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忽地一阵脚步声混着人声喧哗,夹杂着几声喝令,惊得门窗微微一震。
白尉怜猛地抬头,眼神一凛,警觉地看向门外。
朱筠钦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起身快步走到窗前,轻轻掀起一角望去:“是大理寺的人,带着白府的人来了。”
白尉怜微怔,随即眉头紧蹙:“……难道是父亲报案了?”
朱筠钦点头,语气低沉:“你这几日没回,太常寺也找不到人,估计是白府那边怕你出事,已经报给大理寺了。看样子,是一路查到这边来的。”
白尉怜撑着床想坐起,膝盖一疼,却被朱筠钦按住肩膀制止了。
“先别乱动。”他说着,已快步走向门口,动作利落地拉上了门栓。
屋外的脚步声愈发逼近,叩门声“咚咚咚”响起,带着公门威严与催促。
白尉怜眉眼微垂,脑中却已电光火石般转了几圈。
事已至此,若任由大理寺搜进来,摄政王可借此一事再打压朱筠钦。
要装作不和,才能让摄政王放松警惕;可同时,又不能让朱筠钦被带走或伤着分毫。
他心中已有了打算,低声道:“我换身衣裳,扮作你屋里打杂的。”
朱筠钦一愣,很快反应过来他的用意,也不多说,立刻转身从行囊中取出药膏与破旧衣袍。他从柜角翻出一顶毡帽,甩手丢给白尉怜。
白尉怜不多言,熟练地披上粗布长袍,那双原本端正清隽的眉眼一沉,整个人顿时像是个沉默寡言的病弱下人。
他面颊原本就白,朱筠钦伸指沾了些青灰色药膏,沉着气息在他右颊处仔细抹开。
颜色晕得极匀,远看竟像天生一块胎记,让人联想不到太常寺那位素以清贵著称的白大人
朱筠钦瞧了他一眼,满意地点头,又细心地拿了些烟灰在他手背与袖口抹了抹,弄得斑驳破旧,看上去像是杂役方才烧火煮饭时留下的污痕。
门外又是一声更重的叩门:“朱将军,属下奉命查案,还望勿要为难!”
“若不开门,我等将强行入内!”
朱筠钦轻咳一声,稳了稳情绪,这才去拉开门栓。
门开的一瞬,数名身穿飞鱼服的大理寺缉事官鱼贯而入。
为首之人抱拳道:“朱将军,惊扰了。属下接报太常寺白尉怜大人失踪多日,怀疑遭人扣留,前来搜查。”
朱筠钦一脸茫然:“白大人失踪?这等大事我怎不知?”
那官员冷笑:“朱将军这几日府中反思,想来也未察觉。”
朱筠钦不动声色,眼尾扫过屋内:“你们想查便查,本将军自会配合。”
“那是谁?”为首之人沉声道。
朱筠钦懒洋洋地扫了一眼:“这人从小哑巴,胆子小,你们大理寺人来势汹汹,他要是吓晕了,我这饭谁煮?”
缉事官狐疑地盯着那“仆人”看了一会,白尉怜果真低着头,整个人仿佛陷入自己世界的木偶般,不言不动,神情麻木。
那官员走近了两步,狐疑地盯着白尉怜:“抬起头来。”
白尉怜略微犹豫,但还是缓缓抬头,眼神刻意避开直视,只露出半张脸,眉眼下敛,神情木然。
那人盯了半晌,终究是看不出破绽。
再加之白尉怜的气息刻意压低,膝还真像是个生了病的仆人。
“罢了。”官员冷声道,“还望朱将军若有线索,尽早上报。”
说着,他回身带人退出屋门。
“自然。”
门关上的瞬间,白尉怜手扶墙壁微微一晃,冷汗沁出额角。
朱筠钦立刻上前扶住他,将人按回床榻。
朱筠钦哼了一声,眉目之间的冷戾尽散,只剩下低低一声叹息:“咱们还是得尽快想办法把你送回太常寺,不能一直躲着。”
白尉怜眸光沉静:“你得配合我演一出戏。这样,摄政王才不会生疑。”
夜色已深,巷中灯火早熄,唯有一轮残月冷冷悬于瓦檐之上。
朱筠钦披着一身夜行衣,背上背着白尉怜,悄然行过长巷。
白尉怜虽醒着,却静得仿佛已沉睡。
他整个人虚虚地靠在朱筠钦背上,脸色苍白,呼吸轻浅,眉间尚残留着几分未散的热意。
“忍着点,”朱筠钦低声说,语气轻柔,“马上到了。”
白尉怜靠在他背上,喉头轻轻溢出一声“嗯”,极淡,却有种令人莫名心安的沉静。
夜风吹来,他衣袖掠过朱筠钦的肩,带着一丝药草的清苦气息。
朱筠钦偏头看他一眼,却只看见他因乏力而微垂的睫羽,如墨描成,静静覆在眼下。
巷尾尽头已能望见白府的侧门影影绰绰。
朱筠钦脚步一顿,将白尉怜轻轻放下,半扶半抱地搀着站稳。
“到了,后面得你自己进去了。”他低声说,语气仍极尽温柔,眼底却有一丝不舍。
白尉怜抬眸看他一眼,唇角勉强扬了扬,随后拢了拢披风,颔首:“好。”
他步子踉跄地往府门走去,刚跨过门槛,就听到院内有急促脚步传来。
“小少爷!”是白府旧仆老秦的声音,夹着未尽的鼻音与惊惶。
白尉怜只来得及回头一眼,整个人便软倒下去。
朱筠钦远远藏在暗处的屋檐下,目光紧紧盯着那瘦削身影倒入怀中,指节不自觉地收紧。
他明知不能现身,只能眼睁睁看着白府众人蜂拥而出,将那人连夜抬入厢房,火光将庭中照得明亮如昼,却始终照不进他心头那一角郁结。
那一刻,他想冲出去。
但他知道不行。
局还没布完,他们都还在棋盘之中。
朱筠钦收敛神情,默默退入夜色,身影一点点隐入月影未歇的墙角,夜风擦过他衣摆,犹如长刀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