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渔家美食摊 > 第3章 酸辣鱼杂

渔家美食摊 第3章 酸辣鱼杂

作者:行且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17:56:50 来源:文学城

吃过饭以后,宗家父子提着沉甸甸的鱼桶先走了,他们要搭邻居家的驴车一起去镇上,留下苏瑾收拾东西。

苏瑾不忙着走,凑到妇人跟前,脆生生问道:“婶子,这些鱼杂你们不要啦?”

刮鳞的妇人头也不抬:“这东西不好弄,喂鸡,鸡都不乐意吃。”

旁边另一个妇人也笑道:“可不是嘛,前阵子我扔给鸡,那鸡啄两下就甩头,嫌弃的不行。不过你要是想种点东西,可以捡些回去埋土里,当肥使还算顶用。”

这正合了苏瑾的意,她甜甜一笑,语带欢欣:“那可好!谢谢婶子了!”

她去把陶罐拿来重新干净,捡了大半罐子鱼籽,步履轻快的回了家,盘算着晚上就做鱼杂吃好了,这玩意儿做好了,可比肉还香。

她记得院里门框上挂着一串野山椒,坛子里还腌着咸酸口的萝卜片儿,用来炒鱼杂刚刚好,只想着她就流口水了。

回到家时,邵银花正拿着扫帚扫院子,见苏瑾回来了,往她背篓里一瞅,瞬间笑出声,尖嗓子极具穿透力:“哎哟喂!你说的出去捡海货,合着就是把人家不要的鱼杂捡回来了,可真行!”

堂屋门槛上,宗表婶正勾着草绳编鞋子,手中动作一顿,也皱了皱眉,淡淡道:“小瑾啊,这东西吃不得,弄回来怪臭的,一会儿满院子都是这鱼腥味,快去丢了吧。”

苏瑾放下背篓,摇头道:“表婶、嫂子,这是好东西,做好了以后好吃着呢。”

邵银花嗤笑一声没再理她。宗表婶摇摇头,只觉得这孩子不信邪,自己试试才知道。

苏瑾回屋子歇了一会儿,日头偏西时进到灶房,准备做晚饭。掀开面缸一看,发现里已经又添了新面。

她挖了一碗面,加水揉成六个馍馍,放在一旁醒着,然后开始处理鱼籽。

想要鱼杂不腥,其中的关键是剔除表面的筋膜,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掉上面的黏液,这一步最费时间。

然后又切了点葱段、野山椒和腌萝卜,要是有姜会更好,只可惜这东西太贵,普通人家可吃不起。

灶上锅烧得发烫后倒入底油,油热后下刚刚切好的配菜,滋啦一声响,香气炸开,苏瑾赶紧把鱼籽铺上去,再淋上一点儿盐、酱油、两大碗清水。

等汤底咕嘟嘟烧开,一股浓郁的香味儿往外飘去,邵银花原本在院子里晒衣服,闻到香味,脚步不由得往灶房挪,探头探脑往里瞅。

原本在门口踢毽子的雨宝不玩了,乐颠颠跑过来,扒在灶房门边上开心地嚷道:“表、表姑,好香呀!雨宝都、都饿啦!”

宗表婶也放下手里活计,撩开帘子进来瞅了瞅,看着锅里沸腾的鱼杂,有些不敢置信:“这锅里,煮的真是你下午捡回来的鱼杂?”

苏瑾笑吟吟:“是呢,表婶,还没做好,灶间烟大,您在外面等吧!马上就好了!”

汤汁翻滚逐渐变浓稠,苏瑾把醒发好的馍馍放在鱼杂上蒸,到时候鱼杂焖好了,馍馍也正好熟,弄个一锅出。

天色慢慢暗下来,灶间里的火光灭了。

早被香味勾的肚子咕咕叫的几人,顿时精神一振,同时抬头,只见苏瑾双手捧着一大盆鱼杂从灶间走出来,油润红亮的鱼籽,热气腾腾,诱人食指大动。

随着她的脚步靠近,那香味越来越浓郁。

邵银花吞吞口水,主动去拿了碗筷,还一并把馍馍端了来。

去卖鱼的两人还没回来,可这香味实在馋人,宗表婶和邵银花已经等不及了,拿起筷子就朝鱼籽夹去,嘴里咕哝着:“这叫啥菜?”

“酸辣鱼杂。”苏瑾答道。

邵银花在海边活了二十多年,鱼杂见过,可这么香的酸辣鱼杂,还是头一回见。

“好吃!”

鱼杂一入口,她瞬间瞪大了眼,这鱼杂口感绵密,鲜香里带点酸辣,没有半点臭味,好吃得让人想把舌头吞下去!

宗表婶也是,一筷子下去愣在原地,这还是她以前吃过的,又腥又臭的鱼杂吗?早知道苏瑾手艺好,却没想到这么好!

“奶奶!奶奶!我也要吃!”雨宝见别人都吃到了,就自己没尝到,含着手指急得直跳脚。

邵银花夹起一小块,弯腰塞进她嘴里。

雨宝葡萄似的大眼睛冒出亮光,嗷嗷叫道:“娘,这是肉肉吗!过年吃肉、肉了!还要!”

“这不是肉,是鱼籽。”邵银花又给她夹了一筷子,见闺女吃得这么香,她忽然眼眶一热,涌起一点泪花。

这可把苏瑾吓了一跳:“表、表嫂,你这是咋了?是太辣了?我给你倒点水去。”

邵银花摆摆手,用手背抹了抹眼泪:“天可怜见的,我就是心疼我家的雨宝,这孩子,长这么大,也没吃过啥好东西!。”

宗表婶摸摸雨宝的头,叹了口气:“过阵子,过阵子等咱家宽裕些,就给我们雨宝买肉吃。”

苏瑾蹲下身摸摸雨宝的头:“好吃的话,明儿我再去捡,这东西不值钱,要多少有多少,让雨宝吃个够。”

雨宝点头如捣蒜。

家里男人们没回来,她们尝了几口也就放下筷子了,好东西得大家一起吃才行,可这一等,就等到了太阳落山,天都快黑了,还不见人影。

宗表婶站在门口,朝村口的方向张望,有点儿担心:“不该啊,平时这个点儿早回来了!难道是出啥事儿了?”

等天色彻底黑下来,宗表舅和宗靖川终于回来了,两人脸色却不好。

宗表婶迎上去接桶,关心道:“他爹、二川,你们咋才回来呢?是鱼不好卖吗?”

宗表舅摇摇头,进屋坐在,给自己倒了一碗水,仰头灌下去,嘭的一声把碗砸到桌上,黑着脸道。

“渔课税要涨了!”

“啥?!涨税?要涨多少?”宗表婶一下子瞪大眼睛,声音都变了调。

宗靖川坐在一旁,声音低沉:“一两。朝廷说,要收银子去治理运河。”

邵银花手里的鱼桶掉在地上,捂着脸呜呜哭起来:“我的天老爷啊,他皇帝老儿要治运河,关我们啥事?一年两大税,时不时还有小捐,饭都快吃不起了,好要涨!这是不要人活了!”

宗表婶也捶着胸口抹眼泪:“真是不叫人活了,我、我明天就去县衙门口,问问朝廷到底要干啥,非要逼死我们老百姓吗?

宗表舅叹了口气:”没用的,今天去闹的人不少,把县衙门口都围满了,可县老爷说了,这是上头的命令,谁不交,就抓谁去坐大牢。”

屋内气氛降至冰点,只有听见女人的抽泣声,两个男人闷头坐着,一言不发,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把几个人影子拉得老长。

一直缩在角落里的苏瑾探出头,声音小小的:“没办法的话,那就只能交了……总不能真去坐牢吧?”

邵银花瞪她一眼,眼泪还挂在脸上:“交,拿啥交!本来日子就穷,多了你,更交不上!”

“咱做点买卖吧?”苏瑾捏捏一角,声音比刚才大了些。

“不是已经在卖鱼了,还做啥买卖?”邵银花皱着眉,没明白她的意思。

但宗表嫂却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眼睛倏地亮了亮:“你是说,卖你那个鱼杂?”

苏瑾用力点头:“那玩意儿没人要,咱就出点油盐,成本低得很。”

宗表婶思索几秒,也回道:“柴咱可以自己捡,葱和野山椒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腌萝卜家里剩的不多了,得去买点儿。”

宗表舅皱着眉瞅了瞅邵银花,又看了看媳妇,满肚子疑问:“卖啥?你们打啥哑谜呢?”

宗表婶没记着解释,拉上邵银花往灶房走:“跟你们说也说不清,先吃饭!边吃边说。”

两人端着温在灶上的酸辣鱼杂,又把馍馍端来,刚进正屋,那股子酸辣香气就顺着热气往上窜,直往两人鼻子里钻。

宗表舅本来愁得没胃口,这会儿却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宗表婶往他碗里舀了一大勺鱼杂,又递去一个馍馍:“他爹,你尝尝,这就是苏瑾想做的生意,我觉得行。”

宗表舅捏着筷子,夹了块鱼籽送进嘴里,一入口,绵密的口感裹着鲜辣劲儿就炸开了,满口鱼油的香和腌萝卜的酸!

“这、这是那没人要的鱼杂?”

“可不是嘛!”宗表婶往宗靖川碗里也舀了一勺,“二川,你也尝尝,这味儿真不错,只要摆出去,指定能卖上价儿!”

宗靖川夹了一筷子,慢慢品着,面色逐渐缓和,这股酸辣味儿正好压了鱼腥,鱼籽又嫩又鲜。

他抬眼看向爹爹,点点头:“的确不错。”

苏瑾道:“表舅,表哥。鱼杂是捡来的不用花钱,就买点油盐和腌萝卜,万一卖好了,渔课税的钱不就有了?就算卖得一般,也能多少添补点家用。”

宗表婶也道:“我看可行,镇上的饭菜,以前大川也带回来过,我觉得还不如这丫头做的鱼杂开胃,主要是这东西别人没见过,新鲜。”

只有邵银花嘟嘟囔囔的不看好:“味儿是还行,可拿出去卖能卖几个子儿?折腾一通要是卖不上价呢?有这工夫不如多打点鱼了。”

宗靖川没理她,放下筷子,手指敲了敲桌面:“本钱少,我看可以试试。”

他话不多,却最有分量,既然他都点头了,宗表舅也没了顾虑,把碗往桌上一放:“成!那就试试!”

第二天天刚亮,院子里就热闹起来,所有人开始分头行动。

宗表舅扛着柴刀去后山捡柴火,邵银花带着雨宝,去山坡上摘葱和野山椒,小家伙天真不知愁,挎个小篮子开心的很。

宗表婶把家里几个蒙了灰的大陶罐搬出来,用丝瓜瓤蘸着草木灰反复搓洗,准备用来装鱼杂。

苏瑾和宗靖川则到沙滩上问人讨鱼杂。他们也不是全都要,只捡个儿大饱满又完整的。

等日上三竿时,所有食材就全部准备好了,全家人齐上阵,把鱼杂处理得干干净净,淘洗了六七遍。

午后,苏瑾掌勺,做得比昨天更认真,整整做了两大锅,趁热装进陶罐里,放进背篓,和宗靖川一起朝镇上出发。

不过他们不打算进镇,进镇还得交过税,今天就在郊外试试水,看看能卖出多少。

一份鱼杂卖六文钱,卖两份回本,三份就是赚!左右人工不值钱,亏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