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永夜启明 > 第3章 第 3 章

永夜启明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晴笙悠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6 11:02:23 来源:文学城

实验室的门在陈永言身后关上,金属锁扣发出的咔嗒声异常响亮,像是一声终结的宣告。然而房间内的空气并未因此变得轻松,反而悬浮着一种奇特的张力,仿佛被抽走的不仅是那个疯狂的科学家,还有之前十几个小时里累积的紧迫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悬置的、不知如何是好的真空。

季梧秋仍然站在制伏陈永言的位置,右手微微握紧又松开,指关节泛白。她的呼吸比平时稍快,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有眼睛里残留着高度专注后的锐利光芒。姜临月则靠在放质谱仪的工作台边缘,手里还拿着那个被砸变形的银色盒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金属表面的凹痕。

警方的人员来来去去,拍照、取证、贴标签。实验室成了一个临时犯罪现场,她们俩反而成了局外人,被挤到角落。

“他盒子里的液体,”姜临月突然开口,声音因长时间缺乏睡眠而沙哑,“需要尽快分析成分。”

季梧秋点头,目光追随着那个被证物袋装走的盒子。“他会合作吗?在审讯中。”

“不一定。”姜临月放下那个现在已经空无一物的双手,在实验服上擦了擦,尽管上面并没有什么污渍,“他的自恋可能让他继续扮演殉道者的角色,或者…他可能会尝试智力上的博弈。”

“与你?”季梧秋转向她。

“与你。”姜临月纠正,“他最后看你的眼神,那是认出了对手的表情。”

季梧秋轻轻呼出一口气,几乎难以察觉。“他低估了你。他以为你是那个更能理解他的人。”

“因为我与尸体打交道?”姜临月微微挑眉,“他认为我更接近死亡,因此更可能认同他的‘超越’理论?”

“因为你安静。”季梧秋说,语气平淡如陈述事实,“我分析,我侵入,我解读。而你观察,你等待,你一击即中。他没想到安静的力量。”

这话让姜临月微微一怔。她看着季梧秋,试图从那平静无波的表情下读出更多含义,但季梧秋已经移开目光,看向正在被拍照的第四位受害者的照片。

一位年轻警员走过来,礼貌地请她们确认一份初步证物清单。季梧秋接过平板,快速浏览,签字,递回。动作流畅高效,不带多余情绪。姜临月看着她,想起之前她提到妹妹时那一闪而过的裂痕。那裂痕现在已完全弥合,看不出一丝痕迹。

“我们需要做个初步陈述。”季梧秋说,仿佛在安排下一项工作。

姜临月点头。她们被带到实验室隔壁的小会议室,那里暂时被用作临时指挥点。录音设备打开,季梧秋主导了陈述,清晰、冷静、按时间顺序还原了从发现字母到陈永言闯入的整个过程。她提到姜临月的关键发现时,语气没有额外褒扬,只是准确指出那些证据在推理链条中的位置。

轮到姜临月补充时,她言简意赅,只讲物理证据和科学推断,不涉及心理揣测。她们像两个精密咬合的齿轮,一个负责心理动机的驱动,一个负责事实证据的支撑,互不干扰,完美同步。

录音结束,负责记录的警官离开后,会议室里只剩下她们两人。外面的喧嚣被门板隔绝,形成一个小小的、安静得有些过分的空间。

季梧秋没有立刻起身,她坐在椅子上,后背挺直,但眼皮微微垂着,泄露了一丝疲惫。

“你之前说,‘当你太过理解某种情感,它就会开始理解你’。”姜临月突然提起之前的话题,声音很轻,“刚才面对他时,你…感觉到了吗?”

季梧秋抬起眼,目光与姜临月相遇。那双眼睛在节能灯管的白光下颜色显得更浅了些,像秋日结冰的湖面。

“感觉到了。”她承认,“他的逻辑有一种…粘性。如果你跟随它,很容易被裹挟进去。他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完美的闭环,任何事实都能被扭曲吸纳,用来佐证他的理论。”

“你是怎么挣脱的?”姜临月问。这不是一个专业性的提问,更像是个人的好奇。

季梧秋沉默了几秒,仿佛在组织语言。“你的动作。”她最终说,语气没什么起伏,“你砸向盒子的动作,很…直接。它打破了那种纯粹思维的漩涡。提醒我,无论他的理论多么自洽,其基础是暴力和剥夺。”

姜临月回想起那一刻,她只是本能地行动,判断出那个盒子是潜在的威胁,然后消除了它。“我以为你会更早采取行动制伏他。”

“我在等他透露更多。”季梧秋说,“他的话语是证据。但你的判断是对的,拖延是危险的。”

这是季梧秋第二次承认她的“对”。姜临月感到一种奇异的触动。季梧秋这样的人,似乎很难承认别人的判断优于自己。

“我累了。”姜临月说,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力可能已经下降。”

“我的也是。”季梧秋回应,同样坦诚。

她们又沉默下来。透过磨砂玻璃,能看到外面人影晃动,但声音模糊。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了风暴眼中唯一平静的点。

“他选择在这里结束,或者…展示。”姜临月环顾这间简陋的会议室,“为什么是实验室?他本可以逃走。”

“这是他的舞台。”季梧秋说,“你在这里。他最重要的观众。他需要你的见证,你的理解,甚至你的…赞叹。”

“赞叹他的‘精准’?”姜临月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讽刺。

“和他对你工作的‘赞叹’一样。”季梧秋看向她,“他认为你们是同类。”

姜临月微微蹙眉,但没有反驳。她确实理解那种对“精准”的追求,那种在混乱中寻找模式的渴望。只是她的精准是为了厘清真相,给予死者交代;而陈永言的精准,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践踏生命。

“不是同类。”姜临月最终说,语气确定,“追求相似,但本质不同。”

“界限在哪里?”季梧秋问,不像挑战,更像探讨。

姜临月思考了片刻。“在于目的。我的工作是为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公正。他的‘工作’只是为了他自己。”

季梧秋轻轻点头,似乎满意这个答案。“目的。是的。”她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还有情感。你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怀有尊重。他没有。”

这话让姜临月有些意外。她没想到季梧秋会提到“尊重”这个词,从一个侧写师口中说出,带着一种近乎温度的东西。

“你对你的工作对象呢?”姜临月忍不住问,“那些你分析的心理,你怀有什么?”

季梧秋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看向某个遥远的地方。“必要的距离。以及…试图理解混乱根源的企图。但并非每次都能成功。”

“比如陈永言?”

“比如陈永言。”季梧秋确认,“我理解他的动机来源,他的自恋人格,他的理论构建。但我不理解他如何能如此彻底地剥离他人的痛苦,将其化为冰冷的数据点。这种…绝对的精神隔离,本身就是一个谜。”

姜临月看着她,看到了一种深藏的困惑,这困惑与季梧秋平时表现出的绝对理性形成了微妙反差。也许,正是这种无法完全理解的部分,让她能够始终保持那道“必要的距离”,而不至于被黑暗彻底吞噬。

会议室的门被敲响,一位高级警探探头进来,表示后续工作基本完成,她们可以离开,但需要保持通讯畅通,随时配合后续调查。

两人站起身,动作都有些迟缓。持续的精神高度紧张和体力消耗,此刻化作了沉重的疲惫,压在肩头。

她们一起走出会议室,回到一片狼藉的实验室。证物大多已被取走,但一些零散的标记和痕迹依然留存,诉说着刚刚结束的对峙。

姜临月开始默默地整理自己工作台上的器具,将它们归位。那些显微镜、镊子、玻片,是她熟悉的、可控制的世界。季梧秋站在一旁,没有帮忙,也没有离开,只是看着姜临月有条不紊的动作,仿佛这是一种能让人平静下来的仪式。

“你之后回哪里?”季梧秋突然问。

姜临月手上的动作停了一瞬。“回家。可能需要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她身上还穿着实验服,带着消毒水和一丝极淡的血腥气。

季梧秋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她的外套在之前的行动中起了褶皱,但她似乎并不在意。

姜临月整理完台面,脱下实验服,挂好。她拿起自己的包,看向季梧秋:“你呢?”

“回办公室。写初步报告。”季梧秋的语气理所当然,仿佛现在不是凌晨,而只是普通的工作日下午。

“现在?”姜临月看了看时间,从陈永言闯入到现在,才过去不到两小时,但感觉像过了半天。

“记忆最清晰。”季梧秋简单解释。

姜临月理解这种需求。她也常常在解剖结束后立刻记录初步发现,抓住那些最鲜活的印象。但她此刻更渴望热水和睡眠。

她们一起走向实验室门口。走廊里安静了许多,大部分人员已经撤离,只剩下零星几个在做收尾工作。

在电梯前,姜临月按下按钮。金属门映出她们两人的身影,都有些憔悴,沉默地站着。

“那个界限,”季梧秋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有时候很模糊。尤其是在黑暗里待久了。”

姜临月看向她映在电梯门上的影子,季梧秋的目光似乎也正通过反射与她对视。

“是的。”姜临月轻声回应,“但知道它在那里,很重要。”

电梯门叮一声打开。里面空无一人。

季梧秋迈步进去,然后转身,面对仍站在外面的姜临月。

“需要送你吗?”季梧秋问,语气依然没什么起伏,像是一种程序性的礼貌。

姜临月摇了摇头。“我开车了。”

季梧秋点了点头。电梯门开始缓缓合拢。在门缝即将完全关闭的瞬间,姜临月看到季梧秋微微颔首,像是一个告别,也像是一种确认。

门彻底关上,数字开始向下跳动。

姜临月独自站在走廊里,周围一片寂静。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烟尘、汗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氛。她走向另一个电梯,按下按钮。

等待的时候,她想起季梧秋制伏陈永言时的动作,干净利落,不带一丝多余。想起她分析动机时的眼神,锐利如刀。也想起她提到妹妹时,那一闪而过的、几乎难以捕捉的柔软。

电梯来了。姜临月走进去,按下通往地下停车场的楼层。在封闭的空间里,她感到一种深彻骨髓的疲惫,但脑海里却异常清醒,反复回放着今晚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与季梧秋有关的那些。

她们是如此的不同,一个依靠触摸和实证,一个依靠逻辑和推论。一个在微观世界里寻找答案,一个在心理迷宫中绘制地图。但在面对那个扭曲的、试图将痛苦理论化的疯狂时,她们站在了同一边,守护着那条看似模糊却至关重要的界限。

电梯到达,门打开。停车场里空气清冷。姜临月走向自己的车,解锁,坐进驾驶室。她没有立刻发动引擎,只是坐着,感受着周围的寂静。

她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悬停片刻,然后调出季梧秋的号码——那是之前为了方便案件沟通存的。她输入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安全到达后,如方便,可告知。”

发送。

没有理由,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也许是因为共同经历了一场黑暗,也许是因为看到了彼此疲惫背后的坚持,也许只是因为,在那条模糊的界限旁,有人同行,确实让行走变得不那么孤独。

她放下手机,发动汽车,驶离停车场。城市已经开始苏醒,黎明的光线涂抹在高楼边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