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菩提 > 第22章 千万绪

玉菩提 第22章 千万绪

作者:引银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6:26:58 来源:文学城

聂知韫纤长的柳眉自午后便未舒展过,直至行至暂居的府邸门前,才略略舒开几分。她提笔给父亲写了封告安信,待墨迹干透,窗外已是漆黑一片。虽未落雨,漫天浓云却将月华遮得严严实实,唯有道旁几盏摇曳的油灯,在夜色中晕开昏黄的光晕。先前尚能瞥见几个身着官服的身影,此刻长街寂寂,唯见一队兀龙卫自第一横街拐角处巡城而过。

及至戊时,仍不见张郢简踪影。聂知韫倚着窗棂昏昏欲睡,忽闻偏厅传来一阵轻叩门扉之声。

静苏眸光倏亮,碎步趋前,低声嘟囔:“可算把世子爷盼来了。”

门扇还没打开,聂知韫也能猜出来敲门的准不是张郢简,照他这么冒失莽撞的人,怎可能会这么轻劲。

聂知韫凑着头就瞥见了外廊站着个读书人模样的小生,虽然低着头瞄不清相貌,声音听上去倒是温华的很。

“世子爷传话,请世子妃往国子监一叙。”

自那日偶遇齐成章,又经浣衣局一事后,“世子妃”这名号便如烙印般钉在了她身上。虽已渐渐习惯,终究名不副实,每闻此称,心头总泛起几分微妙滋味。她至今仍想不明白,政事堂的人为何会将她错认作世子妃。

真正的世子妃,最终会花落谁家?

天晓得!

见到张郢简的时候,他正躺在国子监院中间最大的槐树底下打盹,边上跟护卫一样站着几个小书生围成一圈,每人手上一把芭蕉扇朝张郢简呼扇着,虽动作参差,面上却齐整地挂着不情不愿的神色,张郢简一本《资治通鉴》捂在脸上,挠了挠屁股翻了个身,书册随之滑落。。

聂知韫见状冷哼,提起裙摆蹑足走近。书生们欲行礼,却见张郢简竖指唇边,只得继续摇扇。她瞅准时机,抬腿轻扫,张郢简猛然坐起,睡意朦胧的眼中满是呆滞。

聂知韫瞅准时机,抬腿一个横扫,张郢简猛地起身。

周遭小书生随即一愣。

“世子爷好雅兴,太常寺待腻了又来国子监,莫非打算弃武从文?”聂知韫挥退书生,俯身凑近他睡出双眼皮的脸庞打趣,“倒也不怪,初见时你不正是这副书生模样?”

“你是头一个敢踹我的。”张郢简的倦眼里慢慢的呆滞,抬也抬不起来,俨然还没有完全醒好的样子,“打仗的时候睡深了怕敌人偷袭,回京之后睡深了还得防着你。”

聂知韫凝望着他懵懂的模样,眼波温柔如春水,唇角噙着恬静笑意。张郢简抬眸迎上那目光,心头忽觉前所未有的松快。

张郢简漆黑的眸子跟能下蛊一般,聂知韫一不留神撞进了他有些清澈静谧的眼波,像当年她和小乞儿坐于绿芜,仰观星海的原野,徘徊着不愿意离开。

缠绵的夜色里头,她不由自主的屏息,气氛微热,暧昧抽丝剥茧,丝丝缕缕的扩散。

“姑娘可是魔怔了?”张郢简突然开口,惊得聂知韫倏然回神,只觉耳根发烫,竟未察觉绯色早已爬满双颊。

她无奈轻笑,低声嗔道:“真是块不解风情的木头。”

国子监不在皇宫里,而是在安和门正对面的衔天门东第二街边上,市井的声响听得一清二楚。一声长喧刺破沉寂:“天地敬告——城隍神威——逝者安息——”算是给庙会开了头。

张郢简换了件绣龙红长衫,腰间束着一条宽玉带,头上戴着黑色进贤冠,冠上坠着金丝,手上握着的也终于不再是杀器,成了一把紫檀木沉香扇,除了身子魁梧点,还真有点书生的样子。

“今日我是国子监监生。”他装模作样地执扇施礼,“姑娘请。”

聂知韫皱鼻轻嗤:“书没读几卷,架势倒学得十足。”

京城的青石板长街宽阔而平坦,花灯十里缀满天野,不远处的绕云湖边上还有赏花宴,美轮美奂的,比凉阴和入云的热闹上不知多少。

于聂知韫而言,这般盛会除却祈福,最令她心驰神往的便是各色甜点。连日困在皇城,虽膳□□致却少有新意,早勾得她馋虫大动。

张郢简把蟠龙贯日枪放在了匠心阁里,让老匠给枪头淬淬火,接着便就带着聂知韫到了福林居,这是满京城甜点卖得最好的商铺,俩人赶到的时候铺外头已经围了一圈,约莫足有一百号人翘首以待。

“这般多人!”聂知韫扶着张郢简的胳膊踮脚张望,却只见“福林居”三个金漆大字高悬,不由撅起樱唇,“这可如何买得到?”

“八成是赶上了这个庙会。”张郢简灵光一闪,坏笑着伸手从大氅里掏出一样东西,二话没说就往人群里扎,”你在这等着!”

聂知韫往前探了探头,看清了他手上捏这个金光闪闪的东西,竟是兀龙卫的龙行腰牌。

她看清那刻着“如朕亲临”的金牌,惊得魂飞魄散。这御赐令牌可先斩后奏,岂能用来插队买糕点?

她急得跺脚,又不敢高声,只得压着嗓子唤道:“张郢简,快回来!”

那魁梧身影挤入人群,周遭怨声四起,可见着腰牌又纷纷噤声。聂知韫长舒一口气——京城百姓到底见过世面,若在入云,见此令牌早该伏地跪拜。

见没有掀起什么大点的风浪,聂知韫常熟了一口气。到底是在京城住着的人,要放在入云,看到这腰牌不得把头埋土里去?

没一会,张郢简后头又站上了人,聂知韫这次能透过人缝看到张郢简愣头愣脑的开始搁那指东指西,几乎每样都来了个遍,怀里头揣着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糕点,又莽撞的从人堆里冲出,直奔着聂知韫跑来。

聂知韫侧头用手捂住脸,故作好奇的朝前头的青楼撒望着,另一只手扯住张郢简的衣袖大步地离开了这里。

道两边虽有茶楼酒肆,匠铺作坊,最显眼的还是挂着“寻欢楼”三个斗大金字牌匾的青楼,楼外的清倌人粉敷面,黛画眉,脸庞白净嘴唇微薄,红裙细腰娇媚荡漾,见有酒客到来,就热烈的迎上去招呼着,最楼上搁了一面纱,纱里头有个人影,扭着如描似削的身姿,吸引着无数的看客。

聂知韫曾经也是个戏子,对这种卖艺的女子倒没什么偏见,本无意多看一眼,可见张郢简目不转睛,心头莫名泛酸,想也不想便拈起块甜糕塞进他嘴里:“看什么看!”

张郢简嚼动着忽然进了嘴里的甜糕,半是恍惚半是茫然的伸手轻轻抚了抚有些生疼的嘴巴,好想歹想的就是猜不到聂知韫怎么突然火从天降。

好在天上飘起来的长明灯吸引了聂知韫的注意。

“今年长明灯较往年更盛,多是祈愿圣体安康。”张郢简递来一盏明灯,遥指灿若星河的天幕,“若非明君得民心,怎会有这般景象?”

聂知韫接过手来,抬起眼帘,凤眸微动,把如海的长明灯看作是通向小乞儿的长路,,小乞儿正在月亮里头瞧望着她,自己载着这盏灯飞向他的身边,仿佛再走几步路,就能重新拉起近十载未曾碰过的手,于是一抹微笑从眼底涌出来,兴许,这些长明灯里,就有一盏从小乞儿的手里飞向她的长明灯,人没有相聚,可思念在长空相拥。

“绕云湖的莲花是为祭奠逝者。系上红绸写上名讳,彼岸之人便能感知牵挂。”待灯盏升空,张郢简又递来粉荷与红绸,“亦有祈求宽恕之意。

聂知韫眸光一沉,花影印在她的泪眼里,顾盼生辉,却又清澈如泉水。

“娘,祖父,戏院里和一道刺杀的同伴们……你们可安好?”聂知韫的眼神黯淡下来,手有些颤抖,一面吸着鼻子,一面嘀咕着,几滴泪珠湿了红绸,一缕微风又乱了思绪,“郢儿哥,若你真已不在人世,望你知晓……我从未忘记。”

而今她愈发看不清张郢简是敌是友,是并肩同行的伙伴还是相互利用的过客,抑或是惊鸿一瞥的相逢,还是白首不离的良人。

她俯身,将花小心翼翼的放在水面上,顺着带起的波纹,凝视着粉荷慢慢飘向湖心,刚想移开视线,却瞟到了一朵花上写着白良用的名字。

她诧然环顾,终于在人群中觅见那道微驼的身影。正要上前问个明白,却被张郢简一把攥住手腕。

“先不要着急,我们放长线,钓大鱼。”

原来张郢简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太医令。

“知道我为什么要穿着书生的衣裳出来了吧。”张郢简的眼神极为冰冷,甚至比凉阴的冰窖还要冷上几分,“虽然只是出来写了个花绸,这可是皇上最信任的太医,这样明目张胆的无视皇上的话,是不是有点太奇怪了。”

语罢,张郢简纵身一跃,轻盈的落到墙头,两个漆黑的眸子像鹰一样掠过所有人,聂知韫在墙下吃着桃花糕,安安静静的候着,听见一阵树叶的窸窣声,张郢简便落在聂知韫面前,他的眼角弯了弯,似乎是在轻笑着,聂知韫知道,看来是找到了。

聂知韫咽下甜糕,支支吾吾道:“去哪了?”

张郢简:“回宫了。”

甜糕有些凉了,聂知韫的心也凉了,失望隐藏在聂知韫略微不见波澜却依然闪过一丝可惜之意的眼神里。

“我还见着,白良用跟一个人见面了。”

聂知韫停下拿着一个鲤鱼糕的手,问道:“谁?”

张郢简抢过聂知韫手里的鲤鱼糕,挂着有些傲娇的笑意轻轻晃了晃头:“冯良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