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远嫁——分房四年后 > 第1章 分房

远嫁——分房四年后 第1章 分房

作者:易朝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12:14:57 来源:文学城

在无数个被城市霓虹映亮、却照不进心底的寂寞夜晚,易子君躺在次卧的床上,听着身旁儿子辉辉均匀的呼吸声,“离婚”这个念头,像一株顽强而阴冷的藤蔓,不止一次地缠绕上她的心头。

它不再是年轻气盛时的赌气,而是漫长消耗后,一种近乎绝望的清醒。

她会近乎自虐般地构想离婚后的图景:

选项A:逃离。买一张回四线小城的车票,带着一身疲惫,缩回父母身边。但下一秒,她就能清晰地预见到母亲那张写满“我早就说过”的脸,和父亲沉默的叹息。“远嫁”是她自己选的路,如今狼狈而归,无异于亲手将审判的权柄交到他们手中,迎接一场永无休止的、关于她人生错误的指责。

选项B:留下。在武汉租个小房子,或许只带着悠悠,或许咬牙带着辉辉,磕磕绊绊地开始独自生活。她能想象那份经济与精力的双重拮据,但更让她心脏骤缩的,是“儿女分开” 的画面。让悠悠失去父亲的日常陪伴?还是让辉辉在懵懂中远离母亲的怀抱?无论哪种取舍,都像生生从她身上剜下一块肉。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犹豫不决成了她深夜的常态。

而将她困在这泥沼里的,除了现实的考量,还有那一点不肯彻底死心的、关于过去的微弱星火。

她总会想起很久以前,那个叫烨的男人看着她时,眼里是有星星的。那星光曾让她义无反顾,远嫁千里。

可如今,那个男人近在咫尺,却忙碌和封闭得连一个照面都吝于给予。他沉浸在他的世界,主卧的那扇门,隔开了两个曾经最亲密的人。

一个连你存在都几乎忽略的人,又如何能期望他,再像从前那样,护你,爱你?

这冰冷的现实,比任何争吵都更令人心寒。

于是,每一个思绪的终点,都仍是这片令人窒息的、名为“婚姻”的围城。进退皆伤,无处可逃。

分房,分掉的不仅是睡眠,更是最后一点肌肤相亲的可能,是黑暗中偶尔能交换的几句体己话,是婚姻里最微末,却也最真实的温度。留下的,只有冰冷的床榻,和一颗在猜疑与孤独中不断下沉的心。

分房,最初是他的提议。理由是冠冕堂皇的:“我最近项目忙,总熬夜,怕影响你和孩子休息。” 那时儿子辉辉刚出生,公婆刚搬来“帮忙”不久,这个理由无懈可击。

起初,这只是暂时的。可当那扇门在他身后轻轻关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时,一种莫名的不安就开始在我心里滋生。主卧,是他的独立王国。那扇厚重的实木门总是关着,里面是属于他的、不容打扰的空间。我曾拥有的睡衣、护肤品早已逐渐撤离,还留下的只有厚重的被子和不经常穿的衣服。那里更多的是他的西装、领带、游戏时电脑主机的嗡嗡声、烟灰缸里剩下的烟蒂,以及我无法触及的**。

没有他在身边的夜晚,安全感像被抽走了一大半。我开始失眠。躺在床上,辉辉的呼吸声带给我一丝暖意,静静地感受自己被世界遗忘的冰冷孤独。在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里,我像一个孤军奋战的士兵,身后没有援军,前方只有一扇扇对我关闭的门。寂静会放大一切猜疑,甚至能听到公婆房间隐约传来的电视声,或是公公晚归时,钥匙串叮当作响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是身体感知到的冰冷。以前,身边另一个人的体温,总能驱散夜间的寒意。如今,被子永远是冷的,无论提前多久打开暖气,那种从织物深处渗出的、缺乏生气的冰凉,仿佛能一直渗到骨头缝里。

我甚至没有后退的资格。因为我的“娘家”,从来就不是温暖的避风港,而是另一片需要我艰难跋涉的泥沼。

我的母亲,一个用偏执和控制欲作为铠甲的女人。我远嫁,某种程度上,是她步步紧逼的结果。她的人生信条是“必须按我说的做”,从我的发型、志愿,到最初反对我的婚姻(她觉得不够光耀门楣),再到后来炫耀我的婚姻(因为这证明她的“指导”最终是对的),一切必须符合她的剧本。

电话偶尔会响,屏幕上闪烁着她的名字。接起来,永远是高亢而充满评判的声音:“我跟你说,你王阿姨的女儿……你那样教育孩子不行,你得听我的……他对你怎么样?钱要抓在自己手里……”她试图用她那种密不透风的方式,远程操控我的人生,仿佛我仍是那个无法独立做出正确选择的小女孩。

而我,只是听着,偶尔发出几个单音节的回应,“嗯”、“知道了”。我的倔强,是在她常年控制下生长出的逆鳞,是我唯一能守护的、可怜的自主权。我绝不会让她嗅到一丝我婚姻的裂痕、我生活的窘迫。绝不。

因为那意味着认输,意味着她是对的——“看,没有我,你果然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然后,她便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将她的那套理论,更猛烈地灌注到我已然千疮百孔的生活里。我宁愿在这冰冷的异乡独自舔舐伤口,也绝不愿在她面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脆弱和需要。向她倾诉?只会换来“我早就说过”、“你就是不听我的”、“你现在吃的苦都是自找的”之类的审判,以及一套我必须严格执行的、她认为能“挽回”婚姻的荒谬方案。她的“爱”,是一张让人窒息的无形罗网。

而我的父亲……他是一个浪子,用沉默和逃离应对一切纷争。记忆中,他和母亲无数次的争吵,最终都以他摔门而去、消失十天半个月作为休止符。他不会关心我学校里受了什么委屈,甚至于还在问我初中同学的事情,忘记了我已经上高中,不会在意我的婚礼是否完美,他的人生重心是他自己那点不得志的文青梦想和或许存在的、家庭之外的红颜知己。指望他给我支撑?就像指望蒲公英能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我远嫁,几乎是必然。我像一只被迫离巢的鸟,不是因为羽翼丰满向往蓝天,而是因为巢穴本身已经风雨飘摇,不堪忍受。

如今,我被困在这个冰冷的、割裂的“家”里。主卧的门,丈夫的世界,我进不去。女儿的房间,那个被书籍和物质堆砌起来的堡垒,我也渐渐被挡在门外。身边只有年幼懵懂、还需要我全力呵护的辉辉,因为工作原因,陪伴他并不多,他爱奶奶比爱我更多。

公公退休后,迷上了打牌。他的生活规律得像钟摆:上午出门,下午出门,有时晚上也出门。家对他而言,更像一个提供食宿的驿站。他心情好的时候,会逗弄一下四岁的辉辉,用带着烟味的手捏捏孩子的脸,塞给他一点我不希望孩子太早接触的零食。至于十二岁悠悠的功课、情绪,他从不过问,只说:“孩子嘛,开心就好。”

婆婆的天地则广阔得多。她是社区老年舞蹈队的骨干,一周雷打不动有三个下午要排练。其余时间,她热衷于逛商场、研究各种养生保健品和线上团购。她确实“照顾”孩子——按照她的方式。她会给女儿买很多昂贵的、却不合身的衣服,会按照自己的口味做很多油腻的菜,并抱怨磊磊长得不够“白胖”。她爱孩子们,但这种爱里,带着强烈的掌控欲和与她那些舞伴、牌友们攀比孙辈的虚荣。

于是,这个家呈现出一种割裂的状态:公公在牌桌上驰骋,婆婆在舞场和商场里流连,丈夫在隔壁房间的门后沉默,而我,被捆绑在“母亲”和“儿媳”的角色里,困守在这座宽敞却冰冷的房子里。

我有一份销售经理的工作,但工作并不如意,心情低落地提前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婆婆正给悠悠试穿一件崭新的、缀满蕾丝的粉色连衣裙,悠悠的小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妈,这件不太适合上学穿……”我试图委婉地表达。

婆婆眼皮都没抬,继续整理着裙摆:“你懂什么?这是最新款,我们舞蹈队王阿姨的孙女就有一件,不知道多漂亮!女孩子就要打扮得娇气点,别整天像你一样,灰头土脸只知道工作。”

她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我强撑的体面。我看着一旁沉默的丈夫,他正低头刷着手机,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那一刻,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我。

远嫁,和公婆同住,分房而眠,职场失意…… 这些碎片拼凑起我的生活。我在这个家里,像个格格不入的外人,照顾着被他人方式“照顾”着的孩子,守着一个法律上是丈夫、实际上却比室友更陌生的男人。

深夜,我再次蜷缩在冰冷的床上,听着隔壁公公晚归的脚步声,想着婆婆明天不知又要买回什么,而丈夫那扇紧闭的房门,像我们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这偌大的城市,这热闹的家庭,为何独独我感到如此寒冷,如此孤寂?

分房,分掉的不仅是睡眠,更是最后一点肌肤相亲的可能,是黑暗中偶尔能交换的几句体己话,是婚姻里最微末,却也最真实的温度。留下的,只有冰冷的床榻,和一颗在猜疑与孤独中不断下沉的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分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