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骨怜 > 第42章 第 41 章 我未曾凶过你

玉骨怜 第42章 第 41 章 我未曾凶过你

作者:尉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4:07:51 来源:文学城

白尉怜轻轻摇头:“不妨事,只是山中路滑,失了足。”

朱筠钦在旁插话:“是他自己摔的。”

白尉怜瞥他一眼,语气淡淡:“也不是没人在旁看着。”

杜弼听着两人你来我往,倒也知道这伤情虽不轻,却不至要命。

他叹了口气,一边扶着白尉怜往内院走,一边嘴里数落个不停:

“你们两个是疯了不成?跑一趟镇子还带回一身伤?”

朱筠钦跟在后头,耸了耸肩:“完成太常寺的任务就好了。”

杜弼回头一瞪:“我不听,我要你们命长!”

白尉怜淡声道:“命在。”

杜弼气得直跺脚:“你就知道嘴硬!”

他转头看着白尉怜微微发白的脸色,又瞟了一眼朱筠钦肩头那已然干涸的血迹,眼眶再次发热:“成,你们都硬,不吃药也别吃饭了,我看你们横着比站着还清醒。”

朱筠钦叹了口气,终于投降:“我们养两天行不行?”

杜弼哼了一声,袖子一甩:“你们爱几天几天,我这就去给你们熬药,趁热喝,不许挑味儿。”

白尉怜静静望着他的背影,片刻后轻声一笑。

朱筠钦凑近他低声道:“你这同僚,比你都凶。”

白尉怜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我未曾凶过你。”

日光正盛,照在青灰石砖上,斑斓如织,风过檐下,卷起袍角一线。

午后未时,太常寺东偏厅,窗纸泛黄,案前一炉清香袅袅,似有残药未尽。

白尉怜以袍袖覆膝,伏案书写文牍,指尖不紧不慢地捻着笔毫,神色凝定,气息沉静如水。

朱筠钦倚在窗边,身形被午光勾出一圈淡影。

他望着案前人片刻,才低声问道:“你确定要从神木封坛的问题入手?”

白尉怜不抬头,只点了点头:“我们无法直接指出摄政王劫粮之事,没有有力实证;但神木是天祭供物,若出了差错,礼部便无法袖手旁观。”

他拈笔入墨,重新展纸。纸面微微泛黄,墨意凝重。他一笔一划,落下沉稳的字句:

“太常寺奉旨督修朝祭神坛,日前回查供奉神木封印时,意外发现其中一坛封布编号与库记不符,坛内物品疑被擅动。”

朱筠钦移步近案,看着他字迹端凝,如刀刻石凿,每一笔都收得极紧,不露分毫。

“因事涉神圣供物,恐有人借修坛之名,混入他物,扰乱礼制。现恭请礼部派遣副吏及库官一同复验,慎防供坛失序。

他写至此处,略一顿笔,指尖微顿,目光冷而静,如淬过锋刃:“此事关天祭大典,岂容误祭一线。太常寺不敢专断,恳请从速。”

朱筠钦目光一动,转头看他:“你知道一旦查出问题,必牵连广泛。”

白尉怜却只道:“祭仪之事,本不容轻忽。”

那一刻,他语气虽轻,却有一种不容辩驳的沉稳与锋利。

当夜,太常寺内灯火未歇。

接到白尉怜的文书后,寺丞即刻召集诸吏于偏厅议事。

正殿之西,一层层纸灯高悬,照映众人眉眼深重。

寺丞披袍而入,坐于案后,神色沉凝:“礼制之中,封坛失序属‘失仪大过’。按律应当逐级上报,若复验属实,甚至需上奏延缓天祭。”

白尉怜拱手躬身:“正因关涉重大,才需请礼部副吏及库官同来复勘,免我寺专断之嫌。”

朱筠钦顺势接话:“愿请寺中原负责封坛三人重对封绳与神木编号,同时查核官库旧档。尤其是三日前的封坛名录,有无调换之嫌。”

寺丞沉吟良久,终点头道:“也好,此事不可拖延。即刻草拟文书,命人送往礼部,召刘侍恒副吏赴寺。”

随即,又唤吏员传讯三名主官与四名小吏,命其次日辰时再赴封坛之地,重新开坛复验。

寺中风紧,夜色如幕。

白尉怜拂袖起身,袖中那份已写好的呈文,轻轻合上,却似有重若千钧之势。

鸡鸣未尽,太常寺内便已灯火再明。清晨初照,礼部副吏刘侍恒入寺。

他年约四十,身形清瘦,素有“清吏”之称,行事一丝不苟。随行还有两名礼部笔吏与一位库役,皆神色凝重。

复验之处设于正坛前厅,七坛神木依序陈列,封布缠绕如旧,编号清晰可见。

刘侍恒未发一言,先持副本记录比对坛缝封绳与编号,指尖翻卷之际,眉头已紧蹙:

“此封布属上旬制式,而编号却标作中旬……二者不应同时出现在同一批礼木中。”

他蹲下身,轻抚坛底,又在一坛封缝下取出断裂残痕,用银钩轻挑,竟发现封条一角贴合处有再加工痕迹,所用黏剂质地粗糙,色泽亦与库中所藏略有出入。

他眉目微沉,缓缓起身:“坛缝贴合不均,封绳内绢布为后补之物,极可能曾被人暗换封条。白大人所言,非虚惊。”

太常寺诸吏哗然,寺丞立刻命人封存所有供坛档案,并调出值班记录查验。

怎料翻至封坛当日,发现掌库吏田崇自三日前离寺,至今未归。

朱筠钦望着空白的请假簿,冷声一笑:“封坛之夜,值守森严,他一个小吏却能无声无息离寺,背后若无人掩护,怕是早被拦下了。”

白尉怜指尖微敛,低声道:“此人一失踪,反倒说明我们摸对了地方。”

他从案架上抽出当日封坛名录,又调阅礼木调拨清单。两者交叉对照后发现,午时前后确实更换过一批神木,调拨记录上的签名潦草歪斜,正是田崇亲笔。

更令人疑心的是,此人三年前曾因“账目误报”遭过小惩,后由工部转调至太常寺。

白尉怜冷然启唇:“他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朱筠钦眯眼:“查他近三年所有供物调运记录,从他原先落脚之地查起,怕是这口子开得不止一次。”

议事未罢,正午未到,一骑快马自北而至,尘土未落,急报已递入东厅。

报文短短数行,却字字惊心:“石桥镇旧庙后林,寻得赵掌吏尸身,身中数刀,尸体已腐胀,疑死于数日前。”

一言惊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