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逾白在年会后第二天,就把定制喜糖的事提上了日程。他坐在书房里,面前摊着几张设计稿,指尖轻轻划过纸张上“三年四季”的字样,忽然想起温星燃昨晚靠在沙发上,咬着提拉米苏说“要把回忆都装进去”的模样。特助送来的喜糖清单铺了满满一桌子,从进口巧克力到手工糖霜,种类繁杂,可沈逾白翻了半天,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些糖再精致,也没有他们共同的温度。
“在想什么?”温星燃端着杯热牛奶走进来,看到他对着清单发呆,忍不住凑过去。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沈逾白的发顶,在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他伸手拂开对方额前的碎发,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是不是觉得这些糖都不好?”
沈逾白抬头,握住他的手放在掌心暖着:“想选几种能代表我们的。”他把清单推到温星燃面前,“比如第一次见面的茶馆,荷兰的花田,书店的桂花……”
温星燃眼睛一亮,忽然拍手:“我知道选什么了!”他拉着沈逾白起身,往储藏室走,“我去年整理旧物时,留了些东西,正好能当参考。”储藏室的柜门打开,一股混合着旧书和樟脑丸的味道扑面而来,温星燃蹲在最里面的箱子前,翻出几个小小的铁盒——里面装着他拍写真时收集的干花,有荷兰的向日葵,有书店院子里的桂花,还有静川茶馆的龙井茶叶。
“你看,”温星燃举起一朵干向日葵,眼里闪着光,“我们可以选四种糖,每种都对应一段回忆,再把糖盒做成四季的样子,刻上领证日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每种糖放三颗,正好是三年,你说好不好?”
沈逾白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笑了。这个总是能把平凡日子过得充满仪式感的人,连喜糖都要藏满回忆。他伸手揉了揉温星燃的头发:“好,都听你的。”
接下来的一周,两人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选糖上。他们先去了静川茶馆,刘老板听说他们要定制喜糖,特意煮了新采的龙井,笑着说:“你们第一次见面时喝的就是这个,不如做款龙井味的硬糖?”温星燃尝了尝刘老板拿来的样品,茶香浓郁,入口微苦后回甘,像极了他们初遇时的拘谨与后来的温柔,当即拍板:“就这个!”
第二站是荷兰花田的合作农场。虽然不是花期,但农场主还是给他们寄来了向日葵籽做的牛轧糖。糖块里裹着碾碎的葵花籽,咬起来脆生生的,带着阳光的味道。温星燃拿着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花田里,沈逾白为他拍照时,阳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戒指反射出细碎的光。“这个也定了,”他把糖递到沈逾白嘴边,“像不像我们在花田晒太阳的感觉?”
第三款糖选得有些波折。他们想做款桂花味的,却始终找不到满意的口感。直到某天晚上,小雅在书店煮了桂花糖浆,温星燃尝了一口,忽然有了主意:“不如做桂花味的软糖,里面裹着小小的桂花干?”沈逾白联系了手工糖坊,反复调整配方,终于做出了满意的成品——软糖入口即化,桂花干的香气在舌尖散开,像极了书店秋天时,满院的桂花落在书页上的味道。
最后一款糖,他们选了巧克力。不是普通的牛奶巧克力,而是加了榛子碎的黑巧克力,微苦中带着坚果的香脆。温星燃说:“这像我们一起在书店熬夜看电影的冬天,裹着同一条毛毯,吃着热可可和巧克力,虽然简单,却很温暖。”沈逾白看着他眼里的笑意,忽然想起那个停电的夜晚,两人在烛光下分享一块巧克力,指尖相触时的温热。
糖选好后,就是糖盒的设计。沈逾白找了设计师,把糖盒做成了四方体,四个面分别印着四季的图案——春天的茶馆,夏天的花田,秋天的书店,冬天的雪景。盒子的正面刻着他们的领证日期:“2020.05.20”,烫金的字体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温星燃还特意加了个小细节,在盒子内侧印了他们的合照,是去年冬天在书店门口拍的,两人手里都拿着向日葵,笑得眉眼弯弯。
除了喜糖,他们还准备了周边。沈逾白定制了小小的钥匙扣,一面是“逾星书斋”的木牌图案,另一面刻着两人的名字缩写;温星燃则画了一组Q版漫画,印在明信片上,有他们在茶馆初遇的场景,有在花田拍照的样子,还有在书店整理书架的日常,每张明信片背后都写着一句温柔的话,比如“春天的茶,夏天的花,秋天的书,冬天的你,都是最好的时光”。
年后上班第一天,特助推着装满喜糖盒的推车走进公司,瞬间引起了轰动。员工们围过来,小心翼翼地拿起糖盒,指尖划过上面的日期和图案,都忍不住感叹:“沈总和温先生也太用心了!”有个去年刚入职的小姑娘,打开糖盒看到内侧的合照,忽然红了眼眶:“这也太甜了吧,我都舍不得吃了!”
温星燃那天也来了公司,手里提着袋刚买的热可颂。员工们看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有人还特意把留好的可颂递过来:“温先生,这是刚热好的,您快尝尝!”温星燃笑着接过,忽然看到有个员工正对着糖盒里的明信片发呆,凑过去一看,发现对方手里拿的是他们在花田的漫画。“喜欢这个?”温星燃笑着问,“要是喜欢,我再送你几张,还有沈逾白画的Q版呢。”
沈逾白处理完工作,走出办公室时,正好看到这一幕。温星燃被员工们围在中间,手里拿着可颂,嘴角沾了点奶油,眼里闪着光,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他走过去,自然地接过温星燃手里的可颂包装袋,替他擦了擦嘴角:“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员工们看着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有个老员工笑着说:“沈总,您和温先生的喜糖,我们都舍不得吃,想留着当纪念呢!”沈逾白看了眼温星燃,眼里带着笑意:“没关系,要是想吃了,再跟我说,我再定制一批。”
那天下午,公司的工作群里全是晒喜糖的照片。有人把糖盒放在办公桌上当装饰,有人把明信片贴在电脑旁,还有人把钥匙扣挂在包上,走到哪儿都带着。特助笑着对沈逾白说:“现在全公司都被您和温先生的糖甜到了,连加班都觉得有动力了。”
傍晚离开公司时,温星燃手里拿着个空糖盒,有些不舍地说:“早知道就多做些了,现在想留个空盒子当纪念,都觉得可惜。”沈逾白握住他的手,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再做一批,这次做个大的,放在书店里当展品,让读者们也看看我们的‘三年四季’。”
车子驶在回家的路上,温星燃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想起选糖时的点点滴滴——在茶馆尝龙井硬糖时的回甘,在花田吃牛轧糖时的香脆,在书店试桂花软糖时的香甜,在冬天分享黑巧克力时的温暖。这些味道,像串起了三年的时光,每一颗糖,都是一段珍贵的回忆。
“对了,”温星燃忽然坐直身体,看着沈逾白,“明年我们要不要再做一批喜糖?选些新的味道,比如夏天的西瓜味,冬天的草莓味,再把糖盒上的图案换成我们新的回忆?”
沈逾白侧头看了他一眼,眼里的温柔像化不开的蜜糖:“好,每年都做,把我们所有的时光都藏在糖盒里。”
车子停在小区楼下,温星燃下车时,忽然发现沈逾白手里拿着个小小的盒子。“这是什么?”他好奇地问。沈逾白打开盒子,里面是颗用金子做的向日葵吊坠,吊坠背面刻着他们的领证日期。“给你的,”沈逾白把吊坠戴在他脖子上,“算是喜糖的‘特别款’,以后每年都给你添一件,把我们的回忆都戴在身上。”
温星燃摸着脖子上的吊坠,忽然觉得眼眶发烫。他抬头看向沈逾白,路灯的光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沈逾白,”他轻声说,“有你真好。”
沈逾白低笑一声,伸手把他揽进怀里。晚风带着春天的气息吹过来,吹动了两人交握的手上的戒指,发出细碎的响声。他知道,这些装满回忆的喜糖,这些藏着爱意的周边,不过是他们漫长岁月里的小小片段。未来还有很多个
三年,很多个四季,他们会一起在春天煮新茶,夏天看花海,秋天捡桂花,冬天堆雪人,而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会像这些喜糖一样,带着甜,带着暖,带着彼此的爱意,慢慢流淌。
后来,书店里真的多了个展示柜,里面放着他们定制的喜糖盒和周边。有读者看到,会笑着问:“这是你们的喜糖吗?”温星燃总会点头,然后拿出糖盒,给对方讲每种糖背后的故事。沈逾白则会站在旁边,看着他眼里的光,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某个午后,阳光落在展示柜上,喜糖盒上的烫金日期反射出温柔的光。温星燃靠在沈逾白肩上,翻着读者留下的留言本,忽然看到有人写:“看到你们的喜糖,忽然觉得,最好的爱情,就是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藏满回忆,让每一颗糖,都甜到心里。”
温星燃把留言念给沈逾白听,对方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说的是我们。”
窗外的绿叶落在书页上。两人靠在一起,看着展示柜里的喜糖盒,忽然觉得,这些小小的糖盒,不仅装着他们的三年时光,更装着未来无数个四季的温柔与甜蜜。而这份甜蜜,会像书店里的灯火,永远明亮,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