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集团的中秋宴设在私人会所,温星燃站在雕花屏风后,看着沈逾白被几位董事围住。男人正听着关于海外项目的汇报,眉头微蹙,指尖在酒杯上轻轻敲着——那是他觉得棘手时的小动作。
“温先生也来了?”身后传来轻缓的女声,某地产集团董事长的夫人端着果汁走过来,鬓角的珍珠发饰在灯光下闪了闪,“上次在慈善晚宴见过,您和沈总站在一起,真是般配。”
温星燃笑着举杯:“张夫人客气了,我就是来蹭饭的。”他的语气轻松得像在剧组聊天,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沈逾白那边——董事们聊得正投机,显然没注意到沈逾白的微妙情绪。
“沈总这性子,也就您能劝得住。”张夫人往屏风外瞟了眼,压低声音,“刚才王董还在说,想让沈总参股他儿子的新能源项目,那项目风险可不小。”
温星燃心里了然。沈逾白向来不碰跨界盲投,却碍于老交情不好直接拒绝。他笑着往甜品台的方向偏了偏头:“听说会所的流心月饼是招牌,张夫人要不要尝尝?我家那位念叨好几天了。”
这个“家那位”的称呼用得自然,张夫人立刻心领神会,跟着他往角落走。两人聊起烘焙时,温星燃状似无意地提了句:“前阵子听逾白说,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壁垒比想象中高,他们法务部评估了好几个项目,都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张夫人的筷子顿了顿,随即笑了:“可不是嘛,王董那儿子太急功近利,上次还想拉我家老周入伙呢。”
这番对话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没掀起波澜,却悄悄改变了流向。等沈逾白摆脱包围圈走过来时,王董已经和别人聊起了别的话题,脸上丝毫没有被拒的尴尬。
“聊什么呢?”沈逾白接过温星燃递来的月饼,指尖在他手背上碰了碰。
“说你念叨月饼呢。”温星燃咬了口莲蓉馅的,故意把碎屑粘在嘴角,“张夫人说,王董的儿子最近在学马术,下次可以约着一起去马场。”
沈逾白的眉峰几不可察地舒展开。他自然懂温星燃的意思——把商业拒绝变成私人邀约,既保全了王董的面子,也划清了界限。这种迂回的方式,比他直接说“不”要妥帖得多。
这种“家属社交”的默契,在圈子里渐渐传开。有次金融峰会的晚宴上,某银行行长的太太拉着温星燃聊插花,话里话外想打听沈逾白对某笔贷款的态度。温星燃笑着说起自家书斋的花艺:“逾白总说,花草得顺着性子养,太急了容易蔫。就像做事,得等时机成熟,不然强撑着也白费力气。”
第二天,沈逾白收到行长的消息:“贷款的事不急,等贵司项目稳定了再说。”
剧组的人后来听沈逾白的特助提起这些事,都觉得不可思议。“燃哥这本事,比金牌公关还厉害。”许萌翻着财经杂志上沈逾白的专访,“沈总在台上说‘严谨投资’,燃哥在台下就能把‘拒绝’说得像拉家常。”
温星燃的社交从不用力,却总能精准踩在点上。某互联网巨头的夫人抱怨孩子留学适应不良,他就说起自己拍外景时倒时差的妙招,聊着聊着就绕到“孩子的事急不来,就像项目落地,得给足适应期”;某位老教授的太太担心孙子的择校问题,他就分享剧组老师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话里藏着“比起名校,孩子的兴趣更重要”——这些看似无关的闲聊,总能巧妙化解沈逾白在公事上的僵局。
最妙的是年终酒会上,某合作方的老板喝多了,拉着沈逾白要续签下一年的独家协议,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沈逾白正想找借口脱身,温星燃忽然端着醒酒汤走过来,自然地坐到两人中间的空位上。
“李总这酒量,比上次在庆功宴上厉害多了。”他笑着给对方盛汤,“不过逾白最近胃不好,医生说不能多喝,这杯我替他敬您。”
仰头饮尽的瞬间,他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李总您也知道,我们明年想拓展新领域,独家协议怕是要委屈您了——但合作肯定少不了,说不定还能给您介绍新伙伴呢。”
李总的脸色缓和下来,拍着温星燃的肩膀笑:“还是温先生会说话,就冲您这句话,这协议的事好商量!”
沈逾白看着温星燃替他挡酒的背影,忽然想起拍《烟雨朦胧》时的杀青宴。那时有记者追问他和温星燃的关系,温星燃也是这样笑着解围:“我们是合法夫夫,也是事业伙伴——他管投资,我管花钱,分工明确。”
全场的笑声里,沈逾白忽然懂了,所谓“家属社交”,从不是简单的陪衬。温星燃用他的方式,在人情世故的缝隙里搭了座桥——沈逾白不善迂回的地方,他用轻松的语气补上;沈逾白碍于情面的时刻,他用巧妙的话题转圜。
酒会散场时,沈逾白替温星燃裹紧大衣。夜风里,他忽然说:“下次这种场合,别替我喝酒了。”
“那你就得硬邦邦地拒绝人家,多伤和气。”温星燃往他怀里缩了缩,“我这是为你的项目铺路,算工伤。”
沈逾白低头笑的瞬间,车灯恰好扫过他的脸。温星燃忽然发现,他耳尖红了——就像在剧组时,自己替他圆场后,他总会露出的那种别扭又感动的样子。
后来特助在整理沈逾白的日程表时,发现所有带家属的商务活动,温星燃的名字都被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备注着:“需准备:张夫人喜欢的龙井、李总孩子的留学手册、王董爱听的京剧唱片”——这些都是温星燃提前打听好的细节,像给沈逾白的社交场,铺了层柔软的垫。
某次剧组聚会,有人问温星燃:“应付那些老板家属,会不会觉得累?”
温星燃正在给沈逾白剥橘子,闻言笑了:“就像拍戏时搭戏,他唱红脸,我唱白脸,配合好了,戏就顺了。”他把橘瓣递过去,指尖和沈逾白的碰在一起,“而且,帮他解围的时候,挺有成就感的。”
窗外的月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给这份默契镀了层暖光。剧组的人忽然明白,最好的社交不是长袖善舞,是你懂他的难,他知你的意,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替对方撑起一片舒服的天地。
就像此刻,沈逾白把剥好的橘子塞进温星燃嘴里,轻声说:“下次换我替你挡酒。”
温星燃含着橘瓣笑起来,眼里的光比宴会厅的水晶灯还亮——有些搭档,不止在社交场里,更在往后的日子里,把“我帮你”变成了最自然的习惯。
温星燃“护白白”小剧场
场景一:会议室门口的“肩防”
合作方李总勾住沈逾白肩膀笑:“沈总,晚上喝两杯!”
温星燃端着龙井“恰巧”挤中间,把茶塞给两人,盯着李总搭在沈逾白肩上的手,心里直喊:“爪子拿开!别碰!我家白白的肩只有我能碰!”
李总松手接茶,温星燃才松口气。
沈逾白碰了碰他的手:“急什么?”
温星燃挺胸:“保障合作氛围!”(内心:才不是护崽!)
场景二:电梯里的“距离控”
实习生挨着沈逾白太近,沈逾白指尖微蜷。
温星燃冲进来撞撞他:“白白,补书单你看看漏没?”边说边往他身边挪,隔开实习生。
实习生赶紧让位置,温星燃偷瞄沈逾白放松的肩,心里乐:“小朋友太年轻!我家白白怕挤,只能贴我!”
出电梯时还提醒:“下次往后站,沈总爱宽敞~”(内心:这波护崽够自然!)
场景三:食堂的“拼桌阻”
同事想跟沈逾白拼桌,温星燃端盘冲过来坐他旁边,还往中间挪餐盘挡位置:“白白,鳜鱼没刺的给你!”
同事识趣离开,沈逾白无奈笑:“故意的?”
温星燃扒饭:“怕你吃饭被打扰!”(内心:就不让别人跟你拼桌!吃饭只能我在旁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社交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