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宁乐 > 第11章 意外

永宁乐 第11章 意外

作者:一枕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4 10:14:17 来源:文学城

街道上熙熙攘攘,喧嚣鼎沸。

许佑宁昨晚一夜未眠,此刻楼下的戏台却传来一阵清越的琵琶声,弦音如珠落玉盘,倒将她的困意驱散了几分。

那说书人正讲到《红线盗盒》的精彩处,醒木一拍,声若洪钟:“只见那红线女夜探敌营,青锋过处,烛火不惊——”话音未落,两个武生翻着筋斗上台,红缨枪舞得泼水不进,枪头红穗在阳光下划出流虹般的弧线。

许佑宁不由倾身向前。那旦角踩着鼓点登场,水袖一甩便是三丈远,雪练似的白绸掠过台前灯笼,惊得看客们纷纷后仰。忽听见“铮”的一声,琴师轮指扫弦,旦角旋身连转三十六圈,裙裾绽开如盛世牡丹。满堂喝彩声中,薛衍拿着折扇突然抵在她额前:“再看眼珠子都要掉出去了。”

她拍开扇子,却见台上已换了出《游园惊梦》。小生执柳枝轻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尾音尚未落下,隔壁雅间突然传来学子们击节而歌的喧哗。那荒腔走板的调子混着酒气飘来,生生把杜丽娘的相思曲搅成了市井俚歌。

那群学子居然也在底下谈论陶言奚。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这永安城,果然是繁华似锦啊。”

“兄台好文采,定能在会选大有所为!”

“哪里哪里,贤弟客气了……这国子监的入学考想来也是不易,话说今年的监生是哪位大人?”

“听说是新上任的少学监,左相家的二公子。”

“原来是他!不过也有所耳闻,那二公子不是个靠药吊着的病秧子嘛,怎么还能……”

怎么都在说那个陶二公子,那人怕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打喷嚏吧。许佑宁本就有些犯困,现在又碰巧听了这一出,更觉乏味,后面的便也不想再听。

她正昏昏欲睡时,忽听得楼下戏台铜锣三响。

只见楼下已经排上了霸王别姬。那虞姬双剑出鞘,寒光在日头下划出两道银弧,唱腔凄厉如鹤唳九天:"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薛衍执杯的手蓦地顿住。许佑宁惊奇地发现,素来慵懒的世子此刻背脊绷得笔直,琥珀色的眸子映着台上翻飞的红绸,竟显出几分罕见的锐利。

"你竟爱看这个?"她忍不住问道。往日里薛衍最不耐烦这些哭哭啼啼的戏码,常说"有这功夫不如去猎场跑马"。

"小时候在军营,老听那些伤兵唱这出。"薛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白玉酒盏上映出虞姬自刎的倒影,"他们总说...楚霸王该带着虞姬杀出去的。"

许佑宁心头微动。

台上虞姬的剑已横在颈间,薛衍忽然仰头饮尽杯中酒,喉结滚动着咽下某种更苦涩的东西。

"后来呢?"她轻声问。

"后来我发现那些伤兵都在骗人。"他轻笑一声,鎏金扇骨"咔"地展开,遮住半张脸,"史书里写得明白,项羽宁可把虞姬埋了也不肯分她一匹马。"扇面后传出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平静,"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杀出去的路。"

铜钹骤响,虞姬的红绸水袖轰然落地。满堂喝彩声中,薛衍的扇子却迟迟没有放下。

许佑宁正想追问,楼下铜锣骤响。十丈红绸自醉仙楼顶垂落,着霓裳的舞姬踏绸而下,足尖点处如蜻蜓立荷。

"倒是比去年上元节的排场大。"薛衍忽然凑近她耳畔,"你猜那绸子后头..."话音戛然而止,戏台方向传来"咔嚓"裂响。红绸竟从中断裂,舞姬惊叫着坠向人群!

许佑宁霍然起身,却见一道灰影掠过屋檐。那隐在暗处的赵家密探腾空而起,在舞姬即将坠地时甩出软鞭,卷着人稳稳落回台上。满场寂静片刻,爆发出震天喝彩。

“有意思。”薛衍眯眼望着重归暗处的灰衣人,“赵家养的狗,倒学会救人了。”他指尖摩挲着杯沿,戏台灯笼将他的侧脸映得半明半暗。

台下那唱腔穿过鼎沸人声,此刻竟莫名透出几分苍凉来。

许佑宁望着他紧绷的下颌线,一时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便又扭头看向窗外。

此时一辆马车刚好经过,就听那群学子中有人惊呼。

“这是左相家的马车!看这方向,应该是去国子监的路吧?难道是那位陶二公子?”

她把头探出窗外正准备一睹其风采,薛衍却突然合扇轻敲桌沿。

“菜来了。”

糖醋鲤鱼色泽金黄,酥脆的鱼身上淋着琥珀般的酱汁;蟹粉狮子头饱满圆润,缀着几点翠绿的葱花;樱桃肉红润透亮,甜香扑鼻。

“阿宁,你快先尝尝这个。”薛衍给她夹了块鱼肉,却见她眼神飘向窗外。

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只见一辆黑漆描金的马车正缓缓驶过,车帘上绣着精致的青竹纹样。

许佑宁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马车窗帘微微掀起一角,隐约可见一只苍白修长的手。不知为何,她心头突然掠过一丝异样的好奇。

那个传说中的病弱公子陶言奚,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回过神后,只见薛衍已给她斟了半杯梨花白,酒液清透,泛着淡淡的梨花香。她小啜一口,脸颊立刻浮起一抹薄红。

“酒量这么差?”薛衍低笑。

许佑宁不服,又喝了一口,结果呛得咳嗽起来。薛衍伸手拍她的背,掌心温热,语气却嫌弃:“慢点喝,又没人跟你抢。”

她缓过气来,瞪他:“谁让你点酒的?”

“给你壮壮胆嘛。”薛衍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酒杯,“免得某人去了国子监,被那陶言奚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许佑宁抿唇,忽然问:“你和他,到底有什么过节……”

薛衍手中的酒杯突然一顿,酒液在杯沿晃出细小的涟漪。他垂下眼睫,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竟显出几分罕见的窘迫。

"能有什么过节。"他别过脸,喉结滚动了一下,"不过是小时候...在太学打过几架。"

许佑宁敏锐地捕捉到他耳尖泛起的一丝红晕,顿时来了兴致:"你输了?"

"胡说!"薛衍猛地转回来,折扇"啪"地敲在桌上,"本世子什么时候输过?"他说着却下意识摸了摸右肋,那里有一道疤痕,许佑宁曾经问过,他只说是猎场意外。

窗外飘来一阵花香,混着酒楼的烟火气。薛衍突然压低声音:"那年冬猎,那病秧子用计让我掉进冰窟窿。"他咬牙切齿,"我烧了三天,他倒好,送来一筐药,每包都苦得能毒死老鼠。"

许佑宁噗嗤笑出声,连忙用袖子掩住嘴。薛衍瞪她一眼,继续道:"之后比箭,他又在我箭靶上涂了蜜,引来的马蜂差点把我蛰成猪头。"说着摸了摸鼻梁,似乎还能感受到当年的肿痛。

“最可气的是……”他的声音突然低下去,“那混蛋故意激我打赌,害我当众背错了《离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扇骨,"整整三个月,京城世家子弟见我就吟'路漫漫其修远兮'……"

许佑宁看着素来张扬的世子难得吃瘪的模样,眼睛弯成了月牙。薛衍忽然倾身过来,带着梨花白的清冽气息笼罩住她:"笑什么?那家伙看着弱不禁风,实则一肚子坏水。你离他远点,听见没?"

他靠得太近,许佑宁能看清他睫毛下那抹罕见的紧张。她故意逗他:"可我听说陶二公子温润如玉..."

"温润?"薛衍冷笑,"他养的那只白毛畜生都比他有温度!"似乎意识到失态,他坐回去整了整衣襟,“总之那家伙最擅长让人放松警惕,再给你致命一击。我在他手里吃的亏,比你吃的饭都多。”

楼下传来一阵喝彩声,戏台上的虞姬正拔剑自刎。薛衍望着那抹红绸落地,突然轻声道:“他能在七日之内连破三桩贪腐案,把他那左相爹的死对头们送进诏狱……”转头直视许佑宁的眼睛,“你觉得这样的人,会是什么善茬?"

许佑宁心头一凛。薛衍已经恢复了懒散模样,夹起一块樱桃肉放进她碗里:"快吃,凉了就腻了。"语气轻松得像在讨论天气,可方才那一瞬的凝重,却像根刺扎进她心里。

她低头咬了口樱桃肉,甜中带酸的滋味在舌尖蔓延。不知为何,突然想起《医林正脉》扉页上那行清隽的字迹——如此矛盾的两面,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陶言奚?

马车在闹市穿行,缓缓而驰,知情的和不知情的,都无一不好奇那车中之人身份。

只见车内端坐二人,正中的茶台上有面棋盘,黑白子各占一半,分不出个高低胜负。左边执黑子者看年纪是位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白面黑须,俨然一副书生打扮,但其面色不改神容淡定,又隐隐透出几分威严之意。

“学生认输。”对面的年轻男子忽然展颜一笑,将手中白子放回棋钵,拱手道:“言奚愚钝,还是没能赢过老师。”

太傅裴岐捋须颔首,目光在棋盘上流连:“棋局如世事,变化万千。但最令人扼腕的,莫过于执棋者主动弃子。“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陶言奚,“这个道理,你可明白了?”

陶言奚神色一凛,郑重作揖:“学生谨记教诲。”

“此去国子监任职,明面上是少学监之职,实则还需帮太子...”裴岐话未说完,马车突然剧烈晃动。棋盘倾覆,棋子哗啦啦洒落一地。

待稳住身形,陶言奚神色一紧,撩开一角前帘,向那驾车的慌张小厮沉声问道:“何事引得如此慌乱?”

那小厮还有些惊魂未定,许久才反应过来,拉着袖口抹了一把额上虚汗。这才恭敬的朝陶言奚解释道:“回公子,前边儿似乎有人闹事,马受惊了,这才冲撞了公子跟太傅......”说罢他还指了指马车正前方,生怕这位贵人怪罪下来。

陶言奚皱了皱眉头,目光却顺着小厮所指的方向粗略看了过去。那大街旁一大一小跪着两人,似乎是对落难母女,身上那粗布衣裳破破烂烂,皆面露饥色。

难道是现下关州那边正闹旱灾,逃难过来的灾民?不禁又由此想到他前几日让人去关州查的事情,也不知道查的怎么样了。

小厮见他似乎也没有怪罪的意思,便又大着胆子乱七八糟说了一通。“好像又是卖女葬父之类的事,现在这世道,哎,公子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些老百姓,只想吃饱,有个地方睡觉,能活下来便是唯一的要求了。只可怜那个女娃娃......”

陶言奚闻言便遣了随行的一干仆从去前方疏散人群。待马车走近了些,这才看清那对落难母女身后,有一卷破草席,裹着具分不清男女的尸首,只露出双没有穿鞋满是疮痍的脚来。

薛衍正添油加醋的讲着陶言奚的那些不堪"劣迹",却忽然被楼下传来的一阵喧哗打断。

“求各位老爷行行好,买下我这丫头吧!她爹染了瘟疫走了,我们娘俩现在连张草席都买不起啊……”

许佑宁心头猛地一颤,倏地起身扑到窗边。只见街角跪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正按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磕头。那孩子不过七八岁年纪,后颈凸出的脊椎骨像串珠子般分明。

"是关州逃难来的。"许佑宁攥紧了窗棂。那妇人口音与她幼时在关州老家听到的一模一样,连“席”字尾音上扬的特点都分毫不差。

薛衍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顺着视线望去,眉头微皱:"最近关州大旱,又闹瘟疫,逃难来京城的人不少。"他话音未落,许佑宁已经抓起桌上的荷包往楼下跑。

"哎!"薛衍一把没拉住,只得抓起她落下的外衫追上去。楼梯拐角处,他忽然瞥见对面马车窗帘掀起一角,隐约露出半张苍白的脸。

醉仙楼前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许佑宁挤进去时,正听见有浪荡子在调笑:“这小丫头片子瘦得跟猴似的,买回去估计还不够喂狗的银钱——”话音戛然而止,薛衍的折扇已经抵在那人喉间。

"滚。"简简单单一个字,吓得那人连滚带爬钻出人群。许佑宁顾不得道谢,蹲下身将荷包塞进妇人手里:"大娘,这里有些碎银,您先收着......"

她突然顿住了。触及的掌心滚烫如火炭,再细看妇人面色潮红,脖颈间隐约有紫斑——分明是瘟疫症状!许佑宁心头剧震,本能地要抽回手,却反被妇人死死攥住。

"姑娘行行好,再给些吧!"妇人浑浊的眼睛里迸出精光,力气大得惊人。许佑宁一时竟挣脱不开,忽然有玄色衣袖横插进来,薛衍用扇骨精准敲在妇人腕间穴位,趁她吃痛松劲的瞬间将许佑宁拽到身后。

"有些不对劲。"他低声道,目光扫过妇人衣领下若隐若现的紫斑。周围人群还在指指点点,完全没意识到危险。

马车内,陶言奚望着这一幕,指尖在膝上轻叩。那姑娘方才诊脉的手法......他目光落在许佑宁腰间露出半截的医书封皮上,忽然一怔。那是《晚棠手记》?

"公子,还要管吗?"随从在窗外请示。

陶言奚摆摆手,视线却黏在许佑宁身上。她正解下随身香囊递给小女孩:"这里面的药草能防瘟疫,你......"话未说完,突然被薛衍拦腰抱起,惊得轻呼一声。

"都散开!"薛衍一脚踢翻路边水桶,清水泼在青石板上,"这妇人染了时疫!"

人群瞬间炸开锅,推搡着四散奔逃。混乱中,陶言奚看见许佑宁挣扎着从薛衍怀里跳下来,竟掏出银针要往妇人穴位扎去。那专注的侧脸在阳光下像镀了层金边,与记忆中某个模糊影像渐渐重合。

"有趣。"他轻喃,忽然咳嗽起来,帕子上洇开点点猩红。随从慌忙要唤太医,却被他制止。再抬眼时,许薛二人已经带着那对母女往医馆方向去了。

陶言奚望着那抹渐远的青色身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车帘上的青竹绣纹。那姑娘施针时微蹙的眉峰,总让他想起某个雪夜里的药香。

"公子认识那位姑娘?"随从见他出神,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认识,只是觉得有些好奇罢了。”陶言奚松开帘子,掩唇轻咳两声。马车转过街角时,他忽然瞥见地上闪着银光的东西——是那姑娘匆忙间掉落的银针包,粗布缝制的袋子上绣着歪歪扭扭的兰草。

"停车。"

随从还未反应过来,陶言奚已经掀帘而下。他弯腰拾起针包的瞬间,忽听得头顶瓦片轻响。抬头正对上一双琥珀色的猫瞳,通体雪白的狸奴蹲在飞檐上,尾巴悠闲地晃着。

"雪团?"陶言奚一怔。这猫平日最厌人多处,今日竟跟到了闹市。白猫轻盈地跃到他肩头,爪子却勾住了针包上的线头。

"别闹。"他轻拍猫脑袋,却见雪团叼起针包就要跑。电光火石间,陶言奚瞥见粗布夹层里露出半角纸片——这竟是《晚棠手记》的残页!

裴太傅在车内重重咳嗽一声:"言奚,我们该走了。"

陶言奚将针包拢入袖中,白猫不满地"喵"了一声,蹿上屋顶消失不见。他望着许佑宁离去的方向,忽然想起五年前那个暴雨夜。当时他奉命查抄户部侍郎府,在密室暗格里找到的,正是这本失传已久的医书。

"老师可还记得..."他回到马车内,状似无意地开口,"五年前户部案里那批充公的典籍,最后入了哪座书库?"

裴太傅闭目养神:"半数归了太医院,余下的..."忽然睁眼,"你问这个作甚?"

陶言奚笑笑:"学生近日校勘《本草拾遗》,想查些资料。"

车轮碾过青石板,将远处医馆门前的喧闹远远抛在身后。谁都没注意到,屋檐上的白猫正跟着许佑宁的身影,在连绵的屋瓦间起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