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游龙记 > 第50章 第六章 制衡

游龙记 第50章 第六章 制衡

作者:不会起名的乌鸦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6-21 10:44:05 来源:文学城

尉国皇宫御书房

卢老尚书坐在椅子上,接过内侍给他上的茶。这在御书房内能有个位置的当朝也就只有他一人了。

霄蔺将手中的奏折改好,递给旁边负责整理的内侍,见他拿了茶并不喝,便吩咐道:

“去,给卢大人换上新进贡的橘红。”

“咳咳,老臣近日有些咳嗽,谢陛下挂念了。”

“老尚书客气了,你是我大尉肱骨重臣,朝中大事还要多仰仗你,可要好好养着身子才是。”尉帝道。

“那日晚宴后便染了些风寒,陛下派来的太医已把过脉,休息了几日,无甚大碍,让陛下费心了。”卢文初感谢道。

“说起那日,卢大人如何看?”尉帝停下手中批改的红笔,问道。

“老臣并未看出有何不妥,付将军行事如常,还是那副臭脾气。”卢文初回答。

“哈哈哈,”尉帝大笑,“青玉这脾气朕最为喜欢,有什么心思都不藏着掖着,不高兴了就直接一剑过去,谁也不能让她有一点不乐意。”

尉帝对付清玉还是很认同的,若不是机缘巧合让她做了一方大将军,说不准就能把她招进宫来了,她容色虽不算出众,却独有一身的风韵,而尉帝从不缺猎艳的心思。

“就是委屈了王上卿。”尉帝摇头叹道,想到那日的情形,也觉得滑稽。

“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子份内之事,谈何委屈。”卢尚书不甚在意地笑笑,一个无宠的皇后族人,攀附他而已,弃了就弃了。

尉帝满意地点点头,话题一转:“付清玉确实没看出什么异样,不过这关于天羽卫的传言之事……”

“关于传言天羽卫与付青玉有关之事,老臣确实没有查到什么蛛丝马迹。不过空穴不来风,虽说付青玉亲手杀了判王,天羽卫投靠她的可能性不高,不过皇家确实至今也未见天羽卫的投诚效忠,这其中或许有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变故,陛下还是要留心些。”

卢尚书抚着胡子说道:“听说前几年摩易派了人去隆城查探,却被付清玉大张旗鼓全都杀了,付将军这姿态摆得如此之高,倒不像是藏着天羽卫的样子。况且,就算有天羽卫又有何用,天羽卫效忠皇家正统也只不过是一个惯例罢了,现如今陛下掌控这我尉国的江山皇权,区区一个护卫营,能成什么大事,还能对陛下有什么威胁?”

付清玉藏这天羽卫有什么用,难不成她还能自己做皇帝?卢老尚书其实一开始就对这消息有点不以为然。

尉帝点点头,若真有这事,付清玉没必要把动静闹得这样大,不过话虽如此,天羽卫一直未见投诚效忠确实是他的一块心病,似乎就昭示着他不是皇家认可的正统帝王。虽说他弑父弑兄,谋权的过程不太光明正大,不过既然最后坐上了这个位置,总想着能更名正言顺一些,免得被后人和史书诟病。

“但是”卢文初话锋一转:“相对这些传闻的东西,老臣却更担心另一人。”

“嗯?”尉帝皱眉,“尚书说的可是摩易。”

卢文初点点头,“没错,摩易将军虽扶持陛下登临大宝有功,可这十几年来权欲更重,去岁平叛,要去了建城,今年又想让陛下册封他儿子为东郡领分管东林城。这四阎王中,汤云迪唯他马首是瞻,方无盐虽忠心,可却憨实无甚心机,远不是他的对手;几人中只有付清玉能与他其抗衡一二。”

这也是近几年来他们扶持付清玉的原因,付清玉与摩易有仇,她曾在邺城被摩易陷害,差点被坑杀,整个前锋营三千人连着她最后只剩下十几人逃生。这两人一直水火不容,现在摩易势大,付清玉便也得捧起来。

“哼”尉帝冷哼一声,“这摩易,每每以功臣自居,都已位居四阎王之首,占了九座城池,尤不满足!朕四七年前将隆城给了付青玉就是想对他牵制一二,结果他转头又以邺城、无梁有叛军为由派兵驻守。打量着朕不知道他那点子心思!?”尉帝越说越怒。

摩易此人见证了他登基的整个过程,偏又是个执掌兵权的武将,轻易动不得,他权利欲极重,胃口越来越大,尉帝这些年来对这四阎王之首也是颇为恼火。

“摩易想为他儿子讨要东林城,这事陛下要慎重考虑,此城连接木棉与翰城,是重要的军事险地。”卢尚书道。

尉帝叹了一口气,“可朕总不能驳了他的奏折啊!”那是他摩易的颜面,总不能打脸吧,“况摩靳确实平了东林一线三城的叛乱,朕也不能不赏吧。”尉帝头痛不已。

卢文初假意思索了一阵,开口说道:

“这段时间臣听闻,东林附近与瓮山交界处日现霞光,传闻有澜林一族秘宝现世,且那山中常年有人失踪,找到的都是森森白骨,说是有食人族为患一方。”

“不如”卢文初建议道:“东林靠近木棉城,陛下可以护卫东林及木棉百姓,清缴食人一族为名,派付清玉负责此事,一来清除祸患,二来帮陛下搜寻秘宝,到时她将墨羽卫调入城中,这东林便不好再分封出去了。”

卢文初又笑道:“届时,陛下再将另一城封给摩靳,也不算拂了摩易的面子,对摩靳也有个交代,不至于寒了武将们的心。等付清玉查清楚了,让她领兵退出东林便可。”此计还可让摩易与付清玉二人更加势如水火。

尉帝点点头,“此计甚好,”付清玉势力不足以与皇室抗衡,必不敢抢占东林。“可这澜林真还有秘宝?澜林巫族难道还存世?”

“秘宝或许有,那子母琉璃矿当初只是被炸毁并未消亡,但要说还有族人在世,大半是民间以讹传讹罢了,老臣是不信的。澜林二十多年前早已被我等灭族,何来族人一说。”

也对,尉帝点点头,那些人都是他带兵亲手杀的,又怎么可能还存在。

两人商定了这事,又继续讨论其他朝中的政事。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急匆匆跑了地进来,附在内侍长宋坤耳边低语了几句,宋坤听罢表情震惊,挥手让人下去,忙走上前来。

尉帝早已见小内侍进门,又看到宋坤那大惊小怪的样子,不耐烦地问道:

“怎么啦!”

宋坤看了看旁边的卢文初,欲言又止。

“有什么事就说!”尉帝呵斥。

宋坤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刚才在御花园,湘妃娘娘和秦妃娘娘起了冲突,秦妃娘娘将湘妃娘娘推倒了。”

“倒了就倒了,大惊小怪的干什么。”这些个奴才,多大点事情都敢往御书房报!

“这”宋坤顿了下,见尉帝要发怒了忙飞快地把话说完:“湘妃娘娘倒地后下身流血,招了太医来看,太医诊断说娘娘已有两个多月身孕,现在已经,已经流产了。”

“什么!”尉帝大惊,嘭地一下站起身来。

“随朕去看看!”

他这时也顾不得卢文初还在御书房,忙带着内侍赶往后宫。

尉帝后宫虽充沛,可是子嗣单薄,先后育有两位皇子,三位公主,皇后王氏所生的大皇子,在三岁多时夭折,另一贞妃的二皇子甚至没活过百日,还有一位公主也是四岁不到便染病死了,剩下皇后所生的长公主今年十六岁,还有馨贵人所生的二公主今年三岁多,因其母不被尉帝所喜,便也在这宫中没什么存在感。

现在湘妃好不容易怀孕了,竟然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流产了,也难怪陛下紧张。

卢文初看着急匆匆走出去的尉帝,心里也叹了一口气,陛下登基已有十多年,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位皇子,哎!这次这个也这么稀里糊涂的没了,真不知是不是天意,想着,自顾自走出了御书房。

**********

尉国奉心殿,皇后寝宫

寝殿后的小佛堂外,宫女玉莲静静守在门边,听着门内传来的有节奏的木鱼声,声音悠远、空灵,一下一下不急不缓,节奏似乎从未改变。

这样的声音她听了五年了,自大皇子过世后,皇后娘娘便不再过问后宫的之事,日日在佛堂念经祈福,活像一位在家的居士般,而不是一国之母。

为了这事,陛下发怒过,娘娘的母族王氏也派人来劝说过好几次,可每次娘娘都是不言不语,只是默默敲着木鱼,经年累月,大家都散了心气,放弃了,也不再过问她的事情,王氏又送了几名女子进宫。

玉莲叹了口气,哎,娘娘的苦楚又有谁懂呢。

木鱼声不断,玉莲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这几年守着娘娘,守着这间小小的佛堂,她也愈发沉静。

不多时,一名小宫女放轻着脚步走了过来,附在玉莲耳边说了一通话,玉莲眉头轻皱了下,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小宫女下去。

她又等了一阵,待里面的木鱼声停下了,才轻轻敲了敲房门。

“进来。”门内传来一身淡淡的回应,似乎一个要断气了的人。

玉莲推门而入,皇后王氏穿着素衣,披散着头发跪坐在一排的神位之前。

她形容枯槁,眼神平静,目中神采皆无,宛若一个将死之人。

玉莲每次见她这样心中都一痛,她敛了神色,凑到王氏耳边说道:

“湘妃娘娘小产了。”

王氏一愣,想了想才记起似乎前几年进宫的有那么一个人,她轻叹了一口气:

“你帮我拿些滋补的药材送过去吧,也是个可怜人。我就不去了。”

“是”玉莲轻声应道,转身告退。

王氏拿起木鱼,却再也敲不下去,她看着上首那些牌位,先皇禹帝霄顺,先太子霄魁,二皇子霄启的名字赫然在其上。

王氏望着那些名字,想着他们代表的人都已死去,心中悲凉,列祖列宗还不肯放过陛下吗?她的皇儿和二皇子,四公主都已经为陛下赎罪去了,可是霄氏的先祖们仍不肯放过他们吗?陛下这几年皆无子嗣,好不容易有了个,却还是半路夭折了。

陛下当年所犯的罪行,到底还要多少人命才能填得满。难道霄氏皇族到他们这一脉就要绝后了吗?

几年来,她日日为陛下,为大尉,为那些死去的人念经礼佛,就为了能有朝一日赎了陛下的罪孽,让列祖列宗保佑他们霄氏一脉能延续繁衍下去。

还不够,还不够!这罪孽太深太大,她做得还不够!王氏继续拿起木鱼,一下一下又敲了起来。

门外的玉莲听着又响起的木鱼声,心情也逐渐平静,似乎这繁华宫中的纷纷扰扰都无法打扰到主仆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