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固之春 > 第31章 第31章 抉择

永固之春 第31章 第31章 抉择

作者:公子不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8:24 来源:文学城

第三十一章抉择

竞聘的报名表像雪片一样交到了厂办,永固厂这潭水被彻底搅动了。有人摩拳擦掌,有人忧心忡忡,更多的人则在观望和犹豫。史今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生产调度岗”的竞聘名单上。这既在不少人的意料之中,又让一些人暗自吃惊。意料之中是因为赵东升对他的赏识有目共睹,吃惊的是他竟真敢去碰这个矛盾最集中、压力最大的岗位。

史今自己也是经过了几番挣扎才递上那份表格。递表前夜,他几乎一宿没合眼。生产调度,看似不像车间主任那样直接管人,却是全厂生产组织的神经中枢,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平衡生产进度,处理突发状况,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他一个仓库保管员出身,虽有部队带兵的经验和整顿仓库的成绩,但能否胜任,心里实在没底。

促使他最终做出决定的,是两件事。

一是他无意中听到两个年轻技术员在食堂议论:“史今要是真当上调度就好了,他实在,不玩虚的,起码咱车间的急料不用求爷爷告奶奶了。”这话让他意识到,很多人对改变现状抱有期待,而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二是周师傅私下找到他,没提竞聘的事,只是塞给他一本边角都磨毛了的、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设备常见故障和应急处理办法的笔记本。“史今,我老了,有些新东西跟不上了。这本东西,我攒了大半辈子,你脑子活,兴许有点用。”周师傅的话说得平淡,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史今无法退缩。

竞聘答辩会安排在厂会议室,气氛严肃得如同考场。赵东升亲自主持,林凡、几个副厂长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评委团坐在前排。参加竞聘的人一个个上台,陈述自己的工作思路,回答评委提问。

轮到史今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了讲台。他没有准备花哨的演讲稿,面前只放着一本工作笔记。

“各位领导,我叫史今。”他的开场白简单得有些过分,“我没管过全厂的生产,说不出太多大道理。我就说说,如果我当调度,我会怎么做。”

他没有空谈理论,而是结合自己当仓库保管员时看到的问题,一一阐述。比如,如何建立更清晰的物料需求预报机制,减少车间等料的时间;如何根据设备状况和订单缓急,更合理地安排生产批次,避免“饥一顿饱一顿”;他甚至提到了如何利用仓库里那套他摸索出来的“应急配件包”思路,为关键设备建立快速维修响应流程。

“我知道,这些想法还不成熟,会遇到很多困难。”史今最后说道,“但我相信,只要心里装着生产一线,装着咱厂子的实际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的优势可能不是懂得最多,但我愿意学,愿意往生产一线跑,愿意听老师傅们的意见,把大家的劲儿拧成一股绳。”

他的发言朴实无华,甚至有些地方显得稚嫩,但每一句都落在实处,带着一股扑面的诚恳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台下不少车间主任微微颔首。

提问环节,林凡率先发问,问题很尖锐:“史今同志,你提到的很多措施都依赖于更精细的数据和各部门的紧密协作。如果其他部门不配合,或者数据提供不及时、不准确,你打算如何应对?靠个人情面吗?”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也是史今最担心的环节。他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坚定:“林工问到了点子上。光靠个人情面肯定不行,也长不了。我的想法是,首先要把协作流程和数据要求明确下来,变成制度,大家共同遵守。其次,调度室不能光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得主动下去沟通,了解各环节的实际难处,帮着一起想办法。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得让配合顺畅、数据准确的部门和个人,在考核上得到体现,让守规矩、出力的不吃亏。”

他的回答,既承认了制度的必要性,也强调了主动沟通和利益引导,显得务实而周全。林凡听完,没有再追问,只是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答辩结束后,史今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后背都被汗水浸湿了。结果需要几天后才能公布。

就在竞聘结果悬而未决的当口,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找到了史今——林凡。

林凡是在下班后,直接到仓库来找史今的。他依旧穿着整洁的中山装,但脸上的表情少了几分平时的疏离感。

“史今同志,有空聊几句吗?”林凡开门见山。

史今有些意外,点了点头,把林凡让进仓库里间。

“你的答辩我听了,”林凡没有绕弯子,“思路很接地气,尤其是关于建立快速维修响应机制的想法,和我的某些技术管理思路不谋而合。”

史今没想到林凡会是这个开场白,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我找你,是想和你商量件事。”林凡继续说道,“新播种机部件的批量生产马上就要开始,这对全厂的生产组织、物料供应、质量控制都是极大的考验。我想提议,成立一个临时的‘生产保障协调小组’,由你牵头,我提供技术支持,共同负责这批订单的顺利交付。”

史今愣住了。这个提议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林凡,这个来自省城的技术专家,竟然主动提出要和他这个“土包子”合作?

林凡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推了推眼镜,语气坦诚:“我擅长技术和流程,但对厂里的人员、现有的生产习惯和潜在的问题,了解不如你深入。这批订单关系到厂的生死,我们需要互补。你觉得怎么样?”

史今看着林凡认真的眼神,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如果合作能成,或许能摸索出一条将新技术新管理与工厂实际相结合的路子。

他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林工,只要是为了厂子好,我没问题。”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永固厂的未来,似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可能。而史今的抉择,也将他推向了一个更广阔、也更复杂的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