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宸如是,岁岁年年 > 第4章 衙门试探

玉宸如是,岁岁年年 第4章 衙门试探

作者:瑶磬舒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7:58:37 来源:文学城

故事还得从李延昭进甘州那天说起。

辛柏没有在城门口迎到人,于是带着一老一少,说说笑笑,有吃有喝地溜达回县衙,两个少年已经喝了好几盏茶了。

听到门口衙役通报刺史大人到衙,其中文人打扮的少年问道:“回来了,你不出去迎迎?”

少年身着一套天青色斜领袍,头上用一条同色的棉质发带拢住发髻,别着一根做工精美的玉簪。

那位圆领官帽的少年示意眼前的身影坐下,他也仍旧坐在原位。只见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身旁的茶杯,一边摇头,一边吹开茶杯里的热气,轻轻抿了一口茶水。

“在下甘州刺史,辛柏,见过两位,因外出公干,有劳两位公子等候多时啦!”辛柏踏着四方步,看似恳切,却又不疾不徐地边走边拱起手,貌似恭敬却又居高临下。

见到辛柏进门,文人打扮的少年微笑着对他回礼,但是那位圆领官帽的少年却无动于衷。他直直地坐在座位上,冷冷地盯着辛柏。

面如冠玉的脸颊在门□□来的阳光下留下影子,线条精瘦却流畅,刀锋般的剑眉透着俊朗的英气,气质干练却儒雅,清透的眸子反射着门外苍俊的柏树,遥相辉映,碧波照人。但是,他的眼神却像一杆锋利的长枪,寒冷阴森,又直截了当,直戳人内心最隐晦的所在。

辛柏被他瞪得发毛:“两位公子何许人也?看穿着打扮不像是我们本地人,倒像是云都来的,不知来我甘州有何贵干?”

“在下南衙李延昭,辛大人有礼。”圆领官帽的少年开口。

“这位是刑部郎中,也是当朝宰府薛祚明大人的儿子,薛晞。”

听完李延昭的介绍,辛柏了然:“请两位大人稍等,一刻钟后请移步公堂。”说完,辛柏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看着辛柏的背影,薛晞忍不住问到:“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甘州有两个柱子,这两个擎天柱为陛下,为社稷托举着甘州。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一位是甘州营的校尉,崔荆;另一位就是辛柏大人。”李延昭回答道。

“的确,咱们这段时间观察了这么久,这里到处欣欣向荣,一片生机。”薛晞倒是对辛柏肃然起敬。

“但是那案子,咱们毫无头绪。”薛晞担心道。

“所以咱们主动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看看辛柏和崔荆有什么动作。”李延昭说道。

“希望他们都与此事无关。”薛晞叹了口气。

甚至不到一刻钟,衙门的捕快便在门口邀请李延昭与薛晞移步。

公堂门口,衙门里所有官吏均以整肃列队,只见辛柏站立于衙门口,拱手作揖道:“将军一路辛劳,在下有失远迎,多有得罪。为稳妥起见,请将军此刻,于我甘州大小官吏面前宣读圣旨。”

“陛下没有圣旨,只有一道密旨,请您一个人仔细核验。”李延昭说完,便从衣服的内兜里掏出了一只黄金的锦囊。

辛柏双手接过,打开锦囊,里面只有一张撒着金粉的红批信笺:“卿驻甘州,何其辛苦;年关将至,速战速决;钦差李氏,公正无私;如朕躬亲,便宜行事。”

辛柏将信笺叠好,还给了李延昭,然后,便率众人行礼:“臣辛柏,率甘州刺史府僚属,恭请圣安。”

“拜见大将军,薛大人。”

李延昭和薛晞客气地招呼了大家,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引入正题。

“各位,本将上承天恩,下达民意,寒冬腊月来访甘州,实为两件事。其一,突厥来势汹汹,陛下托付本将为主帅,务必在年关之前将其解决。甘州大营的将士和百姓熬到今日尤为不易,定要让他们过个好年。”

“其二,陛下听闻辛大人治下有方,甘州城虽然连年战争不断,但是百姓却自得其乐,不愁吃穿,从未有过暴乱。故而特地命在下和薛晞前来跟辛大人和各位大人取取经,将您治下的经验带回去,编制成册,给各个地方好好学习学习。”

“本将的话说完了,各位大人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咱们好好解决。今日过后,本将将要奔赴甘州大营备战,南衙禁军和所有军需物资随后便到,甘州城一切军需供给不得有误。”

“谨遵大将军令!”起初,甘州城本来就是为了战争筹备而建立的,一代又一代的刺史太守都在奉献一生来守护这片战火里的沃土,所以,李延昭说得自然不成问题,大家也都信心满满,这场见面会很快也就解散了。

辛柏没走,等最后一个人离开之后,如同李延昭预料的那样,他才应该开始真正的“表演”。

“李大将军和薛大人一路舟车劳顿,真是辛苦了。”辛柏一边说着,一边捋着官袍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辛大人可是还有什么疑问?”李延昭从主位上下来,顺势坐到了辛柏对面。

“在下没有疑问,在下只是在等着将军您呐。”辛柏说道。

“辛大人这是何意?”李延昭问道。

“李大将军是什么人,在下很明白。”辛柏胸有成竹

“辛大人想多了,晚辈来此仅为击退突厥罢了。当然,陛下绝对不是信不过您和崔将军,只是年关将至,有人帮忙总比没有强,效率高点。”李延昭解释道。

“这个解释可以应付下面人,但是应付不了我啊李将军。另外,崔将军只是个普通校尉而已,您倒是也不必这么往心里去。”辛柏无奈地叹了口气。

“哦?辛大人这是看不上我的能耐?”李延昭先发制人。

“将军西南大捷,我等的确叹服。只不过,甘州的外患与海寇不同。海寇者,居无定所,流窜作案,充其量停留在岛屿上安家,其中大多是逃兵和难民。将军一往无前,麾下将士神勇无比,将周围的岛屿分而治之,自然可以将其各个击破,立下不世之功。”

“辛大人怎么知道!?”李延昭惊讶。

“在下毕竟年岁大了,虚长这许多岁,总比将军稍微多了些经验。”辛柏平静地回答道。

“请大人接着说下去吧,在下洗耳恭听。”李延昭恭敬了不少。

“不敢,不敢。天冷了,与突厥速战速决固然重要,但是,您若是想消灭他们,那绝无可能。”辛柏的语气自信且坚决。

“因为突厥长居草原,世代游牧,传承悠久,就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在草原上的战力远非海寇可比,所以,就算是大挫敌军,我方损失也难以估量,这样的死战咱们不能打。”李延昭说道。

“将军不愧为当朝武状元,陛下器重之人。宠辱不惊,大战临阵之前还能有如此冷静的思考,着实让人佩服,不愧为赵郡李氏之后。”辛柏说道。

“多谢辛大人,在下惶恐。只是辛大人,您的话还没说完吧?”李延昭拒绝了辛柏的马屁。

“所以啊,这场仗不需要您来打。换句话说,如果您真的是来打仗的,为何让我等在城门口白站了半个时辰?而您,带着刑部的大人在我甘州县衙门口突袭?”辛柏质问道。

李延昭还没来得及回答,师爷锅着腰,手里攥着一摞案卷,悄悄从一旁递到了辛柏的手中。辛柏好像知道里面写的什么,草草核对之后,便胸有成竹地继续说道:

“千牛卫办的事情,不是贪官就是污吏,不是为了军饷,就是为了辎重粮草。我自信,甘州大小官员一心为民,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甘州与其他州县不同,辎重不归刺史府管理,军饷则是直接由户部特使护送到大营,他们自己发放。您潜入甘州城半月之久,半月前,所有人都在忙着秋收,并没有任何突厥进犯的消息。您逗留这么久,不去军营,没有南衙禁军,不传召下官和其他官员,身边既没有兵部的大人,也不带着工部和户部的主管,却带着刑部的薛大人,可见您既不是为了军饷,也不是为了辎重。”

“所以,大概是粮草出了问题。亦或者是,陛下觉得,我的官做到头了吧。”辛柏说完,便慢慢站了起来,双手缓缓举过头顶,摘下了官帽,放在李延昭手边的桌子上。

“我辛柏此生,无愧天地,无愧本心。今日之事,只求将军保住我妻儿的姓名!”辛柏说完,视死如归。李延昭惊呆了,他一句话都没说,这位辛大人未免过于夸张了,甚至过于谨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