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用宅斗套路一统江湖 > 第3章 第 3 章

用宅斗套路一统江湖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沈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5:46:33 来源:文学城

此地距离县衙尚有颇长的一段路程,即便是脚程颇快的甘禹,往返一趟也耗费了不少时光。

归途中,他心中思量着陈妙之身为名门闺秀,自是无法如同市井女子那般徒步而行,遂起了租赁马车之念。只可惜囊中羞涩,最终只勉强租得一匹老驴。当他牵着驴子回到崇福寺山脚下时,已至日暮。

待他牵着那老驴回到崇福寺山脚下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余晖洒满山道。

他刚欲迈步上山,忽见香浮自路边闪出,身形鬼祟,向他连连招手。初时,甘禹心中一凛,以为又遭遇了江湖宵小。待定睛辨认出是香浮后,他才松了口气,身形也随之放松。

香浮已换了一身农妇装扮,只是袖口不经意间露出的里衣,仍绣着繁复精美的花纹。紧接着,陈妙之也略带羞涩地从树林中钻出,同样是一身农女打扮,脸上还特意涂抹了一层灰,乍看颇有几分村姑的模样。可她脚上的绣鞋仍坠着珍珠,耳上还戴着明珠,显得颇为突兀。

原来,她二人深知自己衣饰惹眼,便悄悄下山,由香浮出面,寻了一户农家,购得了他们的衣裳。

可惜她二人从小养在深闺,四肢不勤又少见天光,导致了脸面苍白,举止柔弱,全然不像是田里做活的农家。这样的装扮反而显得惹眼又古怪。

甘禹和先赞她们想得周全,而后不得不实话实话:“两位一看就是乔装改扮的。”

陈妙之还想费心再改扮一下,甘禹和确想趁天光还亮,再赶一段路;尽早回凉城才好。只让陈妙之二人拿外衣遮住面孔,略略掩饰一二。接着便请陈妙之上驴背。

三人就这样,离开了武庸。

这日晚间,陈府内灯火通明。陈家二老爷陈宣面色铁青坐在花厅内,一言不发。

一边伺候的小厮,拼命往香炉里加有安神定气作用的香料,王管事伺立在二老爷身侧,双目微阖,似是一脸平常,然而颈后的衣领已经被汗湿了一片。

仆从们进进出出,各个恨不得踩着自己的影子挪步,传递消息都轻声细语,生怕大声一点,引来陈二爷的注意,惹来责罚——两个时辰以来,二老爷以茶汤太烫、太凉、太温为由头,罚了三波人了。这种当口,自然没人想当出头鸟。

等第七拨前去打探消息之人鱼贯而入,二老爷抬眸,瞥见他们的瞬间,眼中微光一闪,不由自主地将身子朝前倾了倾。

打头的乃是长随福贵,他面色紧绷,硬着头皮向二老爷行了礼,随后才开口禀报道:“附近都寻遍了,并未发现七姑娘。”

听闻此言,二老爷的脸色愈发阴云密布,仿若暴风雨即将倾盆而下,他寒声下令:“接着找!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

言罢,二老爷的身子重重地靠回椅背,他闭门静思片刻,旋即扭头对王管事低语:“此事莫要告知夫人了。”

王管事心领神会,忙不迭地点头应下,紧接着,眼神迅速向边上的仆从示意。刹那间,便有下人领命,匆匆朝着内宅后院奔去,将那些专为二夫人传递消息的仆妇们一一拦下。

陈宣独自闷坐,厅堂门外陡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这脚步声毫无收敛之意,在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二老爷顿时心生不悦,以为是哪个不长眼的莽撞仆从,怒喝道:“谁人走路这般无礼?拖出去,罚跪在门外!”

“二弟,连我你也要罚?”伴随着沉稳的嗓音,陈家大老爷陈宁阔步迈进屋子。他已至知天命之年,作为陈家当家主事之人,自有一番不怒自威的气度。

看清来人是大哥,陈宣纵使满心愤懑,也不得不强压怒火,起身略作迎接之态“大兄来了?坐。”

陈宁也不多寒暄,手一抬,撩起衣袍下摆,稳稳地坐到了二老爷对面,神色中透着不容置疑:“二弟节哀。”

陈宣听不得这个,一瞪眼:“大兄慎言,人都还没找到。”

“邓媛车都碎成那样,人自然也活不成了,”陈宁语气平静,“需得赶紧放出风去,说我家七娘节烈,遇到匪患,为了保全名声跳崖自尽了。”

陈宣长出一口气,才控制住自己不对着大哥的脸来上一拳:“我家妙儿必能逢凶化吉,不劳大哥操心了。”

陈宁不慌不忙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到陈宣面前:“宫里传来的消息,采风使三日后便到。七娘也是我看着长大的,遇到这样的事,我也心疼。可宫里还有一个五娘,她也是你亲闺女,家里还需多帮衬她。”

陈宣脸色更加阴沉了:“我膝下仅有二女,如今一个下落不明,另一个难道还要送到那不见天日的地方去?”

大老爷眼看眼见二弟情绪愈发偏激,急忙劝他:“二弟!我们陈家百年,就靠五娘这一步棋了。”

听到此处,陈宣彻底翻脸了:“大哥说得倒利索!当初怎不送你的六娘去宫里?”

“你越来越胡扯了,选妃是想去就能去的?”陈宁不惯着他“六娘那个德行,怕是进宫第一天就要闹出祸端来。”

陈宣还欲再争,陈宁已然站起身,抬手理了理衣衫,尽管上面并无褶皱,而后大步朝门外走去,边走边说:“二弟,你突遭丧女之痛,此刻难免有些方寸大乱、进退失据,这几日便好生在家中歇着,余下之事,我自会料理妥当。”

陈宣气急,追上去还想理论:“这是我的女儿,自该我来寻她!”

怎奈还未靠近陈宁,便被陈宁的亲随齐齐拦下,硬生生按回了椅子里。亲随们还在一旁好言相劝:“二爷,您消消气,万事有大爷做主呢。”

眨眼间,门外值守之人已悄然换了一批,原本二房的仆从,此刻都换成了大房的人手。

陈宣气得浑身簌簌发抖,双唇哆嗦,竟是半个字也吐不出来。他陈家向来由大房执掌诸事,却不想今日竟被欺辱到这般田地。

“分家,分家!”陈宣叫道,这陈家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还不如分家另过。

王管事急忙拦着他:“老爷小心气坏身子!”

陈宣推开了王管事,急急就往屋外去:“给我安排人手继续找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屋外的人已经是大房的人手,看到二老爷出来,便一齐阻拦。见此情状,陈宣更加气急,喘着粗气对王管事喊道:“还不帮忙!?”

王管事内心叫苦不迭,却也只好来帮二老爷撕扯,可他们二人哪里敌得过如此多年轻力壮的仆役?陈宣还好些,他是主人,底下人不敢过分造次,可苦了王管事,几下就被人推到地上,摔得爬不起来,狼狈不已。

就在这兵荒马乱之际,一声妇人怒喝划破夜空:“住手!”

众人只觉背后一激灵,回头一看,长房夫人王氏和二夫人程氏站在不远处,身后跟随着一堆丫鬟婆子。

程氏看到丈夫受辱,怒火中烧,才吼得那么一嗓子。她大步上前,王氏见她如此模样,有些担忧,忙上前拉住她:“弟妹勿要动怒。”

程氏一把甩开了大夫人的手:“奴大欺主,怎能不怒?”

程氏嫁入陈家二十年,素来沉静温和,第一次如此这般凶神恶煞,别说是家丁,就是陈宣也尚在愣神。

程氏来到陈宣面前,仔细打量一下,确认他无事,又回身冷冷看着王氏:“大嫂子,我们是明事理的人家,我家老爷要是有错处,得罪了你们长房,大哥和大嫂只管教训。可没有纵着奴才欺主的道理,你说是也不是?”

大夫人一脸的尴尬,本来她夫妇二人分头行动,大老爷来劝二弟弟,她来说服二弟妹。可恨那老东西做主做惯了,一点也没顾及到二房的脸面。她好容易劝得二弟妹回心转意,这会儿全作无用功了。

陈宣见到自家夫人,只觉得腰杆子又直了一些,冷哼道:“陈家固然是大兄理事,可自家儿女之事,他也要越俎代庖吗?”

程氏深知丈夫习性,见他又想作妖,暗暗掐他一把,随即又对王氏说道:“更深露重,大嫂子早些回去安置吧。我尚且有些话要对我家老爷说,就不送了。”说罢拎起陈宣的衣袖,将他扯回花厅内。

王氏吃了好大一个尴尬,原还想说些什么,见二房夫妇已返回花厅,只得悻悻而回。

才回到花厅,花厅门扇"砰"地合拢,程氏反手插上门闩,就冲陈宣低声质问:“这节骨眼上,你同大房撕破脸作甚?”

陈宣不服气:“明明是大房不做人!妙儿人还未找到,他就想盖棺定论,一副明儿就立衣冠冢的模样。这如何使得?将来就算找到妙儿了,人也回不来了。”

程氏在内帷之中,消息不通,只听得王氏的一面之词,认定次女已玉殒香消,此番听到丈夫的言语,又燃起了一点希望:“你是说,妙儿还活着?”

陈宣一阵心虚:漫山遍野都找了,不见人影,也不见贼人来要挟赎金,很难说女儿是否还活着。可还是安慰妻子:“哪有那么容易就死了?兴许就是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过几天就找到了。”

程氏默默不语,夫妻多年,她看得出丈夫不过是敷衍而已,次女多半凶多吉少了。可眼下却没有时间哀戚,长女还在宫中采选,采风使说来就来了,可不能在此功亏一篑:“二郎,此事……”

她话还未说完,陈宣已怒喝:“住口!你可是妙儿亲娘!可别学大房说那起子糟心话来!”多年相处,陈宣对妻子也甚是了解。

程氏止住话头,知道陈宣目前盛怒之下,什么也听不进去。

陈宣气极:“平日里你和大房一条心倒也罢了,到这节骨眼上,怎么还死心塌地跟他们处?我们只有二女,要是妙儿真没了,娴儿进了宫,往后余生如何得过?”

程氏不由辩解:“娴儿若是成为皇妃,谁还能看低我们?往后其余两房,都得看我们脸色行事。”

“愚妇!”陈宣怒骂,又被程氏的眼刀一扫,声势弱了下来:“远水如何解得了近渴?若是我们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娴儿远在万里之遥,如何来帮衬?”

“不说你哥哥和弟弟,就是传哥、仲哥,哪个不是孝顺孩子?”传哥仲哥乃是长房两子:陈传之、陈仲之。

提起这个,陈宣不禁眼前一黑,这两侄子一个快到而立之年,一个也已及冠;从小恪守礼仪,也没什么人味儿,与所有人都不亲近。指望这两冷冰冰的侄儿养老,还不如指望三房那两个小侄子——起码爱笑爱闹些:“传哥就比我小九岁!他俩不是我们看顾长大的,对我们有多少情分在?”

此事在夫妻间不睦已久,程氏和陈宣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俩从小读书就好,明事理,懂孝悌,满府上下莫不交口称赞。只到了你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那是他们好?那是瞧着长房好!”提起这个陈宣就跳脚“一群趋炎附势之徒,长房里的苍蝇都能夸上几句。”

陈宣忍了忍,还是忍不住,出口一句:“不过是个庶子。”

程氏叹气,这是丈夫一直以来的心病。陈老太爷生前和原配感情甚笃,可惜原配体弱,怀不上孩子,他便纳了妾室,生下长子后,记在了原配名下。不久后原配去世,老太爷伤心过度,立誓不再娶。

过了十年,老太爷终究从这丧妻之痛里走了出来,又娶了一房续弦伍氏,生下老二陈宣,次年又和妾室生下老三陈宜。

按理说,陈宣是三人里唯一的正经嫡子,理应得到老太爷更多垂怜。

可惜那时老大陈宁已经是十二岁的半大小子,懂事听话,又是自幼在老太爷亲自看顾下长大,感情非比寻常。老三陈宜,年纪最小,生得玉雪可爱,老太爷也会多看他两眼。

唯有陈宣这个嫡子,从小不得父亲青眼。

看着父亲对哥哥关怀备至,对自己不过平平,心中难免委屈。而这份委屈,是不便向父亲发泄的,只能将矛头对准长兄。故而陈宣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哥哥,一向面和心不和。

二十年前,老太爷故去,临终之时,将一家基业都托付给了长房。这令陈宣更加不忿,只觉得大哥给爹爹灌了**汤。从此对长房阳奉阴违,他大哥说往东,他偏偏就往西走。

如今程氏也是当娘的人了,很能明白老太爷当年的举动:彼时陈宣十八,陈宜十七,尚且都是毛头小子,顾头不顾尾的。陈宁却已经三十岁,早已在家业中摸爬滚打多年,对家中的一切了如指掌;即便换做程氏来选,也会让老大当家。

可陈宣多年以来,一直咽不下这口气,觉得长房里各个都是恶人,看谁都不顺眼。

这一种偏见,在女儿失踪后,彻底爆发了,长房的人,长房出的主意,他通通不会采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