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逾星记事:顶流与冰山投资人双向诱拐 > 第71章 艺展评委

五月,温星燃被邀请担任国际艺术展评委。那天,温星燃正趴在书店的吧台上,给沈逾白写便签。

便签纸是书店的定制款,边角印着小小的向日葵,他用钢笔写着“记得晚上带两串糖葫芦回来,要山楂的”,末尾画了个吐舌头的小人。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字迹上,把“糖葫芦”三个字晒得暖烘烘的。

“燃哥,艺术展组委会又来电话了。”小雅举着听筒,语气里带着雀跃,“他们说您是‘横跨时尚、影视与文学的全能评审’,特别期待您的点评。”

温星燃把便签贴在沈逾白的公文包上,拍了拍手:“告诉他们,我评不了‘全能’,只能评‘顺眼’——看着舒服的作品,就多给两分。”

他其实不太喜欢“评委”这个标签。当年当模特时,最烦的就是被时尚评论家评头论足;如今换了位置,倒觉得所有打分标准都不如一句“我喜欢”来得实在。

傍晚沈逾白回来时,果然拎着两串糖葫芦。温星燃抢过一串就啃,山楂的酸混着糖衣的甜在舌尖炸开,忽然指着电视笑:“你看,他们又给我贴新标签了。”

财经频道正在报道艺术展,记者对着镜头说:“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是评委温星燃先生的跨界视角——作为顶流模特转型的艺术家,他的评审标准或将重新定义艺术市场的价值取向。”

“说得我跟能点石成金似的。”温星燃把核吐在纸巾里,忽然凑到沈逾白面前,“要不我给你的投资项目也评评分?顺眼的就投,不顺眼的就砍,怎么样?”

沈逾白捏了捏他沾着糖渣的嘴角:“可以,不过评分标准得改改——把‘顺眼’换成‘能让温星燃开心’。”

艺术展开幕那天,温星燃穿了件沈逾白送的深蓝色丝绒西装,领口别着那枚相机胸针。站在展厅里,看着墙上挂着的画作,忽然觉得那些标签都成了透明的——无论是“模特”“演员”还是“评委”,此刻他只是个被色彩打动的普通人。

有位年轻画家怯生生地过来问:“温老师,您觉得我的画怎么样?他们说太商业化,没有艺术风骨。”

温星燃看着画里的向日葵花田,忽然笑了:“风骨不是装出来的清高。能让看画的人觉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他顿了顿,想起自己拍过的那些商业写真,“就像我当年走秀,有人说我‘向资本妥协’,可我知道,那是为了给家里还债,没什么不光彩的。”

画家眼睛亮了,用力点了点头。这一幕被记者拍下来,配文“温星燃评艺术:真实比风骨更重要”,很快传遍网络。网友们翻出他早年的采访,发现从顶流时期到现在,他说过最多的话就是“我开心就好”。

“你看,”温星燃翻着评论给沈逾白看,“原来我早就把‘真实’这个标签焊在身上了。”

沈逾白正在给他剥橘子,闻言把一瓣橘子塞进他嘴里:“所以他们才喜欢你。”

展览结束后,组委会送了本纪念册,扉页上写着“赠温星燃先生——以多元视角拓宽艺术边界的先行者”。温星燃把纪念册扔进书店的旧书堆里,笑着说:“还是跟这些有烟火气的书待着舒服。”

那天下午,有个穿校服的女生来书店,抱着本《艺术史》蹲在角落哭。温星燃走过去,递给她杯热可可:“遇到烦心事了?”

女生抽噎着说:“我想学画画,爸妈却说没前途,让我考公务员……他们说只有稳定的工作才叫正经出路。”

温星燃想起自己当年跟家里说要当模特时,父亲摔了杯子说“那是不三不四的行当”。他指了指墙上的便签,有张写着“我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开了家花店,每天闻着花香醒来”,旁边画了朵向日葵。

“你看,”温星燃坐在她身边,“正经出路从来不是别人定义的。就像我,当了模特,拍了电影,开了书店,别人说我折腾,可我觉得,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最好的出路。”

女生看着便签,眼泪渐渐停了。临走前,她在许愿墙上写下:“谢谢温老师,我想试试。”

温星燃看着那行字,忽然觉得所有标签都不如这简单的一句话有分量。他拿出手机,给沈逾白发消息:“今天又帮人撕掉了一个‘应该’的标签,算不算功德一件?”

沈逾白秒回:“算,晚上给你加鸡腿。”

晚上关店时,温星燃翻出那本被扔进旧书堆的纪念册,在扉页写下“所有标签终将褪色,唯有热爱永存”。他把纪念册放在故事墙最下面,上面压着那个女生写的便签,像给所有被标签困住的人,留了扇透气的窗。

沈逾白来接他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温星燃趴在吧台上,借着台灯的光给新书盖印章,纪念册上的字迹在灯光下泛着温柔的光。

“在干嘛?”沈逾白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

“给标签盖个戳。”温星燃举起印章,在纪念册上盖下“逾星”二字,“证明它们来过,但不能定义我。”

窗外的月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戒指反射出细碎的光。温星燃忽然想起刚认识沈逾白时,自己总担心“配不上他”,觉得一个是资本圈大佬,一个是靠脸吃饭的模特,标签差异太大。可现在才明白,最好的感情从来不是标签的匹配,而是透过所有标签,看到彼此最真实的样子。

就像此刻,他是啃着糖葫芦会粘嘴角的普通人,沈逾白是会给爱人剥橘子的普通人,没有顶流与大佬的距离,只有两个在烟火里过日子的人,把标签写成纸,把日子过成诗。

至于那些还在不断出现的新标签?就让它们随风来吧。反正他们的故事,早就藏在了每一页被翻过的书里,每一杯温热的咖啡里,每一个没被定义的、闪闪发光的日常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