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鸢肩公子二十馀 > 第8章 第 8 章

鸢肩公子二十馀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一灯人著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9 00:54:39 来源:文学城

08

乐善擅画,尤擅花鸟,杨娥推崇备至,央了她替自己绘制嫁衣上的祥瑞花样。

乐善本不是自轻自践的人,无奈杨娥对她太好,她不得不提醒,说:“杨小姐,婚姻是喜事,一应操办,无不应由全福之人经手,方得吉兆。可我是罪臣之女,世人眼中的不详之人,沾了祥瑞图,只怕会亵渎喜事,给你带来不幸。”

红夫早有顾虑,只是碍于她小姐一向说一不二,不好开口明说。当下附和,说:“是啊,小姐,薛小姐也是为你一片好心。”

杨娥笑说:“我可不信那些。”

最后还是红夫机灵,她让乐善照旧画,再由自己重新描摹一遍,此举虽有掩耳盗铃之意,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果然杨娥见了,啼笑皆非,但为她二人实是好心,也不再说什么了。

开年四月,杨家的信从弘农寄来。信中写,江杨两家已经商定婚期,就在明年深秋,江家遣人来弘农迎亲。为此,杨娥大伯特地派了管事亲自来,要接她回去。

“我不回去。”

杨娥只管叫红夫传话,她自己则坐在垂帘帷幕后面,连面也不露。

面对杨家的人,难得她态度强硬,实在被逼的急了,干脆在水晶观闭门不出,只留下一句话:“倘若大伯执意如此,送亲的轿子就从襄阳走好了,大伯可别忘了,我还有三位舅舅可以送我出嫁呢。”

只有在乐善和红夫的跟前,杨娥才露出疲惫忧悒的神气。

乐善悄悄向红夫使眼色,被杨娥捉个正着。杨娥苦笑,说:“叫薛小姐看笑话了。”

乐善心中确有疑惑,索性直接问了:“杨小姐出身弘农杨氏,身份尊贵,而今何故不肯从杨家出嫁?”

“我幼时亲眼目睹,母亲就是为他们所逼,郁郁而终,所以我向来知道,杨家绝我无可倚仗之人,即使回去,十余年来亲缘淡薄,更无我一寸立足之地,还不得不因为婚事要对他们多有仰仗。”

杨娥向她看来,说,“薛小姐,你应该懂我,受制于人,绝非我所想啊。”

要说乐善还是半生命好,河西薛家门第清贵,向以清白持家,讲究的是兄弟相亲,妯娌和睦。尤其她是家中这一辈中最小的,自她记事以来,长辈们无不和蔼可亲,姊妹间虽然嬉戏打闹,从不红脸生隙,在她是想不到大家族中竟还暗藏有龌龊不堪的事情。

乐善不禁为她叫屈,说:“弘农杨氏居然如此可恶,枉为世家表率。好在,杨小姐还有舅家可为你做主。”

后一句本为宽慰之语,然而杨娥仍是摇头,似乎另有内情。乐善就不免大大的纳闷了。

红夫憋不住话,告诉她说:“从前老太太在世,我们小姐几时受过委屈?如今老太太不在了,几位舅老爷倒好,枕边风一吹,把外甥女全然忘在脑袋后,什么都凭舅夫人做主,互相推诿,巴不得把我们甩掉呢。”

杨娥抬手止住红夫的抱怨,说:“终究是我寄人篱下,舅舅他们至少不短我衣食,不扣我嫁妆,比起杨家还是仁义多了。”哪怕身世坎坷,她也不愿旁人怜悯,很快撇过不谈。

虽和杨家尚在博弈,然而婚期不远,仔细算起来也只剩一年半的时间,筹备诸事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嫁衣,更要加紧赶制才是。

众人忙于筹备,每日进出水晶观中,举目皆是大红之色,每张忙碌的脸上也都流露出喜气洋洋的神气。

乐善在观中养病多日,稍见好转之后,便向杨娥请辞。

杨娥认真察看她的气色,观中清净无忧,再加吃药调理,果然见效,人已不似先前憔悴。她拍了拍身边,说:“来坐。”

乐善上前挨着她坐,听她叹道,“你我之后要见,恐怕很难了。”

她说的是嫁人之后,乐善知道。

乐善和她熟稔了,偶尔也会取笑一二,说:“不见才是最好,我听红夫说,江公子是个很好的人,我相信杨小姐之后一定能够获得幸福。房陵到底偏僻,不是你该长留之地。”

“薛小姐,你爱过吗?”

一时风过,窗外竹影簌簌,杨娥极其突兀地问道。

乐善一怔,慢慢摇头,说她没有。

婚事在即,大约是有些焦灼不安的缘故,杨娥心事重重,说:“我也没有,你别听了红夫乱说,实际我从没见过那位江公子,所知全从旁处得来,对他只有想象,遑论爱慕。然而世上女子盲婚哑嫁,不外乎此,我又怎能特殊?”

乐善小心问:“杨小姐不愿意嫁?”

“我当然愿意了,我从小父母双亡,杨家容不下我,幸有外祖母怜惜,接来抚养长大,但在舅家多年仍自觉有寄人篱下之感。我想要一个家,或许惟有嫁人才能实现。”

乐善看着她,欲言又止。

杨娥哪有不懂的,她自己也不是没想过:“可笑此后幸福与否,全要倚仗一个陌生男人…对此我常感疑惑,难道他会比杨家的人,会比我那几个舅舅还要待我更好吗?”

答案是未必见得吧,她心想。

红夫这时端药走进来。

她向来没心眼,随口就说:“小姐一准是昨夜梦魇,害人也魔怔了,喜事在前,干嘛好端端的说起这个来。”

“就是,杨小姐何必自扰。”乐善从红夫手中接过药碗,端给杨娥,“我虽没有过未婚夫,但我想婚姻也需要努力经营,哪怕此前两人未曾谋面,只要他人品贵重,我何妨使些手段,不怕他不对我服帖。何况杨小姐蕙质兰心,天底下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那江公子既有状元之才,又怎么会识人不清?”

她又是开解,又是恭维,杨娥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接过药碗,一边喝,一边笑:“怪我庸人自扰,你说得对,婚姻重在夫妻经营,江公子是好人,我不该胡乱猜疑他。”

“尽说我了,反倒是你。”杨娥把药碗搁在一旁,自然而然伸手握住乐善的手,笑叹怨尤,“真可惜与你相见恨晚,也没能帮上你什么。明年一别,望你万务珍重身体,我第一眼见你时就知道你绝不会长困房陵,相信日后一定会有转机。”

“借小姐吉言。”乐善揖手。

重新回到孽村。

茅草屋内早已人去楼空,幸而杏林家的刘小姐时时帮忙清扫,窗明几净,一丝灰尘也无。乐善推开门,听见檐下铃铛泠泠作响,一时哽咽又上喉间,疑心是宛儿在迎接她回家。

之后只剩自己一人了,然而茅草屋中一隅一角都有宛儿留下的痕迹,就仿佛她从没离开过一样。想到此,乐善很快重整心情,每日照例先进山采药,再卖到县上药铺,以赚取微薄的钱资过活。

一冬一春,时光荏苒。

这日,乐善因先去了趟水晶观替杨娥挑绸缎,回去得晚了些,刚进村寨刘小姐就从屋里探出头,冲她努嘴,低声说:“乐善,你有客人来。”

房陵流放之地,竟会有客人自远方来,多么稀奇。

乐善也纳闷,回到茅草屋,果然看见有人正站在门前张望。听见动静,他回过头,认了半天才敢叫她:“薛师妹,真是你。”

来人瘦削身材,窄脸长鼻,只有一双眼炯炯有神,洞察明智——是她父亲的四弟子周羣,她称呼为周师兄,年纪长她**岁,她曾经在画斋取笑过他不解风情,他并不以为意,是以乐善对他记忆犹深。后来,周师兄中了进士,外派为官,他们就再未见过了。

难怪他一时不敢相认,就是乐善,眼里也有一瞬间的迷惘。

乐善请他入内一谈。周羣自述他在南平做芝麻小官,那地方山长路远,听闻薛家出事已在一年之后,他当即辞官不做,夙夜赶去雒阳。

薛家人的尸骨就袒露在城外乱葬岗里,苍蝇乱舞,腐草齐生,无人敢去埋葬。他趁夜里偷偷收殓了,立了个无字碑,权作后人祭拜之地。

乐善感激涕零,说:“多谢周师兄周全。”

周羣说他身为弟子在所不辞,不须言谢,又道:“我知道你们被流放房陵,本想立即启程过来,谁知雒阳城里出了大事,元贞太子在宝光寺高楼**,尸骨无存,宫里下令全城戒严,月余了才解除。”

元贞太子是先帝长子,秦王篡位以来,罢黜他太子之位,命其迁出东宫,禁足于宝光寺。

然而,嘉平遗臣心中依旧只认他做太子,周羣说,他到雒阳后,百般找机会,终于乔装扮作和尚混入宝光寺,得以见到废太子。

从前薛翙在国子监讲经,太子曾多次亲临问学,之后更是执弟子礼相待。听闻薛家满门蒙祸,元贞太子心中满是痛疚,心知其中必有自己的缘故。

周羣眼见他形容憔悴,力陈光复事,因为惟有元贞太子登基,薛家才能平反。可是元贞太子沉默许久,摇头说:“事不成也。”

周羣苦劝无用,只好暂时退下。

此次会面不久,某夜,宝光寺内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官兵连扑三日不灭。直至废太子死讯传出,全城戒严。

幸而周羣乔装得宜,每日混迹宝光寺内,与和尚们一块为废太子诵经超度,居然也没人怀疑他。后来城中戒严稍有松懈,他立刻买马,向房陵而来。

周羣痛惜,说:“现在元贞太子亡故,天下遗臣群龙无首,不知多久才能为薛家平冤昭雪。”

为薛家平冤。

乐善此前根本不敢作想,因为活下来已是用尽了浑身气力。此刻听他说起,才知道自己原来不是不想,心底早有无数声音在呐喊着,心跳得极快,周身血液沸腾,一时竟不能平静。

然而,然而。

她一个势弱孤女,连小小房陵都走不出去,何谈什么平冤啊。

她苦涩地想,除非有转机。

……

乐善只是没想到,她想要的转机很快就来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