眉,“愣着做什么?不吃了?”

话音落下,队伍才动起来。

他一口咬掉小半个馒头,手一抬,指了队伍前头几个人,边走边说:“吃完饭自己去找孙副将领罚。”

“是!”

段川流皱眉,“声音大点儿!”

“是!”

他端着碗离开,排队打饭的队伍里再也没有人敢说话。

连绵不绝的草原望不到头,在阳光下更显壮阔,更远处,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隔开了大晏和胡人,站在敌楼上的士兵远远看见一条黑色的线正朝着大晏的方向来,士兵顿时警觉起来,细看才发觉那是胡人的军队!

他连忙爬下敌楼,“速回大营——禀告段将军!胡人打过来了!”

“胡人打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