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玉阙辞 > 第65章 贺生

玉阙辞 第65章 贺生

作者:云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1 18:22:10 来源:文学城

一入夏,蓬莱酒楼的生意更是兴隆,不分昼夜,不论后厨还是前堂,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

这日午后,姜川好不容易得了空,在窗边的空座歇了会儿,大口地喝着冰镇陈皮饮子①。这陈皮饮子是新来的茶博士冯三郎买给他的,说最近天热,店里生意忙,给他解渴消暑。不怪冯三郎这么巴结姜川,谁让他现在是蓬莱酒楼的代掌柜呢。

一个多月前,陶娘子和灵夙一同回了蓬莱仙洲。陶娘子本想小住十天就回来,但她俩在人界数千年没回去,流云灵主不舍得这么快放她们走。恰好晚煦最近也在蓬莱,人多热闹,其乐融融。陶娘子很享受这种专注躺平不用干活的日子,她巴不得多待一阵子。离开汴京之前,她把酒楼全权交给了姜川打理。姜川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徒弟,脑子灵活,遇事也能处变不惊,生意交给他,她很放心。

姜川自然是没有愧对陶娘子的信任,酒楼每日人满为患,营收也远远高于附近其他酒楼,易乐楼的苏掌柜可是对蓬莱酒楼眼红得紧。

刚进酒楼的贺嵘看到眼前繁忙的景象,对姜川说:“若是酒楼的生意每天都能像今天这样,陶娘子回来肯定会给你涨月钱!”

这话姜川爱听,虽然他知道陶娘子抠门,轻易不会给他涨钱。他把手边的一叠紫苏蜜饯推了过去,叫贺嵘坐下一起吃。贺嵘是他的邻居,与他年纪相仿,二人相处得很好。

姜川在蓬莱酒楼工作多年,省吃俭用攒了点钱,去年年底他在武学巷租了个宽敞些的院子,把他母亲姜兰接来了汴京。姜兰年纪大了腿脚不变,姜川不放心她一人在老家待着,他在酒楼工作虽忙,但好歹能在身边照顾她。

贺嵘家里的情况跟姜川很像,他幼年丧父,由寡居多年的母亲叶眉娘独自拉扯大,母子俩就住在姜川隔壁。和姜川不同的是,贺嵘是个读书人。两年前,贺嵘带着母亲来到汴京,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不过他运气不太好,没考上。老家夔州距汴京千里之遥,贺嵘不想来回折腾,索性租房定居下来。为了维持生计,他白天出去做工赚钱,夜晚苦读。他母亲叶眉娘一介妇人,没什么手艺,只能帮附近的人缝洗衣物,以此补贴家用。

姜川觉得贺嵘母子俩挺不容易的,他想到了刚来汴京时的自己,要不是陶娘子给他这份差事,他哪有现在的好日子!于是姜川发了善心,把蓬莱酒楼日常跑腿的活交给了贺嵘。贺嵘感激姜川,一来二去,二人成了相熟的好友。

陶娘子进门时,正好看见姜川和贺嵘坐着聊天,吃蜜饯。她还没出声,姜川一看见她的身影,立刻站起来解释:“掌柜的你听我说,我没有偷懒!我就是干活累了歇会儿,就歇了一小会儿……”

贺嵘被姜川这架势吓到了,也跟着站了起来,他知道陶娘子对酒楼服务人员要求很严格。

陶娘子嗤笑:“你慌什么?我又没说你什么!”

“我这不是怕娘子误会嘛。”

陶娘子打量了贺嵘一眼,疑惑:“贺士子怎么在这儿?该不会是姜川打发你去给他买吃的吧?”桌上摆着的陈皮饮子并非酒楼中的食物,陶娘子一眼就认得出来。

姜川否认三连:“没有没有没有,我没有使唤他。酒楼最近生意太好了,忙不过来,我让贺嵘在这边帮忙跑腿干活呢,他也好赚点钱补贴补贴家用。”

“这样啊,不错,贺士子母子俩可都是勤快人呢。”

贺嵘家里的情况,陶娘子之前听姜川提过一嘴。这位在汴京求学的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姜川施点小恩帮帮人家,她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她嘱咐了姜川一句:“酒楼每日卖不完的吃食,让贺士子多带些回去,分给叶娘子尝尝。”而后她又笑着对贺嵘说:“你娘干活很细致呢,我有几身开了线的衣服都是她帮着缝补,手艺没得说!”

贺嵘作揖:“多谢陶娘子。这两年没少麻烦你们,你们一直照顾我们母子俩,我都记在心里。我娘常说,行善事,结善缘,得善果。愿蓬莱酒楼客似云来,生意兴隆。”

“不愧是读书人啊,说话就是中听。”陶娘子心情很好。

没一会儿,贺嵘告辞离开,灵夙便从后院走了进来。她和陶娘子差不多同时到的,只不过陶娘子是从正门进,她从清荷别院穿过杂物间过来的。

陶娘子看见灵夙,颇感意外:“姑娘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灵夙十天前离开了蓬莱仙洲,说是去天界探望她师父。当然,也是方便和崇明小聚。天帝一直希望这二人能多相处相处,培养感情,陶娘子理所当然以为灵夙至少要在上元夫人的仙府住上一个月。

灵夙漫不经心道:“昨日晚煦来找我下棋,说你今日回酒楼。我想着这趟回去也待够了,还真有些想念酒楼的吃食。”

姜川赶忙说:“好办,姑娘想吃什么,我这就去吩咐后厨准备。”

“这会儿不饿。”

“那等姑娘什么时候饿了,随时吩咐我。”姜川发现灵夙的跟班不见了,问她:“姑娘,怎么不见阿湛?哦对,还有小涂雀,他跟着掌柜的回老家探亲,没回来吗?”

这个月天象有变,是人界灵气最盛的时候,阿湛和涂雀都是剑灵,没有本体,所以都在剑身中修炼,估计最近几日都不会出来。这些话没法对姜川说,陶娘子找了个借口:“涂雀玩心重,舍不得回来,阿湛在老家陪他几日。”

“原来是这样。许久不见,我都想小涂雀了。”

两位姑奶奶都回来了,姜川顺便汇报酒楼这一个多月的情况,他重点介绍了郭厨前几日推出的新菜式,蟹酿豆腐。提起这道菜,姜川赞不绝口:“这可是我们酒楼近日最受欢迎的一道菜,每桌客人必点!葛家少爷葛麒连着三天派人来打包了,说他家夫人爱吃。”

光说不够,姜川吩咐后厨端了一份上来,让灵夙和陶娘子试菜。她们尝过之后,表示味道很不错。灵夙夸了句:“这豆腐好,嫩滑爽口,居然没有被蟹黄抢了味。”

“这是城西刘妈妈家的豆腐,她家小本经营,每天只能做那么点,让我包圆了。每天清早城门一开,贺嵘会去城郊取豆腐,午时一过这蟹酿豆腐就沽清了,晚上来的客人可就没这个口福了呢。”

“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豆腐西施?”

“那都是早几十年前的事了。这位刘妈妈做豆腐的手艺一绝,听附近的老人说,她年轻时长得俊,街坊们喊她豆腐西施。可惜她命苦,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如今家里只有她和她的儿媳妇,还有一个六岁的孙女。这几年她身体没以前好了,做了豆腐都是她儿媳妇出摊来卖。这不,我跟她谈了这个生意之后,贺嵘直接去她家取货,她们都不用再支个豆腐摊了。”

三人聊天的间隙,贺嵘贴心地买了两份冰镇豆蔻饮子回来,送给灵夙和陶娘子喝。原本他只买了一份,进门看见灵夙也回来了,又折回去加了一份。正因为他这份眼力见儿,酒楼的客人很喜欢他,有什么活都放心交给他去办,赏钱也给得大方。

陶娘子知道贺嵘生活拮据,有些不好意思:“我说贺士子,你赚点钱不容易,以后可别乱花了。”

“亏了你们给了我这份差事,我才能养活我和我娘。不过是两份饮子而已,就别跟我客气啦。”

灵夙但笑不语,听贺嵘说得这么诚恳,端起饮子喝了一口。不得不说,这冰镇过后的饮子就是不一样,消热解暑,真是夏季佳品。可是……好喝归好喝,为什么她闻到了一种不属于饮子本身的味道?

陶娘子见灵夙喝了,也跟着喝了一口。她夸赞:“这饮子还真挺好喝!姜川,以后每日午后给我和姑娘各来一份,可以买不同口味的。”

“得嘞!”姜川赶忙应承,“巧得很呢,咱们楼底下摆摊卖饮子的杨希儿就是刘妈妈的儿媳妇,她做的香饮子和刘妈妈的豆腐一样,广受好评,咱们酒楼的客人也经常买。明天我给二位买紫苏饮子,后天可以试试竹叶饮子。”

灵夙看陶娘子的反应,她应该是没闻出那股味道,姜川就更不用说了,他只是个凡人。

刚才姜川提到了杨希儿,这个名字灵夙有印象。杨希儿在潘楼街一带小有名气,不仅做生意精明,那张小嘴能说会道,什么八卦都不放过,简直就是小道消息集散地。

陶娘子也想起来了:“我记得这杨希儿有个外号,叫饮子西施。真是奇怪,她长得瘦瘦黄黄的,我可没瞧出她那里好看,怎么就叫饮子 ‘西施’了?西施若是知道,肯定不乐意。”

一说起八卦,姜川就来劲儿了:“我听说,十年前这杨希儿刚到汴京的时候,模样挺俊俏,算是个清秀的小美人。加上她做的饮子好喝,慢慢就有了这个外号。不知是不是做生意太辛苦,这几年我眼见着她越来越难看了,那张脸黑黄黑黄的,丹凤眼也长成了吊梢眼。还有她的头发,以前乌黑亮丽,现在稀疏枯黄,掉了得有一大半,额头都要秃了!”

贺嵘震惊:“有……有这么夸张吗?”他来汴京的时间不长,他第一次见杨希儿的时候,杨希儿就已经不能称作美人了。不过仔细一想,两年前的杨希儿确实比现在好看很多。哎,生活太苦真的会使人变丑!

灵夙听完这些八卦,似笑非笑:“姜川,在背后说人是非可不好哦。坏话说多了,容易犯口舌之业。”

姜川尴尬地笑笑,闭嘴了。

灵夙将剩下的豆蔻饮子喝完,慵懒地起身:“我累了,回家歇会儿,你们继续。”

直到灵夙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口,姜川才敢开口问陶娘子:“姑娘这话我没太听懂。什么是口舌之业?”

“就是让你别在人背后乱嚼舌根,嚼得多了,当心遭受业报。”

“不会不会,掌柜的你是知道的,我心地善良,不会说别人坏话的!”姜川插科打诨,恰好有客人进来,他和贺嵘一前一后忙活去了。

姜川来到二楼招呼客人,恰好听见客人们也在聊八卦,热火朝天的。

“你们听说了吗,秘书少监丁大人家的小妾柳氏跟他们家马夫偷情,被丁大人抓个现行!那柳氏可真是胆大包天,昨天半夜卷了细软跟马夫私奔了!”

“这么炸裂?丁大人好歹是朝廷命官,柳氏有什么想不开的,居然跟一个马夫私奔?”

“谁知道呢!”

“我听说那马夫长得不错,而且很年轻。丁大人可都快五十岁了,可以当柳氏的爹了。估计是因为……哈哈哈哈。”

“哦——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哈哈。”

一群人哄笑开了。

姜川假装不关心,他听了个大概,暗道,真是世风日下啊!

服务完这一桌的客人,姜川又去雅间给客人上酒,却听雅间的客人也在聊八卦。

“上个月在易乐楼吃饭,我撞见他们少东家苏公子在训斥秦二郎。”

秦二郎是易乐楼的茶博士,和姜川是同行,二人还算熟悉。姜川忍不住听了一耳朵。

“我也看见了,秦二郎脸上都是伤,胳膊还被打折了。听说就是那苏公子打的!”

“不会吧?这苏公子可是个读书人,人家两年前就考中进士了,现在还当了太常博士呢。他怎么会打人?”

“是啊,苏公子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不至于吧!”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听说这茶博士偷了易乐楼账房的钱去鬼市博弈,输了个精光。而且这秦二郎已经不是第一次偷钱被抓了!”

“秦二郎真偷了钱,他们大可以报官,怎么可以滥用私刑!”

“就是!这还把人胳膊打折了,让人后半辈子怎么办?”说话者义愤填膺。

姜川不便多留,默默退出雅间。这潘楼街酒楼商铺林立,人来人往,每日都能听到不同的是非,他习以为常了。

①饮子:古代用草药制作的饮料,如麦冬饮子、紫苏饮子、豆蔻饮子,《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卖“香饮子”的小摊。

一时兴起写了两个小故事,应老读者要求一并贴一下。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喜欢我的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